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梅毒临床误诊病例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叶励超 林弘 +1 位作者 黄玉婷 慕容慎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78-381,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2月曾经在院外误诊的l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12例患者中2例脑膜血管梅毒者被误诊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2例脑膜梅毒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2月曾经在院外误诊的l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12例患者中2例脑膜血管梅毒者被误诊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2例脑膜梅毒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和动脉瘤,2例脊髓痨被误诊为多发性神经炎,6例全身麻痹性痴呆被误诊为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急性病毒性脑炎、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合并痴呆。误诊原因主要为:临床问诊忽略了患者的冶游史以及患者和家属有意隐瞒病史;体格检查不全面和定位诊断错误;全身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病因诊断时考虑不充分(误诊的最主要原因)。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临床医师对此应有充分认识,对可疑病例应注重询问相关病史,认真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特异性的血清学、脑脊液检查,以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误诊原因 诊断 患者 临床误诊 诊病 体格检查 临床医师 临床表现 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细胞因子IL、TNF-α、NGF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林健清 张志坚 林财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3-365,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细胞因子 TNF-Α NGF IL 持续性自发痛 持续性疼痛 身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泼尼松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吴萱 林艾羽 +3 位作者 王华燕 魏慧星 王丹妮 王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泼尼松治疗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复发型NMO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在维持性泼尼松治疗前后,患者的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年复发率的变... 目的观察维持性泼尼松治疗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复发型NMO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在维持性泼尼松治疗前后,患者的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年复发率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经维持性泼尼松治疗后,患者的ED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3.09±0.85)vs.(4.06±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复发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34±0.31)次/年vs.(1.51±0.57)次/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不同剂量泼尼松对于年复发率降低水平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维持性泼尼松治疗能有效降低NMO患者的年复发率,并改善其神经功能缺失情况,有较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泼尼松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Ss基因变异致腓骨肌萎缩症遗传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4
作者 李一青 李桂河 +3 位作者 曹春艳 高缘 陈万金 何瑾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2-628,共7页
目的 总结ARSs基因变异致腓骨肌萎缩症(CMT)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特征。方法与结果 选择1997年1月至2024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注册登记队列中临床拟诊腓骨肌萎缩症的12个家系共12例先证者。临床症状,10例四肢近端肌力正常,... 目的 总结ARSs基因变异致腓骨肌萎缩症(CMT)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特征。方法与结果 选择1997年1月至2024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注册登记队列中临床拟诊腓骨肌萎缩症的12个家系共12例先证者。临床症状,10例四肢近端肌力正常,远端受累严重;肌萎缩多出现于踝关节及腕关节以下;2例主观肢体麻木感,1例对称性浅感觉减退;仅1例腱反射正常。电生理学特点,11例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平均为36.67 m/s,正中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平均为5.42 mV。ARSs基因变异分析,包括GARS1、YARS1、AARS1和SARS1共4种ARSs基因变异,8个GARS1基因突变位点(c.1235G>A、c.598G>C、c.362G>A、c.1415A>G、c.637C>T、c.374A>G、c.722G>T、c.1000A>T)中c.598G>C、c.722G>T国内外尚未见诸报道;肌电图提示5例先证者为中间型(ICMT型),3例为轴索型(CMT2型)。2个YARS1基因突变位点c.1333A>G、c.787T>C中c.787T>C国内外尚未见诸报道;2例先证者分别为脱髓鞘型(CMT1型)和ICMT型;AARS1基因c.896C>T突变1例,为CMT2型;SARS1基因c.1187C>T突变1例,为ICMT型。结论 ARSs基因变异致腓骨肌萎缩症主要引起伴或不伴感觉受累的遗传性运动神经病,主要临床分型为CMT2型及ICMT型,不同ARSs基因变异致腓骨肌萎缩症患者存在不同临床表现,应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本研究扩大了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谱,为疾病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科-马里-图斯病 氨酰基tRNA合成酶类 基因 突变 表型 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合并肺结核2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吴萱 王华燕 +2 位作者 许国荣 林艾羽 王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03-505,共3页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疾病,发病时可同时或相继累及视神经及脊髓,并可出现反复发作,具有严重致残性。国内外均有关于NMO合并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患者的报道[1-4],并有研究...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疾病,发病时可同时或相继累及视神经及脊髓,并可出现反复发作,具有严重致残性。国内外均有关于NMO合并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患者的报道[1-4],并有研究提示结核与NMO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关联[5],以及抗结核治疗对NMO患者有效[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肺结核 临床特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第4内含子基因多态与福建汉族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方玲 王柠 +1 位作者 林珉婷 慕容慎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87-690,693,共5页
目的研究福建汉族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第4内含子27 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VNTR)与脑血管病关系。方法依据缺血性卒中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 目的研究福建汉族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第4内含子27 bp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VNTR)与脑血管病关系。方法依据缺血性卒中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收集13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rge arteryatherosclerosis,LAA),63例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及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237名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2%琼脂糖电泳技术检测eNOS基因第4号内含子27 bp VNTR的多态性。结果正常福建汉族人eNOS基因第4内含子除bb,ab,aa基因型外,尚出现罕见的bc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89,0.203,0.004,0.004;b、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92,0.106及0.002。LAA及LI患者27 bp VNTR多态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LAA组bc基因型频率(0.030)虽明显高于对照组(0.0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性卒中伴/不伴高血压病与该基因多态无相关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aa基因型频率为0.048,明显高于bb+ab基因型(OR=11.42,95%CI:1.209-117.892,P<0.05)。结论eNOS第4内含子aa基因型可能是福建汉族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遗传危险因素,但该位点多态性与福建汉族LAA及LI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后皮质NOS亚型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龙飞 刘昌云 +1 位作者 黄艮彬 许国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59-365,共7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3种一氧化氮合酶亚型表达、一氧化氮产生以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亚低温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闭塞+低血压法制备短暂性全脑缺血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常温...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3种一氧化氮合酶亚型表达、一氧化氮产生以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亚低温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闭塞+低血压法制备短暂性全脑缺血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常温缺血组、亚低温缺血组和常温假手术对照组;常温时的脑温为36.5℃~37.5℃,肛温为35.9℃~36.9℃;亚低温时控制在32.5℃~33.5℃,相对应肛温为32.2℃~33.1℃;分别于缺血后及亚低温治疗后30min、2h、24h和72h观察短暂缺血对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亚型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以及亚低温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行神经元尼氏体亚甲蓝染色观察神经元数目及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神经元型、诱导型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水平;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硝酸盐/亚硝酸盐水平的变化;采用TUNEL染色法并结合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凋亡的变化。结果常温缺血组大鼠额叶皮质3种一氧化氮合酶亚型表达水平及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均明显高于常温假手术对照组(P<0.05或P<0.01),出现凋亡神经元;低温缺血组大鼠3种一氧化氮合酶亚型表达水平和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常温缺血组(P<0.05或P<0.01),未检测到凋亡神经元。结论脑缺血后一氧化氮参与了神经元的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型表达 亚低温治疗 短暂性全脑缺血 神经元凋亡 大鼠 一氧化氮合酶 观察 皮质 对照组 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Tourette综合征DRD4基因第3外显子48bp VNTR多态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华 吴志英 +3 位作者 王柠 慕容慎行 方玲 甘世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福建省Tourette综合征与DRD4基因第3号外显子48bp VNTR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20名正常人和106例Tourette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TS)患者。采用抽提人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PAG... 目的探讨福建省Tourette综合征与DRD4基因第3号外显子48bp VNTR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20名正常人和106例Tourette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TS)患者。采用抽提人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PAGE胶电泳及银染技术检测DRD4基因第3外显子48bpVNTR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部分有代表性等位基因片段的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型。将TS患者与正常人的DRD4基因型进行对比,分析其与TS的相关性。结果 TS组与对照组中,DRD448bpVNTR共检测到8种基因型,有5种等位基因,即对应2~6次重复。DRD448bpVNTR基因型总体分布趋势、DRD4等位基因频率分布、DRD448bpVNTR长短重复等位基因比较,TS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D4第3号外显子的48bpVNTR多态性可能与福建省TS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URETTE综合征 多巴胺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预防药物致体重增加与下丘脑神经肽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东平 侯淑红 +2 位作者 张志坚 陈衍贵 陈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预防药物致体重增加与下丘脑神经肽的关系.方法:选择104例体重指数<25 kg/m2且无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阿米替林或氟桂利嗪预防治疗6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 目的:探讨偏头痛预防药物致体重增加与下丘脑神经肽的关系.方法:选择104例体重指数<25 kg/m2且无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阿米替林或氟桂利嗪预防治疗6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个月时Orexin A、Orexin B和神经肽Y的血浆浓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药物预防治疗后血浆中Orexin A和Orexin B浓度明显减少,而神经肽Y浓度却明显增加.OrexinA、OrexinB浓度减少与体重增加呈负相关,而神经肽Y浓度增加与体重增加呈正相关.结论:偏头痛患者用阿米替林或氟桂利嗪预防治疗后体重增加可能与下丘脑神经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替林 氟桂利嗪 偏头痛 OREXIN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柠 陈万金 林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95-98,共4页
据统计,在已发现的5000余种单基因遗传病中,累及神经系统的遗传病或综合征约占50%,而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数量则更多。我国人口众多,病例资源丰富,遗传性疾病在病种资源上的优势是国内研究的重要特点。我国神... 据统计,在已发现的5000余种单基因遗传病中,累及神经系统的遗传病或综合征约占50%,而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数量则更多。我国人口众多,病例资源丰富,遗传性疾病在病种资源上的优势是国内研究的重要特点。我国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入基因和分子水平,近年来取得了可喜成果,国内同仁的研究论文频频发表于较高层次的国际专业期刊,影响力日益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 分子水平 专业期刊 研究论文 综合征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癫为首发症状的神经梅毒临床分析(附3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仕芳 陈滢 +1 位作者 林海谅 林弘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7-428,共2页
目的提高对神经梅毒的认识。方法对3例以癫为临床首发症状并确诊为神经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以癫为临床首发症状,血清、脑脊液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试验)均阳性,脑... 目的提高对神经梅毒的认识。方法对3例以癫为临床首发症状并确诊为神经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以癫为临床首发症状,血清、脑脊液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试验)均阳性,脑脊液的蛋白含量均异常,细胞学检查1例异常,2例患者EEG示样放电,经大剂量青霉素等治疗后癫症状消失。结论对于成年人初次发作的癫应考虑排除神经梅毒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神经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学研究十年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柠 林宇 陈万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1-73,共3页
神经遗传性疾病是遗传性疾病中数量最多的疾病,在目前已经发现的5000余种单基因疾病中,累及神经系统的遗传性疾病或综合征约占50%,而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数量则更多。神经遗传性疾病研究进入基因学领域始于20世纪50年... 神经遗传性疾病是遗传性疾病中数量最多的疾病,在目前已经发现的5000余种单基因疾病中,累及神经系统的遗传性疾病或综合征约占50%,而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数量则更多。神经遗传性疾病研究进入基因学领域始于20世纪50年代,近10年来,神经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学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目前基因学研究已进入蛋白质组学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变性障碍 神经系统 基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减少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后皮质iNOS诱导的神经元凋亡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龙飞 许国英 +2 位作者 张健 吴钢 吴秀丽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9-585,共7页
为研究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iNOS表达、NO产生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探讨亚低温的神经保护机制,用大鼠短暂全脑缺血模型,采用Nissl染色观察存活神经元、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x-水平和TUNEL染色结合电子显微... 为研究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iNOS表达、NO产生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探讨亚低温的神经保护机制,用大鼠短暂全脑缺血模型,采用Nissl染色观察存活神经元、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x-水平和TUNEL染色结合电子显微镜观察检测凋亡神经元。结果显示:常温缺血组额叶皮质iNOS表达、NOx-水平增高,出现凋亡神经元;低温缺血组iNOS表达、NOx-水平明显低于常温缺血组,未检测到凋亡神经元。上述结果提示,脑缺血后iNOS来源的NO参与了神经元的凋亡过程,亚低温可减少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后iNOS诱导的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亚低温 大鼠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神经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昌云 陈龙飞 +3 位作者 许国英 张志坚 郑安 黄华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98-403,共6页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亚低温干预对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亚低温脑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成年雄性SD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改良模型,...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亚低温干预对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亚低温脑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成年雄性SD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改良模型,缺血时间2h。随机分为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常温时大鼠脑温控制于36.5℃~37.5℃,肛温为35.9℃~36.9℃;亚低温时脑温维持于32.5℃~33.5℃,肛温为32.2℃~33.1℃。两组大鼠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及亚低温干预后2、6、24和72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同时行三苯基氯化四唑(TTC)染色、HE染色、TUNEL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组化与TUNEL双重染色,从而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检测脑梗死体积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神经元凋亡数量。结果与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P<0.01),脑梗死体积小(P<0.01),缺血灶周围脑皮质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增高(P<0.01),而且神经元凋亡数量少(P<0.01)。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反应的神经元细胞核中,未发现TUNEL染色阳性者。结论亚低温干预治疗可促进缺血灶周围的脑皮质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减少大鼠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疾病模型 动物 脑缺血 低温 再灌注 脱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Ref-1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效松 李智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95-1699,共5页
Cerebral ischemia and the aftermath of reperfusion form a hypoxic/hyperoxic sequence of events that can trigger DNA damage in neuron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Neuronal apoptosis will happen without immediate DNA rep... Cerebral ischemia and the aftermath of reperfusion form a hypoxic/hyperoxic sequence of events that can trigger DNA damage in neuron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Neuronal apoptosis will happen without immediate DNA repair. APE/Ref-1 is a multifunctional protein involoved in DNA base excision repair pathway and in redox reguiation of DNA-binding activity of AP-1 family members, which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on of postischemic neuronal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Ref-1蛋白 脑缺血 神经元 DNA损伤 DNA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刺激后神经肽的变化
16
作者 张志坚 许国英 +2 位作者 慕容慎行 吴秀丽 林珉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三叉神经刺激 偏头痛 发病机理 神经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MRI在无神经功能异常的慢性头痛中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陈东平 张志坚 林长贵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评价颅脑MRI在慢性头痛而无神经功能异常的成年患者中发现异常的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338例无神经功能异常的慢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颅脑MRI检查结果,并根据MRI发现分成三组:颅脑MRI无异常组、次要异常组和重要异常组。结果:无... 目的:评价颅脑MRI在慢性头痛而无神经功能异常的成年患者中发现异常的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338例无神经功能异常的慢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颅脑MRI检查结果,并根据MRI发现分成三组:颅脑MRI无异常组、次要异常组和重要异常组。结果:无异常组患者218例(64.5%),次要异常组113例(33.4%),重要异常组7例(2.1%,95%可信区间上限为4.2%)。其中,在55例不明原因头痛(无法明确分类的头痛)患者中MRI提示重要异常的有5例(9.1%,95%可信区间上限为20.0%)。造影增强扫描(n=16)或重复MRI检查(n=35)均无其它异常发现。结论:神经功能正常的慢性头痛的诊断可能不必要行颅脑MRI检查,造影增强扫描或重复MRI检查也无助于诊断,而不明原因头痛的诊断则有必要进行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慢性头痛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遗传病的诊断与防治
18
作者 陈万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38-138,共1页
神经遗传病的诊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包括常规诊断和特殊诊断。常规诊断与一般疾病类似,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还需借助生物化学、病理学、电生理学、影像学及细胞学等检查辅助诊断。特殊诊断是指应用遗传学的方法,如家系调... 神经遗传病的诊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包括常规诊断和特殊诊断。常规诊断与一般疾病类似,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还需借助生物化学、病理学、电生理学、影像学及细胞学等检查辅助诊断。特殊诊断是指应用遗传学的方法,如家系调查,染色体检查和基因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是神经遗传病明确诊断的关键。但是不能过分强调基因诊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遗传病 常规诊断 防治 体格检查 染色体检查 病史采集 生物化学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病与神经遗传病
19
作者 林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98-98,共1页
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所引起的疾病。易与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相混淆。遗传病系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发病,也可后天发病;而先天发病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母亲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 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所引起的疾病。易与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相混淆。遗传病系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发病,也可后天发病;而先天发病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母亲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等。遗传病常为1个家系中多人发病,呈家族性,但也可能1个家系中仅有1例患者,呈散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遗传病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疾病 家族性疾病 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物质 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外周血IgH-CDR3免疫组库多样性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
20
作者 钟洪坤 吴萱 +4 位作者 张黎洁 张先兴 黄颖 陈炜 林艾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6-332,共7页
目的初步建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受体的重链互补决定区3(IgH-CDR3)的免疫组库,研究其免疫组库多样性和IgH-CDR3优势取用序列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例NMOSD患者及6例健康志愿者,并根据治疗情况将NMOSD组分为治疗... 目的初步建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受体的重链互补决定区3(IgH-CDR3)的免疫组库,研究其免疫组库多样性和IgH-CDR3优势取用序列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例NMOSD患者及6例健康志愿者,并根据治疗情况将NMOSD组分为治疗早期组及稳定期组。运用多重PCR技术对研究对象外周血B细胞IgH-CDR3区域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扩增后的产物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免疫组库测序,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MOSD患者组外周血B细胞IgH-CDR3总数、种类及多样性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早期IgH-CDR3序列库的多样性较稳定期高(P>0.05);特征性序列“CASSICLGSGCGGYYYGMDVW”在NMOSD治疗早期患者组中的克隆频次明显高于稳定期NMOSD患者及健康志愿者(P<0.05)。结论免疫组库多样性及疾病特征性优势取用序列的克隆扩增情况可有效反映NMOSD患者的疾病状态,并可评估其治疗效果,或可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相应的分子靶点和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免疫组库 多样性 IgH-CD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