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细胞癌内质网应激相关风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
作者 陈杨 朱君明 +4 位作者 王震 吴筱辉 许宁 薛学义 郑清水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3,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肾细胞癌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预后模型用于评估患者预后。方法:应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根据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鉴定分子亚组,采用加权相关网络分析鉴定亚组相关共表达基因。使用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构建风险预... 目的:通过构建肾细胞癌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预后模型用于评估患者预后。方法:应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根据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鉴定分子亚组,采用加权相关网络分析鉴定亚组相关共表达基因。使用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构建风险预后模型。最后,进行初步实验验证,以确认模型基因在肾细胞癌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本研究发现了两个具有生存预后差异的分子亚组,并利用交集基因构建了一个新的内质网应激相关预后模型。高风险组患者在训练和验证队列中表现出显著较差的总生存率。体内实验表明,过表达PCK1能够减弱肾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肾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概率,作为肾细胞癌患者预后预测的独立指标,以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内质网应激基因 预后模型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调控TLR4/NF-κB和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草酸钙晶体诱导的小鼠肾损伤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彦丰 赖文斌 +5 位作者 陈文炜 刘昌毅 卢凯鑫 张华 江涛 高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01-1708,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乙醛酸诱导的小鼠肾结石形成模型中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连续腹腔注射乙醛酸,建立小鼠肾结石形成模型。以一水草酸钙(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COM)诱导HK-2细胞作为体外模型。小鼠模...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乙醛酸诱导的小鼠肾结石形成模型中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连续腹腔注射乙醛酸,建立小鼠肾结石形成模型。以一水草酸钙(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COM)诱导HK-2细胞作为体外模型。小鼠模型经CUR作用后,测定肾小管损伤、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研究CUR对小鼠肾结石的保护作用;CUR对COM诱导HK-2作用后,检测细胞活力及炎症因子;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组织和HK-2细胞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和核因子红血球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路相关蛋白;为进一步探讨CUR对TLR4/NF-κB和NRF2/HO-1通路的调控作用,采用NRF2抑制剂ML385和TLR4激动剂CCL-34分别作用于COM诱导的HK-2细胞,以进行功能增益和功能丧失检测。结果CUR改善小鼠肾结石形成模型损伤,抑制炎症和抗氧化作用;促进COM诱导HK-2细胞的活力,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CUR抑制TLR4/NF-κB通路中蛋白的表达,促使NRF2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并促进HO-1的表达。ML385和CCL-34分别抵消CUR对COM诱导HK-2细胞抗炎作用的影响。结论CUR通过调控小鼠肾结石形成模型TLR4/NF-κB和NRF2/HO-1通路改善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肾结石 肾小管上皮细胞 TOLL样受体4 NRF2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STI1表达的临床病理特征列线图预测肾透明细胞癌预后
3
作者 曾澄龙 吴筱辉 +5 位作者 林博涵 邱钱仁顺 郑清水 许宁 薛学义 陈少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95-601,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上皮间质相互作用蛋白1(epithelial-stromal interaction protein 1,EPSTI1)预后列线图预测肾透明细胞癌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和T... 目的:构建基于上皮间质相互作用蛋白1(epithelial-stromal interaction protein 1,EPSTI1)预后列线图预测肾透明细胞癌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和TCGA数据库中53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数据,对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分析EPSTI1的表达差异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对EPSTI1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OS的预后因素,进一步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结果:与癌旁正常肾组织比较,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EPSTI1的IHC评分和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均P<0.001),且在高T分期的癌组织中表达更高(P=0.036,P=0.006);EPSTI1蛋白表达与肿瘤最大径、TNM分期相关(P=0.002,P=0.032);EPSTI1低表达组OS、DFS均优于高表达组(P=0.046,P=0.003,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PSTI1蛋白高表达、WHO/ISUP分级、AJCC/TNM分期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P=0.039,P<0.001);基于上述变量构建的预后列线图模型对患者5年OS预测能力优于AJCC/TNM分期,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EPSTI1、AJCC/TNM分期和WHO/ISUP分级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肾透明细胞癌预后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上皮间质相互作用蛋白1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