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指数模型构建及营养状况下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海荣 洪金省 +4 位作者 苏丽 吴丽红 蔡传书 张纬建 田俊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9-962,共4页
目的构建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评价综合模型,探析营养状况下降的早期预测因素。方法调查104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定期评价放射毒性反应,采用主成分分析建立营养指数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下降的... 目的构建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评价综合模型,探析营养状况下降的早期预测因素。方法调查104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定期评价放射毒性反应,采用主成分分析建立营养指数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运用营养指数模型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放疗前后鼻咽癌患者营养不良率分别为6.73%和69.23%,放疗后患者的营养不良率高于放疗前(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放射毒性反应、焦虑、诱导化疗周期数等是患者营养状况下降的影响因素。结论营养指数模型综合地反映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急性放射毒性反应、焦虑等因素可以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下降起到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营养指数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与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黄雄 蔡传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2-894,共3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探讨放射性肺炎与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治疗计划系统对46例NSCLC患者实施调强放疗。观察DVH参数中分别接受5、10、20及30Gy照射的肺体积占全...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探讨放射性肺炎与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治疗计划系统对46例NSCLC患者实施调强放疗。观察DVH参数中分别接受5、10、20及30Gy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百分比(V5、V10、V20及V30)和全肺平均照射剂量(MLD),并对肺受照体积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NSCLC患者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7.0%(17/46),其中0级(无放射性肺炎组)29例(63.0%),1级12例(26.1%),2级5例(10.9%),无3、4和5级放射性肺炎发生,肺V5、V10、V20、V30和MLD分别为53.34%、43.12%、24.15%、15.36%和16.02Gy。放射性肺炎组患者V5、V10、V20、V30和MLD分别为57.81%、48.91%、31.34%、17.83%和21.71Gy,无放射性肺炎组患者分别为49.81%、39.78%、21.82%、13.12%和13.71Gy,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强放疗治疗NSCLC可以较好地保护肺组织,且DVH中V5、V10、V20、V30和MLD等参数能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调强放疗 剂量体积直方图 放射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靶向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邹喜 陈金梅 +3 位作者 洪金省 郭飞宝 蓝林臻 张纬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阐明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EGFR-TKI靶向治疗的39例NSCLC患者资料,使用TPS自带体积测量软件及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阐明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EGFR-TKI靶向治疗的39例NSCLC患者资料,使用TPS自带体积测量软件及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靶向治疗前、治疗后每个月的肿瘤体积,采用配对样本比较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配对分析EGFR-TKI靶向治疗前、治疗后肿瘤绝对体积和相对体积变化情况。结果:EGFR-TKI靶向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个月患者肿瘤绝对体积(mm^3)分别为14 822.11(7 524.73,54 999.41)和7 954.42(3 499.73,29 39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57,P=0.001);治疗者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肿瘤绝对体积分别为8 358.47(4 394.36,24 430.05)和7 028.76(3 634.98,21 056.7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2.213,P=0.027)。若将治疗前肿瘤体积设为1,则治疗后第1个月肿瘤相对体积为0.612 6(0.313 8,0.853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55,P<0.001);第1个月和第2个月肿瘤相对体积分别为0.608 4(0.364 3,1.044 3)和0.423 0(0.248 8,0.877 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2.173,P=0.030)。其余相邻月份间肿瘤绝对体积和相对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相对体积在治疗后3个月开始出现平台期,在治疗后第7~9个月达到最小值。结论:NSCLC患者靶向治疗后第1和2个月原发灶肿瘤体积下降较为明显,在治疗后第3~9个月介入放疗可能较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肿瘤体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减轻放射性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苏丽 王锃 +6 位作者 黄菲 蓝瑞隆 石丹 陈纯 张鲁榕 张纬建 洪金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1088-1094,共7页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减轻放射性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以4Gy X线照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辐射诱导炎症的细胞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促炎症因子水平,RT-PCR法检测促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cell-b... 目的:探讨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减轻放射性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以4Gy X线照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辐射诱导炎症的细胞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促炎症因子水平,RT-PCR法检测促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cell-based ELISA法检测细胞内磷酸化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蛋白表达,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活化蛋白-1(AP-1)的DNA结合活性,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细胞色素C还原法检测细胞内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的活性。结果:甘草次酸通过抑制X线照射后RAW264.7细胞内促炎症因子IL-6、IL-1β的mRNA表达而降低其分泌。甘草次酸抑制p38MAPK磷酸化及下游转录因子AP-1的DNA结合活性。并通过抑制X线照射后RAW264.7细胞内NADPH氧化酶活性而减少ROS的产生。结论:甘草次酸可能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ROS/p38MAPK信号通路而抑制电离辐射诱导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电离辐射 炎症 活性氧 NADPH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对小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纬建 许建华 +5 位作者 张洁旻 陈金梅 陈秀英 杨梅春 吕文龙 洪金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29-633,共5页
目的:观察甘草次酸对C57BL/6小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成年C57BL/6雌性小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只:空白对照组:未照射+生理盐水10 m L/kg灌胃;单纯照射组:照射+生理盐水10 m L/kg灌胃;甘草次酸组:照射+甘草次... 目的:观察甘草次酸对C57BL/6小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成年C57BL/6雌性小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只:空白对照组:未照射+生理盐水10 m L/kg灌胃;单纯照射组:照射+生理盐水10 m L/kg灌胃;甘草次酸组:照射+甘草次酸40 mg/kg灌胃。单纯照射组和甘草次酸组小鼠予6MV-X线12Gy全肺单次照射。照射前30 min给药一次,以后1次/d连续7 d后改为隔日给药,直至照射后一个月。照射后第2、17、30天随机从各组分别选取10只小鼠处死。取双侧肺组织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肺组织结构正常。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在照射后第2天、17天以渗出为主,肺泡腔及间隔可见渗出、充血,伴有炎症细胞的浸润。照射后第30天,肺泡壁间隔增宽、肺泡结构变形、炎性细胞浸润,并可见胶原纤维沉积。甘草次酸组在不同时间点,肺泡炎及胶原沉积的情况均较单纯照射组改善,任一时间点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次酸能够改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小鼠的一般情况,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及改善胶原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放射性肺损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临床应用及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锦 林征宇 +4 位作者 林清锋 严媛 林瑞祥 陈健 陈龙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90-594,共5页
目的通过剂量学分析,探讨3D打印非共面模板(3D-PNCT)辅助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患者行3D-PNCT辅助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治疗。通过CT模拟定位设备行体位固定及复位。术前制定计划并行3D-PNCT打印,复位后根... 目的通过剂量学分析,探讨3D打印非共面模板(3D-PNCT)辅助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患者行3D-PNCT辅助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治疗。通过CT模拟定位设备行体位固定及复位。术前制定计划并行3D-PNCT打印,复位后根据术前计划植入粒子,术后进行剂量学验证。比较术前预估与术后实测剂量学指标,包括90%靶区体积剂量(D 90)、100%靶区体积剂量(D 100)、9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 90)、10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 100)及15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 150)的差异。结果对15例共18个病灶均顺利完成3D-PNCT辅助125 I粒子植入,平均复位时间(11.62±2.57)min。术后所测大体肿瘤靶区体积(GTV)明显大于术前[(64.25±50.16)cm^3 vs(57.37±44.25)cm^3;t=-3.163,P=0.006]。术后实际植入粒子数目明显多于术前预估[(46.39±24.18)枚vs(43.78±21.63)枚;t=-2.636,P=0.017];实测剂量学指标V 100及V 150值均明显低于术前预估(P均<0.05),而D 90、D 100及V 90与术前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借助CT模拟定位设备可快速、精准完成3D-PNCT复位;3D-PNCT辅助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可较好地实现术前与术后主要剂量学指标匹配,精准植入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模板 粒子植入 碘同位素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前期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蔡传书 何清 刘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24-125,共2页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肿瘤,T3、T4局部晚期鼻咽癌约占总例数40%左右,确诊前多因头痛就医,这一部分病例虽属晚期,但治疗后5年生存率仍达20%左右,放疗后疼痛亦多能缓解。但对于放疗前期疼痛需要给予相应药物处理,我们总结了35例此类患者...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肿瘤,T3、T4局部晚期鼻咽癌约占总例数40%左右,确诊前多因头痛就医,这一部分病例虽属晚期,但治疗后5年生存率仍达20%左右,放疗后疼痛亦多能缓解。但对于放疗前期疼痛需要给予相应药物处理,我们总结了35例此类患者,应用奥施康定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结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鼻咽癌 癌症疼痛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疗效分析 治疗 癌前期 药物处理 临床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头颈部肿瘤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8
作者 黄雄 蔡传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50例头颈部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放疗第3周开始时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50例头颈部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放疗第3周开始时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处理。按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分级。结果:治疗组患者以Ⅰ、Ⅱ级口咽黏膜损伤为主(76%),对照组患者以Ⅲ、Ⅳ级口咽黏膜损伤为主(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口咽部疼痛以0~3分(轻度)为主,对照组患者以4~6分(中度)为主,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放疗后口咽部疼痛呈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占72%、24%、4%及12%、64%、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放射性口腔、咽喉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减轻口腔和咽黏膜放射性损伤、抗炎镇痛和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辐射 黏膜损伤 头颈部恶性肿瘤 口腔咽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测量的食管肿瘤体积对5-Fu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吕文龙 陈秀英 +2 位作者 洪金省 刘锋 张纬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373-1379,共7页
目的:探讨非手术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原发灶肿瘤体积(GTV)、同步放化疗(5-Fu+DDP方案)后肿瘤体积退缩率(VRR)是否有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于我科行同步放化疗的非手术食管癌患者77例,分期T2(21例,27.3%)... 目的:探讨非手术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原发灶肿瘤体积(GTV)、同步放化疗(5-Fu+DDP方案)后肿瘤体积退缩率(VRR)是否有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于我科行同步放化疗的非手术食管癌患者77例,分期T2(21例,27.3%)、T3(37例,48%)、T4(19例,24.7%),临床分期II(34例,44.1%)、III期(28例,36.4%)、IV期(15例,19.5%)。根据放疗前、放疗结束时的CT影像,测量病灶长度、GTV及VRR[VRR=(放疗前原发灶肿瘤体积-放疗结束肿瘤体积)/放疗前肿瘤体积]。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GTV、VRR、年龄、性别、T分期、临床分期、病变长度、病理类型、照射剂量、吸烟史对非手术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随访终止时间2018年9月1日,随访率94.8%(73/77),共73例,死亡64例,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全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8%、24.7%、14.8%。GTV≥25 m L组:共35例,死亡3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2.9%、11.4%、8.6%;GTV<25 m L组:共38例,死亡3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8.4%、36.8%、20.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42,P=0.002);VRR≥0.3组:共41例,死亡33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29.3%、19.5%;VRR<0.3组:共32例,死亡31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18.8%、7.8%;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19,P=0.120)。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显示:GTV≥25(HR=2.136,P=0.003),与患者的预后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VRR(HR=0.309,P=0.001)、GTV(HR=6.557,P=0.000)对生存期有影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放化疗前原发灶肿瘤体积及同步放化疗后肿瘤体积退缩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建议根据放化疗前的原发灶肿瘤体积及同步放化疗后肿瘤体积退缩率及时调整综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原发肿瘤体积 肿瘤退缩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氟尿嘧啶药时曲线下面积与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蔡传书 王培荣 黄雄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394-1398,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氟尿嘧啶(5-Fu)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与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56例鼻咽癌患者,接受含5-Fu化疗方案,于静脉泵注开始后18~30 h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5-Fu血药浓度,计算AUC。比较AUC≥20 ...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氟尿嘧啶(5-Fu)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与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56例鼻咽癌患者,接受含5-Fu化疗方案,于静脉泵注开始后18~30 h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5-Fu血药浓度,计算AUC。比较AUC≥20 mg·h·L^(-1)组和AUC<20 mg·h·L^(-1)组的疗效差异,分析AUC≤30 mg·h·L^(-1)组和AUC>30 mg·h·L^(-1)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6例患者平均和中位AUC分别为19 mg·h·L^(-1)和23 mg·h·L^(-1)。其中AUC≥20 mg·h·L^(-1)组有效率较AUC<20 mg·h·L^(-1)组高(85%vs 60%,P<0.05)。AUC>30 mg·h·L^(-1)组Ⅰ~Ⅱ级谷丙转氨酶升高、Ⅲ~Ⅳ级骨髓抑制(18%、59%)均高于AUC≤30 mg·h·L^(-1)组(3%、13%)(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5-Fu的AUC值在20~30 mg·h·L^(-1)时,患者近期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AUC 鼻咽癌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构建鼻咽癌患者营养指数模型的比较分析及其截断点确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华洋静玲 洪金省 +5 位作者 张海荣 苏丽 吴丽红 陈德钦 张纬建 田俊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构建鼻咽癌患者的营养指数模型,确定各模型的最佳截断点。方法调查326例鼻咽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并进行放射敏感性评估,采用主成分分析、独立性权数法和哑变量分析法建立三种营养指数模型;运用ROC曲线评价各模...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构建鼻咽癌患者的营养指数模型,确定各模型的最佳截断点。方法调查326例鼻咽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并进行放射敏感性评估,采用主成分分析、独立性权数法和哑变量分析法建立三种营养指数模型;运用ROC曲线评价各模型预测患者生存质量及放射敏感性的能力并确定各模型的最佳截断点。结果在预测患者生存质量时,主成分分析法、独立性权数法和哑变量分析法构建的营养指数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72和0.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预测患者放射敏感性时,三种方法的营养指数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70和0.7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方法构建的营养指数模型的营养不良截断点分别为12.1、65.3和6.0。结论三种模型预测生存质量及放射敏感性的能力相同,哑变量分析法构建的营养指数模型最为简便,更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营养状况 营养指数模型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10细胞在放射性肺纤维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
12
作者 潘晓娴 王彩虹 +6 位作者 王锃 陈金梅 蓝瑞隆 陈俊英 张纬建 黄菲 洪金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4-809,共6页
目的:探究B10细胞放射性肺纤维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将30只6-8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未照射对照组、照射后2 d组(IR2d组)、照射后14 d组(IR14d组)、照射后3个月组(IR3m组)、照射后5个月组(IR5m组),应用电离辐射建立放射性肺纤维化... 目的:探究B10细胞放射性肺纤维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将30只6-8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未照射对照组、照射后2 d组(IR2d组)、照射后14 d组(IR14d组)、照射后3个月组(IR3m组)、照射后5个月组(IR5m组),应用电离辐射建立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动物模型,通过HE染色法、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B10细胞在肺、脾脏中的数目变化。结果:胸部照射后早期小鼠肺组织呈现炎性反应;照射后3个月出现肺泡结构破坏,间质填充,照射后5个月大量胶原填充,α-SM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IR2d组、IR14d组肺组织中的B10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IR3m组B10细胞较IR2d组明显下降;照射后2 d脾脏中B10细胞开始增加,照射后14 d达到峰值,照射后3个月较照射后2 d、14 d明显下降。结论:放射性肺纤维化进程中存在B10细胞浸润,呈现早期升高晚期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0细胞 肺纤维化 电离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