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氯地平和硫氮酮缓释片联合治疗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峰 林金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络活喜)与硫氮酮缓释片(合贝爽)联合治疗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压、动脉弹性功能、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别用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组,5 mg早晨一次,n=25)、硫氮酮缓释片(硫...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络活喜)与硫氮酮缓释片(合贝爽)联合治疗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压、动脉弹性功能、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别用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组,5 mg早晨一次,n=25)、硫氮酮缓释片(硫氮酮缓释片组,90 mg每日2次,n=23)、氨氯地平和硫氮酮缓释片联合治疗组(氨氯地平5 mg早晨一次+硫氮酮缓释片90 mg每日2次,n=26例)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大小动脉弹性功能指数(C1、C2),尿α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氨氯地平组、硫氮酮缓释片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8周后均能显著地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较氨氯地平组及硫氮酮缓释片组更显著降低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和脉压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8周后均可明显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尿α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患者大小动脉弹性功能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较氨氯地平组及硫氮酮缓释片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与大动脉弹性功能指数呈负相关(P<0.05),而与小动脉弹性功能指数无相关性;治疗后尿蛋白的下降程度与动脉弹性功能指标呈正相关(P<0.05),但尿蛋白的下降幅度与血压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和硫氮酮缓释片联合治疗在控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降低尿α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改善动脉弹性功能方面均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硫氮草酮缓释片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蛋白尿 动脉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XR激动剂通过抑制PKC激活对抗高糖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13
2
作者 柴大军 许昌声 +3 位作者 宁若冰 祝江 谢泓 林金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6-271,共6页
目的:探讨视黄醇类X受体(RXR)激动剂对高糖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组织块干涸法培养RASMCs,以25 mmol/L葡萄糖干预,模拟糖尿病患者体内环境,通过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BrdU插入法测定... 目的:探讨视黄醇类X受体(RXR)激动剂对高糖诱导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组织块干涸法培养RASMCs,以25 mmol/L葡萄糖干预,模拟糖尿病患者体内环境,通过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BrdU插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进程。用免疫印迹杂交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DK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物p27Kip1的蛋白表达及蛋白激酶C(PKC)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在高糖环境(葡萄糖终浓度为25 mmol/L)下,RASMCs的增殖活性、DNA合成速率及其在细胞周期S期的分布比例均显著增加;(2)高糖显著增加RASMCs内CDK2蛋白的表达,但明显降低p27Kip1的蛋白表达水平;(3)RXR天然配体9-顺式维甲酸(9-cis-RA)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RASMCs增殖活性增强、DNA合成加速及RASMCs在细胞周期S期分布比例的增加幅度,且具有浓度依赖性;10-7mol/L浓度的SR11237(RXR特异性配体)与等浓度的9-cis-RA具有相似的抑制效应;(4)9-cis-RA和SR11237均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CDK2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幅度,同时上调高糖环境下p27Kip1蛋白的表达;(5)PKC抑制剂(PKC inhibitor peptide,20μmol/L)显著抑制高糖环境下RASMCs的增殖活性和CDK2蛋白的表达,但明显增加高糖条件下p27Kip1蛋白的表达;(6)9-cis-RA和SR11237可抑制高糖诱导的PKC蛋白磷酸化。结论:PKC的活化参与了高糖诱导下RASMCs的增殖过程。RXR激动剂通过抑制PKC活化对抗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视黄醇类X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通过RXRα介导的抗氧化应激效应抑制高脂喂养糖尿病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被引量:26
3
作者 林晓燕 林秋平 +4 位作者 许昌声 宁若冰 祝江 林金秀 柴大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37-1545,共9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orv)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高脂喂养载脂蛋白E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糖尿病合并高脂饮食条件下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C57小鼠8只作...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orv)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高脂喂养载脂蛋白E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糖尿病合并高脂饮食条件下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C57小鼠8只作为对照,34只高脂喂养的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ApoE-/-组、STZ-ApoE-/-组和STZ-ApoE-/-+Atorv组。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测定小鼠空腹血糖、血脂水平,HE染色图像分析测定胸主动脉斑块面积;免疫杂交检测主动脉及细胞内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蛋白水平;Fenton反应Griess显色法测定血清及胸主动脉匀浆上清液活性氧(ROS)水平。I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内ROS的水平,光泽精分析法测定NADPH氧化酶活性。采用干扰RNA和质粒转染的方法评价类视黄醇X受体α(RXRα)在Atorv抑制氧化应激中的作用。结果:(1)与C57组相比,ApoE-/-组小鼠胸主动脉斑块面积显著增加[(215.88±34.19)μm2vs 0μm2,P<0.01],2组间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及胸主动脉ROS、胸主动脉gp91phox表达水平显著缩小(P<0.05);(2)与ApoE-/-组相比,STZ-ApoE-/-组胸主动脉斑块面积进一步增加[(314.13±35.72)μm2vs(215.88±34.19)μm2,P<0.05],血糖水平升高,血清TC、LDL-C、血清及胸主动脉ROS、胸主动脉gp91phox水平进一步增加(P<0.05);(3)与STZ-ApoE-/-组相比,STZ-ApoE-/-+Atorv组胸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显著降低[(217.47±24.56)μm2vs(314.13±35.72)μm2,P<0.05],血糖、血清TG、HDL、TC、和LDL-C无显著变化,血清及胸主动脉ROS、胸主动脉gp91phox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4)高糖(25 mmol/L)干预后,HUVECs内ROS含量、gp91phox蛋白水平及NADPH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P<0.05),阿托伐他汀(10-8~10-6mol/L)显著降低高糖环境下HUVECs胞内ROS含量、gp91phox表达及NADPH氧化酶活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5)将RXRαsiRNA转染至HUVECs之后,阿托伐他汀(10-6mol/L)对高糖环境下ROS生成及NADPH氧化酶活性的抑制效应显著减弱,RXRα质粒转染使RXRα过表达后,阿托伐他汀(10-6mol/L)抑制ROS生成及NADPH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明显增强(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高糖环境下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对抗动脉粥样硬化;核受体RXRα介导阿托伐他汀的抗氧化应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糖尿病 氧化性应激 动脉粥样硬化 类视黄醇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