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8
1
作者 林建珍 姚月娴 林金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10年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随访到的38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在10年间新发主要心血管事件分为两组:事件组(n=159,至少新发主要心血管事件中的一项),无事件组(n=221,没有...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10年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随访到的38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在10年间新发主要心血管事件分为两组:事件组(n=159,至少新发主要心血管事件中的一项),无事件组(n=221,没有新发任何一项主要心血管事件),分析两组高血压患者的基线危险因素的特征及其对新发心血管事件的的影响。结果:159例新发心血管事件中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脑血管病(23%)、冠心病(22%)、心脑血管病死亡(17%)、肾功能受损(15%)、心功能不全(12%)、糖尿病(11%)。事件组高血压患者合并基线危险因素的平均个数显著高于无事件组(2.17±1.05比1.36±0.97,P〈0.001)。事件组高血压患者高龄、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无事件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并调整年龄、性别、血压水平、高血压病程、脉压影响后,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与新发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比值比(OR)分别为2.667(95%CI:1.449~4.478)、1.854(95%CI:1.027~3.346)、1.657(95%CI:1.028~2.672)。调整混杂因素后,每增加一个危险因素,新发心血管事件危险增加46%。结论:吸烟和糖尿病是高血压患者发生新发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可改变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吸烟 新发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志平 林金秀 +1 位作者 刘慧兰 鲁雪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共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59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将人群分为第1四分位数组、第2四分位数组、第3四分位数组、第4四分位数组,分析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与...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共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59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将人群分为第1四分位数组、第2四分位数组、第3四分位数组、第4四分位数组,分析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第3、第4四分位数组冠心病发生率均高于第1四分位数组(22.6%和28.9%比15.3%,P<0.05),而第2四分位数组与第1四分位数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②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影响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后,高血压患者血尿酸第4四分位数组患冠心病风险是第1四分位数组的1.84倍(95%可信区间:1.32~2.58,P<0.01),而第2、第3四分位数组较第1四分位数组患冠心病风险无明显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患者第4四分位数组冠心病患病风险是第1四分位数组的1.90倍(优势比=1.90,95%可信区间:1.30~2.79,P<0.01),而第2、第3四分位数组较第1四分位数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同样的趋势发生在女性患者(优势比=1.76,95%可信区间:1.05~2.97,P=0.03)。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冠心病 原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基因转染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林茂海 苏津自 许昌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92-1699,共8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基因转染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贴壁法体外分离、扩增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X-gal染色测含ADM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ADM)对MSCs感染率,ELISA...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基因转染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贴壁法体外分离、扩增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X-gal染色测含ADM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ADM)对MSCs感染率,ELISA检测Ad-ADM转染后细胞上清液ADM的含量。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以DAPI标记细胞通过心肌局部注射移植MSCs;采用生理记录仪测量大鼠的心功能,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在心脏存活及分布,免疫组化检测ADM在心肌梗死区的表达及心梗区血管密度;天狼猩红染色检测胶原含量,用偏振光显微镜分析Ⅰ/Ⅲ型胶原比率。结果:重组腺病毒对MSCs的转染率与病毒感染复数(MOI)具有量效关系,MOI为150时细胞的感染率达95.4%;转染Ad-ADM后,MSCs可有效表达ADM,7 d时达到表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26.53±1.42vs1.34±0.08)ng/L,P<0.05],15 d后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别[(2.20±1.44vs1.52±0.33)ng/L,P>0.05];在受体大鼠的心脏切片上有DAPI标记的移植细胞的存活;与对照组及其它组相比,ADM基因修饰的MSCs组心肌梗死区ADM的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单纯细胞移植组心梗区新生血管密度增高(P<0.01);而与单纯MSCs移植组及单纯Ad-ADM注射组比较,ADM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组梗死区血管密度增高更明显(P<0.05);单纯MSCs移植组能降低梗死区Ⅰ/Ⅲ型胶原比率(P<0.01),并能改善左室功能;与单纯细胞组比较ADM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组梗死区Ⅰ/Ⅲ型胶原比率降低更明显(P<0.05),而左室功能改善更多。结论:ADM转染的MSCs移植可能通过局部ADM表达的增加,增强MSCs移植的血管新生作用及降低梗死区Ⅰ/Ⅲ型胶原比率,从而增强单纯MSCs细胞移植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重组腺病毒 心肌梗死 血管生成 心室重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包内脂肪与冠状动脉CTA非钙化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建平 曹代荣 +3 位作者 游瑞雄 郑勇 江飞 李秀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探讨心包内脂肪容积与冠状动脉CTA非钙化斑块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冠状动脉钙化零评分而冠状动脉CTA提示非钙化斑块的患者31例,选取冠状动脉CTA检查正常的患者93例。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心包内脂肪容积与非钙化斑块的相... 目的探讨心包内脂肪容积与冠状动脉CTA非钙化斑块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冠状动脉钙化零评分而冠状动脉CTA提示非钙化斑块的患者31例,选取冠状动脉CTA检查正常的患者93例。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心包内脂肪容积与非钙化斑块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Framingham评分结合心包内脂肪容积对非钙化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史、吸烟、冠心病家族史影响因子后,心包内脂肪容积与冠状动脉CTA非钙化斑块异常相关(OR=1.23,95%CI 1.09~1.40,P=0.01)。Framingham评分结合心包内脂肪容积较单纯应用Framingham评分对非钙化斑块的预测能力明显提高(Z=2.08,P〈0.05)。结论心包内脂肪容积与非钙化斑块密切相关。Framingham评分结合心包内脂肪容积有助于改善对冠状动脉钙化零评分患者非钙化斑块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内脂肪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1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表达下调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桂芬 翁智远 杨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血清microRNA(miR)-21/155/181a/18b在具有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症状的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40例扩心病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通过实时免疫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血清miRNA。分析miR-21等miRNA和...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血清microRNA(miR)-21/155/181a/18b在具有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症状的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40例扩心病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通过实时免疫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血清miRNA。分析miR-21等miRNA和其他临床指标如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miR-21在扩心病患者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所有的试验者中,血清miR-21与LVEF%呈正相关,与LVEDD呈负相关(P<0.001)。结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血清心肌重构相关的miR-21在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扩心病患者中表达下调,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扩张型心肌病 血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D型利钠肽水平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鑫 洪华山 +1 位作者 陈良龙 陈丽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239-1244,共6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D型利钠肤(DNP)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因胸痛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所有病例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每个...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浆D型利钠肤(DNP)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因胸痛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所有病例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每个病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代表冠脉病变严重程度。ELISA测血浆DNP,环磷酸鸟苷(cGMP)及中性内肤酶(NEP)浓度。结果: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患者48例,冠脉造影冠脉正常者45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组血浆DNP水平高于对照组[(5060±1870)pg/mL vs(4250±1270)pg/mL,P<0.05];而冠心病组血浆cGMP、NE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类型冠心病组间DNP浓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组血浆DNP浓度与Gensini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二者间没有明显相关(r=0.105)。以是否冠心病为因变量,DNP、N端脑钠肤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示:DNP、NT-proBNP及hs-CRP与冠心病阳性率存在正相关,而LVEF值与冠心病阳性率存在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DNP浓度升高,可能在冠心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D型利钠肽 环磷酸鸟苷 中性内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预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壁运动障碍的改善
7
作者 郑勇 阮琴韵 +2 位作者 陈济添 林好学 吴可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显像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壁运动障碍自发性改善的预测价值。方法:27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后1周...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显像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壁运动障碍自发性改善的预测价值。方法:27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后1周内行LDDSE试验,并随访4个月后的心室壁运动。9例溶栓治疗患者行99mTcMIBI心肌显像。结果:9例溶栓治疗患者中,6例发生缺血再灌注,随访时心室壁运动障碍改善。未发生缺血再灌注的3例患者中,2例随访时心室壁运动障碍改善,1例恶化。LDDSE试验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壁运动障碍自发性改善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1%和8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多巴酚丁胺 超声心动图 A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起搏器安置前后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林明 赖奕木 +1 位作者 蔡洪斌 郑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587-588,共2页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起搏器安置前后的应用价值林明①赖奕木②蔡洪斌郑勇1资料与方法对象本文36例系1996年1月至今在我院安装VVI型永久性起搏器患者。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4例,三度传导阻滞12例(心肌炎3例、冠心病9...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起搏器安置前后的应用价值林明①赖奕木②蔡洪斌郑勇1资料与方法对象本文36例系1996年1月至今在我院安装VVI型永久性起搏器患者。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4例,三度传导阻滞12例(心肌炎3例、冠心病9例)。年龄27~76岁。方法应用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脏起搏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欧洲无创心血管影像学评估高血压患者亚临床靶器官损伤共识
9
作者 龚晶婧 林金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79-183,共5页
高血压是全球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原因,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对于防治心血管不良事件至关重要.靶器官损伤是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建议对靶器官损伤进行评估,以进一步重新评估高血压患者的风险.无创心血管成像正... 高血压是全球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原因,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对于防治心血管不良事件至关重要.靶器官损伤是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建议对靶器官损伤进行评估,以进一步重新评估高血压患者的风险.无创心血管成像正在逐步被使用,并且提供了评估靶器官早期损伤的新技术.2017年4月,欧洲心血管影像协会(EACVI)、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高血压委员会、欧洲高血压学会(ESH)联合发布了无创心血管影像学评估高血压患者亚临床靶器官损伤的共识文章 [1],该共识的目的是在不断增长的高血压患者群体中推荐适当和合理使用无创影像学检查,将心脏病学带入崭新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亚临床靶器官损伤 无创 心血管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与高血压病患者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如森 林金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尿酸)与高血压病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684例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有无房颤分为高血压病无房颤组(n=633)和高血压病伴房颤组(n=5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心脏彩超数据;根据不同性别及尿酸...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尿酸)与高血压病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684例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有无房颤分为高血压病无房颤组(n=633)和高血压病伴房颤组(n=5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心脏彩超数据;根据不同性别及尿酸水平分成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组(n=271)和高血压病无高尿酸血症组(n=413);进一步根据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分成第1分位数组(n=168)、第2分位数组(n=168)、第3分位数组(n=180)和第4分位数组(n=168),比较各组间的房颤发生率。结果:高血压病伴房颤组的尿酸、年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病无房颤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总胆固醇均明显低于高血压病无房颤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矫正了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总胆固醇、尿酸及年龄的影响后,年龄(OR:1.054;95%CI:1.019~1.090;P=0.002)、左心房内径(OR:1.173;95%CI:1.114~1.235;P<0.00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OR:0.942;95%CI:0.914~0.971;P<0.001)是房颤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尿酸与高血压病患者的房颤并无明显独立相关性。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组和高血压病无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房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6),尿酸四分位数各组间房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房颤与尿酸水平无明显独立相关性,而与年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存在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尿酸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的改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落兴 蔡文钦 +1 位作者 苏津自 翁智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42-3543,共2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及动脉弹性指数C1、C2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本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的住院患者10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51)和冠脉正常组(n=49),同时测定生化指标、超...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及动脉弹性指数C1、C2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本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的住院患者10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51)和冠脉正常组(n=49),同时测定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aPWV、ABI、C1、C2等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动脉弹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年龄、hs-CRP、baPWV均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而ABI、C1、C2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校正后,仅右baPWV与冠心病相关(OR:1.001,95%CI1.000-1.002,P=0.047)。结论:baPWV升高和冠心病密切相关,baPWV对预测冠心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脉搏波传导速度 踝臂指数 动脉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欧阳燕珍 赵乾乾 +1 位作者 董文泓 莫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9-465,共7页
生育力保存技术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生育资源保护方法,同时在技术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伦理困境。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对国外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研究进行梳理,对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的沟通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所面临的伦理问题... 生育力保存技术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生育资源保护方法,同时在技术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伦理困境。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对国外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研究进行梳理,对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的沟通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所面临的伦理问题进行辨析,具体包括肿瘤患者的生育信息和保存选择的告知与讨论、青少年肿瘤患者的生育决策、肿瘤患者生育的心理支持、生殖材料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处置方式、社会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等伦理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探讨如何在遵循有利不伤害、知情同意、谨慎应用以及伦理监管等各项伦理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生育力保存技术在临床上进一步开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生育力保存 伦理原则 生殖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PKC的激活对抗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 被引量:16
13
作者 柴大军 宁若冰 +3 位作者 祝江 许昌声 谢泓 林金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37-1542,共6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产生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以25 mmol/L葡萄糖干预,模拟糖尿病患者体内环境,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采用L...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产生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以25 mmol/L葡萄糖干预,模拟糖尿病患者体内环境,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采用Lucigenin分析方法测定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活性,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杂交的方法检测NADPH氧化酶亚基Nox4和Nox2/gp91phox的表达水平,用免疫印迹杂交方法检测蛋白激酶C(PKC)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在高糖环境(终浓度为25 mmol/L)下,HUVECs内ROS生成显著增加,NADPH氧化酶的活性显著增强,NADPH氧化酶Nox4和Nox2/gp91phox亚基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2)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ROS生成、NADPH氧化酶活性的增强及NADPH氧化酶Nox4和Nox2/gp91phox亚基表达水平的增加幅度,且具有浓度依赖性;(3)PKC抑制剂(PKC inhibitor peptide,20μmol/L)可显著抑制高糖环境下ROS的生成、NADPH氧化酶活性的增强及NAD-PH氧化酶Nox4和Nox2/gp91phox亚基表达水平的增加幅度;(4)阿托伐他汀可抑制高糖诱导的PKC蛋白的磷酸化。结论:PKC的活化参与了高糖诱导的HUVECs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PKC蛋白的活化对抗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氧化应激 他汀类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2通过下调AT_1R和ERK1/2的磷酸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金龙 龚晶婧 +3 位作者 许昌声 王华军 卢卓强 晋学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6-72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细胞外基质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将载有ACE2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viral-ACE2)以感染复数为10(MOI...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细胞外基质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将载有ACE2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viral-ACE2)以感染复数为10(MOI=10)感染平滑肌细胞不同时间(24、48、72、96 h);采用CCK-8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ACE2、AT1R及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目的蛋白GFP表达量明显增加,慢病毒ACE2的表达量成时间依赖性增加,并且在96 h时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明显升高,(1.22±0.06 vs 0.53±0.03和0.53±0.09,P<0.05,n=4);AngⅡ(10-7 mol·L-1)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ACE2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0.53±0.10 vs 0.68±0.03,P<0.05,n=5);AngⅡ(10-7mol·L-1)作用平滑肌细胞12 h后AT1R明显上调,同时ACE2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AT1R的上调(0.34±0.01 vs 0.73±0.07,P<0.05,n=4);ACE2能够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ERK1/2的磷酸化水平(0.43±0.06 vs 0.71±0.08,P<0.05,n=4)。结论 ACE2可以通过下调AT1R和/及ERK1/2的磷酸化水平而抑制平滑肌增殖,提示ACE2的过表达具有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慢病毒 基因转染 血管紧张素Ⅱ AT1R 细胞外基质激酶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包被支架术后冠状动脉管壁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尚华 李庚山 +5 位作者 吴可贵 江洪 蒋学俊 李晓艳 陈元秀 吴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19-1720,1733,共3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DT)包被支架置入后对血管内膜增生及管壁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直接支架置入术建立犬冠状动脉内膜损伤模型,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并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点冠状动脉壁内c-fos基因的表达丰度。结果单纯蛋白包被... 目的探讨大蒜素(DT)包被支架置入后对血管内膜增生及管壁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直接支架置入术建立犬冠状动脉内膜损伤模型,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并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点冠状动脉壁内c-fos基因的表达丰度。结果单纯蛋白包被支架置入后4周管壁内膜明显增生,DT包被支架明显抑制内膜增生。对照组c-fos基因在术后1d有大量的表达,7d达高峰,以后随时间的推移表达逐渐下降,28d仍可检出。与对照组相比,各时点DT包被支架均显著抑制c-fosmRNA的表达。结论DT包被支架具有抑制c-fos基因的表达与内膜增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冠状血管 二烯丙基三硫化物 基因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改善对比剂所致肾功能损害 被引量:7
16
作者 俞登及 苏津自 +3 位作者 陈光铃 蔡文钦 晋学庆 柴大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5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因对比剂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80例接受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2~3天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40mg(40mg他汀组,n=4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因对比剂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80例接受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2~3天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40mg(40mg他汀组,n=40)或20mg(20mg他汀组,n=40)。分别于术前8h、术后第1天、第2天测定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LB),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PCI术后,40mg他汀组中未发现对比剂肾病(CIN)病例,20mg他汀组中1例患者发生CIN(2.50%)。②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α1-MG、Scr及CysC均明显升高(P均<0.05),Ccr及GFR明显降低(P均<0.05);与术后第一天比,术后第二天两组患者的α1-MG、Scr及CysC均明显降低(P均<0.05),而Ccr及GFR明显升高(P均<0.05)。③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hsCRP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术前第1天相比,术后第2天hsCRP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④组间相比,术前及术后两组患者BUN、TRF、mALB、Scr、Ccr、CysC、GFR及hsCR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CI术前2~3天服用阿托伐他汀可有效缓解对比剂所致肾功能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对比剂肾病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霞 林金秀 陈达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15-517,共3页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6例EH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EH+MS组(61例)和EH+非MS组(95例),同期选择3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C组),超声测定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6例EH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EH+MS组(61例)和EH+非MS组(95例),同期选择3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C组),超声测定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僵硬度等。结果EH+MS组颈动脉内径及IMT明显高于EH+非MS组和NC组(P<0.05),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后2组(P<0.05)。颈动脉僵硬度高低排序为EH+MS组>EH+非MS组>NC组。IMT、平均流速-时间积分与年龄、收缩压、体重指数的相关性较强。结论MS促进EH患者动脉硬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代谢疾病 颈动脉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2小干扰RNA对平滑肌细胞AT1受体蛋白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龚晶婧 李荣通 +3 位作者 卢卓强 许昌声 王华军 晋学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359,共6页
目的研究ACE2 siRNA干预SD大鼠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后,探讨ACE2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Ⅱtype 1 receptor,ATlR)蛋白表达、ERK1/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1)用脂质体法将含有ACE2基因的质粒DN... 目的研究ACE2 siRNA干预SD大鼠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后,探讨ACE2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Ⅱtype 1 receptor,ATlR)蛋白表达、ERK1/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1)用脂质体法将含有ACE2基因的质粒DNA及si-ACE2转染到各对应干预组VSMCs;(2)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ACE2、AT1R蛋白表达水平以及p-ERK1/2、p-STAT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对比空白对照组、GFP组、脂质体组,si-ACE2组、AngⅡ组ACE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AT1R蛋白表达和p-ERK1/2、p-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0.05);(2)分别对比AngⅡ组和AngⅡ+ACE2组,AngⅡ+si-ACE2组和AngⅡ+ACE2+si-ACE2相应的ACE2蛋白表达均降低,而AT1R蛋白表达、p-ERK1/2、p-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均增加(P<0.05)。结论ACE2 siRNA和AngⅡ均能抑制ACE2蛋白的表达,且两者对ACE2起协同抑制作用;ACE2蛋白表达的减少能上调AT1受体蛋白表达,同时提高其下游信号通路ERK1/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表达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化非诺贝特对高脂饲养SHR脂毒性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妮 林金秀 +1 位作者 苏津自 许昌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92-1296,共5页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高脂饲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脂毒性及胰岛素敏感性(IS)的影响。方法:将27只SHR随机分为3组,1组给予标准饲料,其余2组分别给予高脂饲料、高脂饲料+非诺贝特100mg·kg-1.d-1灌胃。3个月后,观察比目鱼肌...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高脂饲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脂毒性及胰岛素敏感性(IS)的影响。方法:将27只SHR随机分为3组,1组给予标准饲料,其余2组分别给予高脂饲料、高脂饲料+非诺贝特100mg·kg-1.d-1灌胃。3个月后,观察比目鱼肌细胞内脂滴沉积情况,计算脂质沉积指数(LAI);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及游离脂肪酸测定。结果:(1)与标准饲料组比较,高脂饲料组SHR体重和血浆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非诺贝特治疗组与标准饲料组比较血压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体重、TG及TC水平无明显差异。(2)高脂饲料组空腹血糖、游离脂肪酸、葡萄糖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标准饲料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标准饲料组(0.0038±0.0007vs0.0053±0.0013,P<0.05)。非诺贝特组各项指标与标准饲料组无明显差异(P>0.05)。(3)与标准饲料组相比,高脂饲料组比目鱼肌细胞内有大量脂质沉积(LAI:6.42±0.59vs1.98±0.97,P<0.05),非诺贝特治疗组比目鱼肌细胞内脂质含量显著减少,与标准饲料组无明显差别(LAI:3.32±0.77vs1.98±0.97,P>0.05)。经协方差分析排除血糖、血压因素影响后,上述差别仍有意义(F=10.46,P<0.05)。(4)骨骼肌脂质沉积指数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r=-0.58,P<0.05),与TG、FFA、体重、葡萄糖曲线下面积呈正相关。结论:非诺贝特除了调脂外,还具有降低高脂饲养SHR体重、血压、脂毒性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多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脂毒性 胰岛素敏感性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p16与dll4阻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周期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杰芳 芮红兵 +2 位作者 苏津自 康日辉 林珺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88-592,共5页
本研究探讨p16,dll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设计并构建包含野生型p16cDNA,dll4cDNA的真核双表达载体pBudCE4.1-16-dll4,用脂质体法转染白血病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外源性p16及dll4的表达情况;通过CCK-8和... 本研究探讨p16,dll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设计并构建包含野生型p16cDNA,dll4cDNA的真核双表达载体pBudCE4.1-16-dll4,用脂质体法转染白血病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外源性p16及dll4的表达情况;通过CCK-8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生长曲线和周期。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16、dll4基因双表达真核载体,体外成功转染入白血病细胞。在白血病细胞检测到外源性P16、Dll4蛋白的表达。转染48小时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周期被阻滞(p<0.001),细胞增殖下降(p<0.001)。结论:重组质粒pBudCE4.1-16-dll4体外转染白血病细胞后,两个目的基因能够在细胞中同时表达,并诱发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基因 d114基因 白血病 K562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