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围手术期肺康复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围手术期肺康复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试验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于手术前1天,由物理治疗师提供30min的术前肺康复教育。内容包括如何进行腹式深呼吸、哈气和咳嗽,以及术后改变体位和尽早活动的重要性等。于手术后第1天开始30—40min的术后肺康复。内容包括:①体位管理;②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后进行肩/胸廓活动度训练;③深呼吸、咳嗽和哈气;④在物理治疗师的监督下,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早期活动。术后第1天要求患者在床上坐直;第2天坐于床边,逐步过渡到床边站立;第3天开始在病房内步行,强度为Borg3—4分,时间逐渐增加,直到患者能持续步行超过10min。结果:干预组PPC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32.5%,13/40 vs 55%,22/40,P=0.043)。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亦显著降低,结果有显著性差异(22.5%,9/40 vs 45%,18/40,P=0.033)。但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16.32±11.97)d vs(15.625±11.53)d,P=0.791]。结论:围手术期肺康复能够降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PPCs的发生率,但对住院天数影响尚待研究。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2014年至2023年帕金森病物理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3.R1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构建国家、机构、关键词共现、突现词、...目的分析2014年至2023年帕金森病物理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3.R1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构建国家、机构、关键词共现、突现词、时间线和关键词聚类图谱,并结合文献内容进行综合归纳。结果共纳入400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其次为中国、意大利和巴西,国际合作较为活跃。主要合作机构包括Northwestern University、Rush University、Karolinska Institutet和Universidade de São Paulo。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研究主要集中在exercise、postural control、aerobic exercise和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等干预方式。突现分析显示,近年关注度较高的关键词包括motor symptoms、executive function、resistance training和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时间线图谱显示,研究主题由早期的电刺激逐步拓展至运动与认知功能的综合干预。结论近10年帕金森病物理治疗研究持续增长,干预手段日益多样,呈现多维整合与多学科交叉趋势。未来应加强对非运动症状的干预研究,推动新兴康复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转化与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围手术期肺康复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试验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于手术前1天,由物理治疗师提供30min的术前肺康复教育。内容包括如何进行腹式深呼吸、哈气和咳嗽,以及术后改变体位和尽早活动的重要性等。于手术后第1天开始30—40min的术后肺康复。内容包括:①体位管理;②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后进行肩/胸廓活动度训练;③深呼吸、咳嗽和哈气;④在物理治疗师的监督下,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早期活动。术后第1天要求患者在床上坐直;第2天坐于床边,逐步过渡到床边站立;第3天开始在病房内步行,强度为Borg3—4分,时间逐渐增加,直到患者能持续步行超过10min。结果:干预组PPC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32.5%,13/40 vs 55%,22/40,P=0.043)。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亦显著降低,结果有显著性差异(22.5%,9/40 vs 45%,18/40,P=0.033)。但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16.32±11.97)d vs(15.625±11.53)d,P=0.791]。结论:围手术期肺康复能够降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PPCs的发生率,但对住院天数影响尚待研究。
文摘目的分析2014年至2023年帕金森病物理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3.R1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构建国家、机构、关键词共现、突现词、时间线和关键词聚类图谱,并结合文献内容进行综合归纳。结果共纳入400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其次为中国、意大利和巴西,国际合作较为活跃。主要合作机构包括Northwestern University、Rush University、Karolinska Institutet和Universidade de São Paulo。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研究主要集中在exercise、postural control、aerobic exercise和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等干预方式。突现分析显示,近年关注度较高的关键词包括motor symptoms、executive function、resistance training和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时间线图谱显示,研究主题由早期的电刺激逐步拓展至运动与认知功能的综合干预。结论近10年帕金森病物理治疗研究持续增长,干预手段日益多样,呈现多维整合与多学科交叉趋势。未来应加强对非运动症状的干预研究,推动新兴康复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转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