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麻醉在心脏手术快速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巧文 陆志伟 +3 位作者 林志坚 林欢 陈荣权 彭勇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3-977,共5页
正中劈开胸骨的心脏手术创伤大,术后加速康复一直是手术和麻醉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由于区域麻醉可以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减少手术应激,有益于术后镇痛,因此已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的辅助麻醉。由于心脏手术中心肺转流需要全身肝素化,... 正中劈开胸骨的心脏手术创伤大,术后加速康复一直是手术和麻醉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由于区域麻醉可以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减少手术应激,有益于术后镇痛,因此已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的辅助麻醉。由于心脏手术中心肺转流需要全身肝素化,区域麻醉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应用于正中劈开胸骨的心脏手术的区域麻醉方式及其并发症等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为开胸心脏手术麻醉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麻醉 心脏手术 椎管内麻醉 胸椎旁间隙阻滞 胸部筋膜平面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应激水平和术后细胞因子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黄巧文 蔡丽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7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中的应激水平和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65~80岁,ASA分级Ⅰ~Ⅱ级的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盐水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中的应激水平和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65~80岁,ASA分级Ⅰ~Ⅱ级的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盐水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10 min泵注完,麻醉维持时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0.4μg·kg-1·h-1,而盐水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入室(T0),泵注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腹时(T3),气管拔管后即刻(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皮质醇(Cor);T0,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的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结果:T1-4时点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MAP及HR显著低于盐水组(P〈0.05);T2-4时点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Cor显著低于盐水组(P〈0.05);T4-6时点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IL-6显著低于盐水组(P〈0.05);T4-6时点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IL-10显著高于盐水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全麻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辅用右美托咪定,有利于减少Cor的释放,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减轻促炎因子IL-6的释放,增加术后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维持术后细胞因子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患者 应激 白介素-6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患者贫血与输血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晓东 黄巧文 +1 位作者 龚俊松 彭勇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0-932,共3页
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大约有30%的贫血发生率。然而贫血现象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输血有时可以挽救生命,但是导致与其相关的不良结局不容忽视,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适应证和输血时机仍值得探讨。长期以来,心脏外科手术消耗大量的血... 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大约有30%的贫血发生率。然而贫血现象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输血有时可以挽救生命,但是导致与其相关的不良结局不容忽视,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适应证和输血时机仍值得探讨。长期以来,心脏外科手术消耗大量的血液制品。贫血和/或输血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血液管理(PBM)的目的是通过处理术前贫血而优化血红蛋白(Hb)值,减少围手术期的失血,用最少的输血来控制贫血的生理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贫血发生率 血液制品 血液管理 心脏手术患者 不良结局 输血策略 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在患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红喜 陆志伟 +2 位作者 吴跃坤 杨少华 林玉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曲马多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用于患儿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三组:曲马多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组(Ⅰ组),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组(Ⅱ组)和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组(Ⅲ组)。于术前(T1)、手术切皮时(T2)、... 目的探讨曲马多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用于患儿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三组:曲马多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组(Ⅰ组),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组(Ⅱ组)和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组(Ⅲ组)。于术前(T1)、手术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5min(T3)、术毕(T4)记录MAP、HR、RR、SpO2,并记录三组麻醉及术中SpO2低于95%发生率,苏醒时间以及苏醒时躁动发生率。结果 T3时Ⅱ组MAP明显高于、HR和RR明显快于Ⅰ、Ⅲ组(P<0.05);Ⅰ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Ⅱ、Ⅲ组,Ⅰ、Ⅲ组苏醒时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1),Ⅲ组麻醉及术中SpO2低于95%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组(P<0.01)。结论曲马多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用于患儿手术,呼吸、循环稳定,麻醉满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丙泊酚 骶管阻滞 患儿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3%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 被引量:32
5
作者 张文清 林志坚 +2 位作者 李加宾 吴黄辉 陈国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0.3%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的半数有效容量(median effective volume,EV50)。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本院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39...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0.3%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的半数有效容量(median effective volume,EV50)。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本院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65~98岁,ASAⅡ或Ⅲ级,在超声引导下行FICB。从预试验中出现阳性反应的其中一个较大剂量开始进行试验,第一例患者阻滞后30min内疼痛完全缓解视为阻滞成功,下一例患者则给予低一级剂量;相反,如果阻滞后30min内疼痛部分缓解或无缓解则为阻滞失败,下一例患者则给予高一级剂量,以此类推,直至出现7个拐点时试验完成,相邻容量比为1.13。采用概率回归法计算罗哌卡因EV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 39例患者中20例(51.3%)阻滞成功。0.3%罗哌卡因EV50为25.37ml(95%CI 22.06~29.19 ml)。结论超声引导下FICB用于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0.3%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容量为25.37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超声检查 股骨粗隆间骨折 罗哌卡因 半数有效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围术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巧文 陈晓东 +1 位作者 俞莹 彭勇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4-1037,共4页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项短期替代心肺功能的技术手段,通过CPB设备,将静脉血引出体外氧合,清除CO 2后,再用泵将氧合的血液回输到体内,保证机体器官和组织的氧合和血流灌注,经过40多年的应用,目前...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项短期替代心肺功能的技术手段,通过CPB设备,将静脉血引出体外氧合,清除CO 2后,再用泵将氧合的血液回输到体内,保证机体器官和组织的氧合和血流灌注,经过40多年的应用,目前已发展为成熟和有效的体外支持生命的技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肺、大血管和器官移植的手术也日趋增多,短期的ECMO支持治疗在围术期的应用也得到了发展。现将ECMO在围术期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血液回输 器官移植 ECMO 血流灌注 心肺功能 围术期 器官和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辣素神经周围给药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荣权 刘丽娜 董英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04-707,712,共5页
目的:探讨辣椒辣素神经周围给药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n=8),包括正常对照组(N组),假手术组(S组),赋形剂预处理组(PV组),辣椒辣素预处理组(PC组)... 目的:探讨辣椒辣素神经周围给药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n=8),包括正常对照组(N组),假手术组(S组),赋形剂预处理组(PV组),辣椒辣素预处理组(PC组),神经病理性疼痛+赋形剂组(LV组),神经病理性疼痛+辣椒辣素组(LC组).N组、S组、PV组和PC组分别在神经结扎前1d,术后第7、10、14 d测定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withdrawal latency,TWL),其中MWT用差异性评分表示.LV组和LC组分别在神经结扎前1d,术后第7d、给药后4h(第7d)、24 h(第8d)、第9、10和14d测定MWT和TWL.结果:PC组术后各时间点MWT比PV组显著上升(P< 0.05);PC组术后各时间点TWL也比PV组明显延长(P<0.05);LC组MWT在注射辣椒辣素后4h(第7d)和24 h(第8d)比LV组明显上升(P<0.05); LC组TWL在注射辣椒辣素后4h(第7d)、24h(第8d)、第9d和第10d均比LV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辣椒辣素单次坐骨神经周围给药可以减轻神经松弛结扎引起的痛觉过敏.辣椒辣素预处理可以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辣素 TRPV1受体 坐骨神经 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