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甲医院73名护士离职原因及再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谢丽琴 郭舒文 +1 位作者 林小容 陈开珠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73名护士离职原因及再就业情况,探讨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减少护士离职的对策。方法对73名护士采取电话访谈方式了解离职原因及再就业情况。结果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护理工作紧张压力大(87.67%)、工作环境不满意(...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73名护士离职原因及再就业情况,探讨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减少护士离职的对策。方法对73名护士采取电话访谈方式了解离职原因及再就业情况。结果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护理工作紧张压力大(87.67%)、工作环境不满意(50.69%),科室人际关系紧张(41.10%)及考取外单位在编编制(38.36%)等6项原因。再就业包括继续从事护理专业(56.16%)、非护理专业(10.96%)、暂时休息(20.55%)等。结论应合理配置护士人力资源,缓解工作压力,实施更为人性化的管理,做好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等,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离职 再就业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输液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开珠 谢丽琴 郑素珠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3期180-182,共3页
总结了某医院19例静脉输液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生和低年资护士缺乏服务意识,对环境、工作程序不熟悉,专业知识欠缺,中班和夜班人力资源配备不足,输液工作量大,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责任心不够。认为... 总结了某医院19例静脉输液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生和低年资护士缺乏服务意识,对环境、工作程序不熟悉,专业知识欠缺,中班和夜班人力资源配备不足,输液工作量大,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责任心不够。认为加强护士安全教育,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认真落实查对制度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建立严密的管理体系,完善静脉输液管理制度,加强实习护生、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强化质量控制,合理配置和调动人力资源,可有效地防范和减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地塞米松溶液浸管预防早产儿PICC所致静脉炎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罗春绸 谢丽琴 +6 位作者 郑素珠 林玮玮 林秀梅 余小琴 陈少环 陈素贞 许丽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地塞米松溶液预处理导管预防早产儿PICC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并研究其合理剂量。方法将180例需行PICC置管术的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均依据标准操作规范置入PICC,置管前分别采用0.08mg/mL(观察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地塞米松溶液预处理导管预防早产儿PICC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并研究其合理剂量。方法将180例需行PICC置管术的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均依据标准操作规范置入PICC,置管前分别采用0.08mg/mL(观察1组)、0.04mg/mL(观察2组)地塞米松稀释液30mL及生理盐水30mL(对照组)浸泡PICC,浸泡时间均为5min。比较三组患儿置管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及其他并发症等。结果三组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炎程度及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观察1组静脉炎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显著低于和迟于对照组(P<0.0125,P<0.05);观察2组与对照组相比,虽静脉炎发生时间推迟(P<0.05),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使用地塞米松预处理后患儿静脉炎严重程度显著降低(P<0.01)。三组患儿其他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PICC置管前,使用0.08mg/mL地塞米松溶液浸泡预处理导管,能减轻PICC所致静脉炎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且能延缓静脉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 导管预处理 地塞米松 生理盐水 静脉炎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右下肢静脉PICC送管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舒文 谢丽琴 +6 位作者 陈开珠 曾丽丽 林彩凤 庄志云 郑月惠 戴冬凰 张秀虹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送管方法在早产儿经右下肢静脉留置PICC的效果。方法将14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无菌透明贴膜包裹无齿镊前端,穿刺者手持无齿镊尾端将导管通过导入鞘远端缓慢送入,同时助手用生理盐水脉冲导管的改良送管方... 目的探讨改良送管方法在早产儿经右下肢静脉留置PICC的效果。方法将14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无菌透明贴膜包裹无齿镊前端,穿刺者手持无齿镊尾端将导管通过导入鞘远端缓慢送入,同时助手用生理盐水脉冲导管的改良送管方法经右下肢静脉留置PICC。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方法经右下肢静脉留置PICC。结果观察组送管困难、送管失败重新选择静脉穿刺例数、导管异位率及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改良送管方法提高了早产儿PICC置管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下肢静脉 改良送管方法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长量化考核及竞聘的实践 被引量:8
5
作者 康亚婵 黄晓晖 朱金莺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6期9-10,共2页
目的考核护士长,优胜劣汰,达到提高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对已任的护士长定期量化考核,包括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患者有无发生护理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对考核分数低于80分者实行淘汰,对落聘岗位或新增... 目的考核护士长,优胜劣汰,达到提高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对已任的护士长定期量化考核,包括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患者有无发生护理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对考核分数低于80分者实行淘汰,对落聘岗位或新增岗位实行竞聘上岗。结果2次考核各落选护士长2人,现聘29人均顺利竞聘;竞聘前后护理质量中主要护理指标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实施护士长定期量化考核及竞聘,护士长有危机感,增强了护士长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均显著提高,科研教学质量也有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考核 护士长 岗位竞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干预在提高临床护士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开珠 谢丽琴 +1 位作者 郑素珠 林小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4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在提高临床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4年4月124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为实验组,2013年12月~2014年1月836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在提高临床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4年4月124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为实验组,2013年12月~2014年1月836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技术操作,实验组采用集束干预。比较实行两组临床护士执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达标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护士执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达标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行集束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规范依从性,减少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干预 静脉留置针 技术操作规范 依从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溶液封管预防经外周静脉导管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罗春绸 蔡惠贞 +2 位作者 姚秀娥 吴桑 黄志芬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溶液封管在预防经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PVC)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某院骨科需静脉输注甘露醇治疗的患者3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溶液封管在预防经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PVC)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某院骨科需静脉输注甘露醇治疗的患者3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4例,采用0.1mg/ml地塞米松封管溶液5ml进行脉冲封管;对照组198例,采用生理盐水5ml进行脉冲封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PVC留置天数以及其他PV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甘露醇总使用血管数368条,发生静脉炎血管数为41条,发生率为11.14%。对照组甘露醇总使用血管数374条,发生静脉炎血管数为76条,发生率为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PVC留置时间分别为(2.88±1.60)d及(2.62±1.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两组患者在其他PV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封管溶液PVC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留置针 封管溶液 地塞米松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鼻部系带固定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月葵 郭舒文 +2 位作者 郑碧月 戴冬凰 张媚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4-76,共3页
目的降低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鼻部系带固定所致的相关并发症。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7例采取改良系带固定法,对照组69例采用贴膜无张力包裹棉球及系带固定法,比较两组早产儿眼部肿胀、朝天鼻、鼻... 目的降低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鼻部系带固定所致的相关并发症。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7例采取改良系带固定法,对照组69例采用贴膜无张力包裹棉球及系带固定法,比较两组早产儿眼部肿胀、朝天鼻、鼻部皮肤损伤等发生情况、持续正压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眼部肿胀、朝天鼻、鼻部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持续正压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良鼻部系带固定法可以有效地固定鼻塞的位置,保证有效的通气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鼻部系带固定 眼部肿胀 皮肤损伤 弹力胶布 水胶体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