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尾状叶代偿性肥大4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德烽 陈宇峰 +1 位作者 韩明瑞 李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尾状叶代偿性肥大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我院2003-2009年肝内胆管结石并尾状叶代偿性肥大患者4例的治疗。其中3例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脾亢,1例怀疑结石合并胆管癌,1例同时合并肝脓肿。结果:1例行脾切除...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尾状叶代偿性肥大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我院2003-2009年肝内胆管结石并尾状叶代偿性肥大患者4例的治疗。其中3例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脾亢,1例怀疑结石合并胆管癌,1例同时合并肝脓肿。结果:1例行脾切除+门奇断流+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8d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近右半肝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证实为结石并胆管癌变;1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镜取石术+二期门奇断流术;1例切除胆囊并胆总管切开取石,肝Ⅴ、Ⅵ段脓肿开窗引流术,术后胆道镜取石术,3个月后二期行脾脏切除术。结论:患者肝功能分级、尾状叶代偿情况、门脉高压严重程度对决定手术方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肝内 胆结石 尾状叶代偿性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头皮定位法手术治疗颅内浅表肿瘤 被引量:8
2
作者 郑水顺 郑锦亮 +2 位作者 林瑞生 李榕 林才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28-1728,共1页
磁共振扫描技术不仅能对颅内病灶进行定位定性诊断,也可对颅内病灶进行头皮定位,指导手术最佳的头皮切口及骨瓣。我们应用磁共振头皮定位方法对27例颅内肿瘤进行了手术定位,
关键词 颅内病灶 头皮定位 手术治疗 磁共振 浅表肿瘤 定位法 定位定性诊断 扫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胃癌术后假性动脉瘤致迟发消化道大出血4例报告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秋贤 蔡丽生 +2 位作者 蔡铭智 林小雷 黄国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3-666,共4页
我科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4例胃癌术后腹腔干分支假性动脉瘤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时间均发生术后1个月以后,4例均行选择性血管造影证实,其中3例行栓塞治疗,1例使用覆膜支架隔绝。4例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我们认为胃癌术后腹腔... 我科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4例胃癌术后腹腔干分支假性动脉瘤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时间均发生术后1个月以后,4例均行选择性血管造影证实,其中3例行栓塞治疗,1例使用覆膜支架隔绝。4例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我们认为胃癌术后腹腔干动脉分支假性动脉瘤破入消化道发病凶险,重在预防;选择性血管造影及个体化的介入治疗是诊断和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胃切除术 假性动脉瘤 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单孔隐蔽切口治疗手汗症30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沈国义 张奕 +1 位作者 黄镇 林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单孔隐蔽切口手术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30例胸腔镜单孔隐蔽切口手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资料。对男性患者采取经乳晕弧形切口,女性患者采取第3肋间乳腺外缘腋下小切口,行R3... 目的探讨胸腔镜单孔隐蔽切口手术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30例胸腔镜单孔隐蔽切口手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资料。对男性患者采取经乳晕弧形切口,女性患者采取第3肋间乳腺外缘腋下小切口,行R3(riblevels)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endoscopic thoracic sympathectomy,ETS)。结果均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随访时间1~14个月,平均8.2月,其中7例〉12个月。术后手汗均消失,4例(13.3%)轻度代偿性多汗,无需进一步治疗,术后2个月好转。无霍纳综合征。术后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目前治疗手汗症的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隐蔽切口更能进一步满足患者的美容要求,增加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切口 手汗症 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单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应激水平和术后细胞因子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黄巧文 蔡丽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7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中的应激水平和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65~80岁,ASA分级Ⅰ~Ⅱ级的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盐水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中的应激水平和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65~80岁,ASA分级Ⅰ~Ⅱ级的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盐水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10 min泵注完,麻醉维持时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0.4μg·kg-1·h-1,而盐水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入室(T0),泵注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腹时(T3),气管拔管后即刻(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皮质醇(Cor);T0,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的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结果:T1-4时点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MAP及HR显著低于盐水组(P〈0.05);T2-4时点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Cor显著低于盐水组(P〈0.05);T4-6时点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IL-6显著低于盐水组(P〈0.05);T4-6时点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IL-10显著高于盐水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全麻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辅用右美托咪定,有利于减少Cor的释放,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减轻促炎因子IL-6的释放,增加术后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维持术后细胞因子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患者 应激 白介素-6 白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52例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蔡丽生 蔡铭智 +4 位作者 陈秋贤 林小雷 徐立 蔡明勇 高金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899-902,共4页
目的探讨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方案及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3年4月5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入院后给予卧床休息、降压、止痛等内科治疗,渡过急性期后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结果39例成功渡过急... 目的探讨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方案及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3年4月52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入院后给予卧床休息、降压、止痛等内科治疗,渡过急性期后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结果39例成功渡过急性期,人院15~56d(中位数21d)行血管内覆膜支架置人术,均成功封堵破口,术后I型内漏3例,脑梗死2例(其中1例死亡);7例未能渡过急性期破裂死亡;6例转院。结论急性期内科保守治疗及慢性期行带膜支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案;稳定血压及患者的依从性是内科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支架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注气锁骨下途径腔镜辅助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4例 被引量:5
7
作者 蔡丽生 蔡铭智 +3 位作者 徐宏 高金辉 洪建明 陈培臻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9期784-786,共3页
目的探讨免注气锁骨下途径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局部麻醉下患侧锁骨下方做2-4cm切口,沿颈阔肌下平面分离至颈前区,使用皮肤拉钩及缝线牵拉方法建立无气体空间,利用超声刀分离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结果34例手术均成功,... 目的探讨免注气锁骨下途径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局部麻醉下患侧锁骨下方做2-4cm切口,沿颈阔肌下平面分离至颈前区,使用皮肤拉钩及缝线牵拉方法建立无气体空间,利用超声刀分离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结果3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20±30)min,术中出血量(20±12)ml。3例皮瓣下积液,1例切口感染,引流、换药后均治愈。34例随访1-30个月,平均18.5月,肿瘤无复发。结论免注气锁骨下途径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美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甲状腺瘤 甲状腺肿瘤切除术 锁骨下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150例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奕 沈国义 +1 位作者 黄镇 林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998-100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5月~2014年2月150例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 ,MIE)的资料,男87例,女63例,年龄(57.3±9.2)岁。胸上段食... 目的:探讨微创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5月~2014年2月150例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 ,MIE)的资料,男87例,女63例,年龄(57.3±9.2)岁。胸上段食管癌35例,胸中段74例,胸下段41例。胸、腹腔镜联合30例,全胸腔镜+腹部开放115例,胸部开放+腹腔镜5例,均行食管胃左颈吻合术。结果15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52.2±95.3)min,术中估计失血量(223.2±190.5)ml,术后区域淋巴结清扫数量(30.5±6.2)枚,阳性转移率28.7%(43/150)。术后病理分期ⅠA期18例,ⅠB期35例,ⅡA期39例,ⅡB期24例,ⅢA期19例,ⅢB期15例。术后住院时间(12.8±3.7)d。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7%(43/150),包括肺部感染11例(7.3%),呼吸衰竭2例(1.3%),乳糜胸2例(1.3%),活动性出血二次手术1例(0.7%),吻合口漏16例(10.7%),声音嘶哑7例(4.7%),气管损伤1例(0.7%),胸胃排空障碍3例(2.0%)。结论 MIE手术治疗食管癌创伤小,恢复快,技术可行,手术安全合理,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卢燕辉 郑瑞丹 +3 位作者 陈洁 陈碧芬 李建国 林志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 目的探讨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9.02%(25/51)、82.35%(42/51),两者间有显著差异(χ2=12.5706,P<0.01)。RUNX3蛋白在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肝内转移等病理因素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癌肿出血坏死、组织分型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UNX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RUNX3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UNX3基因可能是肝癌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3蛋白 肝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辅助锁骨下途径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及保护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丽生 蔡铭智 +2 位作者 高金辉 陈秋贤 徐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的暴露和保护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0月~2013年11月对46例甲状腺肿瘤采用免注气锁骨下途径腔镜手术,经锁骨下区向上沿颈阔肌深面分离至颈部,部分横断颈前肌群,暴露甲状腺后方喉返神经,完整切...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的暴露和保护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0月~2013年11月对46例甲状腺肿瘤采用免注气锁骨下途径腔镜手术,经锁骨下区向上沿颈阔肌深面分离至颈部,部分横断颈前肌群,暴露甲状腺后方喉返神经,完整切除肿瘤。结果46例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3.5±8.7)min,出血量(20.5±10.5)ml。46例暴露颈段喉返神经,未见变异的喉不返神经。术后2例出现声音嘶哑,营养神经治疗2周后痊愈。2例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中转行淋巴结清扫;分别随访21、44个月,无肿瘤复发。44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32例甲状腺腺瘤,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随访时间1~84个月,平均45.6月,术后每6个月复查彩超及甲状腺功能,均无肿瘤复发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暴露颈段喉返神经可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Bax蛋白在不同年龄组患者脑挫裂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庄志军 高进喜 +4 位作者 王如密 王守森 林瑞生 李榕 汪伟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患者颅脑损伤后脑挫裂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差异,探讨年龄因素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临床脑挫裂伤患者手术切除的脑挫裂伤组织,并随机选取15例颞叶癫或血管畸形手术...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患者颅脑损伤后脑挫裂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差异,探讨年龄因素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临床脑挫裂伤患者手术切除的脑挫裂伤组织,并随机选取15例颞叶癫或血管畸形手术患者颞叶皮质脑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比较老年组(≥60岁)、成年组(19-59岁)和未成年组(≤18岁)患者脑损伤后3-9 h挫裂伤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脑损伤后Bcl-2、Bax蛋白在脑挫裂伤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标本相比明显增强(P〈0.05);老年组患者脑挫裂伤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显著低于未成年组和成年组(P〈0.05);成年组患者脑挫裂伤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显著低于未成年组(P〈0.05)。结论:年龄因素可影响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患者脑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老年颅脑损伤恢复不良可能与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降低有关,而未成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较好可能与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年龄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心脏双瓣膜置换术26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益民 张奕 +3 位作者 朱元佑 陈定柱 刘进平 沈斐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治疗经验,分析术后主要并发症的诱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重症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2例(7.7%),其中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严重心律失常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治疗经验,分析术后主要并发症的诱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重症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2例(7.7%),其中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严重心律失常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2例患者术前心功能Ⅲ~Ⅳ级,心胸比≥0.80,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80 mm,术中心脏阻断时间及体外循环时间过长。结论:重症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并发症与术前心功能、心胸比及术中心脏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因素有关。术前应改善心功能,术中注意心肌保护和选择合理的术式,术后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重症 瓣膜置换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惠娇 陈谭根 李建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9-662,共4页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测定50例宫颈鳞癌(CSCC组)、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手术标本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RUNX3基因的甲基化状...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测定50例宫颈鳞癌(CSCC组)、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手术标本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RUNX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分析RUNX3基因甲基化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CSCC组和CIN组中分别有27例(54%)和17例(34%)存在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对照组未检出;三组间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00,P<0.005),CIN不同级别组(CINⅠ、Ⅱ、Ⅲ级)的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5,P<0.05)。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r=-0.367,P=0.017;r=0.288,P=0.042)。结论 RUNX3作为抑癌基因参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对宫颈鳞癌患者进行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RUNX3基因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腹及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金辉 李建国 +2 位作者 蔡铭智 蔡丽生 曾燕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695-697,70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及开腹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各1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流质饮食时间及并...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及开腹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各1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流质饮食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虽然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183.4±20.2)min VS.(143.44±21.6)min,t=5.400,P=0.000],但术中出血少[(157.5±30.1)mlV8.(183.1±28.4)ml,t=-2.474,P=0.010],肛门排气早[(2.84±0.3)dVS.(3.64±0.3)d,t=-7.005,P=0.000],开始进流食早[(2.9±0.2)dV8.(4.0±0.2)d,t=-13.421,P=0.000]。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肺部感染3例,胃瘫1例,吻合口出血1例;开腹组术后肺部感染2例,胃瘫2例,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3例。结论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方法安全、可行,早期疗效与开腹相同,同时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 胃癌 根治性远端胃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建国 江小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933-1935,共3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中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human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3,RUNX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95例HCC患者的肿瘤标本及相应的癌旁肝组...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中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human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3,RUNX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95例HCC患者的肿瘤标本及相应的癌旁肝组织、20例正常肝组织,95例HCC患者中合并肝硬化患者57例,按照肝硬化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将57例患者分为A级36例,B级11例,C级10例,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RUNX3甲基化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95例HCC组织中,45.3%(43/95)存在RUNX3基因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癌旁肝组织中有9.5%(9/95)存在异常甲基化,而正常肝组织中未检测到RUNX3基因CpG岛的异常甲基化;RUNX3基因异常甲基化在HCC组织中的发生率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UNX3基因CpG岛甲基化与患者肝硬化、门脉癌栓关系密切(P<0.05)。肝硬化Child-Pugh肝功能C级组RUNX3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A级组和B级组(P<0.05)。结论 HCC存在RUNX3基因CpG岛异常甲基化,CpG岛的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基因表达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与患者肝硬化、门脉癌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肝细胞癌 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34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建国 林志川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3-64,共2页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儿童期常见胆道疾病,其发病机制仍在探索中。我院于1999年-2005年共收治3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诊断 治疗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非瘤型重症肌无力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国义 张文山 张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 探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eopic extended thymectomy,VATET)治疗非瘤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岗素。方法2009年12月~2014年9月我院行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型晕症肌无力43... 目的 探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eopic extended thymectomy,VATET)治疗非瘤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岗素。方法2009年12月~2014年9月我院行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型晕症肌无力43例,采用三孔法,胸腔镜下经右胸行胸腺切除及前纵隔脂肪组织廓清术。采用Monden标准评价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闲素。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VATET,均经右胸行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时间75~240min,平均115.4min;术中出血量10~200ml,平均42.2ml,无罔手术期死产。43例随访4~60个月,平均36.2月,缓解12例,改善18例,无变化10例,恶化3例,有效率(缓解+改善)69.8%(30/43)。多凶素logistie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为胸腺增生是影响非瘤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β=0.921,95%C1:1.866~2.811,P=0.000)。结论VATET治疗非瘤型再症肌无力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 重症肌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适应性再灌注中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作乾 林国诗 +5 位作者 戴学军 王梦莹 陈炳宏 杨建 邱永明 林瑞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9期961-967,共7页
目的:研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α-KGDHC)在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的适应性再灌注中的保护作用,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模型,TT... 目的:研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α-KGDHC)在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的适应性再灌注中的保护作用,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模型,TTC染色后使用成像软件计算缺血后的脑梗死体积。化学方法检测α-KGDHC活性,评估α-KGDHC活性随脑缺血时间的变化趋势,并比较普通再灌注组和适应性再灌注组的差异;用CoCl 2处理大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B35和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模拟细胞缺氧,用E1K siRNA抑制α-KGDHC活性,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抑制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 3的表达变化。结果:在MCAO模型中适应性再灌注较普通再灌注进一步减少了脑梗死体积(P<0.05),凋亡蛋白Caspase 3表达量降低;大脑皮层和海马脑组织中α-KGDHC活性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适应性再灌注抑制了α-KGDHC活性衰减的速率(P<0.05)。通过干扰α-KGDHC的组分E1K可以抑制Bcl-2的表达(P<0.05),促进Bax的表达(P<0.05)和Caspase 3的表达(P<0.05)。结论:研究表明,α-KGDHC是脑缺血后适应性再灌注脑保护作用的重要因子,其发挥脑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凋亡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适应性再灌注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通过下调JAK2/STAT3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23
19
作者 冯杰鑫 吴雄 +2 位作者 陈建辉 林青海 叶泽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2-857,共6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通过JAK2/STAT3通路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0μmol/L),低(5μmol/L)、中(10μmol/L)和高(20μmol/L)剂量柴胡皂苷D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tetramethylazolium salt,MTT...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通过JAK2/STAT3通路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0μmol/L),低(5μmol/L)、中(10μmol/L)和高(20μmol/L)剂量柴胡皂苷D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tetramethylazolium salt,MTT)比色法测定各组MCF-7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化检测柴胡皂苷D对MCF-7细胞JAK2和STAT3表达情况;同时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JAK2、STAT3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CF-7细胞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99、38.908、159.680、234.885、344.866、386.914,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在12、24、36、48、60、72 h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CF-7细胞活力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低剂量组细胞活力在24、36 h均高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细胞活力在24、36 h均高于高剂量组(P<0.05)。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CF-7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609,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细胞凋亡率均升高(P<0.05),低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低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低于高剂量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CF-7细胞JAK2、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343、46.389,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CF-7细胞JAK2、STAT3表达均降低(P<0.05),且低剂量组细胞JAK2、STAT3表达均高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细胞JAK2、STAT3表达均高于高剂量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CF-7细胞JAK2、STAT3和Ki-67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241、18.102、14.997,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细胞JAK2、STAT3和Ki-67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低剂量组细胞JAK2、STAT3相对表达量均高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细胞JAK2、STAT3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柴胡皂苷D能够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促进MCF-7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JAK2/STAT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JAK2/STAT3通路 乳腺癌 MCF-7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溶液封管预防经外周静脉导管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罗春绸 蔡惠贞 +2 位作者 姚秀娥 吴桑 黄志芬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溶液封管在预防经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PVC)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某院骨科需静脉输注甘露醇治疗的患者3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溶液封管在预防经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PVC)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某院骨科需静脉输注甘露醇治疗的患者3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4例,采用0.1mg/ml地塞米松封管溶液5ml进行脉冲封管;对照组198例,采用生理盐水5ml进行脉冲封管。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PVC留置天数以及其他PV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甘露醇总使用血管数368条,发生静脉炎血管数为41条,发生率为11.14%。对照组甘露醇总使用血管数374条,发生静脉炎血管数为76条,发生率为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PVC留置时间分别为(2.88±1.60)d及(2.62±1.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两组患者在其他PV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封管溶液PVC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留置针 封管溶液 地塞米松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