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丁志荣 林天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70例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病情预后分为死亡组22例和存活组48例,使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比较两组第1...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70例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病情预后分为死亡组22例和存活组48例,使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比较两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的PCT浓度。结果①两组第1天、第3天PC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5、7天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CT水平在死亡组呈上升趋势而在存活组呈下降趋势;②死亡组第5、7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 P<0.01);③血清PCT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43,P=0.019<0.05)。结论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6和IL-8检测在诊治重症肺炎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建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5期176-177,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IL-6和IL-8检测在诊治重症肺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2016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3例重症肺炎患者及同期在该院参加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13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观察... 目的 :探讨血清IL-6和IL-8检测在诊治重症肺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2016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3例重症肺炎患者及同期在该院参加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13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观察组,将60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前、进行有效的治疗后及对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体检时分别采集其静脉血进行血清IL-6和IL-8水平的检测,然后对比分析其检测的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其血清中IL-6和IL-8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行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有效的治疗后其血清中IL-6和IL-8的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血清IL-6和IL-8检测在诊断重症肺炎及评估此病患者疗效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机械通气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天来 李才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9期166-166,168,共2页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机械通气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疗效。方法 ICU内机械通气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咪达唑仑0.05~0.1 mg/kg联合瑞芬太尼1μg/kg(A组)和丙泊酚0.5~1 mg...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机械通气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疗效。方法 ICU内机械通气需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咪达唑仑0.05~0.1 mg/kg联合瑞芬太尼1μg/kg(A组)和丙泊酚0.5~1 mg/kg联合瑞芬太尼1μg/kg组(B组),连续观察患者在纤支镜诊疗前、过程中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的改变,观察患者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纤支镜检查均顺利完成,心率、血压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变(P〉0.05),其变化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后,两组患者血压饱和度较前升高(P〈0.05),这种上升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苏醒时间较短(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均能满足患者无痛要求,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是可行的、安全的,丙泊酚组具有苏醒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丙泊酚 瑞芬太尼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102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金城 于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通过术前综合评估定位,术中额颞翼点切口,显微外科切除致痫灶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102例。采用Engel标准评定术后疗效;将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3个指标作...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通过术前综合评估定位,术中额颞翼点切口,显微外科切除致痫灶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102例。采用Engel标准评定术后疗效;将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3个指标作为生活质量的评定标准,对比术前及术后1年9月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102例随访1年9个月~7年,术后无因该病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Engel评定疗效:I级61例(59.8%)发作完全消失,Ⅱ级17例(16.7%)极少发作,Ⅲ级13例(12.7%)发作减少75%以上,Ⅳ级无效11例(10.8%),有效率89.2%(91/102),优良率76.5%(78/102)。术后1年9个月患者自理情况:不能自理6例,部分自理32例,完全自理64例,术前分别为21、67、14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7.001,P=0.000)。67例青少年及儿童患者学习能力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Z=-3.747,P=0.000);35例成人患者工作能力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Z=-2.564,P=0.010)。结论显微外科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颞叶癫痫 显微外科 癫痫灶定位 Engel标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