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严重程度与腹腔内脂肪面积、身体质量指数及腰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志鹏 苏智军 +3 位作者 蒋建家 孙炳庆 林振忠 曾志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严重程度与腹腔内脂肪面积(VAT)、身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WC)的相关性。方法 127例NAFLD病例,根据彩超脂肪变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其中轻度61例、中度45例、重度21例,选择21例同期就诊的非...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严重程度与腹腔内脂肪面积(VAT)、身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WC)的相关性。方法 127例NAFLD病例,根据彩超脂肪变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其中轻度61例、中度45例、重度21例,选择21例同期就诊的非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由专人测量身高、体重、WC,接受肝脏超声波检查及肝功能等检测,并接受腹部CT扫描,测量VAT、腹壁皮下脂肪面积(SAT)、腹部脂肪总面积(TA)。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者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方差不齐者以ANOVA(Welch法)比较,否则改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再行两两比较。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或等级变量资料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各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WC、VAT、TA、SAT、BMI、AST、ALT、G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AFLD严重程度与BMI、WC、VAT、SAT、TA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67(P=0.000)、0.503(P=0.000)、0.473(P=0.000)、0.280(P=0.001)、0.465(P=0.000)。结论控制体重,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者,是预防NAFLD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人体质量指数 体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脂肪面积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志鹏 蒋建家 +3 位作者 黄子成 郭桂元 周阿佩 刘晓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明确腹腔内脂肪面积(VAT)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及其胰岛素抵抗(IR)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集的45例VAT正常的NAFLD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期27例VAT正常且非NAFLD者作... 目的明确腹腔内脂肪面积(VAT)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及其胰岛素抵抗(IR)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集的45例VAT正常的NAFLD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期27例VAT正常且非NAFLD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对象的VAT、腰围、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计算IR指数(HOMA-IR),并分析IR与腰围等指标的相关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者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相关性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非正态分布者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向前法)。结果 VAT正常的NAFLD组IR水平较对照组高,HOMA-IR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66(1. 59~4. 06) vs 1. 84(1. 25~2. 47),Z=364. 000,P=0. 005]; IR与FBG、FINS、T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412、0. 789、0. 306(P值<0. 05),与HDL呈负相关(r=-0. 398,P <0. 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腰围为VAT正常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为0. 181,比值比为1. 198 (95%可信区间:1. 099~1. 306),P <0. 001。结论 VAT正常的NAFLD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IR;腰围是VAT正常的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腹内脂肪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hemerin、non-HDL-C/HDL-C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文森 孙志纯 +3 位作者 洪真真 邓少雄 吴晴翼 张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59-1263,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趋化素(chemerin)、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non-HDL-C/HDL-C)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趋化素(chemerin)、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non-HDL-C/HDL-C)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共254例,按照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μg/mg,129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UACR 30~<300μg/mg,1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chemerin水平,同时记录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腰围等临床一般资料,测定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的病程、腰围、血清chemerin、non-HDL-C、non-HDL-C/HDL-C、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CR与病程、腰围、血清chemerin、non-HDL-C、non-HDL-C/HDL-C、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以微量白蛋白尿为因变量的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hemerin、non-HDL-C/HDL-C作为独立影响因素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hemerin、non-HDL-C/HDL-C与UACR呈正相关,且均为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可作为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趋化素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微量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