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3.0 T MRI对附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囊性成熟型畸胎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及卵巢癌等常见附件病变误诊的原因。材料与方法搜集12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盆腔附件区囊实性病变,对MRI征象进行回...目的分析3.0 T MRI对附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囊性成熟型畸胎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及卵巢癌等常见附件病变误诊的原因。材料与方法搜集12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盆腔附件区囊实性病变,对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造成误诊的原因。结果良性病变84例,交界性病变25例,恶性病变16例。MRI定性准确104例(83.2%),21例误诊(16.8%)。16例恶性病变中13例的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相符,3例MRI分期较病理分期偏轻。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325×10^(-3) mm/s、1.081×10^(-3) mm/s、0.928×10^(-3) mm/s,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附件良性和恶性(特别是交界性)囊实性病变在MRI表现上有一定的重叠,但总体来说3.0 T MRI对附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部分病变在MRI上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对误诊病例的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展开更多
目前,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是治疗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CBD)结石的首选方法 ,取石成功率达85%-90%。多种因素,如壶腹周围憩室、毕Ⅱ式术后、胆管扭曲或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后,〉1.5...目前,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是治疗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CBD)结石的首选方法 ,取石成功率达85%-90%。多种因素,如壶腹周围憩室、毕Ⅱ式术后、胆管扭曲或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后,〉1.5 cm结石、多发结石、不规则形状结石或胆石所在位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疼痛的防治作用及其对脑内炎性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脑内左侧纹状体立体定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的方法建立大鼠PD模型,术后第1、2、3和4周分别测试各组大鼠双侧后足...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疼痛的防治作用及其对脑内炎性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脑内左侧纹状体立体定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的方法建立大鼠PD模型,术后第1、2、3和4周分别测试各组大鼠双侧后足的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P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变化;选取32只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SGB预防组、生理盐水预防组、SGB治疗组及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观察连续7 d SGB处理对PD大鼠疼痛的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纹状体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PD大鼠术后第2周双侧PWT明显下降且至少维持至术后4周,SGB预防组PD大鼠第2、3和4周双侧PWT显著高于生理盐水预防组,且SGB治疗组PD大鼠第3和4周双侧PWT也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证实SGB可以预防和治疗PD大鼠疼痛;PD大鼠纹状体和PAG内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含量明显上升,而连续SGB处理显著减少这些炎性因子的表达。结论:连续SGB可通过减少纹状体和PAG内的炎性细胞因子抑制PD大鼠机械痛敏的发生和维持。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及不同分期方法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51耳外耳道胆脂瘤临床资料,归纳分析其年龄、性别、侧别、症状、骨质破坏部位、听力及CT表现等临床特征。采用Holt、Naim、Shin、Chang、Kaneda、叶长发...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及不同分期方法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51耳外耳道胆脂瘤临床资料,归纳分析其年龄、性别、侧别、症状、骨质破坏部位、听力及CT表现等临床特征。采用Holt、Naim、Shin、Chang、Kaneda、叶长发、雷雳、黄宏明提出的共8种不同的外耳道胆脂瘤的分期方案分别对上述病例进行分期,分析各分期方案的特点并比较各方案中困难或无法分期的病例比例。结果本组病例年龄7~80.2岁,中位数44.3岁;18耳为男性,33耳为女性;23耳为左耳病变,28耳为右耳病变;临床症状为听力下降或堵塞感47耳、耳痛45耳、耳漏36耳、耳鸣20耳、瘙痒感3耳;骨质破坏位于外耳道下壁42耳、后壁40耳、前壁33耳、上壁29耳;治疗前纯音测听(500、1K、2K Hz)骨导13.8±5.1 d B,气导30.3±8.3 dB。虽Holt、Naim、Shin的分期方案引用广泛,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本研究显示分期方案中,困难或无法分期比例从高至低依次是Kaneda、雷雳、Naim、Chang、Holt、叶长发、Shin、黄宏明。结论黄宏明的分期方案操作简便,较好的反映了疾病的进展,对治疗方案的决策有一定指导意义,推荐临床使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3.0 T MRI对附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囊性成熟型畸胎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及卵巢癌等常见附件病变误诊的原因。材料与方法搜集12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盆腔附件区囊实性病变,对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造成误诊的原因。结果良性病变84例,交界性病变25例,恶性病变16例。MRI定性准确104例(83.2%),21例误诊(16.8%)。16例恶性病变中13例的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相符,3例MRI分期较病理分期偏轻。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325×10^(-3) mm/s、1.081×10^(-3) mm/s、0.928×10^(-3) mm/s,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附件良性和恶性(特别是交界性)囊实性病变在MRI表现上有一定的重叠,但总体来说3.0 T MRI对附件囊实性占位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部分病变在MRI上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对误诊病例的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文摘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疼痛的防治作用及其对脑内炎性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脑内左侧纹状体立体定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的方法建立大鼠PD模型,术后第1、2、3和4周分别测试各组大鼠双侧后足的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PWT)和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变化;选取32只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SGB预防组、生理盐水预防组、SGB治疗组及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观察连续7 d SGB处理对PD大鼠疼痛的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纹状体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PD大鼠术后第2周双侧PWT明显下降且至少维持至术后4周,SGB预防组PD大鼠第2、3和4周双侧PWT显著高于生理盐水预防组,且SGB治疗组PD大鼠第3和4周双侧PWT也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证实SGB可以预防和治疗PD大鼠疼痛;PD大鼠纹状体和PAG内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含量明显上升,而连续SGB处理显著减少这些炎性因子的表达。结论:连续SGB可通过减少纹状体和PAG内的炎性细胞因子抑制PD大鼠机械痛敏的发生和维持。
文摘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及不同分期方法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51耳外耳道胆脂瘤临床资料,归纳分析其年龄、性别、侧别、症状、骨质破坏部位、听力及CT表现等临床特征。采用Holt、Naim、Shin、Chang、Kaneda、叶长发、雷雳、黄宏明提出的共8种不同的外耳道胆脂瘤的分期方案分别对上述病例进行分期,分析各分期方案的特点并比较各方案中困难或无法分期的病例比例。结果本组病例年龄7~80.2岁,中位数44.3岁;18耳为男性,33耳为女性;23耳为左耳病变,28耳为右耳病变;临床症状为听力下降或堵塞感47耳、耳痛45耳、耳漏36耳、耳鸣20耳、瘙痒感3耳;骨质破坏位于外耳道下壁42耳、后壁40耳、前壁33耳、上壁29耳;治疗前纯音测听(500、1K、2K Hz)骨导13.8±5.1 d B,气导30.3±8.3 dB。虽Holt、Naim、Shin的分期方案引用广泛,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本研究显示分期方案中,困难或无法分期比例从高至低依次是Kaneda、雷雳、Naim、Chang、Holt、叶长发、Shin、黄宏明。结论黄宏明的分期方案操作简便,较好的反映了疾病的进展,对治疗方案的决策有一定指导意义,推荐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