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分阶段策略预防急性颈脊髓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赖必华
吴建斌
+1 位作者
高招文
连伟飞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8期690-694,共5页
目的 :探讨分阶段策略预防急性颈脊髓损伤(ACSCI)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5月手术治疗的91例ACS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分阶段策略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42例(分阶段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2...
目的 :探讨分阶段策略预防急性颈脊髓损伤(ACSCI)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5月手术治疗的91例ACS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分阶段策略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42例(分阶段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28~76岁,平均50岁;未采取分阶段策略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8例,女11例,年龄30~77岁,平均47岁。两组患者均于伤后48 h收入院,且入院时无呼吸系统并发症。分阶段组分为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而对照组无系统及全面措施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对两组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由呼吸系统并发症导致气管插管或切开率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分阶段组中10例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肺部感染7例,肺不张1例,呼吸衰竭2例),其中3例因呼吸系统并发症而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对照组中24例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肺部感染15例,肺不张3例,呼吸衰竭6例),其中11例因呼吸系统并发症行气管插管或切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4.07;P=0.013,0.044)。因呼吸系统并发症导致死亡在分阶段组中1例,对照组中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P=0.238)。结论 :分阶段策略可降低ACSCI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脊髓损伤
呼吸系统并发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赖必华
吴建斌
+1 位作者
叶宏
罗森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9期805-809,共5页
目的:探讨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的技巧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对11例患者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2~63岁,平均48....
目的:探讨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的技巧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对11例患者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2~63岁,平均48.1岁;脊髓型颈椎病4例,颈椎骨折脱位4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2例。术前CT测量出目标椎弓根直径、理想进钉点及矢状面夹角和横断面内倾角。术中使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严格控制进钉角度,结合探查钉道内壁作为安全置钉标志。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脊髓及椎动脉损伤表现,复查CT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并将螺钉准确性进行分级,计算螺钉优良率。结果:11例患者共置入71枚下颈椎弓根螺钉,均未出现手术所导致的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症状,亦无椎动脉损伤症状。术后CT评估螺钉位置并进行分级:0级52枚,1级13枚,2级4枚,3级2枚。螺钉位置良好率91%。6枚误置螺钉,内壁穿破4枚,2枚穿破外壁。结论: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安全可靠,但有一定的学习曲线。术中探查出钉道内壁及使用角度仪导向器控制进钉角度是置钉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
螺钉置入
导向器
钉道内壁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罗顺祥
徐尚华
+2 位作者
张虹
钟文亮
吴艳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9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红素氧化酶-1(HO-1)基因多态性及HO-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或排除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分别为62例和5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O-1启动子区GT重复[(GT)n]多态性...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红素氧化酶-1(HO-1)基因多态性及HO-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或排除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分别为62例和5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O-1启动子区GT重复[(GT)n]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分型,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HO-1的表达水平。结果 (GT)n重复次数在14~39之间,将(GT)n重复序列分为S(n<27)和L(n≥27)两种等位基因,SS、SL、LL 3种基因型,冠心病组的S等位基因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SS基因型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HO-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人群中,HO-1的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相关,拥有长重复序列(L等位基因)者,其HO-1表达水平明显减低,为冠心病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化酶-1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前足脱套伤12例报告
被引量:
3
4
作者
廖明新
连伟飞
林华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目的介绍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前足脱套伤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12月,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脱套性损伤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重物砸伤4例,机器伤3例。致伤部位包括:跖跗关节以远7例,跖...
目的介绍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前足脱套伤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12月,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脱套性损伤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重物砸伤4例,机器伤3例。致伤部位包括:跖跗关节以远7例,跖骨中段以远5例,其中9例合并有跖骨和/或趾骨骨折。患足在清除坏死皮肤软组织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腱、骨外露,软组织缺损区域包括前足负重区,软组织缺损面积范围10cm×5cm^25cm×10cm。所有创面均使用股前外侧穿支游离皮瓣修复,切取皮瓣大小为12cm×7cm^27cm×12cm。结果本组10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术后10位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12个月,皮瓣生长良好,前足功能恢复理想,可负重行走,足底无溃疡形成。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提出的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8例皮瓣感觉恢复至S2,4例皮瓣恢复到S3。结论股前外侧中、下段皮瓣厚度与足底软组织厚度相近,阔筋膜坚韧而致密,类似足底组织结构,可很好的恢复足底耐磨、耐压、缓冲震荡的功能。游离此部位的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脱套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前足损伤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阶段策略预防急性颈脊髓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赖必华
吴建斌
高招文
连伟飞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8期690-694,共5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分阶段策略预防急性颈脊髓损伤(ACSCI)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5月手术治疗的91例ACS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分阶段策略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42例(分阶段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28~76岁,平均50岁;未采取分阶段策略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8例,女11例,年龄30~77岁,平均47岁。两组患者均于伤后48 h收入院,且入院时无呼吸系统并发症。分阶段组分为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而对照组无系统及全面措施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对两组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由呼吸系统并发症导致气管插管或切开率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分阶段组中10例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肺部感染7例,肺不张1例,呼吸衰竭2例),其中3例因呼吸系统并发症而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对照组中24例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肺部感染15例,肺不张3例,呼吸衰竭6例),其中11例因呼吸系统并发症行气管插管或切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4.07;P=0.013,0.044)。因呼吸系统并发症导致死亡在分阶段组中1例,对照组中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P=0.238)。结论 :分阶段策略可降低ACSCI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后。
关键词
急性颈脊髓损伤
呼吸系统并发症
预防
Keywords
Acute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Prevention
分类号
R734.2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赖必华
吴建斌
叶宏
罗森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骨科
福建医科大学
附属
南平市
第一
医院
影像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9期805-809,共5页
基金
福建省南平市科学技术局资助项目(编号:K2014D15)~~
文摘
目的:探讨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的技巧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对11例患者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2~63岁,平均48.1岁;脊髓型颈椎病4例,颈椎骨折脱位4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2例。术前CT测量出目标椎弓根直径、理想进钉点及矢状面夹角和横断面内倾角。术中使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严格控制进钉角度,结合探查钉道内壁作为安全置钉标志。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脊髓及椎动脉损伤表现,复查CT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并将螺钉准确性进行分级,计算螺钉优良率。结果:11例患者共置入71枚下颈椎弓根螺钉,均未出现手术所导致的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症状,亦无椎动脉损伤症状。术后CT评估螺钉位置并进行分级:0级52枚,1级13枚,2级4枚,3级2枚。螺钉位置良好率91%。6枚误置螺钉,内壁穿破4枚,2枚穿破外壁。结论: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安全可靠,但有一定的学习曲线。术中探查出钉道内壁及使用角度仪导向器控制进钉角度是置钉关键。
关键词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
螺钉置入
导向器
钉道内壁探查
Keywords
Subaxial cervical pedicle screw
Screw placement
Guide
Probing the internal wall of pedicle screwtrajectory
分类号
R682.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罗顺祥
徐尚华
张虹
钟文亮
吴艳晴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
附属
南平市
第一
医院
心内科一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骨科
一区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9期18-20,共3页
基金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课题(编号2008-2-59)
文摘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红素氧化酶-1(HO-1)基因多态性及HO-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或排除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分别为62例和5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O-1启动子区GT重复[(GT)n]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分型,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HO-1的表达水平。结果 (GT)n重复次数在14~39之间,将(GT)n重复序列分为S(n<27)和L(n≥27)两种等位基因,SS、SL、LL 3种基因型,冠心病组的S等位基因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SS基因型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HO-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人群中,HO-1的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相关,拥有长重复序列(L等位基因)者,其HO-1表达水平明显减低,为冠心病易感人群。
关键词
血红素氧化酶-1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糖尿病
Keywords
Heme oxygenase-1
Gene promoter polymorphis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abetes mellitus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前足脱套伤12例报告
被引量:
3
4
作者
廖明新
连伟飞
林华斌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文摘
目的介绍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前足脱套伤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12月,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脱套性损伤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重物砸伤4例,机器伤3例。致伤部位包括:跖跗关节以远7例,跖骨中段以远5例,其中9例合并有跖骨和/或趾骨骨折。患足在清除坏死皮肤软组织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腱、骨外露,软组织缺损区域包括前足负重区,软组织缺损面积范围10cm×5cm^25cm×10cm。所有创面均使用股前外侧穿支游离皮瓣修复,切取皮瓣大小为12cm×7cm^27cm×12cm。结果本组10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术后10位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12个月,皮瓣生长良好,前足功能恢复理想,可负重行走,足底无溃疡形成。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提出的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8例皮瓣感觉恢复至S2,4例皮瓣恢复到S3。结论股前外侧中、下段皮瓣厚度与足底软组织厚度相近,阔筋膜坚韧而致密,类似足底组织结构,可很好的恢复足底耐磨、耐压、缓冲震荡的功能。游离此部位的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脱套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前足损伤
软组织缺损
修复
Keywords
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Forefeet injury
Soft tissue defect
Repairment
分类号
R658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分阶段策略预防急性颈脊髓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
赖必华
吴建斌
高招文
连伟飞
《中国骨伤》
CAS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应用研究
赖必华
吴建斌
叶宏
罗森
《中国骨伤》
CAS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及其意义
罗顺祥
徐尚华
张虹
钟文亮
吴艳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前足脱套伤12例报告
廖明新
连伟飞
林华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