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平市女性HPV感染特征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林蓉金 池细弟 戴晓凤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1期58-61,65,共5页
目的观察南平市部分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状病毒(HPV)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为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南平市2928例妇科患者的基本资料,采集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凯普导流杂交技术行HPV亚型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 目的观察南平市部分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状病毒(HPV)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为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收集南平市2928例妇科患者的基本资料,采集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凯普导流杂交技术行HPV亚型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情况及其亚型分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28例患者中共检出HPV阳性者663例(22.64%);南平部分地区HPV阳性检出率高于全国常模、全国常模(农村)、厦门地区及福州地区(P<0.05),低于建阳地区和三明地区(P<0.05);≥61岁女性在该地区各年龄段中阳性检出率最高,第二高峰出现在21~30岁,HPV亚型多重感染主要分布在21~40岁;在HPV亚型感染中,52、16和58型是常见的HPV高危亚型。结论南平市部分地区女性HPV阳性检出率与其他地区比较,存在一定地域性差异。≥61岁和21~30岁女性是筛查HPV感染和子宫颈病变的重点人群,侧重关注当地女性宫颈鳞癌和腺癌的早期筛查和防治。加强青少年女性防护,根据年龄差异和易感类型针对性选择合适的预防性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病毒(HPV) 感染 基因亚型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策略预防急性颈脊髓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赖必华 吴建斌 +1 位作者 高招文 连伟飞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8期690-694,共5页
目的 :探讨分阶段策略预防急性颈脊髓损伤(ACSCI)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5月手术治疗的91例ACS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分阶段策略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42例(分阶段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2... 目的 :探讨分阶段策略预防急性颈脊髓损伤(ACSCI)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5月手术治疗的91例ACSC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分阶段策略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42例(分阶段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28~76岁,平均50岁;未采取分阶段策略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8例,女11例,年龄30~77岁,平均47岁。两组患者均于伤后48 h收入院,且入院时无呼吸系统并发症。分阶段组分为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而对照组无系统及全面措施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对两组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由呼吸系统并发症导致气管插管或切开率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分阶段组中10例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肺部感染7例,肺不张1例,呼吸衰竭2例),其中3例因呼吸系统并发症而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对照组中24例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肺部感染15例,肺不张3例,呼吸衰竭6例),其中11例因呼吸系统并发症行气管插管或切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4.07;P=0.013,0.044)。因呼吸系统并发症导致死亡在分阶段组中1例,对照组中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P=0.238)。结论 :分阶段策略可降低ACSCI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脊髓损伤 呼吸系统并发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赖必华 吴建斌 +1 位作者 叶宏 罗森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9期805-809,共5页
目的:探讨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的技巧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对11例患者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2~63岁,平均48.... 目的:探讨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的技巧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对11例患者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2~63岁,平均48.1岁;脊髓型颈椎病4例,颈椎骨折脱位4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2例。术前CT测量出目标椎弓根直径、理想进钉点及矢状面夹角和横断面内倾角。术中使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严格控制进钉角度,结合探查钉道内壁作为安全置钉标志。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脊髓及椎动脉损伤表现,复查CT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并将螺钉准确性进行分级,计算螺钉优良率。结果:11例患者共置入71枚下颈椎弓根螺钉,均未出现手术所导致的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症状,亦无椎动脉损伤症状。术后CT评估螺钉位置并进行分级:0级52枚,1级13枚,2级4枚,3级2枚。螺钉位置良好率91%。6枚误置螺钉,内壁穿破4枚,2枚穿破外壁。结论: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安全可靠,但有一定的学习曲线。术中探查出钉道内壁及使用角度仪导向器控制进钉角度是置钉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 螺钉置入 导向器 钉道内壁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100例脑脊液渗透压对布比卡因腰麻扩散平面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智海 闫炳龙 +3 位作者 胡望平 张忠源 叶桂云 陈小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6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脑脊液渗透压等生化特性与等比重布比卡因扩散的关系。方法:腰麻的一次剂量为15 mg/3 ml,即布比卡因与脑脊液稀释混合而成药液,剖宫产腰麻剂量为10 mg/3 ml。比较分析100例剖宫产妇女与58例非妊娠妇女以及男性与女性...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脑脊液渗透压等生化特性与等比重布比卡因扩散的关系。方法:腰麻的一次剂量为15 mg/3 ml,即布比卡因与脑脊液稀释混合而成药液,剖宫产腰麻剂量为10 mg/3 ml。比较分析100例剖宫产妇女与58例非妊娠妇女以及男性与女性、绝经妇女与未绝经妇女的脑脊液生化五项与最高麻醉平面。结果:男性患者脑脊液氯、总蛋白等指标与女性有明显差异(P<0.05)。剖宫产组年龄以及脑脊液渗透压、总蛋白、钠等指标显著低于非妊娠妇女组,而最高麻醉平面显著高于非妊娠妇女组(P<0.001),其中脑脊液渗透压差异最明显(F=37.466)。绝经妇女组比未绝经妇女组除年龄外,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腰麻剖宫产术100例的调查可见脑脊液渗透压与脊髓阻滞程度(麻醉平面)有相关关系(A=44.46-0.13B,r=0.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脑脊液 脊髓阻滞程度 渗透压 等比重布比卡因 腰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罗顺祥 徐尚华 +2 位作者 张虹 钟文亮 吴艳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9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红素氧化酶-1(HO-1)基因多态性及HO-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或排除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分别为62例和5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O-1启动子区GT重复[(GT)n]多态性...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红素氧化酶-1(HO-1)基因多态性及HO-1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或排除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分别为62例和5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O-1启动子区GT重复[(GT)n]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分型,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HO-1的表达水平。结果 (GT)n重复次数在14~39之间,将(GT)n重复序列分为S(n<27)和L(n≥27)两种等位基因,SS、SL、LL 3种基因型,冠心病组的S等位基因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SS基因型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HO-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人群中,HO-1的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相关,拥有长重复序列(L等位基因)者,其HO-1表达水平明显减低,为冠心病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化酶-1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13)C呼气试验与血清抗体和组织病理学在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安全 周小微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7期208-211,共4页
目的比较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不同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随机选取200例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所选中的病例同步完成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抗体检查和尿素^(13)C呼气试验检测。病理组织学Hp阳性为诊断标准。最后... 目的比较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不同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随机选取200例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所选中的病例同步完成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抗体检查和尿素^(13)C呼气试验检测。病理组织学Hp阳性为诊断标准。最后比较这三种方法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尿素^(13)C呼气试验、血清抗体、病理组织学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81.5%,84.0%,7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98,P>0.05)。尿素^(13)C呼气试验、血清抗体、病理组织学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分96.97%,97.64%,9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P>0.05)。尿素^(13)C呼气试验、血清抗体、病理组织学三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分别为91.43%,93.33%,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P>0.05)。结论尿素^(13)C呼气试验、血清抗体、组织病理学三种不同检查方法在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差异小,但尿素^(13)C呼气试验操作简单,无侵入性损伤,无痛苦,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较理想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尿素^(13)C呼气试验 病理组织学 血清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临床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1742-1743,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病理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安全 蒋琪 +1 位作者 姚秀平 周小微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6期187-188,共2页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150例)。实验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150例)。实验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67%,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康复新液对上消化道止血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且能减少复发率及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埃索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分表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饶柳妹 林蓉金 魏玉英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表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检查;观察组运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表管理模式将晨间护理工作内容具体化、程序化,以客观评分的方法评估晨间护理质量并约束护士的护... 目的探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表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检查;观察组运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表管理模式将晨间护理工作内容具体化、程序化,以客观评分的方法评估晨间护理质量并约束护士的护理行为,对2组晨间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晨间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护士对病情知晓率及专科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表管理模式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对病情知晓率及专科知识掌握率,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能较有效地消除护理不安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晨间护理 质量评分表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前足脱套伤12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明新 连伟飞 林华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目的介绍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前足脱套伤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12月,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脱套性损伤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重物砸伤4例,机器伤3例。致伤部位包括:跖跗关节以远7例,跖... 目的介绍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前足脱套伤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12月,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脱套性损伤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重物砸伤4例,机器伤3例。致伤部位包括:跖跗关节以远7例,跖骨中段以远5例,其中9例合并有跖骨和/或趾骨骨折。患足在清除坏死皮肤软组织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腱、骨外露,软组织缺损区域包括前足负重区,软组织缺损面积范围10cm×5cm^25cm×10cm。所有创面均使用股前外侧穿支游离皮瓣修复,切取皮瓣大小为12cm×7cm^27cm×12cm。结果本组10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术后10位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12个月,皮瓣生长良好,前足功能恢复理想,可负重行走,足底无溃疡形成。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提出的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8例皮瓣感觉恢复至S2,4例皮瓣恢复到S3。结论股前外侧中、下段皮瓣厚度与足底软组织厚度相近,阔筋膜坚韧而致密,类似足底组织结构,可很好的恢复足底耐磨、耐压、缓冲震荡的功能。游离此部位的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脱套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前足损伤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侧壶滴注前列地尔预防静脉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品霞 黄国清 曾晓鸣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了解静脉侧壶滴注前列地尔(碧凯晴)注射液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观察比较100例0.9%氯化钠100 ml开通静脉通路后经静脉推注前列地尔原液10μg/支2 ml,5 min左右推完,输液滴速为30 gtt/分;100例0.9%氯化钠100 ml开通静脉路后前列地... 目的了解静脉侧壶滴注前列地尔(碧凯晴)注射液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观察比较100例0.9%氯化钠100 ml开通静脉通路后经静脉推注前列地尔原液10μg/支2 ml,5 min左右推完,输液滴速为30 gtt/分;100例0.9%氯化钠100 ml开通静脉路后前列地尔10μg/支2ml静脉侧壶滴注,滴注速度为30 gtt/min,1小时后观察两种使用方法发生静脉炎的状况。结果 100例患者经静脉推注前列地尔原液后,82例发生了静脉炎,其中Ⅰ级静脉炎40例、Ⅱ级静脉炎24例、Ⅲ级静脉炎18例、没有发生Ⅳ级静脉炎;100例患者经静脉侧壶滴注前列地尔后,24例发生静脉炎,其中Ⅰ级静脉炎12例、Ⅱ级静脉炎7例、Ⅲ级静脉炎5例、没有发生Ⅳ级静脉炎。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静脉侧壶滴注前列地尔比静脉推注前列地尔更能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侧壶滴注 前列地尔 静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59例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香妹 林慧娟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8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方法。疗程为3疗程,每疗程10天。采用洼田氏饮...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方法。疗程为3疗程,每疗程10天。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饮水试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22%,对照组80.00%,2组洼田饮水实验等级、吞咽困难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有利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醒脑开窍针刺法 针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晨间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饶柳妹 沈红云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11月住院的438例患者为对照组,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住院的45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在晨间护理后,由护士长或责任组长采用晨间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 目的探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11月住院的438例患者为对照组,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住院的45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在晨间护理后,由护士长或责任组长采用晨间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观察组在晨间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基础上制定具体分值及扣分标准,包括护士自评和护士长评分,将晨间护理工作内容具体化、程序化,以客观评分的方法评估晨间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晨间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运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管理模式使晨间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诊疗环境,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晨间护理 质量评分 住院患者 患者满意度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捷 蔡志玲 杨林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2期193-193,共1页
目的观察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将80例91眼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200μm以外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46眼,采用氩激光光凝联合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 目的观察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将80例91眼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200μm以外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46眼,采用氩激光光凝联合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40例45眼,仅采用氩激光光凝渗漏点,观察比较治疗后患者的眼底、视力、疗效及复发率的不同。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22%、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是治疗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200μm以外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氩激光 羟苯磺酸钙 疗效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人性化护理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林兰英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7期67-68,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到本院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120例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到本院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120例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方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医疗费用明显比对照组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而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经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的围术期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明显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穿孔修补术 人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道激光下置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捷 魏远建 蔡志玲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0期45-45,共1页
目的分析泪道激光下置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泪道阻塞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泪道激光下置引流管治疗,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本... 目的分析泪道激光下置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泪道阻塞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泪道激光下置引流管治疗,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泪道激光下置引流管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101例,占总数的50.5%,有效63例,占总数的31.5%,无效36例,占总数的18.0%,总有效率为82.0%。结论泪道激光下置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激光 引流管 泪道阻塞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10
17
作者 罗方林 官素英 吴国祥 《临床荟萃》 2021年第9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竭(ALHF)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6月-2020年10月收诊的ALHF患者11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6例,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新活素)与对照组(56例,沙库巴曲缬...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竭(ALHF)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6月-2020年10月收诊的ALHF患者11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6例,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新活素)与对照组(56例,沙库巴曲缬沙坦钠)2组,观察两组用药2周后的总有效率,分析其心率、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以及比较其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86%vs 76.79%,P<0.05)。实验组用药后的心率、NT-proBNP、MDA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LVEF、SOD、GSH-Px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新活素方法有助于改善ALHF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其氧化应激,稳定提升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氧化性应激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道引流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远建 朱捷 卞志文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7期100-100,103,共2页
目的观察泪道引流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32例(32眼)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在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并行环形泪道引流管置管术,术后3个月拔除泪道引流管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32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拔除泪道引流管后睑... 目的观察泪道引流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32例(32眼)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在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裂吻合并行环形泪道引流管置管术,术后3个月拔除泪道引流管并定期随访。结果术后32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拔除泪道引流管后睑缘及泪点位置均正常,无泪点及泪小管撕裂,总有效率达96.9%。结论泪道引流管在治疗泪小管断裂中效果好,且无刺激性、不影响美观、不影响生活、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泪道引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青少年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磊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5期129-129,共1页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青少年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青少年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采用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和研究组(n=32,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青少年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4例青少年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采用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和研究组(n=32,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水肿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青少年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出血量少、微创、恢复迅速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慢性肥厚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活动耐力和肺动脉收缩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龚原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2期6-8,共3页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与动脉血气指标、肺通气功能指标、肺动脉收缩压(s PAP)的相关性,探讨影响COPD患者活动耐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60例COPD稳定患者根据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分为A组(18例...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与动脉血气指标、肺通气功能指标、肺动脉收缩压(s PAP)的相关性,探讨影响COPD患者活动耐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60例COPD稳定患者根据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分为A组(18例)、B组(21例)、C组(21例),分析肺通气功能参数、动脉血气参数、s PAP与6MWD的关系。结果三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氧分压(Pa O2)、s P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对6MWD影响的独立相关因素按其重要性依次为s PAP、FEV1、FEV1%pred。结论 s PAP对COPD患者的活动耐力影响最大。6MWD可作为对COPD患者长期监测的一种手段,可对COPD患者病情的评价进行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收缩压 活动耐力 六分钟步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