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福建地区类孟买血型个体Fut1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豪博 范丽萍 +3 位作者 魏世金 曾丰 林海艳 战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338-1340,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福建地区类孟买血型的分子机制。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研究对象为类孟买血型,采用PCR扩增研究对象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将PCR产物经TA后进行测序,分析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以证实类孟买血型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福建地区类孟买血型的分子机制。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研究对象为类孟买血型,采用PCR扩增研究对象的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将PCR产物经TA后进行测序,分析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以证实类孟买血型的发生机制。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电泳分析证实成功扩增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后测序分析发现本例先证者2条染色体上fut1基因均为第547-552位AG两碱基缺失(CAGAGAG→CAGAG),导致阅读框架发生移码,提前形成终止密码。结论:本例类孟买血型个体fut1基因为h1h1型纯合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孟买血型 α1 2岩藻糖基转移酶 FUT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与MNC程序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曾丰 魏世金 +5 位作者 黄豪博 黄清华 林秋燕 范丽萍 黄惠炆 付丹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84-1690,共7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自动采集程序(Auto PBSC程序)与半自动采集程序(MNC程序)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109例采集按对象不同分为自体患者组(患者)和异基因供者组(供者),通过对采集物中干细胞数量与质... 本研究旨在分析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自动采集程序(Auto PBSC程序)与半自动采集程序(MNC程序)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109例采集按对象不同分为自体患者组(患者)和异基因供者组(供者),通过对采集物中干细胞数量与质量及采集程序特点的比较,对两种采集程序在两组中的采集结果及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全血处理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患者组和供者组两种程序采集物中MNC%与CD34+%、CD34+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MNC程序比较,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血小板混入少,采集物体积小,但抗凝剂用量多,采集时间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组两种程序采集物中MNC数(r=0.314,P=0.015)、CD34+细胞数(r=0.922,P=0.000)与采集前对应参数呈正相关,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与WBC数(r=0.369,P=0.004)及MNC数(r=0.495,P=0.000)呈正相关;供者组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采集前呈正相关(r=0.896,P=0.000),MNC程序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与采集前呈正相关(r=0.666,P=0.000)。患者组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CD34+细胞数在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在年龄40岁以下的患者显著高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P<0.05),而MNC程序年龄在40岁以上患者采集的CD34+细胞数显著高于年龄40岁以下患者(P<0.05)。供者组仅MN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CD34+细胞数在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在全血处理量相同时,自体患者和异基因供者PBSC采集中两种程序收获的MNC纯度与CD34+细胞纯度及浓度高度一致,但自体患者PBSC采集结果受年龄与性别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采集 自体 异基因 AutoPBSC程序 MNC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范丽萍 沈建箴 +3 位作者 傅海英 周华蓉 沈松菲 喻爱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86-290,共5页
本研究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作用。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EGCG对U93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GCG对U937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RT-PCR、Westren blot法分别检测p16mRNA... 本研究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的作用。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EGCG对U93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GCG对U937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RT-PCR、Westren blot法分别检测p16mRNA、蛋白的表达;采用nMSP法检测U937细胞p16甲基化状态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1(DNMT1)、DNMT3A、DNMT3B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EGCG可以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U937细胞增殖(r=0.71),且呈剂量依赖性诱导G0/G1期细胞阻滞;EGCG可以呈剂量依赖性上调U937细胞p16mRNA、蛋白的表达;EGCG可以呈剂量依赖性减弱U937细胞p16甲基化程度;EGCG可以剂量依赖性地下调U937细胞DNMT3A、DNMT3B mRNA表达,而对DNMT1mRNA的表达无影响。结论:EGCG在体外通过抑制DNMT3A、DNMT3B和(或)直接使异常高甲基化的p16启动子CpG岛DNA去甲基化,恢复p16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调控U937细胞阻滞于G0/G1期,抑制U937细胞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U937细胞 p16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来源外泌体的释放及其对血液肿瘤细胞的调控 被引量:4
4
作者 黄豪博 范丽萍 +2 位作者 林秋燕 黄惠炆 付丹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储存时间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LDRCS)中外泌体(exosome,Exo)的释放及其对血液肿瘤细胞增殖的调控与可能机制。方法:应用超高速离心方法获得不同储存时间的LDRCS中Exo(RBC⁃Exo),采用透射电镜术、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对RBC⁃Ex... 目的:探讨不同储存时间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LDRCS)中外泌体(exosome,Exo)的释放及其对血液肿瘤细胞增殖的调控与可能机制。方法:应用超高速离心方法获得不同储存时间的LDRCS中Exo(RBC⁃Exo),采用透射电镜术、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对RBC⁃Exo的形态、免疫标记进行检测。采用动态光散射检测不同储存时间LDRCS中RBC⁃Exo的粒径分布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RBC⁃Exo对血液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与RBC⁃Exo共培养后血液肿瘤细胞内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分离出呈类杯状、粒径分布于20-200 nm、CD63/TSG101富集、Calnexin阴性、CD235a阳性、CD41阴性的RBC⁃Exo。储存中晚期(>14 d)LDRCS中RBC⁃Exo粒径分布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大于储存早期(储存≤14 d)的RBC⁃Exo。与对照组相比,RBC⁃Exo可以明显促进血液肿瘤细胞HBL1、U2932和Jurkat的增殖。与RBC⁃Exo共培养3 d的HBL1、U2932和Jurkat细胞中周期相关蛋白P2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而抗凋亡蛋白BCL⁃2并无明显变化。结论:储存中晚期的LDRCS中RBC⁃Exo形态与储存早期存在差异。RBC⁃Exo可以促进血液肿瘤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周期相关蛋白P2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外泌体 肿瘤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MCL-1和microRNA-29a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黄豪博 战榕 +2 位作者 吴顺泉 徐珍珍 范丽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98,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组织中MCL-1和microRNA-29a(miR-29a)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20例ENKTCL和10例增生性淋巴结炎组织中MCL-1蛋白和miR-29a表达水平并进... 本研究旨在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组织中MCL-1和microRNA-29a(miR-29a)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20例ENKTCL和10例增生性淋巴结炎组织中MCL-1蛋白和miR-29a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ENKTCL组MCL-1表达显著高于增生性淋巴结炎组,但MCL-1过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评分无关。相关性分析显示:ENKTCL组织中miR-29a表达与MCL-1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9,P=0.016)。结论:miR-29a可能通过靶向调控MCL-1基因表达参与了ENKTC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NK T细胞淋巴瘤 MCL-1 miR-29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93b在初治白血病患者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范丽萍 黄豪博 +2 位作者 沈建箴 傅海英 周华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3-84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白血病患者microRNA-193b(miR-193b)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初治白血病患者miR-193b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部分实验室指标和化疗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 本研究旨在检测白血病患者microRNA-193b(miR-193b)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初治白血病患者miR-193b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部分实验室指标和化疗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与正常对照组miR-193b的表达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除外APL)、ALL患者miR-193b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L(除外APL)患者中,miR-193b表达水平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细胞CD34表达无明显相关,但是与患者的治疗反应呈负相关(P<0.05)。结论:AML(除外APL)患者中miR-193b表达水平可能与AML细胞的化疗敏感性相关。miR-193b可能是AML(除外APL)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93b 白血病 慢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存时间的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中精氨酸酶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豪博 范丽萍 +3 位作者 魏世金 傅丹晖 曾丰 黄清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79-188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贮存时间对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apheresis leukocyte-reduced platelet,ALR-Plt)中精氨酸酶水平的影响及精氨酸酶的可能来源。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不同贮存时间ALR-Plt和对照血浆中精氨酸酶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 目的:探讨不同贮存时间对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apheresis leukocyte-reduced platelet,ALR-Plt)中精氨酸酶水平的影响及精氨酸酶的可能来源。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不同贮存时间ALR-Plt和对照血浆中精氨酸酶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应用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贮存时间的ALR-Plt中精氨酸酶水平与MP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贮存3 d内的ALR-Plt与对照血浆中精氨酸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贮存超过3d的ALR-Plt中精氨酸酶水平显著高于贮存3 d内的ALR-Plt和对照血浆中的水平(P<0.05)。不同贮存时间的ALR-Plt之间MP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低于对照血浆中的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LRPlt中精氨酸酶水平与MPO水平呈正相关(r=0.58)。结论:贮存时间超过3 d的ALR-Plt中精氨酸酶水平显著升高,其可能来源于残留的少量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 贮存时间 精氨酸酶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豪博 战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75-978,共4页
磷脂酸(PA)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活性磷脂。研究证实: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lysophosphatidic acidacyltransferaseβ,LPAATβ)催化溶血磷脂酸(LPA)产生的PA与肿瘤细胞内多种信号途径的活化有关,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 磷脂酸(PA)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活性磷脂。研究证实: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lysophosphatidic acidacyltransferaseβ,LPAATβ)催化溶血磷脂酸(LPA)产生的PA与肿瘤细胞内多种信号途径的活化有关,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呼吸爆发及细胞因子表达释放。LPAATβ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以及抑制LPAATβ表达在体内外抗肿瘤(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作用研究取得的效果,提示以LPAATβ为靶点对肿瘤进行干预将成为重要的抗肿瘤治疗策略之一。本文就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与肿瘤治疗的相关基础及临床前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 磷脂酸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白血病患者april mRNA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豪博 吴顺泉 +1 位作者 战榕 范丽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414-1417,共4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27例确诊白血病患者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为april分子靶向治疗在白血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初治白血病患者april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各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急性白血... 本研究旨在检测27例确诊白血病患者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为april分子靶向治疗在白血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初治白血病患者april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各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AL)患者april 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april 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20.0×109/L)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的髓外侵犯及CD34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例,april mRNA的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化疗敏感性呈负相关(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april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L患者存在着april mRNA的过表达。AML细胞产生的APRIL蛋白可能在AML细胞的异常增殖及化疗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RIL 白血病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的研究
10
作者 范丽萍 黄豪博 +4 位作者 魏世金 傅丹晖 曾丰 黄清华 洪金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59-146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贮存时间对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的影响及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的可能来源。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不同贮存时间悬浮红细胞和对照血浆中精氨酸酶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比色法检测不同贮存时间悬浮红细胞和对... 目的:探讨不同贮存时间对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的影响及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的可能来源。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不同贮存时间悬浮红细胞和对照血浆中精氨酸酶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比色法检测不同贮存时间悬浮红细胞和对照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应用相关性分析分析方法不同贮存时间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与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及MP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血浆;但是,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与对照血浆中MP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三者均不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与游离血红蛋白水平不相关(r=0.03),但与MP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6)。结论: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显著升高,但不随贮存时间延长而增加。悬浮红细胞中残留的少量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可能是精氨酸酶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贮存时间 精氨酸酶 游离血红蛋白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外切体成分4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洪金全 黄清华 +3 位作者 黄震宇 范丽萍 林秋燕 黄豪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4-1689,共6页
目的:探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组织中核酸外切体成分4(EXOSC4)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81例初治DLBCL患者组织中EXOSC4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临床资料,并分析初治DLBCL患者组织中EXOSC4... 目的:探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组织中核酸外切体成分4(EXOSC4)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81例初治DLBCL患者组织中EXOSC4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临床资料,并分析初治DLBCL患者组织中EXOSC4蛋白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结果:181例初治DLBCL患者组织中,EXOSC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8.51%;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44例和低表达组13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症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Ann Arbor分期、结外侵犯、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国家综合癌症网络IPI(NCCN-IPI)评分、细胞起源等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EXOSC4蛋白高表达是初治DLBCL患者OS和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均P<0.05)。K-M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组织中EXOSC4蛋白高表达初治DLBCL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较低表达患者显著缩短(均P<0.05)。结论:初治DLBCL患者组织EXOSC4蛋白高表达是影响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外切体成分4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对淋巴瘤细胞系CA46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黄豪博 战榕 吴顺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919-922,共4页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bortezomib,BZM)对淋巴瘤细胞系CA46的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MTT法观察BZM对CA46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ZM对CA46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经BZM作用的CA46细胞procaspase-3、BCL-2蛋白表达水平。...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bortezomib,BZM)对淋巴瘤细胞系CA46的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MTT法观察BZM对CA46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ZM对CA46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经BZM作用的CA46细胞procaspase-3、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BZM能明显抑制CA46细胞增殖,24小时和48小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3.19,19.68nmol/L;BZM能诱导CA46细胞凋亡,且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0nmol/LBZM处理CA46细胞不同时间后procaspase-3、BCL-2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结论:BZM可以抑制CA46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涉及了BCL-2表达下调及caspase-3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淋巴瘤 CA46细胞系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f-b基因在初治白血病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13
作者 范丽萍 沈建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147-1150,共4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白血病患者maf-b mRNA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其临床意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初治白血病患者maf-b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实验室指标、化疗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初治白血病患... 本研究旨在检测白血病患者maf-b mRNA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其临床意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初治白血病患者maf-b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实验室指标、化疗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初治白血病患者maf-b 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组分析的结果显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maf-b 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maf-b mRNA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D34表达呈正相关(p<0.01)。AML(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maf-b mRNA的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化疗反应无明显相关(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maf-b mRNA的表达亦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L患者maf-b基因表达降低,而maf-b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AML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并可能成为AML新的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f-b基因 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