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假阴性的风险模型构建与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文金 林振湖 +2 位作者 梁荣喜 陈聪 薛恩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5-689,693,共6页
目的:构建经皮超声造影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pCEUS-FNAC)诊断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假阴性的预测模型,探讨该模型在降低pCEUS-FNAC假阴性率的临床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3年1月在我院术前行p CEUS-FNAC的浸润... 目的:构建经皮超声造影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pCEUS-FNAC)诊断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假阴性的预测模型,探讨该模型在降低pCEUS-FNAC假阴性率的临床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3年1月在我院术前行p CEUS-FNAC的浸润性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261例,以腋窝淋巴结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病例分为腋窝淋巴结p CEUS-FNAC阳性组和pCEUS-FNAC阴性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临床病理特征、超声征象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EUS-FNAC假阴性的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对、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pCEUS-FNAC诊断乳腺癌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假阴性率为14.6%。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d_(最大径)>5 cm、呈多灶、pCEUSⅠ/Ⅱ型为pCEUS-FNAC假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0.687~0.893)、0.803(0.653~0.95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别为P=0.548、P=0.397,DCA显示模型曲线远离两条极端线。结论:乳腺癌d_(最大径)>5 cm、呈多灶、腋窝淋巴结pCEUSⅠ/Ⅱ型为pCEUS-FNAC假阴性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并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SPECT/CT显像联合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羽 薛恩生 +2 位作者 林礼务 俞丽云 陈谦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79-1782,共4页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表现特征,并评价超声联合SPECT/CT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证实的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与相应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18例先后...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表现特征,并评价超声联合SPECT/CT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证实的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与相应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18例先后接受超声和SPECT/CT检查。结果超声探及53例淋巴结,正确诊断46例(46/64,71.88%),主要表现为淋巴门消失,短径≥5 mm,血供丰富,点状强回声聚集,部分液化或融合。18例联合检查中,超声正确诊断14例(14/18,77.78%),SPECT/CT正确诊断12例(12/18,66.67%),超声和SPECT/CT对于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无差别。结论 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SPECT/CT可发现超声较难检出的颈中央区及早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 肿瘤转移 超声检查 碘同位素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治疗合并肝硬化的复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林礼务 林学英 +4 位作者 薛恩生 何以敉 高上达 林晓东 吴丽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 评价超声介入注射无水乙醇量化(PQEI)治疗合并肝硬化复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技术。方法 临床病理证实的合并肝硬化复发性肝癌298例。行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注射治疗,注射量按回归方程Y=2.885X(当肿瘤直径≤5cm时)... 目的 评价超声介入注射无水乙醇量化(PQEI)治疗合并肝硬化复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相关技术。方法 临床病理证实的合并肝硬化复发性肝癌298例。行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注射治疗,注射量按回归方程Y=2.885X(当肿瘤直径≤5cm时),Y=1.805X(当肿瘤直径〉5cm时)计算(X为肿瘤最大直径,单位为cm;Y为注射乙醇量,单位为m1),每周注射2~3次,≤5cm的肿瘤结节4~10次为一疗程,〉5cm肿瘤结节以10~20次为一疗程。病例随访12~60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并结合相关检查结果。统计1、2、3、4、5年生存率。结果 超声引导无水乙醇量化注射治疗后肿瘤平均直径从3.4cm降为2.8cm。治疗后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78.8%、66.3%、56.5%和46.7%,中位数生存期为44.2个月。298例HCC先后进行2871次PQEI,除短期内出现疼痛、低烧、轻度黄疸等,均无大出血和严重心、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其中4例因合并严重的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而死。结论 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治疗合并肝硬化复发性肝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硬化 超声介入 无水乙醇 量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入无水乙醇治疗肝癌量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林礼务 高上达 +4 位作者 何以敉 杨发端 叶真 薛恩生 俞丽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癌瘤内无水乙醇注射量、注射时间间隔与疗效以及纤维隔生成关系。方法 取人肝癌SMMC 772 1裸鼠皮下移植 2 4只 ,随机分为乙醇量化短间隔组 (A组 )、乙醇量化长间隔组 (B组 )、乙醇少量长间隔组 (C组 )各 8只 ,全部裸鼠在接... 目的 探讨肝癌瘤内无水乙醇注射量、注射时间间隔与疗效以及纤维隔生成关系。方法 取人肝癌SMMC 772 1裸鼠皮下移植 2 4只 ,随机分为乙醇量化短间隔组 (A组 )、乙醇量化长间隔组 (B组 )、乙醇少量长间隔组 (C组 )各 8只 ,全部裸鼠在接种 10天后瘤内注射无水乙醇 ,每组均共计注射 2次。各组均在末次注射后 5天处死 ,取肿瘤组织分别行病理组织学、电镜检查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高频超声测量肿瘤三径并计算肿瘤生长指数。所有实验均在双盲条件下进行。结果 A组与B组肿瘤生长指数 (分别为 0 .0 72± 0 .0 18与 0 .0 94± 0 .0 2 8)均明显低于C组 (1.982± 0 .482 ) (P <0 .0 1) ,A、B二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病理组织学见A组肿瘤坏死变性严重 ,坏死面积大于 80 %的占 87.5 %。C组无一例坏死达 80 %以上。电镜观察A组绝大部分呈凝固性坏死 ,未见残留癌细胞 ,B组于肿瘤周边可见残留癌细胞与少量炎症细胞与纤维组织。C组周边癌细胞生长旺盛 ,并有炎症细胞浸润与纤维束形成。结论 无水乙醇治疗肝癌量化与短时间间隔 (3~ 5天一次 )注射对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乙醇 量化 治疗 肝癌 超声 时间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引导肝脏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平安 林礼务 +3 位作者 薛恩生 何以敉 高上达 林晓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肝脏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200例因肝脏局灶性病变行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行超声造影后常规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比较两组总体及...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肝脏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200例因肝脏局灶性病变行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行超声造影后常规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比较两组总体及不同性质病变之间的一次取材满意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总体一次取材满意率、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8%,高于对照组的94%、91%(P<0.05)。对直径≥5cm的病灶,实验组一次取材满意率100%,对照组97.56%(P>0.05),但实验组诊断准确率(100%)高于对照组(85.36%,P<0.05)。对直径<5cm的病灶,实验组一次取材满意率与诊断准确率(100%、96.42%)与对照组(93.22%、93.22%)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肝癌(HCC)PEI治疗后穿刺,实验组一次取材满意率(100%)和对照组(89.7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诊断准确率(100%)高于对照组(84.61%,P<0.05)。实验组的平均穿刺次数[(1.0±0)次]低于照组[(1.12±0.41)次]。P<0.05)。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的取材满意率及诊断准确率,减少穿刺次数,可提高较大病灶和PEI治疗后HCC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减少假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经皮肝穿活检 肝局灶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诊断腮腺肿瘤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志奎 张秀娟 +4 位作者 黄静 魏洪芬 薛恩生 何以敉 林礼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75-177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经病理确诊的72例腮腺肿瘤患者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声像图表现、诊断符合情况等。结果腮腺混合瘤、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腮腺癌共占本组腮腺肿瘤的90.28%(65/72),超声诊断符合...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经病理确诊的72例腮腺肿瘤患者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声像图表现、诊断符合情况等。结果腮腺混合瘤、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腮腺癌共占本组腮腺肿瘤的90.28%(65/72),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00%(22/25)、56.25%(9/16)、45.83%(11/24)。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多发生于老年男性,血流信号较丰富。部分早期或低度恶性腮腺癌缺乏典型的恶性肿瘤声像特征,高频超声难以做出准确诊断。结论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主要是混合瘤、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腮腺癌三者的鉴别诊断,密切结合临床综合诊断可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超声检查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分级结合血清生殖激素评估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生育力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舜 薛恩生 +3 位作者 梁荣喜 陈剑晖 林晓东 张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分级结合血清生殖激素评估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生育力的价值。方法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将90例VC并接受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分为A(Ⅰ级)、B(Ⅱ级)、C(Ⅲ级)3组,各30例;以30名正常生育男性纳入对照组(D组)。分别于术... 目的探讨超声分级结合血清生殖激素评估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生育力的价值。方法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将90例VC并接受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分为A(Ⅰ级)、B(Ⅱ级)、C(Ⅲ级)3组,各30例;以30名正常生育男性纳入对照组(D组)。分别于术前、术后测定并分析各VC组血清生殖激素及精液质量的变化特点及相关性。结果①与D组比较,A、B、C组术前精子浓度、存活率及前向运动百分率(PR)均降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升高,睾酮(T)、抑制素B(InhB)下降(P均<0.05);A、B组与C组血清LH、FSH及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C患者血清InhB水平与精子浓度(r=0.51,P<0.01)和PR(r=0.38,P<0.01)呈正相关;②除A组外,B、C组术后精液质量不同程度改善,血清InhB、FSH、LH水平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均<0.05),而T下降(P<0.05);③相同超声级别VC组内,术前血清InhB水平较高者术后精液质量改善更显著。结论 VC患者术后生精功能改善程度与曲张程度密切相关,且受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超声分级结合血清生殖激素等可有效评估VC患者生育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不育 男性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阶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裕生 薛恩生 +1 位作者 梁荣喜 林文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灰阶超声恶性征象,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378个甲状腺微小结节(其中良性137个,恶性241个)的灰阶超声表现,通过Logistc回归分析筛选微小结节的恶性征象,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灰阶超声恶性征象,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378个甲状腺微小结节(其中良性137个,恶性241个)的灰阶超声表现,通过Logistc回归分析筛选微小结节的恶性征象,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后进入回归模型的是微小结节的纵横比、内部结构、形态、边界、与甲状腺被膜关系、声晕及钙化类型。Logistic模型以预测概率P=0.50作为阈值,准确率达84.40%,ROC曲线下面积为0.91。结论以甲状腺微小结节的纵横比、内部结构、形态、边界、与甲状腺被膜关系、声晕及钙化类型7个诊断参数变量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助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乙醇消融量化治疗肝癌疗效评判与随访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龙 林礼务 +4 位作者 薛恩生 何以敉 高上达 林晓东 俞丽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乙醇消融量化治疗肝细胞癌疗效判断以及在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超声引导无水乙醇消融量化治疗肝癌54例,计54个肿瘤结节,分为A、B、C三组。A组于乙醇消融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后1个月复查,B组于治疗后12~14个...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乙醇消融量化治疗肝细胞癌疗效判断以及在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超声引导无水乙醇消融量化治疗肝癌54例,计54个肿瘤结节,分为A、B、C三组。A组于乙醇消融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后1个月复查,B组于治疗后12~14个月复查,C组于治疗24个月后复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观察肿瘤结节大小、内部回声、血流及造影改变,并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结果二维超声检查3组肝癌结节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缩小。A组肿瘤结节治疗结束时均为高回声,1个月后表现高回声或偏高回声者为52.4%(11/21),明显低于B、C两组表现为高回声或偏高回声的87.5%(14/16)、88.2%(15/17)(均P<0.05),而B、C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各组均未见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A组结节在治疗结束时造影剂缺损区直径均超出原肿瘤,除A组3个肿瘤结节内见小片区域轻微增强外,余51个结节均未见增强。细针活检除A组3个结节内见残留肝癌细胞外,余均为纤维瘢痕组织及坏死组织。结论超声造影可较好评判肝癌乙醇消融量化治疗疗效,随访中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乙醇消融 肝细胞癌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被引量:8
10
作者 柯丽明 魏巍丽 +4 位作者 陈志奎 林礼务 薛恩生 何以敉 俞丽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GLM)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6例GLM与28例IDC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GLM病灶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血流信号中等或较丰富,与IDC较相似。... 目的对比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GLM)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6例GLM与28例IDC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GLM病灶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血流信号中等或较丰富,与IDC较相似。GLM病灶L/T值明显高于IDC,53.85%(14/26)的GLM病灶后方回声增强,而35.71%(10/28)IDC病灶后方回声衰减,且IDC患者PSV、阻力指数值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GLM。本组26例GLM中,术前超声仅诊断4例为炎症,28例IDC术前超声检查均诊断为恶性肿瘤。结论 GLM与IDC的声像学表现既有相似之处,同时亦各具特征,详细检查、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肉芽肿性乳腺炎 导管 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超声征象及漏误诊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晶晶 薛恩生 +4 位作者 叶琴 杨嘉嘉 林学英 陈志奎 王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观察卵巢卵泡膜细胞瘤(OT)的超声征象,并分析漏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OT患者,观察超声显示病灶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后方回声等征象,记录诊断结果。结果17例OT共18个病灶,16例为单侧、1例为双... 目的观察卵巢卵泡膜细胞瘤(OT)的超声征象,并分析漏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OT患者,观察超声显示病灶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后方回声等征象,记录诊断结果。结果17例OT共18个病灶,16例为单侧、1例为双侧病灶;2个病灶(2/18,11.11%)位于卵巢周边向外生长,16个(16/18,88.89%)位于卵巢内部。术前超声发现15个病灶,漏诊3个OT。15个超声所示OT病灶中,8个形态规则,7个呈分叶状;14个边界清楚、1个不清楚;实性12个,囊实性2个,囊性1个;11个呈内部均匀的低回声,4个为不均匀低回声;9个CDFI显示少量点状血流信号,6个无血流信号;12个无液化,3个液化,均无钙化灶;2个后方回声衰减,13个无衰减。15个病灶中,仅1个病灶术前超声正确诊断为OT;其余14个病灶中,1个超声未能定位、定性诊断,6个定位为卵巢来源肿瘤、但未明确肿瘤性质,5个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或卵巢畸胎瘤,2个误诊为子宫浆膜下肌瘤或阔韧带肌瘤。结论OT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因受其他病变遮挡或与子宫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及其他卵巢肿瘤相混淆而发生漏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膜细胞瘤 超声检查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伴发门静脉癌栓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秀娟 林礼务 +2 位作者 薛恩生 陈志奎 俞丽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肝细胞癌(HCC)伴发不同类型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HCC伴不同类型PVTT患者行超声引导PEI治疗,每周1-2次。治疗结束后随访12-60个月,统计患者1-5年生存率。结果 9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肝细胞癌(HCC)伴发不同类型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HCC伴不同类型PVTT患者行超声引导PEI治疗,每周1-2次。治疗结束后随访12-60个月,统计患者1-5年生存率。结果 90例患者治疗后1-5年生存率分别为52.22%、23.33%、15.56%、12.22%、10.00%,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不同类型PVTT患者生存率不同,分型越低者生存时间越长。结论超声引导PEI治疗HCC伴发PVTT安全、有效,可明显延长分型较低癌栓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门静脉 静脉癌栓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阴囊急症的临床特征和高频超声表现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舜 薛恩生 +3 位作者 林礼务 梁荣喜 林晓东 俞丽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60-1863,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阴囊急症的临床特征和高频超声表现。方法分析112例小儿阴囊急症的超声和临床表现,并与最终诊断及治疗方案对照。结果急性附件扭转65例,超声表现为睾丸上极或附睾头旁回声不均结节,伴或不伴继发反应性炎症。睾丸完全扭转21... 目的探讨小儿阴囊急症的临床特征和高频超声表现。方法分析112例小儿阴囊急症的超声和临床表现,并与最终诊断及治疗方案对照。结果急性附件扭转65例,超声表现为睾丸上极或附睾头旁回声不均结节,伴或不伴继发反应性炎症。睾丸完全扭转21例,超声示患侧精索螺旋状扭曲成团,睾丸内无明显血流信号;不全扭转4例,患侧精索走行纡曲,睾丸内均可测及少量低阻血流信号。急性睾丸、附睾炎22例,除1例化脓性睾丸炎外,其余病例受累结构血供增多;超声诊断符合率约为98.21%(110/112)。三者临床表现虽部分重叠但仍各具特征。15例附件扭转、25睾丸扭转及1例急性睾丸炎接受手术治疗,余均予以保守治疗。结论客观、准确的急诊超声诊断报告,辅以全面深入的临床资料分析,可为小儿阴囊急症的诊疗提供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 儿童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嘉嘉 薛恩生 +2 位作者 林礼务 何以敉 叶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6-66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的非典型声像图特征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85例(共493个病灶)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分析其非典型声像特征,并计算误诊率;比较具有多种非典型特征与不具有或仅具有单一非典型特征...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的非典型声像图特征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85例(共493个病灶)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分析其非典型声像特征,并计算误诊率;比较具有多种非典型特征与不具有或仅具有单一非典型特征病灶、不同大小病灶及不同病理类型病灶误诊率的差异,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超声正确诊断404个病灶,其中99个表现为非典型声像;误诊89个,均为非典型声像;具有≥2种非典型特征病灶误诊率高于<2种非典型特征病灶(χ~2=256.40,P<0.05),最大径>3cm病灶误诊率高于≤3cm病灶(χ~2=6.73,P<0.05),复杂型纤维腺瘤误诊率高于非复杂型(χ~2=188.01,P<0.05)。结论具有多种非典型声像特征、体积较大、属复杂型纤维腺瘤的病灶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腺瘤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并发门静脉癌栓的分型及超声表现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嘉嘉 林礼务 +4 位作者 薛恩生 何以敉 高上达 林学英 俞丽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76-1979,共4页
目的探讨各型门静脉癌栓(PVTT)的发生率及超声表现。方法超声检查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178例,对检出的PVTT分型并分析各型超声表现,比较不同HCC病例合并PVTT发生率及分型比率。结果178例HCC检出PVTT64例,其中Ⅰ型25例、Ⅱ型31例、Ⅲ... 目的探讨各型门静脉癌栓(PVTT)的发生率及超声表现。方法超声检查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178例,对检出的PVTT分型并分析各型超声表现,比较不同HCC病例合并PVTT发生率及分型比率。结果178例HCC检出PVTT64例,其中Ⅰ型25例、Ⅱ型31例、Ⅲ型8例;87.18%的II、Ⅲ型PVTT内可见动脉血流,Ⅰ型PVTT仅表现为条索状偏高或偏低回声带;各组PVTT分型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CC大小组PVTT发生率不同(P<0.05)。结论HCC并发PVTT以Ⅰ、Ⅱ型多见,在大病灶HCC病例中发生率高,结合各型特征性超声表现有助于提高PVTT、尤其是I型PVTT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门静脉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高频超声与X线诊断乳腺髓样癌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秀娟 林礼务 +3 位作者 陈志奎 薛恩生 何以敉 俞丽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1-303,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髓样癌的高频超声和X线检查特征,比较超声、X线检查或超声联合X线检查对乳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髓样癌患者的术前超声与X线检查结果,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统计诊断符合率。结果乳腺髓样... 目的观察乳腺髓样癌的高频超声和X线检查特征,比较超声、X线检查或超声联合X线检查对乳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髓样癌患者的术前超声与X线检查结果,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统计诊断符合率。结果乳腺髓样癌超声表现多为形态较规则的低回声肿块,边界较清楚、内部回声较均匀,伴后方回声增强,但钙化较少见,血供多较丰富,呈高阻动脉血流,部分患者腋窝可检测到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0.00%(20/25)。X线检查对乳腺髓样癌微小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P<0.01),但对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明显低于超声检查。超声联合X线检查诊断乳腺髓样癌的符合率达92.00%(23/25)。结论联合超声与X线检查诊断乳腺髓样癌可优势互补,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乳房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胃十二指肠水窗法对壶腹癌分型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艳 林礼务 +2 位作者 高上达 吴丽足 林展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胃十二指肠水窗法对壶腹癌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34例壶腹癌患者行饮水前后超声准确率比较,并根据壶腹癌的不同超声表现分为壶腹内型、壶腹周型与混合型。结果饮水后壶腹癌的超声准确率为94.12%(32/34),明显高于饮水前的67.6... 目的探讨超声胃十二指肠水窗法对壶腹癌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34例壶腹癌患者行饮水前后超声准确率比较,并根据壶腹癌的不同超声表现分为壶腹内型、壶腹周型与混合型。结果饮水后壶腹癌的超声准确率为94.12%(32/34),明显高于饮水前的67.65%(23/34)。胃十二指肠水窗法将壶腹癌分型的阳性率由饮水前的26.47%明显提高到79.41%。结论胃十二指肠水窗法超声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比较,可明显提高壶腹癌诊断准确率,且可提示壶腹癌的分型,对临床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及评价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水窗法 壶腹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高分子微泡超声造影机械指数与频率和峰值强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敏 黄丹凤 +5 位作者 陈志奎 林礼务 薛恩生 何以敉 黄嵘森 林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兔体内自制高分子微泡CEUS机械指数和频率与峰值强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乳化法制备包裹全氟戊烷的嵌段共聚物微泡造影剂,固定其他超声扫描条件,对6只新西兰大白兔于机械指数0.04、0.09、0.17、0.34和超声频率3.5、5.0、6.5、8... 目的探讨兔体内自制高分子微泡CEUS机械指数和频率与峰值强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乳化法制备包裹全氟戊烷的嵌段共聚物微泡造影剂,固定其他超声扫描条件,对6只新西兰大白兔于机械指数0.04、0.09、0.17、0.34和超声频率3.5、5.0、6.5、8.0MHz下进行肾脏CEUS,分析机械指数和频率与峰值强度的相关性;静脉注射10倍造影剂量微泡,观察毒性反应。结果自制微泡平均粒径为(3.92±1.43)μm。兔体内峰值强度与机械指数呈正相关(r=0.99,P<0.05),与超声频率呈负相关(r=-0.93,P<0.05);静脉注射大剂量微泡后,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采用自制高分子微泡作为造影剂对兔进行CEUS时,峰值强度与机械指数呈正相关,与超声频率呈负相关;微泡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机械指数 超声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 被引量:10
19
作者 叶琴 林礼务 +4 位作者 何以敉 王艳 林学英 俞丽云 王晓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经腹部超声(TAS)和TVCDS分别对83例子宫腺肌病和69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统计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TVCD...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经腹部超声(TAS)和TVCDS分别对83例子宫腺肌病和69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统计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TVCDS检查结果与TAS比较;两组病变在边界、边缘、病灶内部、病灶周围宫壁回声以及病灶边缘、内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TVCDS对8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1.6%(76/83),显著高于TAS的63.9%(53/83;P<0.01)。TVCDS对69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2.8%(64/69),与TAS的91.3%(63/69)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VCDS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1.6%(76/83),明显优于TAS,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 经腹部超声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扫超声探头经直肠探测子宫附件的方法与临床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上达 何以敉 +2 位作者 俞丽云 林晓东 林礼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9期1204-1206,共3页
目的 探讨端扫式超声探头经直肠探查子宫附件的方法与临床价值。方法 女性患者 5 1例 ,采用端扫式经直肠阴道两用探头检查子宫附件。结果  5 1例患者中 49例 ( 96.0 8% )经直肠超声均清晰显示子宫与附件病变 ,全部患者经直肠超声彩... 目的 探讨端扫式超声探头经直肠探查子宫附件的方法与临床价值。方法 女性患者 5 1例 ,采用端扫式经直肠阴道两用探头检查子宫附件。结果  5 1例患者中 49例 ( 96.0 8% )经直肠超声均清晰显示子宫与附件病变 ,全部患者经直肠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均比经腹部超声丰富。结论 使用端扫式超声探头经直肠检查子宫附件拓宽了经直肠超声的临床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 子宫 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