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乙型肝炎病毒PreS1蛋白与初期多肽相关复合体α亚单位特异性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丹
丁健
+1 位作者
林纳
王小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315-2318,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蛋白与人类初期多肽相关复合体α亚单位(nascent-polypeptide-asso-ciated complex alpha polypeptide,NACA)之间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交合实验验证PreS1蛋白和NACA在酵母细胞内的结合作用,利用离体结合...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蛋白与人类初期多肽相关复合体α亚单位(nascent-polypeptide-asso-ciated complex alpha polypeptide,NACA)之间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交合实验验证PreS1蛋白和NACA在酵母细胞内的结合作用,利用离体结合实验证实二者在体外的结合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二者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特异性结合。结果携带NACA基因的酵母同携带preS1基因的酵母交合后发生反应,LacZ活性检测菌落呈现蓝色,离体结合实验Western印迹中出现特异性结合活性反应条带,提示PreS1蛋白和NACA在体外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在13×103处出现蛋白条带,提示在哺乳动物细胞水平仍能检测到PreS1蛋白和NACA的特异结合。结论NACA与PreS1蛋白在酵母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均存在特异性结合,推测NACA可能通过与PreS1蛋白的结合影响病毒黏附及反式激活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PRES1蛋白
初期多肽相关复合体α亚单位
离体结合实验
免疫共沉淀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介素-10对肝纤维化大鼠星状细胞EGF及H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史美娜
王小众
+2 位作者
郑伟达
张莉娟
陈治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IL10干预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EGF、HGF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8只)、肝纤维化模型组(C组,28只)和IL10干预组(I组,24只),分别于CCl4造模第7周及11周采用链...
目的探讨IL10干预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EGF、HGF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8只)、肝纤维化模型组(C组,28只)和IL10干预组(I组,24只),分别于CCl4造模第7周及11周采用链霉蛋白酶E、Ⅳ型胶原酶经门静脉灌注分离肝星状细胞。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新分离肝星状细胞中EGF、HGFmRNA表达水平;SP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原代培养3天后肝星状细胞EGF的表达。并于上述两个时间段分别将各组肝组织行HE染色判断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与正常组相比,纤维化模型组EGF、HGF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IL10干预后则明显降低(P<001)。对EGF而言,IL10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5);对HGF而言,IL10组皆低于正常组(P<005)。肝纤维化模型组EGFmRNA水平在第11周较第7周有进一步的升高(P<005)。SP免疫细胞化法检测各组EGF的蛋白表达情况与上述mRNA结果相平行。结论EGF、HGF随肝纤维化进程逐渐升高,IL10可抑制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EGF、HGF的表达,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白介素-10
表皮生长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型肝炎病毒PreS1蛋白与初期多肽相关复合体α亚单位特异性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丹
丁健
林纳
王小众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研究室
福建医科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消化
内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315-231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979)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C0310018)~~
文摘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蛋白与人类初期多肽相关复合体α亚单位(nascent-polypeptide-asso-ciated complex alpha polypeptide,NACA)之间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交合实验验证PreS1蛋白和NACA在酵母细胞内的结合作用,利用离体结合实验证实二者在体外的结合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二者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特异性结合。结果携带NACA基因的酵母同携带preS1基因的酵母交合后发生反应,LacZ活性检测菌落呈现蓝色,离体结合实验Western印迹中出现特异性结合活性反应条带,提示PreS1蛋白和NACA在体外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在13×103处出现蛋白条带,提示在哺乳动物细胞水平仍能检测到PreS1蛋白和NACA的特异结合。结论NACA与PreS1蛋白在酵母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均存在特异性结合,推测NACA可能通过与PreS1蛋白的结合影响病毒黏附及反式激活等过程。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PRES1蛋白
初期多肽相关复合体α亚单位
离体结合实验
免疫共沉淀实验
Keywords
hepatitis B virus
PreS1 protein
nascent-polypeptide-associated complex alpha polypeptide
in vitro binding assay
coimmunoprecipitation
分类号
R341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R373.21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介素-10对肝纤维化大鼠星状细胞EGF及H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史美娜
王小众
郑伟达
张莉娟
陈治新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研究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7-331,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No2003D05)
文摘
目的探讨IL10干预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EGF、HGF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8只)、肝纤维化模型组(C组,28只)和IL10干预组(I组,24只),分别于CCl4造模第7周及11周采用链霉蛋白酶E、Ⅳ型胶原酶经门静脉灌注分离肝星状细胞。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新分离肝星状细胞中EGF、HGFmRNA表达水平;SP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原代培养3天后肝星状细胞EGF的表达。并于上述两个时间段分别将各组肝组织行HE染色判断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与正常组相比,纤维化模型组EGF、HGF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IL10干预后则明显降低(P<001)。对EGF而言,IL10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5);对HGF而言,IL10组皆低于正常组(P<005)。肝纤维化模型组EGFmRNA水平在第11周较第7周有进一步的升高(P<005)。SP免疫细胞化法检测各组EGF的蛋白表达情况与上述mRNA结果相平行。结论EGF、HGF随肝纤维化进程逐渐升高,IL10可抑制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EGF、HGF的表达,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白介素-10
表皮生长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
Keywords
hepatic fibrosis
hepatic stellate cells
interleukin-10
epithermal growth factor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322.47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乙型肝炎病毒PreS1蛋白与初期多肽相关复合体α亚单位特异性结合的研究
李丹
丁健
林纳
王小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白介素-10对肝纤维化大鼠星状细胞EGF及HGF表达的影响
史美娜
王小众
郑伟达
张莉娟
陈治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