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并发症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种文 张起楷 +1 位作者 翁明珠 余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被膜镍钛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食管、贲门恶性狭窄并发症原因与处理及支架植入相关技术。方法:本组20例患者支架植入前均先行食管造影,测量病变长度,取X线正位片上病变长度减去放大率21.5%±2.45,作为病变实际长度。选... 目的:探讨国产被膜镍钛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食管、贲门恶性狭窄并发症原因与处理及支架植入相关技术。方法:本组20例患者支架植入前均先行食管造影,测量病变长度,取X线正位片上病变长度减去放大率21.5%±2.45,作为病变实际长度。选择大于测得病变实际长度4cm支架,支架直径大于病变段以上正常食管腔直径的15%~20%,一般以16~20mm为宜。在超滑导丝、导引导管引入超硬导丝将支架植入预定部位,狭窄严重者先予球囊扩张再植入支架,亦有先植入支架后辅以球囊扩张。结果:20例患者共植入18枚支架,2例因食管腔完全闭塞,导丝无法通过狭窄段而放弃。成功率为90%。支架植入后占位效应引发的胸骨后疼痛16例、气管支气管压迫性胸闷呼吸困难2例,食物嵌顿2例;出血1例,支架移位1例,再狭窄1例。结论:食管支架植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有效,认识和掌握并发症原因与处理方法及支架植入相关技术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食管肿瘤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并发血尿的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3
2
作者 余磊 唐璠 +4 位作者 曹志伟 张诚琮 苏孙欢 张起楷 肖玉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61-864,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TRAE)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并发血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采用TRAE治疗的12例ADPKD并发血尿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粒径300~900μm三丙烯明...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TRAE)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并发血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采用TRAE治疗的12例ADPKD并发血尿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粒径300~900μm三丙烯明胶微粒球(Embosphere)行TRAE术,栓塞靶血管为肾动脉2级以下分支,栓塞终点为靶血管主干对比剂滞留。术中复查造影明确靶血管闭塞情况。观察住院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0 d内再出血率、肾脏总体积缩小率、血红蛋白升高率。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RAE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 d内11例患者血尿逐渐转清至消失,30 d内无再发血尿,1例90 d后再发血尿,经再次TRAE后血尿消失,止血成功率为91.66%。所有患者腹痛、腹胀较术前缓解,10例出现不同程度腰背部酸痛、低热,经止痛、退热、对症治疗3~5 d后症状消失,无异位栓塞、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内肾脏总体积与术前相比缩小30.47%(P<0.01),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上升22.81%(P<0.01)。结论 TRAE术治疗ADPKD并发血尿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待更多病例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血尿 栓塞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