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喜树碱在导电聚合物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性能及其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爱林 张少波 +3 位作者 李丽萍 吴潇霎 曹扬远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4-487,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羟喜树碱在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导电聚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性能及其电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磷酸盐缓冲液中(pH 3.0),在-0.2^+0.4 V范围内羟喜树碱在PAR膜修饰电极表面受吸附控制,发生准可逆单电子转移...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羟喜树碱在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导电聚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性能及其电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磷酸盐缓冲液中(pH 3.0),在-0.2^+0.4 V范围内羟喜树碱在PAR膜修饰电极表面受吸附控制,发生准可逆单电子转移电极反应过程,电子转移系数α=0.38;首次提出了以差示脉冲伏安法建立检测羟喜树碱含量的新方法。在聚合时间为40圈(100 mV/s),富集电位+1.0 V,富集时间240 s条件下,利用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得其氧化峰电流Ip与浓度分别在0.01~1.0μmol/L和1.0~4.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 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修饰电极 导电聚合膜修饰电极 羟喜树碱 循环伏安法 生物碱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超微弱化学发光体系用于核黄素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珍 朱连杰 +2 位作者 王菲菲 吴娜梅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5-599,共5页
亚硫酸氢钠(Na HSO3)和过氧化氢(H2O2)反应可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核黄素对亚硫酸氢钠和过氧化氢的化学发光有极大的增强作用,且化学发光强度在0.02~2.0μg/m L范围内与核黄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核黄素的高灵敏化学... 亚硫酸氢钠(Na HSO3)和过氧化氢(H2O2)反应可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核黄素对亚硫酸氢钠和过氧化氢的化学发光有极大的增强作用,且化学发光强度在0.02~2.0μg/m L范围内与核黄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核黄素的高灵敏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07μg/m L,相对标准偏差(n=11)不大于1.6%。利用荧光光谱、化学发光谱对核黄素增强Na HSO3-H2O2体系化学发光的机理进行探讨,为该体系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亚硫酸氢钠 过氧化氢 核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中异丙肾上腺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宏 孙媛媛 +2 位作者 林新华 李光文 罗红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1-282,285,共3页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异丙肾上腺素 测定 药物 儿茶酚胺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流动注射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伊文思蓝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电分离及同时测定 被引量:5
4
作者 林丽清 林新华 +2 位作者 姚宏 陈敬华 李光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研究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AA)在聚伊文思蓝(Evans Blue)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建立差示脉冲伏安测定法.在pH4.5磷酸盐缓冲液中,聚伊文思蓝修饰电极对DA和AA有显著的增敏和电分离作用.DA和AA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1.0×10^-6... 研究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AA)在聚伊文思蓝(Evans Blue)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建立差示脉冲伏安测定法.在pH4.5磷酸盐缓冲液中,聚伊文思蓝修饰电极对DA和AA有显著的增敏和电分离作用.DA和AA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1.0×10^-6 - 3.0×10^-5mol/L和5.0×10^-6-1.05×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2.5×10^-7mol/L和3.0×10^-7mol/L.当DA与AA共存时,由该修饰电极检测的二者氧化峰电位差达184 mV,故可同时测定DA和AA,并有效消除其它组分对DA测定的干扰,已用于实际样品中DA和AA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文思蓝 修饰电极 多巴胺和抗坏血酸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素对人直肠癌SW1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艳 姚宏 林新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文探讨苜蓿素对人直肠癌SW1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MTT法检测苜蓿素对SW111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AO/EB染色后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DNA片段化分析对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对Bcl-... 本文探讨苜蓿素对人直肠癌SW1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MTT法检测苜蓿素对SW111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AO/EB染色后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DNA片段化分析对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对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苜蓿素可明显抑制SW1116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AO/EB染色观察到给药组出现细胞凋亡特征;苜蓿素可阻滞细胞于G0/G1期和增加SW1116细胞凋亡率;凝胶成像分析仪检测到典型的DNA阶梯状条带;苜蓿素可呈剂量依赖地减弱Bcl-2和增强Bax蛋白表达。上述结果表明,苜蓿素可显著抑制人直肠癌SW1116细胞的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素 直肠癌 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在聚铬黑T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6
6
作者 姚宏 孙媛媛 +2 位作者 林新华 黄丽英 李光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73-676,共4页
制备了聚铬黑T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4.0磷酸缓冲溶液中,聚铬黑T薄膜对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此外,实验中观察到铬黑T膜能分离检测DA、抗坏血酸(AA)... 制备了聚铬黑T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4.0磷酸缓冲溶液中,聚铬黑T薄膜对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此外,实验中观察到铬黑T膜能分离检测DA、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三者的电化响应,DA与AA和UA之间的电位差达到210mV和170mV。利用差示脉冲伏安法(DPV)测定DA,其线性范围为0.1~200μmol/L,检出限为0.02μmol/L。该法已成功用于DA注射剂的含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聚铬黑T修饰电板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聚多巴胺/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对核黄素的检测 被引量:5
7
作者 彭花萍 余美玲 +4 位作者 刘馨 刘盼 陈伟 刘爱林 林新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8,共6页
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金纳米粒子/聚多巴胺/碳纳米管(Au-PDA-MWCNTs)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建立高灵敏检测核黄素(RF)的电化学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对Au-PDA-MWCNTs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 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金纳米粒子/聚多巴胺/碳纳米管(Au-PDA-MWCNTs)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建立高灵敏检测核黄素(RF)的电化学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对Au-PDA-MWCNTs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探讨核黄素在Au-PDA-MWCNTs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RF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对核黄素的检测在5×10^(-9)~1×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06),检测限为1.7×10^(-9)mol·L^(-1).方法操作简便、抗干扰能力强,并成功实现了维生素药片中RF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金纳米粒子 聚多巴胺 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刚果红修饰电极直接测定槐米中芦丁 被引量:3
8
作者 郑艳洁 陈伟 +2 位作者 刘爱林 李少光 林新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9-472,共4页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刚果红膜修饰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芦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聚刚果红修饰电极对芦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5.0×10-8~8.0×10-6 mol/L浓度范围内,芦丁的差示脉冲伏安峰电流与...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刚果红膜修饰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芦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聚刚果红修饰电极对芦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5.0×10-8~8.0×10-6 mol/L浓度范围内,芦丁的差示脉冲伏安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10-8 mol/L。该法可用于槐米中芦丁的直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刚果红 修饰电极 槐米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爱林 张少波 +4 位作者 吴潇霎 李丽萍 曹扬远 黄丽英 林新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1-444,共4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木犀草素于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在磷酸盐缓冲液中(pH 4.0),-0.2^+0.8V电位区间内,木犀草素于玻碳电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是吸附控制的准可逆2电子转移过程,电子转移系数α=0.66;建立了检测木犀草素含量的差示脉冲...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木犀草素于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在磷酸盐缓冲液中(pH 4.0),-0.2^+0.8V电位区间内,木犀草素于玻碳电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是吸附控制的准可逆2电子转移过程,电子转移系数α=0.66;建立了检测木犀草素含量的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在富集电位+0.4 V下,经富集240 s后,测得木犀草素氧化峰电流Ip与其浓度在1.0×10-8~1.0×10-6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5.0×10-9mol.L-1.本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为木犀草素药物质量的控制和检测提供一种简便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玻碳电极 黄酮类化合物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网络资源及专业软件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敬华 张静 +1 位作者 林新华 黄丽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4期16-20,共5页
实验教学是大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一般包括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和实验总结(报告)。作者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如何将化学网络资源,网络数据库,以及化学专业工具软件教学与这些环节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化学网络资源 网络数据库 化学工具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功能化Fe_3O_4/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膜葡萄糖生物传感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花萍 查代君 +3 位作者 黄郑隽 陈伟 刘爱林 林新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8,共6页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羧基二茂铁功能化Fe3O4纳米粒子(FMC.AFNPs)复合材料,并将该复合纳米材料与多壁碳纳米管(MWNTs)、壳聚糖(CS)及葡萄糖氧化酶(GOD)混合修饰于自制的磁性玻碳基底0WGC)表面。制备了GOD/FMC-AFNPs/MWNTs/CS...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羧基二茂铁功能化Fe3O4纳米粒子(FMC.AFNPs)复合材料,并将该复合纳米材料与多壁碳纳米管(MWNTs)、壳聚糖(CS)及葡萄糖氧化酶(GOD)混合修饰于自制的磁性玻碳基底0WGC)表面。制备了GOD/FMC-AFNPs/MWNTs/CS复合膜生物传感器电极.实验结果表明,FMC.AFNPs复合材料有效地克服了二茂铁在电极表面的泄漏,且FMC.AFNPs/MWNTs/CS复合膜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较大地改善了固定化GOD的生物活性.MWNTs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大比表面积,在修饰膜内可作为电子传递“导线”,极大地促进电极的电子传递速率,提高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和灵敏度.该电极的葡萄糖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x10^-5~6.0x10^-3mol·L^-1,检测限为3.2×10^-6mmol·L^-1(S/N=3),表观米氏常数为5.03·10^-3mmol·L^-1,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修饰Fe3O4 碳纳米管 壳聚糖 葡萄糖氧化酶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S_2量子点材料固定葡萄糖氧化酶的直接电化学及其生物传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晨露 彭花萍 +3 位作者 黄种南 盛依伦 吴佩文 林新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水溶性WS_2量子点(WS_2QDs)材料,并将该材料进一步用于葡萄糖氧化酶(GOx)的有效固定,构建GOx/WS_2QDs/GCE传感界面.采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等方法对材料的形貌、GOx的固定化过程,以及传感器的直接电化学和... 采用水热法制备水溶性WS_2量子点(WS_2QDs)材料,并将该材料进一步用于葡萄糖氧化酶(GOx)的有效固定,构建GOx/WS_2QDs/GCE传感界面.采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等方法对材料的形貌、GOx的固定化过程,以及传感器的直接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WS_2QDs材料能够有效促进GOx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基于该传感器对葡萄糖良好的电催化作用,该方法有效实现了对葡萄糖的高灵敏检测,其线性范围为25~100μmol·L^(-1)和100~600μmol·L^(-1),检测限为5.0μmol·L^(-1)(S/N=3).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实际样品血糖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2量子点 葡萄糖氧化酶 直接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明治”结构DNA电化学传感器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婧 陈敬华 +4 位作者 陈元仲 林启凰 罗红斌 李光文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57-1361,共5页
基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a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新型的锁核酸(LNA)修饰寡核苷酸作为捕获探针和信号探针,研究出一种基于“三明治”传感模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PML/RARa融合相关基因进行检测。靶序列分别... 基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a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新型的锁核酸(LNA)修饰寡核苷酸作为捕获探针和信号探针,研究出一种基于“三明治”传感模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PML/RARa融合相关基因进行检测。靶序列分别与捕获探针和信号探针杂交后形成“三明治”结构。将修饰电极置于含有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过氧化氢的测定溶液中,用计时电流法检测靶序列。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定量识别和检测溶液中人工合成的短链APLPML/RARa融合基因片段。经过条件优化,杂交前后电流值与靶标链浓度在1.0×10^-12 -2.5×10^-11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5×10^-13mol/L。该方法简单、特异性好,有望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结构 DNA电化学探针 PML/RARΑ融合基因 计时电流法 辣根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玉海 姚宏 孙媛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9-641,共3页
在碱性介质中,环丙沙星对鲁米诺-KIO4-Co2+反应体系产生的化学发光明显地受到抑制,且化学发光强度的抑制强度与环丙沙星的浓度成正比关系。基于上述现象,提出了环丙沙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法。环丙沙星的质量浓度在3.0×10-7~... 在碱性介质中,环丙沙星对鲁米诺-KIO4-Co2+反应体系产生的化学发光明显地受到抑制,且化学发光强度的抑制强度与环丙沙星的浓度成正比关系。基于上述现象,提出了环丙沙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法。环丙沙星的质量浓度在3.0×10-7~1.0×10-5g.L-1之间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7g.L-1。对浓度水平为1.0×10-6g.L-1的盐酸环丙沙星进行11次平行测定,得到RSD(n=11)值为2.7%。应用此方法分析了环丙沙星药片,所得结果与按中国药典方法所得测定值保持一致,回收率试验的结果在98.5%~101.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流动注射 抑制 盐酸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的DNA生物传感器对军团菌基因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怡珊 刘海涛 +3 位作者 刘爱林 陈伟 肖武 黄金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90-1093,共4页
利用电化学技术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活化,然后再利用偶联活化剂将氨基修饰的军团菌特异基因序列探针ssDNA固定到活化后的玻碳电极表面,构建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构建的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性能进... 利用电化学技术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活化,然后再利用偶联活化剂将氨基修饰的军团菌特异基因序列探针ssDNA固定到活化后的玻碳电极表面,构建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构建的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性能进行表征及优化。结果表明:构建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通过杂交前后阻抗信号的变化,有效识别互补军团菌DNA片段。在优化试验条件下,可实现对人工合成军团菌特异性基因的检测。杂交前后阻抗差值与靶标链DNA浓度在5.0×10-9~2.5×10-8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0×10-9 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团菌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交流阻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白菜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敬华 张静 +2 位作者 庄茜 郑艳洁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1-404,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岩白菜素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碳糊电极(CPE)上的伏安行为,建立了测定岩白菜素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MWCNTs修饰碳糊电极对岩白菜素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氧化峰电流与岩...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岩白菜素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碳糊电极(CPE)上的伏安行为,建立了测定岩白菜素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MWCNTs修饰碳糊电极对岩白菜素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氧化峰电流与岩白菜素浓度在6.0×10^-7-1.0×10^-5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0×10^-8 mol·L^-1(S/N=3,n=10)。MWCNTs修饰电极可有效消除制剂中其它组分对岩白菜素测定的干扰,用于实际样品中岩白菜素含量的直接测定,回收率在99.8%-100.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白菜素 多壁碳纳米管 修饰碳糊电极 伏安法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AuNPs/MWCNTs/GC电极对H_2O_2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郑隽 彭花萍 +4 位作者 查代君 刘爱林 陈伟 林新华 游勇基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7-382,共6页
采用还原法制备了AuNPs/MWCNTs复合材料,并构建了氧化还原蛋白质的固定化和生物传感界面AuNPs/MWCNTs/GC电极.以肌红蛋白(Myoglobin,Mb)为例,研究了固定化蛋白质在AuNPs/MWCNTs/GC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结果表明,AuNPs/MWCNTs复合材料不... 采用还原法制备了AuNPs/MWCNTs复合材料,并构建了氧化还原蛋白质的固定化和生物传感界面AuNPs/MWCNTs/GC电极.以肌红蛋白(Myoglobin,Mb)为例,研究了固定化蛋白质在AuNPs/MWCNTs/GC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结果表明,AuNPs/MWCNTs复合材料不仅能有效地促进Mb与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子转移,而且能很好地保持固定化Mb的生物催化活性.Mb/AuNPs/MWCNTs/GC电极对H2O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性能,其线性响应范围为1~138μmol·L-1,检测限为0.32μmol·L-1(S/N=3),并具有较低的米氏常数(0.143 mmol·L-1).该电极操作简单,响应迅速,稳定性和重现性好,有望用于蛋白质的固定化及第三代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AuNPs/MWCNTs 直接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在聚苏丹红Ⅲ/G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艳洁 刘爱林 +1 位作者 雷云 林新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3-387,共5页
应用交流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表征聚苏丹红Ⅲ/GC电极,并研究丹皮酚在该聚合物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聚苏丹红Ⅲ/GC电极对丹皮酚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3.0×10^-7-2.2×10^-5mol·L^-1浓度范围内,其差示脉冲伏安峰... 应用交流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表征聚苏丹红Ⅲ/GC电极,并研究丹皮酚在该聚合物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聚苏丹红Ⅲ/GC电极对丹皮酚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3.0×10^-7-2.2×10^-5mol·L^-1浓度范围内,其差示脉冲伏安峰电流随浓度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0×10^-8mol·L^-1.该法可用于实际样品中丹皮酚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苏丹红Ⅲ 修饰电极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丽清 陈敬华 +1 位作者 万红艳 林新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研究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β,β-dimethyl-acry-lalkannin,简称β,β-DAL)的电化学行为并由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其含量.实验表明:β,β-DAL在玻碳电极上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其电极反应是一可逆的双电子双质子过程.在pH4.6的磷酸盐缓... 研究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β,β-dimethyl-acry-lalkannin,简称β,β-DAL)的电化学行为并由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其含量.实验表明:β,β-DAL在玻碳电极上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其电极反应是一可逆的双电子双质子过程.在pH4.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0.8~-0.4V电位区间内,β,β-DAL的差示脉冲还原峰电流(Ip)与其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浓度范围1.3×10-7~-1.7×10-6mol/L(r=0.9996),检出限4.0×10-8mol/L.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用于中药紫草中β,β-DAL的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 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 电化学行为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ECD法测定含硫蔬菜中的有机氯农药 被引量:12
20
作者 雷云 吴珊月 +4 位作者 刘文菁 王征 林钦 林木土 戴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60-1565,共6页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联用测定含硫蔬菜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是自制的三苄基杯[6]芳烃/羟基硅油(Benzyl-C[6]/OH-TSO)探头,该探头具有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采用10%...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联用测定含硫蔬菜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是自制的三苄基杯[6]芳烃/羟基硅油(Benzyl-C[6]/OH-TSO)探头,该探头具有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采用10%磷酸处理含硫蔬菜,使其中的酶失去活性,避免产生干扰的硫化物影响有机氯农药的测定。为了得到最佳的萃取效果,对影响涂层萃取效率的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 10~1. 8 ng·L^(-1),重现性好(RSD<12. 3%),线性范围宽(2~3个数量级),准确度高,回收率在83. 2%~107%之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于含硫蔬菜中痕量OCPs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杯[6]芳烃 有机氯农药 含硫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