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喜树碱在导电聚合物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性能及其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爱林 张少波 +3 位作者 李丽萍 吴潇霎 曹扬远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4-487,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羟喜树碱在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导电聚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性能及其电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磷酸盐缓冲液中(pH 3.0),在-0.2^+0.4 V范围内羟喜树碱在PAR膜修饰电极表面受吸附控制,发生准可逆单电子转移...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羟喜树碱在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导电聚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性能及其电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磷酸盐缓冲液中(pH 3.0),在-0.2^+0.4 V范围内羟喜树碱在PAR膜修饰电极表面受吸附控制,发生准可逆单电子转移电极反应过程,电子转移系数α=0.38;首次提出了以差示脉冲伏安法建立检测羟喜树碱含量的新方法。在聚合时间为40圈(100 mV/s),富集电位+1.0 V,富集时间240 s条件下,利用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得其氧化峰电流Ip与浓度分别在0.01~1.0μmol/L和1.0~4.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 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修饰电极 导电聚合膜修饰电极 羟喜树碱 循环伏安法 生物碱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苯基-3-磺酸基-吖啶酮测定DNA的荧光分析新体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敬华 张静 +1 位作者 庄惠生 陈国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15,19,共4页
10-苯基-3-磺酸基-吖啶酮(PSACR)在pH6.0的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介质中。在372nm的紫外光激发下,于435n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DNA的加入,可以使体系荧光在峰位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猝灭。其猝灭比值与小牛胸腺DNA的质量浓度在0.... 10-苯基-3-磺酸基-吖啶酮(PSACR)在pH6.0的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介质中。在372nm的紫外光激发下,于435n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DNA的加入,可以使体系荧光在峰位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猝灭。其猝灭比值与小牛胸腺DNA的质量浓度在0.1—3.0mg/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0.040mg/L。并用光谱法探讨了PSACR与DNA之间的作用机理,推测二者之间通过嵌插作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苯基-3-磺酸基-吖啶酮 小牛胸腺DNA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中异丙肾上腺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宏 孙媛媛 +2 位作者 林新华 李光文 罗红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1-282,285,共3页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异丙肾上腺素 测定 药物 儿茶酚胺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流动注射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与猎奇:福州禅臣花园考辨
4
作者 林轶南 吴思远 +2 位作者 王翰涛 徐炜 林炜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由德商禅臣洋行兴建的禅臣花园(Siemssen Garden),是近代福建最具代表性的西式花园之一,至今仍留存有40余棵挂牌古树名木,其中大部分由海外引种。采用景观考古学方法,通过树木地理信息采集、历史文献研判、结合造园者后代的口述记录,梳... 由德商禅臣洋行兴建的禅臣花园(Siemssen Garden),是近代福建最具代表性的西式花园之一,至今仍留存有40余棵挂牌古树名木,其中大部分由海外引种。采用景观考古学方法,通过树木地理信息采集、历史文献研判、结合造园者后代的口述记录,梳理了禅臣花园的建造过程和植物引种历史,试图还原其整体格局的演变过程。研究认为,对异域植物的猎奇,是禅臣花园产生的直接动因;花园的扩张经历了仪式性的城堡花园、画意式的自然景园和以生产为目的的温室苗圃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猎奇主体都有所不同,体现出时局的变化,并勾勒出一条隐藏的物种交流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禅臣花园 近代 造园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银铂双金属纳米簇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Hg^(2+)的检测 被引量:8
5
作者 傅贤明 刘智晶 +3 位作者 蔡淑贤 李萍 李云腾 陈敬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6-431,共6页
以DNA为模板,通过一步法合成了一种银铂双金属纳米簇(DNA-Ag/Pt NCs),其粒径为2~4 nm,并表现出较强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能催化H2O2氧化TMB使溶液变蓝色。基于此特性,结合Hg2+可与胸腺嘧啶碱基形成T-Hg2+-T结构,设计研制了一种非标记... 以DNA为模板,通过一步法合成了一种银铂双金属纳米簇(DNA-Ag/Pt NCs),其粒径为2~4 nm,并表现出较强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能催化H2O2氧化TMB使溶液变蓝色。基于此特性,结合Hg2+可与胸腺嘧啶碱基形成T-Hg2+-T结构,设计研制了一种非标记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Hg2+的灵敏特异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0.65~3.5 nmol/L,检出限达0.17 nmol/L,能较好地识别Hg2+。该传感器有望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汞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模板 双金属纳米簇 模拟酶 汞离子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聚苯胺纳米纤维的电化学制备 被引量:4
6
作者 翁少煌 周剑章 +1 位作者 林仲华 林新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01-2508,共8页
采用恒电位电聚合法制备了樟脑磺酸(CSA)掺杂的旋光异构性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圆二色光谱(CD)对PANI纳米纤维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结合电聚合溶液胶束... 采用恒电位电聚合法制备了樟脑磺酸(CSA)掺杂的旋光异构性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圆二色光谱(CD)对PANI纳米纤维的形貌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结合电聚合溶液胶束平均粒径和ζ电位的测定,研究了具有旋光异构性PANI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和具有增强旋光异构性的原因.所制备的PANI纳米纤维具有无双螺旋结构,其形貌不随着苯胺浓度的改变而变化.不同手性樟脑磺酸掺杂制备的PANI纳米纤维具有镜像对称的旋光异构性,且具有较高的椭圆偏振率.这种手性PANI纳米纤维的颜色和旋光性均可通过化学掺杂/去掺杂或电化学掺杂改变氧化还原态而呈现可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聚合 聚苯胺纳米纤维 手性 圆二色光谱 旋光异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伊文思蓝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和抗坏血酸的电分离及同时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林丽清 林新华 +2 位作者 姚宏 陈敬华 李光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研究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AA)在聚伊文思蓝(Evans Blue)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建立差示脉冲伏安测定法.在pH4.5磷酸盐缓冲液中,聚伊文思蓝修饰电极对DA和AA有显著的增敏和电分离作用.DA和AA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1.0×10^-6... 研究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AA)在聚伊文思蓝(Evans Blue)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建立差示脉冲伏安测定法.在pH4.5磷酸盐缓冲液中,聚伊文思蓝修饰电极对DA和AA有显著的增敏和电分离作用.DA和AA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1.0×10^-6 - 3.0×10^-5mol/L和5.0×10^-6-1.05×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2.5×10^-7mol/L和3.0×10^-7mol/L.当DA与AA共存时,由该修饰电极检测的二者氧化峰电位差达184 mV,故可同时测定DA和AA,并有效消除其它组分对DA测定的干扰,已用于实际样品中DA和AA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文思蓝 修饰电极 多巴胺和抗坏血酸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素对人直肠癌SW1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艳 姚宏 林新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文探讨苜蓿素对人直肠癌SW1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MTT法检测苜蓿素对SW111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AO/EB染色后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DNA片段化分析对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对Bcl-... 本文探讨苜蓿素对人直肠癌SW1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MTT法检测苜蓿素对SW111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AO/EB染色后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DNA片段化分析对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对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苜蓿素可明显抑制SW1116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AO/EB染色观察到给药组出现细胞凋亡特征;苜蓿素可阻滞细胞于G0/G1期和增加SW1116细胞凋亡率;凝胶成像分析仪检测到典型的DNA阶梯状条带;苜蓿素可呈剂量依赖地减弱Bcl-2和增强Bax蛋白表达。上述结果表明,苜蓿素可显著抑制人直肠癌SW1116细胞的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素 直肠癌 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在聚铬黑T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6
9
作者 姚宏 孙媛媛 +2 位作者 林新华 黄丽英 李光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73-676,共4页
制备了聚铬黑T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4.0磷酸缓冲溶液中,聚铬黑T薄膜对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此外,实验中观察到铬黑T膜能分离检测DA、抗坏血酸(AA)... 制备了聚铬黑T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4.0磷酸缓冲溶液中,聚铬黑T薄膜对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此外,实验中观察到铬黑T膜能分离检测DA、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三者的电化响应,DA与AA和UA之间的电位差达到210mV和170mV。利用差示脉冲伏安法(DPV)测定DA,其线性范围为0.1~200μmol/L,检出限为0.02μmol/L。该法已成功用于DA注射剂的含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聚铬黑T修饰电板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免标记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敏 吴娜梅 +4 位作者 陈瑾 李丽莹 赵成飞 翁少煌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86-791,共6页
构建了灵敏的铁氰化钾-壳聚糖-戊二醛信号体系,并以此为信号指示剂,建立了稳定、准确的免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的检测。信号体系和Nation分别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并固定CEA抗体,分别用原子力显微镜(AFM... 构建了灵敏的铁氰化钾-壳聚糖-戊二醛信号体系,并以此为信号指示剂,建立了稳定、准确的免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的检测。信号体系和Nation分别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并固定CEA抗体,分别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循环伏安法(CV)对电极修饰过程的形貌和电化学行为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循环伏安的电流响应值与固定在电极表面的CEA浓度直接相关,且CEA浓度的对数值在0.005-40.0ng/mL范围内与电流的降低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3pg/mL。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准确检测血清样本中CEA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铁氰化钾-壳聚糖-戊二醛信号体系 免标记免疫传感器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刚果红修饰电极直接测定槐米中芦丁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艳洁 陈伟 +2 位作者 刘爱林 李少光 林新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9-472,共4页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刚果红膜修饰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芦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聚刚果红修饰电极对芦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5.0×10-8~8.0×10-6 mol/L浓度范围内,芦丁的差示脉冲伏安峰电流与...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刚果红膜修饰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芦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聚刚果红修饰电极对芦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5.0×10-8~8.0×10-6 mol/L浓度范围内,芦丁的差示脉冲伏安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10-8 mol/L。该法可用于槐米中芦丁的直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刚果红 修饰电极 槐米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网络资源及专业软件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敬华 张静 +1 位作者 林新华 黄丽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4期16-20,共5页
实验教学是大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一般包括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和实验总结(报告)。作者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如何将化学网络资源,网络数据库,以及化学专业工具软件教学与这些环节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化学网络资源 网络数据库 化学工具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爱林 张少波 +4 位作者 吴潇霎 李丽萍 曹扬远 黄丽英 林新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1-444,共4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木犀草素于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在磷酸盐缓冲液中(pH 4.0),-0.2^+0.8V电位区间内,木犀草素于玻碳电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是吸附控制的准可逆2电子转移过程,电子转移系数α=0.66;建立了检测木犀草素含量的差示脉冲...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木犀草素于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在磷酸盐缓冲液中(pH 4.0),-0.2^+0.8V电位区间内,木犀草素于玻碳电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是吸附控制的准可逆2电子转移过程,电子转移系数α=0.66;建立了检测木犀草素含量的差示脉冲伏安法(DPV).在富集电位+0.4 V下,经富集240 s后,测得木犀草素氧化峰电流Ip与其浓度在1.0×10-8~1.0×10-6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5.0×10-9mol.L-1.本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为木犀草素药物质量的控制和检测提供一种简便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玻碳电极 黄酮类化合物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奈素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丽清 林新华 +3 位作者 陈敬华 黄丽英 刘银环 李光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236,共4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山奈素在活化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建立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HSA的新方法.在pH4.5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山奈素可与HSA形成超分子复合物,导致前者在0.468V处的氧化电流峰下降,其...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山奈素在活化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建立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HSA的新方法.在pH4.5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山奈素可与HSA形成超分子复合物,导致前者在0.468V处的氧化电流峰下降,其下降值与HSA浓度在0.05~0.25mg/L范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8mg/L,可应用于血清样品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素 蛋白质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功能化Fe_3O_4/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膜葡萄糖生物传感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花萍 查代君 +3 位作者 黄郑隽 陈伟 刘爱林 林新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8,共6页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羧基二茂铁功能化Fe3O4纳米粒子(FMC.AFNPs)复合材料,并将该复合纳米材料与多壁碳纳米管(MWNTs)、壳聚糖(CS)及葡萄糖氧化酶(GOD)混合修饰于自制的磁性玻碳基底0WGC)表面。制备了GOD/FMC-AFNPs/MWNTs/CS...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羧基二茂铁功能化Fe3O4纳米粒子(FMC.AFNPs)复合材料,并将该复合纳米材料与多壁碳纳米管(MWNTs)、壳聚糖(CS)及葡萄糖氧化酶(GOD)混合修饰于自制的磁性玻碳基底0WGC)表面。制备了GOD/FMC-AFNPs/MWNTs/CS复合膜生物传感器电极.实验结果表明,FMC.AFNPs复合材料有效地克服了二茂铁在电极表面的泄漏,且FMC.AFNPs/MWNTs/CS复合膜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较大地改善了固定化GOD的生物活性.MWNTs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大比表面积,在修饰膜内可作为电子传递“导线”,极大地促进电极的电子传递速率,提高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和灵敏度.该电极的葡萄糖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x10^-5~6.0x10^-3mol·L^-1,检测限为3.2×10^-6mmol·L^-1(S/N=3),表观米氏常数为5.03·10^-3mmol·L^-1,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修饰Fe3O4 碳纳米管 壳聚糖 葡萄糖氧化酶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明治”结构DNA电化学传感器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婧 陈敬华 +4 位作者 陈元仲 林启凰 罗红斌 李光文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57-1361,共5页
基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a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新型的锁核酸(LNA)修饰寡核苷酸作为捕获探针和信号探针,研究出一种基于“三明治”传感模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PML/RARa融合相关基因进行检测。靶序列分别... 基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a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新型的锁核酸(LNA)修饰寡核苷酸作为捕获探针和信号探针,研究出一种基于“三明治”传感模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PML/RARa融合相关基因进行检测。靶序列分别与捕获探针和信号探针杂交后形成“三明治”结构。将修饰电极置于含有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过氧化氢的测定溶液中,用计时电流法检测靶序列。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定量识别和检测溶液中人工合成的短链APLPML/RARa融合基因片段。经过条件优化,杂交前后电流值与靶标链浓度在1.0×10^-12 -2.5×10^-11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5×10^-13mol/L。该方法简单、特异性好,有望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结构 DNA电化学探针 PML/RARΑ融合基因 计时电流法 辣根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鼠李素与脱氧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的电化学与紫外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丽清 陈敬华 +1 位作者 黄丽英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5-637,640,共4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异鼠李素(ISOR)在碳糊电极上与DNA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天然DNA(fsDNA)和变性DNA(ssDNA)与异鼠李素的作用的不同,得出异鼠李素与DNA分子发生嵌插作用的结论,形成DNA-2[ISOR]1∶2型的超分子化合物,... 采用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异鼠李素(ISOR)在碳糊电极上与DNA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天然DNA(fsDNA)和变性DNA(ssDNA)与异鼠李素的作用的不同,得出异鼠李素与DNA分子发生嵌插作用的结论,形成DNA-2[ISOR]1∶2型的超分子化合物,求得结合常数β=1.03×105L/mol。因此ISOR有可能成为一种用于DNA分析测定的新型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鼠李素 核酸 循环伏安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树状纳米结构聚苯胺的电化学制备 被引量:2
18
作者 翁少煌 周剑章 +1 位作者 林仲华 林新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建立一种无模板的恒电位电聚合方法,可在室温下制备对甲基苯磺酸(p-TSA)掺杂的多级树状纳米结构聚苯胺(PANI).根据电聚合曲线分析了PANI的聚合机理.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表明制备的PANI具有均匀的多级树状纳米结构.紫外可... 建立一种无模板的恒电位电聚合方法,可在室温下制备对甲基苯磺酸(p-TSA)掺杂的多级树状纳米结构聚苯胺(PANI).根据电聚合曲线分析了PANI的聚合机理.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观察表明制备的PANI具有均匀的多级树状纳米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红外光谱(FTIR)则显示所制备的PANI为掺杂态.该电沉积方法具有简便、易操作的特点,还可应用于其它纳米结构导电聚合物的可控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制备 多级树状纳米结构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的DNA生物传感器对军团菌基因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怡珊 刘海涛 +3 位作者 刘爱林 陈伟 肖武 黄金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90-1093,共4页
利用电化学技术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活化,然后再利用偶联活化剂将氨基修饰的军团菌特异基因序列探针ssDNA固定到活化后的玻碳电极表面,构建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构建的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性能进... 利用电化学技术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活化,然后再利用偶联活化剂将氨基修饰的军团菌特异基因序列探针ssDNA固定到活化后的玻碳电极表面,构建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构建的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性能进行表征及优化。结果表明:构建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通过杂交前后阻抗信号的变化,有效识别互补军团菌DNA片段。在优化试验条件下,可实现对人工合成军团菌特异性基因的检测。杂交前后阻抗差值与靶标链DNA浓度在5.0×10-9~2.5×10-8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0×10-9 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团菌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交流阻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玉海 姚宏 孙媛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9-641,共3页
在碱性介质中,环丙沙星对鲁米诺-KIO4-Co2+反应体系产生的化学发光明显地受到抑制,且化学发光强度的抑制强度与环丙沙星的浓度成正比关系。基于上述现象,提出了环丙沙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法。环丙沙星的质量浓度在3.0×10-7~... 在碱性介质中,环丙沙星对鲁米诺-KIO4-Co2+反应体系产生的化学发光明显地受到抑制,且化学发光强度的抑制强度与环丙沙星的浓度成正比关系。基于上述现象,提出了环丙沙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法。环丙沙星的质量浓度在3.0×10-7~1.0×10-5g.L-1之间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7g.L-1。对浓度水平为1.0×10-6g.L-1的盐酸环丙沙星进行11次平行测定,得到RSD(n=11)值为2.7%。应用此方法分析了环丙沙星药片,所得结果与按中国药典方法所得测定值保持一致,回收率试验的结果在98.5%~101.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流动注射 抑制 盐酸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