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烷烃链数目对改性蒙脱石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翁祖华 黄双路 +1 位作者 郑玉婴 赵剑曦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9,共2页
分别用单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双 -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三 -十八烷基甲基氯化铵制备了有机蒙脱石 。
关键词 季铵盐 烷烃链数目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八烷基氯化铵有机蒙脱石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季铵盐改性膨润土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平仙隐 黄双路 +1 位作者 黄长沧 赵剑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01-803,822,共4页
考察了系列烷基季铵盐对膨润土有机化的效果和层间距变化,比较了两种钠化剂(Na2CO3和NaF)改性的膨润土对有机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NaF改性的膨润土获得了更佳的有机化效果和更大的层间距。在所考察的系列长链季铵盐有机化结果中,... 考察了系列烷基季铵盐对膨润土有机化的效果和层间距变化,比较了两种钠化剂(Na2CO3和NaF)改性的膨润土对有机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NaF改性的膨润土获得了更佳的有机化效果和更大的层间距。在所考察的系列长链季铵盐有机化结果中,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827)和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改性得到的层间距最大,分别为3 03nm和2 81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季铵盐 钠化膨润土 有机膨润土 层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大黄素1.5阶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林新华 黄丽英 +3 位作者 陈伟 罗红斌 邱彬 李春艳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87-493,共7页
研究了芦荟大黄素在以 0 .1mol/LHAc (pH 2 .89)为支持电解质 ,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的吸附伏安行为 .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存在一个准可逆的双电子转移过程 ,其峰电流Ip 和峰电位Ep 与溶液 pH值有关 .同时还建立了用 1.5阶微分阳极溶出伏... 研究了芦荟大黄素在以 0 .1mol/LHAc (pH 2 .89)为支持电解质 ,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的吸附伏安行为 .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存在一个准可逆的双电子转移过程 ,其峰电流Ip 和峰电位Ep 与溶液 pH值有关 .同时还建立了用 1.5阶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含量的新方法 .在 - 0 .80V(vs.SCE)电位下富集 ,可得一灵敏的微分阳极溶出峰 ,峰电位Ep 为 - 0 .38V ,峰电流Ip 与芦荟大黄素的浓度在 2 .0× 10 - 7~ 8.0× 10 - 6 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最低检出限为 1.0× 10 - 7mol/L .该法用于含有芦荟大黄素体系的测定 ,具有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大黄素 伏安行为 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 测定 电化学性质 分析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溴酚蓝膜电极对儿茶酚的电催化性能及其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陈伟 黄丽英 +1 位作者 林新华 罗红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73,共3页
聚溴酚蓝膜修饰电极对儿茶酚的电极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儿茶酚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电位比在裸玻碳电极上负移了120mV,且灵敏度大为提高。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0.5mol/LH2SO4中,用该修饰电极测定儿茶酚的线性范围为20~2000μmol... 聚溴酚蓝膜修饰电极对儿茶酚的电极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儿茶酚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电位比在裸玻碳电极上负移了120mV,且灵敏度大为提高。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0.5mol/LH2SO4中,用该修饰电极测定儿茶酚的线性范围为20~2000μmol/L(r=0.9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酚蓝 修饰电极 电催化反应 儿茶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黄酮苷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丹蓉 孙凯慧 +3 位作者 叶新福 张永红 王小安 韦晓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458,共4页
为研究辣木(Moringa Obleifera Lam.)叶片中的黄酮苷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利用MCI凝胶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硅胶柱层析(CC)、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石油醚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LC-MS、~1H-NMR、^(13... 为研究辣木(Moringa Obleifera Lam.)叶片中的黄酮苷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利用MCI凝胶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硅胶柱层析(CC)、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石油醚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LC-MS、~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SRB法和DPPH·清除率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从辣木叶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已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Ⅲ)、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Ⅳ)。4种化合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化合物Ⅲ的抗氧化活性极显著强于其他三种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表明,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黄酮苷 抗肿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菍果实红色素的分离及组成初步鉴定 被引量:19
6
作者 石冬梅 林友文 李柱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5-238,共4页
本文对福建产地果实红色素利用纸层析法、紫外 可见光谱法等技术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地果实红色素的两个主要成分初步推测为芍药定 3 葡萄糖苷 (Pn 3 glu)和芍药定 3 芸香苷 (Pn 3 rut)。
关键词 地菍 果实红色素 分离 野牡丹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罗莫司高产菌株与野生菌株中FKBP25的初步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纯 林风 +2 位作者 黄捷 陈崇宏 程元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9-583,共5页
目的 对比西罗莫司高产突变菌株———吸水链霉菌R2 7、R388、R4 4 1和野生菌株———吸水链霉菌ATCC 36 7817的蛋白质电泳图谱及FKBP2 5含量的差异 ,探讨FKBP2 5与西罗莫司产量的可能关系。方法 制备、分离高产突变株与野生菌株的菌... 目的 对比西罗莫司高产突变菌株———吸水链霉菌R2 7、R388、R4 4 1和野生菌株———吸水链霉菌ATCC 36 7817的蛋白质电泳图谱及FKBP2 5含量的差异 ,探讨FKBP2 5与西罗莫司产量的可能关系。方法 制备、分离高产突变株与野生菌株的菌体蛋白质并进行PPIase活性测定 ,比较 3株西罗莫司高产突变株与野生菌株的蛋白质电泳图谱及PPI ase酶活性。结果 西罗莫司低产的野生菌株的FKBP2 5含量比西罗莫司高产突变菌株高。结论 初步认为在吸水链霉菌中西罗莫司的产量与FKB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吸水链霉菌 高产突变菌株 野生菌株 FKBP25含量 蛋白质电泳图谱 产量 菌体蛋白质 免疫抑制剂 FK506结合蛋白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灭齿龈内阿米巴的药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光英 陈金富 +1 位作者 李常春 陈卓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8-109,63,共3页
关键词 齿龈内阿米巴 药物治疗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效脂溶性茶多酚溶液的制备及其在食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清禄 林新华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4-249,共6页
利用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溶剂 ,制备了增效脂溶性茶多酚溶液 .试验结果表明 ,茶多酚溶液在植物油中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合成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叔丁基对苯二酚 .在使用质量分数范围内 ,茶多酚的氧化产物不影响植物油的色泽和... 利用复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溶剂 ,制备了增效脂溶性茶多酚溶液 .试验结果表明 ,茶多酚溶液在植物油中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合成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叔丁基对苯二酚 .在使用质量分数范围内 ,茶多酚的氧化产物不影响植物油的色泽和清亮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脂溶性 增溶 抗氧化活性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胺改性膨润土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剑曦 黄双路 +1 位作者 平仙隐 黄长沧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67-970,共4页
有机胺改性膨润土的实验表明,分子长链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使层间摩尔吸附量q(org)显著增加,有效撑开了膨润土的层间距。增加水溶液的酸含量可明显促进吸附量和层间距的增大,在溶液中硫酸摩尔数n(H2SO4)与有机胺摩尔数n(AM)的比值n(H2SO4)/... 有机胺改性膨润土的实验表明,分子长链间的疏水相互作用使层间摩尔吸附量q(org)显著增加,有效撑开了膨润土的层间距。增加水溶液的酸含量可明显促进吸附量和层间距的增大,在溶液中硫酸摩尔数n(H2SO4)与有机胺摩尔数n(AM)的比值n(H2SO4)/n(AM)=0.92时,十二胺、十六胺、十八胺的摩尔吸附量q(org)分别为0.572、1.50和1.69 mmol/g,层间距d分别为2.21、2.51和2.58 nm,明显比未改性膨润土的0.250 nm撑大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脂肪胺 有机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鼬瓣花中的黄酮苷(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维德 张永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37-640,共4页
从鼬瓣花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苷类化合物,运用光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洋芹素-7-O- 6″-O-p-羟基肉桂酰 -β-D-吡喃葡萄糖苷 1 ,洋芹素-7-葡萄糖苷 2 ,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 3 和黄芩苷 4 .化合物1为首次从鼬瓣花属植物... 从鼬瓣花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苷类化合物,运用光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洋芹素-7-O- 6″-O-p-羟基肉桂酰 -β-D-吡喃葡萄糖苷 1 ,洋芹素-7-葡萄糖苷 2 ,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 3 和黄芩苷 4 .化合物1为首次从鼬瓣花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鼬瓣花 唇形科 黄酮苷 光谱技术 甲醇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流动时安法测定电镀废水中的铜
12
作者 林新华 陈伟 《电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应用薄层流动时安法测定电镀废水中铜的含量 .试样溶液由流动状态转换为静止状态时的时库仑电量与铜离子浓度 (2~ 16m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对样品溶液进行 8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0 .1% ,标准加入法测定的回收率为 99%~ 10 ... 应用薄层流动时安法测定电镀废水中铜的含量 .试样溶液由流动状态转换为静止状态时的时库仑电量与铜离子浓度 (2~ 16m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对样品溶液进行 8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0 .1% ,标准加入法测定的回收率为 99%~ 10 3% .该方法克服了电容电流及电极表面性质改变等噪声干扰 ,具有快速灵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时安法 测定 电镀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尼泊金甲酯取代的酞菁硅的合成、光谱性质和离体光动力活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国才 黄剑东 +4 位作者 陈燕梅 孙建成 刘宏 陈耐生 黄金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22-1626,共5页
合成了一种轴向尼泊金甲酯取代的酞菁硅,即二(4-甲酯基苯氧基)酞菁硅,并通过IR,NMR,HPLC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它在含2%Cremophor EL,20%丙二醇的生理盐水中,以... 合成了一种轴向尼泊金甲酯取代的酞菁硅,即二(4-甲酯基苯氧基)酞菁硅,并通过IR,NMR,HPLC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它在含2%Cremophor EL,20%丙二醇的生理盐水中,以单体形式存在,Q带最大吸收位于683 nm附近,相应的摩尔吸光系数为7.47×104mol-1.L.cm-1,最大发射带位于690 nm附近,荧光量子产率为0.34,荧光寿命为4.7 ns。初步的离体光动力活性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具有光动力灭活能力,半致死量LD50为1.2×10-4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硅菁 合成 光谱性质 光动力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