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MB模型的某医科大学大学生危险性行为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孔祥然 曹望楠 +2 位作者 施正丽 郑韵婷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7-830,共4页
目的 了解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和能力,探索危险性行为发生的关键作用因素。方法 通过多阶段PPS-整群抽样,对某医科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构建问卷,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行为技巧在动机对行为影... 目的 了解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和能力,探索危险性行为发生的关键作用因素。方法 通过多阶段PPS-整群抽样,对某医科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构建问卷,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行为技巧在动机对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424份,有效回收率99.37%。信息和动机是两个独立因素,通过行为技巧影响行为,信息对行为无直接作用。行为技巧在动机对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a^(std)*b^(std)/(c'+a^(std)*b^(std))=15.24%]。结论 要根据大学生的特征从更贴近行为层面的作用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危险性行为 IMB模型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福建省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伍莹 陈梅兰 +3 位作者 路瑞芳 林竹 郑韵婷 陈锦辉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现状,分析电子烟使用影响因素,为中学生使用电子烟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23年中国中学生烟草流行调查问卷”,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福建省10个县(市、区)的初中、普高、职高的在...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现状,分析电子烟使用影响因素,为中学生使用电子烟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23年中国中学生烟草流行调查问卷”,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福建省10个县(市、区)的初中、普高、职高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学生集中自填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加权后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福建省中学生有效调查样本8046份,其中,听说过电子烟的率91.4%(95%CI:89.4%~93.0%),尝试过电子烟的率13.9%(95%CI:10.4%~18.2%),现在电子烟使用率1.9%(95%CI:1.2%~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现在使用卷烟(OR=8.895,95%CI:4.214~18.776)、父母吸烟(OR=1.757,95%CI:1.101~2.803)、好友吸烟(OR=3.114,95%CI:1.589~6.104)、认为吸烟使年轻人更有吸引力(OR=3.057,95%CI:1.624~5.756)、认为社交聚会中吸烟会让人感到更舒服(OR=2.292,95%CI:1.271~4.134)、不认为电子烟有成瘾性(OR=2.293,95%CI:1.493~3.836)的学生使用电子烟风险较高。结论福建省中学生尝试使用电子烟和现使用电子烟的情况仍然存在,需针对青少年人群对电子烟风险认知不足采取干预措施,积极推动无烟家庭及巩固无烟学校建设,加强烟草危害及成瘾性相关知识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电子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福建省城乡居民二手烟暴露及相关危害认知调查分析
3
作者 林竹 陈梅兰 +1 位作者 陈锦辉 郑韵婷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2-397,437,共7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城乡居民二手烟暴露现况及其对二手烟危害的认知情况,为福建省制定行之有效的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22年中国成人烟草流行监测项目数据库,选取福建省监测数据中部分15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 目的了解福建省城乡居民二手烟暴露现况及其对二手烟危害的认知情况,为福建省制定行之有效的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22年中国成人烟草流行监测项目数据库,选取福建省监测数据中部分15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二手烟暴露的主要因素,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城乡居民的二手烟危害认知差异。结果经加权调整,2022年福建省城乡居民的二手烟暴露率为57.10%。室内公共场所中,城乡居民在餐馆中看到有人吸烟的比例最高,为52.99%;在公共交通工具中看到有人吸烟的比例最低,为3.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65岁为参照,15~<25岁、25~<45岁、45~<65岁的城乡居民二手烟暴露的可能性更高,OR值分别为4.617(95%CI:1.097~19.429)、2.459(95%CI:1.553~3.893)和1.393(95%CI:1.128~1.721);以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参照,初中文化程度的城乡居民二手烟暴露的可能性更高,OR值为1.873(95%CI:1.290~2.717)。χ^(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城乡居民二手烟危害认知存在差异(P<0.05)。结论福建省城乡居民二手烟暴露水平依然严峻,且其对二手烟危害的认知水平较低。因此,未来福建省健康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二手烟危害的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开展有针对性的控烟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二手烟暴露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福建省泉州市居民烟草制品使用情况差异分析
4
作者 陈勇军 陈祖淋 +2 位作者 吕雅玲 郑韵婷 王伟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1-425,共5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市居民对不同类型烟草制品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公共卫生部门制定针对性控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10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泉州市13个县(市、区)15~69岁的城乡常住居民,使用《...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市居民对不同类型烟草制品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公共卫生部门制定针对性控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10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泉州市13个县(市、区)15~69岁的城乡常住居民,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匿名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健康生活方式与吸烟行为等,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类型烟草制品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3800份,其中报告烟草使用的1052人。男性吸烟率(56.72%)显著高于女性(0.91%),平均抽烟年限为(26.39±13.30)年。卷烟是主要的烟草消费形式(92.70%),电子烟(2.50%)和雪茄(2.98%)的使用在年轻群体中较为流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慢性病对烟草使用种类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每增长一岁,使用多种烟草制品的概率增加2.50%(OR=1.025,95%CI:1.017~1.034,P<0.001);相对于未患慢性病人群,患有慢性病的人群使用多种烟草的可能性更高(OR=0.774,95%CI:0.605~0.989,P=0.041)。结论泉州市吸烟人群中卷烟仍是主要消费形式,新型烟草制品的使用需引起高度关注。未来控烟策略应注重人群细分,结合政策、教育与医疗措施,推动全人群吸烟率持续下降,为实现“无烟社会”目标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类型 差异分析 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某医学院学生艾滋病知识现况及该省相关政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曾银花 孔祥然 +3 位作者 曹望楠 施正丽 史宇晖 郑韵婷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8-1046,共9页
目的检索福建省艾滋病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分析政策规制能力,了解该省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定性资料通过政策文件检索收集,国家层面从中央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目的检索福建省艾滋病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分析政策规制能力,了解该省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定性资料通过政策文件检索收集,国家层面从中央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等网站检索;福建省层面从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等网站检索,对政策的规制能力进行分析。定量资料通过问卷调查收集,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对某医科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检索到政策76份,纳入分析33份,政策规制能力水平较低。回收有效问卷1424份,有效回收率99.3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2.41%,知晓率较低可能与国家层面和福建省省级层面政策规制能力低、福建省省级近6年无相关政策产出、福建省地市级政策产出较少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为低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概率更高,OR值为3.095(95%CI:1.773~5.401);对大学期间健康教育满意度很满意、满意、一般的大学生为低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概率更低,O R值分别为0.110(95%CI:0.058~0.209)、0.065(95%CI:0.028~0.154)、0.165(95%CI:0.072~0.379);主动寻求艾滋病信息的大学生为低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概率更低,OR值为0.278(95%CI:0.108~0.717)。医学类专业大学生为中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概率更低,OR值为0.661,(95%CI:0.512~0.853);大三、大四、大五大学生为中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概率更低,OR值分别为0.530(95%CI:0.389~0.722)、0.547(95%CI:0.372~0.803)、0.215(95%CI:0.111~0.416);对大学期间健康教育满意度很满意、满意、一般的大学生为中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概率更低,OR值分别为0.368(95%CI:0.256~0.529)、0.430(95%CI:0.297~0.623)、0.431(95%CI:0.275~0.675);主动寻求艾滋病信息的大学生为中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概率更低,OR值为0.652(95%CI:0.494~0.859)。结论现行政策规制能力在部门合作方面水平较低,学生艾滋病知识较薄弱且寻求艾滋病信息主动性差。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制定总目标和分目标明确、资源有保障、部门合作机制明确、监督机考核制完善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政策有利于保障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实施成效,从而提高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政策分析 大学生 艾滋病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在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小如 李跃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0-475,共6页
背景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方法2023年4—9月在福州市6城区每个区随机抽取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背景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和自我管理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方法2023年4—9月在福州市6城区每个区随机抽取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终在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基本公卫生服务管理情况、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采用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量表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四个部分。使用SPSS 26.0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AMOS 28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检验。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83份。完成规定所有服务内容的规范健康管理率为46.2%(223/483),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为(27.77±10.67)分,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量表得分为(64.33±13.90)分。规范健康管理、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r=0.452,0.483,P<0.01),规范管理与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呈正相关(r=0.638,P<0.01)。中介检验结果显示,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中介效应为0.403(95%CI=0.267~0.541)。结论全科医疗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间存在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健康管理 全科医疗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吸烟者戒烟意愿、戒烟尝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毛一蒙 陈梅兰 +5 位作者 卞坚强 欧光忠 谢美美 路瑞芳 郑韵婷 陈锦辉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吸烟者戒烟意愿、戒烟尝试现状和影响因素,为福建省控烟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2—5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建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全国成人烟草调查标准问卷调查吸... 目的了解福建省吸烟者戒烟意愿、戒烟尝试现状和影响因素,为福建省控烟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2—5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建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全国成人烟草调查标准问卷调查吸烟者的基本情况、戒烟意愿、戒烟尝试,以及对于吸烟和二手烟的认知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福建省吸烟者戒烟意愿和戒烟尝试的因素。结果调查完成6345份有效问卷,其中现在吸烟者1511例,17.47%吸烟者有戒烟意愿;17.38%吸烟者进行过戒烟尝试。多因素结果显示,以15~<25周岁吸烟者为参照,25~<45周岁、45~<65周岁和≥65周岁吸烟者戒烟意愿比例更低,OR值分别为0.270(95%CI:0.155~0.471)、0.007(95%CI:0.157~0.671)和0.324(95%CI:0.127~0.827)。以吸烟量<20支/d的吸烟者为参照,吸烟量≥20支/d的吸烟者戒烟意愿比例更低,OR值为0.530(95%CI:0.424~0.662)。以知晓二手烟危害的吸烟者为参照,不知晓二手烟危害的吸烟者戒烟意愿比例更低,OR值为0.550(95%CI:0.326~0.929)。以15~<25周岁吸烟者为参照,≥65周岁吸烟者戒烟尝试比例更低,OR值为0.477(95%CI:0.231~0.986)。以吸烟量<20支/d的吸烟者为参照,吸烟量≥20支/d的吸烟者戒烟尝试比例更低,OR值为0.506(95%CI:0.294~0.870)。结论福建省吸烟者戒烟意愿不高,戒烟尝试比例低,需采取针对性干预帮助吸烟者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烟意愿 戒烟尝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泉州市15~<70岁居民吸烟现状与健康素养等影响因素的关联性分析
8
作者 陈祖淋 陈洪淼 +1 位作者 陈勇军 郑韵婷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市15~<70岁居民现在吸烟情况及其与健康素养的关联性,为制定有效控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3年6—10月对在泉州市居住超过6个月以上的15~<7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全国...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市15~<70岁居民现在吸烟情况及其与健康素养的关联性,为制定有效控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3年6—10月对在泉州市居住超过6个月以上的15~<7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收集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健康生活方式与吸烟行为等。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有效问卷3200份,泉州市15~<70岁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5.68%。男性现在吸烟率(53.13%)高于女性(0.42%)(P<0.05),农村男性吸烟率(55.11%)高于城市(46.88%)(P<0.05)。男性吸烟行为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15~<25岁组吸烟率最低(15.71%),55~<65岁组最高(50.01%)。文化程度中,男性本科及以上学历群体吸烟率最低(21.50%),与低学历人群(71.43%)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15~<25岁组男性相比,25~<35岁组男性吸烟风险较高(OR=5.207,95%CI:2.513~10.788);健康素养中,以不具备基本技能的男性作为对照组,具备基本技能男性的吸烟风险较低(OR=0.723,95%CI:0.543~0.962);城乡、健康素养总分及基本知识和理念、生活方式对现在吸烟率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泉州市男性吸烟行为受年龄、文化程度及健康素养中基本技能水平的显著影响。高文化程度和掌握基本技能是男性吸烟行为的保护性因素,提示应强化健康教育以提升健康素养,并针对低学历、高年龄及农村男性制定精准控烟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健康素养 年龄 文化程度 基本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常见问题分析
9
作者 蒋辉 黄慧娴 陈旻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7,41,共4页
针对医学高校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涉及研究设计的科学性、知情同意的规范性、研究团队的可行性、申报审查的合规性、登记管理的合法性以及成果分享的公平性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提出了针对性的... 针对医学高校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涉及研究设计的科学性、知情同意的规范性、研究团队的可行性、申报审查的合规性、登记管理的合法性以及成果分享的公平性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包括提高伦理意识、落实管理责任、完善伦理审查流程、接受公众监督等。同时,文章强调医学科技活动应严格遵循国际伦理规范,以推动我国伦理法治建设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生物医学研究 伦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伦理审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露远 李翀 +5 位作者 邓志勇 李红英 朱晓旭 陈旻 吕维玲 周蓦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研发活动全球化发展,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项目日益增多,电子信息化的建设及管理显得异常重要。在机构伦理审查电子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基于科技伦理治理的新政策,考虑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并结合...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研发活动全球化发展,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审查项目日益增多,电子信息化的建设及管理显得异常重要。在机构伦理审查电子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基于科技伦理治理的新政策,考虑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合理的流程,简化人工操作,提高项目管理的准确性,做到精细化管理,方便研究者、伦理委员会秘书及委员的沟通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伦理委员会 伦理审查 信息化 科技伦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健康中个人自主与公共责任的伦理张力
11
作者 陈旻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1,共6页
首先,讨论个人自主权与公共健康责任的伦理博弈,包括医学伦理四原则在健康责任分配中的体现,以及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理念的冲突。其次,考察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如何导致弱势群体在健康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探讨片面强调个人责任可能加剧的... 首先,讨论个人自主权与公共健康责任的伦理博弈,包括医学伦理四原则在健康责任分配中的体现,以及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理念的冲突。其次,考察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如何导致弱势群体在健康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探讨片面强调个人责任可能加剧的健康不平等问题。再次,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为例,分析该政策如何在实践中平衡个人自主与社会支持。最后,提出可能的伦理路径修正与政策建议,倡导从“问责个体”转向“系统赋能”,以实现更加公正和包容的“健康中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健康 个人自主 公共责任 伦理张力 长期护理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戒烟行为阶段的吸烟情况和吸烟心理认知比较研究
12
作者 孔祥然 陈锦辉 +8 位作者 毛一蒙 林竹 谢美美 王小宇 张蓝超 曹望楠 林昊翔 郑韵婷 常春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3-411,共9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企业职工的吸烟情况以及吸烟心理认知情况,比较不同戒烟行为阶段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非概率抽样技术,2023年在福建省福州市和泉州市选择4个企业,在企业招募现在吸烟者,通过呼气一氧化碳进行生化验证。基于跨理论模型和... 目的了解福建省企业职工的吸烟情况以及吸烟心理认知情况,比较不同戒烟行为阶段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非概率抽样技术,2023年在福建省福州市和泉州市选择4个企业,在企业招募现在吸烟者,通过呼气一氧化碳进行生化验证。基于跨理论模型和保护动机理论设计问卷,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问卷发放和回收,采集吸烟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吸烟和烟草依赖情况、心理健康和吸烟心理认知的数据。以戒烟行为阶段为因变量,构建多元有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吸烟和烟草依赖情况、心理健康和吸烟心理认知4个维度在不同戒烟行为间的差异。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602份,有效问卷率为84.43%。近半数的企业职工吸烟者没有戒烟打算(47.2%),平均日吸烟量约为12支/d,烟草依赖等级主要为极轻度依赖和中度依赖。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以从不喝酒为参照,仅在特殊社交场合或者某段时间喝酒的个体达到更高的戒烟行为阶段水平的概率更低(OR=0.632,95%CI:0.406~0.983);以极轻度烟草依赖为参照组,极重度烟草依赖的个体达到更高的戒烟行为阶段水平的概率更高(OR=6.291,95%CI:2.039~14.417);更低的日吸烟量(OR=0.967,95%CI:0.938~0.996)、更高的戒烟动机得分(OR=1.535,95%CI:1.305~1.805)、更高的自我效能得分(OR=1.041,95%CI:1.009~1.074)以及更高的10项流行病学调查抑郁量表得分(OR=1.076,95%CI:1.017~1.137)的个体进展到更高戒烟行为阶段的概率更高。结论企业职工的戒烟意愿有待提高,不同的戒烟行为阶段在吸烟和烟草依赖维度、心理健康维度和吸烟心理认知维度上存在差异,应当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烟 烟草依赖 吸烟心理认知 保护动机理论 跨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参保患者就医全流程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翁玲玲 马丽娜 +2 位作者 陈明宇 赵海霞 陈楚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1-755,760,共6页
目的:了解门诊参保患者就医全流程中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在泉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开展问卷调查,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门诊参保患者就医全流程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对诊前、诊中、诊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门诊参保患者就医全流程中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在泉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开展问卷调查,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门诊参保患者就医全流程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对诊前、诊中、诊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门诊参保患者全流程满意度均值为4.29±0.68。影响患者就医总体满意度的因素有:按照预约时间就诊、支付方式为医保码、医生说明自费项目、得到必要诊疗、自付部分个人承担。与诊前满意度相关的因素有:签到顺利程度、院内医保政策宣传、预约方式为医保码。与诊中满意度相关的因素有:预约时间就诊。与诊后满意度相关的因素有:自付部分个人承担、多渠道投诉知晓、医保结算地点、是否到过医保服务站办理业务。结论:通过构建“诊前精准宣教-诊中智能结算-诊后多元保障”的全流程医保服务优化体系,实现就医全流程提质增效,从而提升参保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就医全流程 医保参保患者 满意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吸烟者戒烟需求和游戏戒烟偏好的质性研究
14
作者 伍兴杰 赵林蕾 +4 位作者 周文琦 孔祥然 杨春燕 李则安 郑韵婷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2-415,共4页
目的了解青年吸烟者的戒烟需求和游戏戒烟偏好,为制定青年吸烟者游戏戒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网络招募选取10名青年男性现吸烟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依据整合行为理论框架和文献回顾设计的访谈提纲进行个... 目的了解青年吸烟者的戒烟需求和游戏戒烟偏好,为制定青年吸烟者游戏戒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网络招募选取10名青年男性现吸烟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依据整合行为理论框架和文献回顾设计的访谈提纲进行个人深度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结果访谈结果显示,在戒烟动机与障碍感知情况方面,知晓吸烟危害和伴侣的要求促进戒烟动机的形成,但吸烟者对于戒烟障碍的感知较弱、戒烟自我效能存在差异和尝试戒烟但实施困难情况;在社会环境对戒烟计划的影响方面,社交压力和吸烟情景阻止戒烟计划的因素;在游戏戒烟偏好方面,吸烟者表示希望沉浸叙事替代健康说教、潜移默化替代直接展示、建立即时反馈与游戏目标引导戒烟、提高操作难度减少吸烟窗口期及通过新颖剧情和社交属性提高游戏吸引力。结论未来应从吸烟危害和伴侣层面来促进吸烟者戒烟动机的形成,根据预知的戒烟障碍提出解决策略,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戒烟环境,开发1款兼具剧情性强、操作性强、具有长期目标性、具有互动性和具有即时的反馈机制的戒烟游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戒烟 戒烟需求 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正杰 施正丽 +8 位作者 曹望楠 郑韵婷 王湘苏 高冰 孔祥然 纪颖 孙昕霙 常春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65-1071,共7页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将来开展校园艾滋病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学生,收集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将来开展校园艾滋病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学生,收集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知晓情况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4436名研究对象,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3.9%,满分率为0.6%,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Special Session on HIV/AIDS,UNGASS)指标知晓率为20.4%。在“持续检测不出=不具有传染性”(13.2%)、“暴露前预防用药”(36.3%)知识点上知晓率较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来自普通本科(β=-0.426,95%CI:-0.624~-0.227)或专科(β=-0.869,95%CI:-1.207~-0.530)、理工(β=-0.671,95%CI:-1.160~-0.181)、师范(β=-0.645,95%CI:-1.138~-0.153)及体育艺术类型(β=-1.118,95%CI:-1.964~-0.273)的大学、曾经谈过而现在没谈恋爱(β=-0.246,95%CI:-0.444~-0.049)、未发生过性行为(β=-0.332,95%CI:-0.551~-0.113)的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水平较低(P<0.05);女性(β=0.214,95%CI:0.049~0.380)、高年级(大四,β=0.295,95%CI:0.026~0.563)、经常参与学校活动(β=1.058,95%CI:0.619~1.496)、大学前接受过艾滋病相关教育(β=0.794,95%CI:0.537~0.875)、主动咨询过艾滋病相关信息(β=0.623,95%CI:0.166~1.080)以及所在大学开展艾滋病相关教育(β=0.920,95%CI:0.676~1.164)因素可促进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结论当前我国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一般,应加强对非医学类和非重点本科的大学生,及目前缺乏恋爱及性经验、参与学校活动消极、低年级的大学生的校园艾滋病及性教育,教育内容应更侧重于病毒的传播途径、条件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传播及干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艾滋病 知识 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艾滋病检测意愿和检测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施正丽 朱正杰 +7 位作者 曹望楠 郑韵婷 王湘苏 高冰 纪颖 孙昕霙 常春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72-1077,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大学生的艾滋病检测意愿和检测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在全国大学生中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艾滋病检测意愿... 目的了解我国大学生的艾滋病检测意愿和检测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在全国大学生中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艾滋病检测意愿和检测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4451个有效样本纳入分析。大学生有较高的艾滋病检测意愿(77.1%),但检测率仅为6.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521,95%CI:1.305~1.772)、有性行为(OR=1.454,95%CI:1.193~1.772)和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高(OR=1.144,95%CI:1.115~1.173)的大学生艾滋病检测意愿更高,大学前居住在农村地区(OR=0.846,95%CI:0.728~0.983)、大学三年级(OR=0.736,95%CI:0.596~0.909)、大学四年级(OR=0.701,95%CI:0.547~0.900)大学生的艾滋病检测意愿更低;西部地区(OR=1.569,95%CI:1.133~2.171)、有性行为(OR=3.199,95%CI:2.465~4.153)大学生的艾滋病检测率更高,东北部地区(OR=0.269,95%CI:0.084~0.862)、普通院校(OR=0.589,95%CI:0.444~0.779)、专科院校(OR=0.481,95%CI:0.267~0.866)大学生的艾滋病检测率更低。结论我国大学生艾滋病检测意愿较高但检测率低,应在校园加强对重点学生群体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完善校内艾滋病检测服务,探索“互联网+”自检模式,进而提高大学生高危行为后的艾滋病的检测意愿和实际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检测意愿 检测率 大学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主动寻求性病、艾滋病信息和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孔祥然 施正丽 +9 位作者 杨春燕 侯冬冬 朱正杰 曹望楠 常春 孙昕霙 纪颖 王湘苏 郑韵婷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4-1090,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信息的需求、主动寻求情况及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分析其主动寻求相关信息和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对国内本科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我国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信息的需求、主动寻求情况及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分析其主动寻求相关信息和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对国内本科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高校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信息的需求和主动寻求情况和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使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以是否主动寻求性病、艾滋病信息和大学期间是否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为因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回收问卷4451份,其中有效问卷4348份,问卷有效率为97.69%。大学生主动获取性病、艾滋病信息的渠道主要为网络(1182人,27.18%)和健康教育(985人,22.65%)。多因素分析显示,相较于男性,女性主动寻求率较低,OR值为0.855(95%CI:0.741~0.985);相较于人文社科专业,理学专业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272(95%CI:1.033~1.564);相较于专科层次,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层次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分别为1.590(95%CI:1.187~2.128)和1.333(95%CI:1.012~1.758);相较于未发生性行为,发生性行为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724(95%CI:1.453~2.046);相较于未接触过色情信息,接触色情信息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619(95%CI:1.405~1.867);相较于没有恋爱经历,有恋爱经历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349(95%CI:1.156~1.575);相较于大学前未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前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2.021(95%CI:1.560~2.618);相较于大学期间未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期间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大学生的主动寻求率较高,OR值为1.972(95%CI:1.633~2.381)。3431名(7.91%)大学生大学期间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相较于大一年级,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接受率更高,OR值分别为1.295(95%CI:1.058~1.586)、1.374(95%CI:1.117~1.690)和1.331(95%CI:1.030~1.720);相较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接受率更高,OR值为1.625(95%CI:1.285~2.055);相较于综合类院校,医学类院校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接受率更高,OR值为1.792(95%CI:1.379~2.329);相较于专科层次,重点本科层次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接受率更高,OR值为1.724(95%CI:1.273~2.334)。结论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信息有强烈需求但主动性不足,性别、专业、大学层次、是否发生性行为、是否接触色情信息、是否有恋爱经历和大学前或大学期间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是否主动寻求性病、艾滋病信息的影响因素;年级、大学所在地区、大学类型和大学层次是大学生是否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健康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客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调查:主要人口学特征的差异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雅婷 阮文倩 +3 位作者 张玲玲 黄景红 刘凤宇 刘晓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讨福建客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主要人口学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福建省宁化县的客家老年人(≥60岁)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 目的探讨福建客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主要人口学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福建省宁化县的客家老年人(≥60岁)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262人纳入最终分析样本,福建客家老年人整体慢性病的患病率为52.54%(663/1262),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为21.79%(275/1262)。慢性病患病率较高的人群主要有超重(OR=2.29)、肥胖(OR=2.16)、家庭人均年收入为15001~30000元(OR=1.61)等人群,慢性病共病患病率较高的人群主要有超重(OR=3.81)、肥胖(OR=4.99)、丧偶(OR=1.63)等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较低的人群主要有受教育水平为小学及以上(小学OR=0.50,初中及以上OR=0.57)、仅与老伴同住(OR=0.41)、与单个子/女同住(OR=0.42)等人群。结论福建客家老年人慢性病和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高,超重、肥胖、未受过教育、独居等老年人的患病状况尤为突出。政府、社会、家庭应重点关注以上人群,采取针对性的慢性病控制与管理措施,提高客家老年人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老年人 慢性病 慢性病共病 重点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A2011”的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治疗费用核算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荣盛 刘平 +4 位作者 龚亚萍 徐石平 廖丽琴 林少炜 瞿书铭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56,共4页
目的:核算2019年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费用,为完善肿瘤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SHA2011”的基本框架,从治疗费用的服务功能、机构流向、年龄分布、癌种分布和筹资方案分布,核算2019年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费用... 目的:核算2019年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费用,为完善肿瘤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SHA2011”的基本框架,从治疗费用的服务功能、机构流向、年龄分布、癌种分布和筹资方案分布,核算2019年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费用。结果:2019年,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费用为57.04亿元,门诊费用占27.45%,住院费用占72.55%;89.06%的治疗费用流向医院;45~69岁女性群体的治疗费用较高;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胃癌、甲状腺癌是治疗费用消耗的主要癌种;家庭卫生支出为筹资方案的主要来源。结论:开展化疗等门诊服务项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吸引力,加强健康教育,缩短重点癌种的筛查年限,优化筹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恶性肿瘤 卫生费用核算体系 治疗费用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意外妊娠的态度及相关因素研究
20
作者 董元 施正丽 +7 位作者 朱正杰 纪颖 郑韵婷 王湘苏 高冰 孙昕霙 常春 史宇晖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意外妊娠的态度,为更好地开展性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与责任意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对全国18~24岁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意外妊娠的态度,为更好地开展性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与责任意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对全国18~24岁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问题、对意外妊娠的态度。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特征大学生对意外妊娠态度的分布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大学生意外妊娠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4451人,有20.1%的研究对象发生过性行为,其中6.3%的研究对象自己或伴侣有过人工流产经历。82.6%的研究对象表示假如自己或伴侣意外妊娠,会选择到正规医院就医;46.2%的研究对象表示会向家长寻求帮助。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倾向于去正规医院就医(OR=1.94,95%CI:1.64~2.29,P<0.001);医科专业大学生比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更倾向于去正规医院就医(OR=1.49,95%CI:1.13~1.97,P=0.005)。结论大学生对意外妊娠后如何处置的态度整体上较为谨慎,但仍有部分大学生选择去私人诊所就医或自行购买药物堕胎,有必要加强大学生避孕相关知识教育并增强其意外妊娠相关自我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意外妊娠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