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甲苷IV调控Snail1乳酸化和乙酰化介导巨噬细胞极化改善大鼠心肌梗死
1
作者 陈少鹏 康儒典 +1 位作者 洪新宝 留奕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9-299,共11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Ⅳ)通过调控Snail1乳酸化和乙酰化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以巨噬细胞依赖性机制对心肌梗死(MI)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氧葡萄糖剥夺(OGD)处理H9c2大鼠心肌细胞建立体外心肌缺血模型,并使用AS-Ⅳ处理。CCK-...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Ⅳ(AS-Ⅳ)通过调控Snail1乳酸化和乙酰化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以巨噬细胞依赖性机制对心肌梗死(MI)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氧葡萄糖剥夺(OGD)处理H9c2大鼠心肌细胞建立体外心肌缺血模型,并使用AS-Ⅳ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评估细胞损伤。使用脂多糖(LPS)处理小鼠RAW246.7细胞,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液中乳酸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表型标志物的表达。将RAW246.7细胞条件培养基(CM)与H9c2细胞共培养,评估AS-Ⅳ对巨噬细胞CM介导的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使用LPS(100 ng/mL)联合IFN-γ(20 ng/mL)诱导RAW246.7细胞分化为M1样巨噬细胞,在M1巨噬细胞中过表达Snail1,并使用转染Snail1后的M1巨噬细胞CM与H9c2细胞共培养,验证AS-Ⅳ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机制。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建立MI大鼠模型,并使用AS-Ⅳ治疗。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变情况。结果与OGD组相比,AS-Ⅳ处理促进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凋亡和LDH的释放。LPS上调RAW246.7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乳酸的水平并诱导RAW246.7细胞极化为M1表型。AS-Ⅳ减弱RAW246.7细胞CM对H9c2细胞的损伤作用。在M1巨噬细胞中过表达Snail1后减弱AS-Ⅳ对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体内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MI组,AS-Ⅳ治疗后降低MI大鼠心脏组织中乳酸水平,改善大鼠心功能和心肌损伤,减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结论AS-Ⅳ通过抑制Snail1乳酸化和乙酰化抑制TGF-β通路激活以巨噬细胞依赖性方式抑制MI后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Ⅳ(AS-Ⅳ) 心肌梗死 SNAIL1 巨噬细胞 乳酸化 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大小:与磁共振延迟强化成像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旭东 黄子扬 +3 位作者 陈良龙 孙斌 陈智勇 段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8-482,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2D-STI技术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大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3例确诊的连续性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行2D-STI、MR延迟强化成像(DE-MRI)。2D-STI左心室整体水平指标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旋转及... 目的探讨使用2D-STI技术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大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3例确诊的连续性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行2D-STI、MR延迟强化成像(DE-MRI)。2D-STI左心室整体水平指标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旋转及扭转指标,而量化评价左心室整体水平心肌梗死大小指标包括整体心肌梗死容积率及梗死质量。结果在左心室整体水平,GLS与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容积率显著相关(r=0.620,P=0.008);GLS和心尖最大旋转率是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容积率的显著预测因子(P=0.005、0.014),标准回归系数(Beta)分别为0.720和0.592;GLS是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质量的显著预测因子(P=0.024),Beta为0.545。结论在左心室整体水平,2D-STI技术的左心室GLS可准确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整体心肌梗死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磁共振成像 心室功能 心肌梗死 二维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与MRI识别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室心尖各节段透壁程度对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旭东 黄子扬 +3 位作者 陈良龙 孙斌 陈智勇 段青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480,共6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识别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室心尖各段透壁程度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对连续4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行2D-STI及磁共振延迟强化成像(DE-MRI)随机同步盲法临床试验,各段分为透壁心肌梗死(TMI)组及非透壁(NTMI)...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识别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室心尖各段透壁程度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对连续4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行2D-STI及磁共振延迟强化成像(DE-MRI)随机同步盲法临床试验,各段分为透壁心肌梗死(TMI)组及非透壁(NTMI)组。结果与NTMI组相比,TMI组前壁舒张末厚度、收缩末径向应变[SR(ES)]、收缩末圆周应变[SC(ES)]、正向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SRPeakP),收缩末纵向应变[SL(ES)]、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SCPeak)、最大负向纵向峰值应变(SLPeakG)、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LPeak)及最大负向圆周峰值应变(SCPeakG)(均P<0.05);侧壁SC(ES)、SCPeakG、SCPeak及SL(ES)(均P<0.05);前间隔SLPeak、SLPeakG、SCPeak、SL(ES)、SC(ES)及SR(ES)(均P<0.05);后壁SRPeakP、SR(ES)及SL(ES)(均P<0.05);下壁SCPeakG、SCPeak及SC(ES)(均P<0.01);后间隔舒张末厚度(P<0.01)绝对值均降低,甚至反向。ROC曲线分析舒张末厚度为判断前壁及后间隔透壁心梗最佳指标;SC(ES)为侧壁、SLPeak为前间隔、SRPeakP为后壁最佳指标;SCPeakG及SCPeak为下壁最佳指标。结论左室心尖段节段水平,多种应变指标可检出不同节段的透壁心肌梗死,但识别能力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磁共振成像 心室功能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百合碱对大鼠右心室心肌肥厚功能及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6表达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蔡克锋 李维维 +3 位作者 徐训发 林伟强 许朝祥 陈国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332-433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对大鼠右心室心肌肥厚功能和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6(TRPC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ON组)和MCT给药模型组(MCT组),各25只。CON组大鼠置于常压和正常氧浓度(21%)饲养箱中饲...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对大鼠右心室心肌肥厚功能和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6(TRPC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ON组)和MCT给药模型组(MCT组),各25只。CON组大鼠置于常压和正常氧浓度(21%)饲养箱中饲养3周,MCT组大鼠以2%MCT 6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后常规饲养3周。记录两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心率(HR)、右心室内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RV±dp/dtmax)、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右心室肥大指数(RVMI)。HE染色观察两组大鼠右心室心肌组织形态。并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TRPC6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RPC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饲养3周后,CON组大鼠死亡1只,MCT组大鼠死亡7只。MCT组和MCT组m S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T组RVSP、RVMI、RV+dp/dtmax高于CON组,RV-dp/dtmax低于CON组(P<0.05)。HE染色可见CON组大鼠右心室心肌细胞排列有序,胞核清晰;MCT组右心室心肌纤维粗大,细胞内肌原纤维数量增多,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核深染,形状不整。CON组右心室心肌组织TRPC6 mRNA表达水平为(1.00±0.51),低于MCT组的(2.49±0.96)(t=-3.33,P<0.05)。CON组右心室心肌组织TRPC6蛋白表达水平为(1.00±0.46),低于MCT组的(2.90±0.32)(t=14.99,P<0.05)。结论 MCT可诱导SD大鼠产生右心室心肌肥大,并显著上调右心室心肌细胞编码TRPC6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TRPC6可能参与右心室心肌肥大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肥大 右心室 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百合碱预处理对大鼠右心室功能及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亚家族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蔡克锋 陈慧勤 +3 位作者 徐训发 林伟强 许朝祥 陈国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28-93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3周对大鼠右心室功能的影响以及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TRPC)亚家族在野百合碱诱导的右心室心肌肥厚中的表达。方法:将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野百合碱诱导右心室肥大模型组(MCT组,n=10)。...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3周对大鼠右心室功能的影响以及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TRPC)亚家族在野百合碱诱导的右心室心肌肥厚中的表达。方法:将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野百合碱诱导右心室肥大模型组(MCT组,n=10)。MCT组以2%MCT 60 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MCT诱导的右心室肥厚大鼠模型。3周后,分别测定以上两组的右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右心室肥大指数(RVMI),右心室心肌病理切片,并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来检测信使核糖核酸(mR NA)和TRPC亚型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CT组与对照组比较,右心室收缩压、RVMI显著升高,右心室内压力最大上升速率显著增加,右心室内压力最大下降速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CT组右心室心肌纤维增粗,细胞内肌原纤维数量增多,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核深染,形状不整;MCT组较对照组右心室心肌组织TRPC6 mR NA表达升高,(n=6),右心室TRPC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n=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T预处理3周可诱导SD大鼠产生右心室心肌肥厚,上调了右心室心肌细胞TRPC6通道蛋白的mR NA和蛋白的表达,TRPC6可能参与了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 心肌肥厚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分析γ谷氨酰转移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6
作者 许朝祥 王耀国 +1 位作者 杜心清 许有容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4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组196例、急性心肌梗死组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84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80例。所有患者测定血浆γ-GT水平;根据造影... 目的探讨血浆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4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组196例、急性心肌梗死组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84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80例。所有患者测定血浆γ-GT水平;根据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心病组每支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行记录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应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及t检验比较各项临床资料的差异,Pearson积距相关分析γ-GT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分析MACE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最佳切入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血浆γ-GT水平显著升高[(27.2±16.1)U/L比(19.5±12.1)U/L,P=0.003]。相关分析显示血浆γ-G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4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浆γ-GT水平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02,P<0.001),切入值为33 U/L。结论血浆γ-GT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Γ谷氨酰转移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lncRNA KCNQ1OT1抑制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荣城 吴玉塘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4-739,共6页
目的探讨下调长链非编码RNA(lncRNA)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OT1)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心肌细胞H9c2分成Control组、H_(2)O_(2)组(H_(2)O_(2)处理)、si-NC组(转染siRNA control,H_(2)O_(2)处... 目的探讨下调长链非编码RNA(lncRNA)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OT1)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心肌细胞H9c2分成Control组、H_(2)O_(2)组(H_(2)O_(2)处理)、si-NC组(转染siRNA control,H_(2)O_(2)处理)、si-KCNQ1OT1组(转染KCNQ1OT1 siRNA,H_(2)O_(2)处理)、si-KCNQ1OT1+LiCl组(转染KCNQ1OT1 siRNA,Wnt信号激活剂LiCl和H_(2)O_(2)处理)。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微量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Caspase-3)、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Caspase-9)、β-连环蛋白(β-catenin)、原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H_(2)O_(2)组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C-Caspase-3、C-Caspase-9、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DA水平升高,SOD、CAT、GSH-Px水平降低。与si-NC组比较,si-KCNQ1OT1组心肌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中C-Caspase-3、C-Caspase-9、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DA水平降低,SOD、CAT、GSH-Px水平升高。与si-KCNQ1OT1组比较,si-KCNQ1OT1+LiCl组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C-Caspase-3、C-Caspase-9、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DA水平升高,SOD、CAT、GSH-Px水平降低。结论下调KCNQ1OT1可以抑制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其机制与抑制Wn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NQ1重叠转录物1 心肌细胞 氧化损伤 凋亡 H_(2)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体表胸廓测量法在直背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与X线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子扬 李华东 +1 位作者 林荣 郭静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91-992,共2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一种简易体表胸廓测量法代替X线法诊断直背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 对32 例直背综合征者,采用骨盆测量器经体表测量胸廓前后径(APDb) 、胸廓横径(TTDb) 及其比值(APDb/TTDb),并与...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一种简易体表胸廓测量法代替X线法诊断直背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 对32 例直背综合征者,采用骨盆测量器经体表测量胸廓前后径(APDb) 、胸廓横径(TTDb) 及其比值(APDb/TTDb),并与X线相应测值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 APDb 与TTDb 分别与X 线测值正相关(r = 0-77,0-78;P<0-001),APDb/TTDb 与X 线测值APDx/TTDx 呈正相关(r= 0-77 ,P< 0-001),其直线回归方程为APDb/TTDb =0-25 +0-98(APDx/TTDx)。结论 简易体表胸廓测量法与X 线法的测值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为直背综合征的诊断提供一种简捷经济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异常 诊断 X线 直背综合征 胸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症患者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蔡克锋 许朝详 +1 位作者 王耀国 陈国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扩张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扩张症患者的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冠状动脉扩张症患者,表现为心绞痛者8例(53.3%),合并心肌梗死者6例(40.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扩张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扩张症患者的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冠状动脉扩张症患者,表现为心绞痛者8例(53.3%),合并心肌梗死者6例(40.0%),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表现均无特异性。15例患者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同时给予硝酸酯类及钙离子拮抗剂扩张血管。结论冠状动脉扩张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的主要方法。一旦确诊应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血管扩张剂,药物治疗不理想者,应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受体在LPS诱导的ApoE^(-/-)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倪敬琴 欧阳秋芳 +3 位作者 黄子扬 林玲 陈小青 吕慧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0-934,951,共6页
目的:研究表明小鼠注射脂多糖(LPS)能形成狼疮样自身抗体及狼疮样肾小球肾炎,成功诱导小鼠狼疮模型。然而,狼疮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中肺损伤的发病机制罕见报道。本研究用LPS(TLR4激动剂)及/或TAK-242(TLR4抑制剂)干预ApoE-/-和C57BL/6小鼠... 目的:研究表明小鼠注射脂多糖(LPS)能形成狼疮样自身抗体及狼疮样肾小球肾炎,成功诱导小鼠狼疮模型。然而,狼疮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中肺损伤的发病机制罕见报道。本研究用LPS(TLR4激动剂)及/或TAK-242(TLR4抑制剂)干预ApoE-/-和C57BL/6小鼠,旨在探讨TLR4受体在肺组织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雌性9~10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脂多糖(2.5 mg/kg)、脂多糖+TAK-242(脂多糖2.5 mg/kg,并TAK-242 0.3 mg/kg)、TAK-242(0.3 mg/kg),将20只普通雌性C57BL/6(B6)小鼠进行相应处理,每周两次;连续注射4周。然后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的形态及病理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ANA、抗-dsDNA抗体水平及免疫炎症相关因子IFN-!、TNF-"、IL-1β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TLR4受体、NF-κB p65及BAFF的表达量。结果:ApoE-/-和B6两种小鼠都发生肺毛细管炎、肺间质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血清ANA和抗-dsDNA抗体的水平升高,并伴有免疫炎症相关因子IFN-!、TNF-"、IL-1β水平升高,肺组织中TLR4、NF-κB p65及BAFF的表达量较盐水组明显升高(P<0.05),上述表现ApoE-/-小鼠皆重于B6小鼠(P<0.01);与脂多糖组相比,TAK-242可明显减轻两种小鼠肺毛细管炎、改善肺间质纤维化,降低血清自身抗体及炎症因子水平,使肺组织中TLR4、NF-κB p65及BAFF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脂多糖在ApoE-/-小鼠较容易诱导出肺毛细管炎,TLR4受体在肺的免疫炎症损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毛细管炎 狼疮 动脉粥样硬化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5-5p通过靶向调控FBXW7基因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娜萍 吴玉塘 +1 位作者 黄德奋 许朝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目的:探讨miR-195-5p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miR-195-5p在ox-LDL诱导的HUVEC... 目的:探讨miR-195-5p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miR-195-5p在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中的表达;CCK-8、ELISA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氧化应激和凋亡;双荧光酶素报告分析实验检测miR-195-5p的潜在作用靶点;Western blot检测靶蛋白在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miR-195-5p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miR-195-5p在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HUVECs细胞。随后,在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中沉默miR-195-5p能有效促进HUVECs细胞增殖,并抑制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表达和凋亡水平。双荧光酶素实验和Western blot结果分别显示miR-195-5p可以直接靶向FBXW7蛋白基因并负调控FBXW7的表达。最后,miR-195-5p能通过调节FBXW7的表达影响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增殖、氧化应激和凋亡。结论:miR-195-5p在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中高表达。此外,miR-195-5p能通过抑制FBXW7的表达来加剧ox-LDL诱导的HUVECs细胞毒性、氧化应激和凋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95-5p FBXW7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