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神经鞘瘤和间质瘤的MSCT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陶超超 陈自谦 +1 位作者 许尚文 梁礼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2342-2345,2367,共5页
目的探讨有助于结直肠神经鞘瘤和间质瘤鉴别诊断的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6例结直肠神经鞘瘤和25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MSCT影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分析二者影像学特征,ROC曲线分析... 目的探讨有助于结直肠神经鞘瘤和间质瘤鉴别诊断的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6例结直肠神经鞘瘤和25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MSCT影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分析二者影像学特征,ROC曲线分析阳性指标用于鉴别的效能。结果相对结直肠间质瘤而言,结直肠神经鞘瘤MS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为:直径小(2.5±1.3,t=3.850,P<0.001),结肠来源(75%vs 16%,Χ2=14.272,P<0.001),圆形(68.8%vs 36%,Χ~2=4.188,P=0.041),边缘光滑(68.8%vs 32%,Χ~2=5.299,P=0.021),均质(93.8%vs 48%,Χ~2=9.081,P=0.003),较少发生囊变(12.5%vs 60%,Χ~2=9.069,P=0.003)、坏死(6.25%vs 44%,Χ~2=6.716,P=0.010),轻中度强化(87.5%vs 52%,Χ~2=5.468,P=0.019),区域淋巴结肿大(31.3%vs 0,Χ~2=8.898,P=0.003)。两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生长方式、有无钙化、表面溃疡、远处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CT测量的肿瘤最大径4.4cm为最佳界值,鉴别结直肠神经鞘瘤和间质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0%(22/25)和87.5%(14/16),曲线下面积(AUC)=0.915。结论结直肠神经鞘瘤MSCT特征表现为结肠来源体积较小的肿瘤,边缘光滑,均质,较少发生囊变和坏死,可伴区域淋巴结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胃肠间质瘤 结直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小实性假乳头状瘤MSCT特征分析
2
作者 王燕华 陶超超 +1 位作者 许尚文 陈自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622-626,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小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MSCT典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7年7月,在我院明确病理诊断的47例胰腺SP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肿瘤大小分为最大径≤3cm组(小SPT组,n=15例)和>3cm组(大SPT组,32例)2组。对比... 目的探讨胰腺小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MSCT典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7年7月,在我院明确病理诊断的47例胰腺SP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肿瘤大小分为最大径≤3cm组(小SPT组,n=15例)和>3cm组(大SPT组,32例)2组。对比2组一般特征、MSCT表现、影像学诊断情况。结果与大SPT组相比,小SPT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MSCT影像学诊断误诊率高[80.0%(12/15)vs 28.1%(9/32),X^2=11.1192,P=0.001]。小SPT组MSCT影像学表现为纯实性肿块[100%(15/15)vs 18.75%(6/32),X^2=27.277,P=0.000]、边界模糊[33.3%(5/15)vs 3.13%(1/32),X^2=8.369,P=0.004]、未见明显包膜[73.3%(11/15)vs 31.25%(10/32),X^2=7.318,P=0.007]、增强扫描呈现均匀强化[46.7%(7/15)vs 15.6%(5/32),X^2=5.176,P=0.023]的比例更高。2组在MSCT表现的肿瘤形状、边缘、钙化、胰腺导管扩张、胰腺实质萎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腺小(≤3cm)SPT的MSCT影像学表现为纯实性肿块,平扫为均匀低密度,增强呈现均匀渐进性强化,往往肿瘤边界模糊,未见明显包膜,与胰腺大的SPT典型表现有所不同,容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