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预防中年患者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急性疼痛的最佳血浆靶浓度 被引量:7
1
作者 邹聪华 陈彦青 陈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92-1194,共3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防中年患者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最佳血浆靶浓度。方法择期行腹部大手术的中年男性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45~60岁,随机均分为五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minTCI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0.1ng/ml(A组)、0.15n...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防中年患者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最佳血浆靶浓度。方法择期行腹部大手术的中年男性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45~60岁,随机均分为五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minTCI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0.1ng/ml(A组)、0.15ng/ml(B组)、0.2ng/ml(C组)、0.25ng/ml(D组)、0.3ng/ml(E组),手术结束时停用TCI泵并连接PCIA泵。最佳血浆靶浓度的定义:使得患者的静息VAS评分≤3分,运动VAS评分≤6分,且无苏醒延迟,拔管后Ramsay评分在3分以下,术毕拔管后在无言语刺激的情况下RR在8次/分以上,鼻导管给氧后SpO2维持在98%以上。结果五组均无苏醒延迟。与其它四组比较,E组的睁眼时间、清醒拔管时间均延长(P<0.05)。与C、D、E组比较,A、B两组拔管后10、30、60min静息VA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D、E组比较,A、B、C三组拔管后30、60min的运动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舒芬太尼的最佳血浆靶浓度ED50为0.16ng/ml(95%可信区间0.13~0.18ng/ml)。结论在中年男性腹部大手术瑞芬太尼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泵入舒芬太尼的最佳血浆靶浓度ED50为0.16ng/ml(95%可信区间为0.13~0.18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血药浓度 术后急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卷4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2
作者 孙阳 褚艳侠 +1 位作者 郄明蓉 郑艾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10-511,共2页
关键词 疑难病案讨论 诊断依据 盆腔脓肿 盆腔包块 临床表现 腹痛 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卷7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3
作者 孙阳 刘国莉 王山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03-704,共2页
关键词 疑难病案讨论 a-羟丁酸脱氢酶 超声心动图检查 选登 肌钙蛋白检测 心肌损害 肺动脉高压 肺功能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通道单侧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腰椎管内囊肿 被引量:2
4
作者 余博飞 徐杰 +3 位作者 郑武 肖毓华 林院 田建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通道单侧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腰椎管内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6月-2018年1月在我科采用经皮通道单侧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13例腰椎管内囊肿患者的资料及临床恢复情况,其中滑膜囊肿5例,腱鞘囊肿3例,... 目的探讨经皮通道单侧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腰椎管内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6月-2018年1月在我科采用经皮通道单侧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13例腰椎管内囊肿患者的资料及临床恢复情况,其中滑膜囊肿5例,腱鞘囊肿3例,脊膜囊肿3例,表皮样囊肿2例,于术前和末次随访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JOA)来评估临床疗效。术后1周行腰椎CT三维重建,术后随访行腰椎MRI平扫和增强。结果手术时间74-200 min,平均119.2 min;术中出血量40-105 ml,平均61.5 ml;住院时间5-10 d,平均6.7 d;随访4-47月,平均23.8月。所有患者完全切除囊肿,无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JOA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改善,术后CT三维重建示单侧半椎板开窗范围,随访期间未见囊肿复发,无腰椎畸形或脊柱失稳的并发症。结论经皮通道单侧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腰椎管内囊肿,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确切等优点,且很好保护了脊柱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内囊肿 管状牵开器 微创手术 半椎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前成骨细胞过表达miR-381-3p并筛选差异蛋白
5
作者 秦晓飞 陈锦成 +2 位作者 朱国涛 罗骏 徐杰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6,共9页
目的筛选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miR-381-3p实验组(MC3-E1-mi)和对照组(MC3-E1-NC-mi)的差异蛋白,分析其生物学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慢病毒转染构建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荧光定时定量PCR验证转染结果;收集细胞样品提取蛋白并筛选... 目的筛选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miR-381-3p实验组(MC3-E1-mi)和对照组(MC3-E1-NC-mi)的差异蛋白,分析其生物学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慢病毒转染构建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荧光定时定量PCR验证转染结果;收集细胞样品提取蛋白并筛选差异蛋白;对差异蛋白数据进行GO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了4774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288种差异显著,表达上调138种,表达下调150种。GO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为基因复制与转录、蛋白质修饰;参与的分子功能主要为转移酶活性、转移含磷基团;差异蛋白的细胞组分多为细胞膜与细胞核。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蛋白涉及的主要通路为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线粒体自噬、胰高糖素信号通路、糖类代谢,与成骨密切相关的通路有AMPK、PI3K/Akt、mTOR及Notch信号通路。结论筛选出Arsb、CCN2、COL11A1、ADAM17、CCN3和fibrillin-1差异表达显著,AMPK、PI3K/Akt、mTOR及Notch信号通路可能是肌少-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骨质疏松症 MC3T3-E1细胞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