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靶位脉冲射频治疗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荣国 林昭众 +3 位作者 徐雪汝 傅少雄 陈日 施小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06-111,116,共7页
目的:比较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脉冲射频与脊神经前支联合后支脉冲射频治疗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老年胸背部PHN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n=20)为胸DRG脉冲射频... 目的:比较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脉冲射频与脊神经前支联合后支脉冲射频治疗老年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老年胸背部PHN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n=20)为胸DRG脉冲射频组,B组(n=20)为胸神经前支+后支脉冲射频组。治疗前所有病人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于首次治疗后第24 h,三次治疗后第24 h和出院后的1周、1月、3月、6月进行VAS评分,记录曲马多和加巴喷丁的摄取人数。治疗前、出院后1月、3月、6月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SF-36、焦虑、抑郁评分。比较上述两组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PSQI总分、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SF-36总分升高(P<0.05)。首次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后第24 h,A组VAS和曲马多摄取率均小于B组(P<0.05)。三次治疗后各同时点A、B两组比较,VAS评分、PSQI总分、SF-36总分、焦虑、抑郁评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曲马多摄取率比较,A组小于B组(P<0.05)。结论:胸DRG脉冲射频与脊神经前支+后支脉冲射频均可有效治疗老年PHN,但前者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背根神经节 胸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频大鼠CCI模型DRG对脊髓小胶质细胞IRF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方向宇 徐雪汝 +2 位作者 刘荣国 米立梅 许云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16-822,共7页
目的:研究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大鼠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CCI)模型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能否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中干扰素调节因子8(interferon regulato... 目的:研究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大鼠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CCI)模型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能否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中干扰素调节因子8(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8,IRF8)表达而减轻疼痛。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CCI组、CCI+PRF组、CCI+NPRF组,每组30只。采用结扎一侧坐骨神经主干制作大鼠CCI模型。CCI+PRF组于制模后第7 d,对术侧L4-5背根神经节进行脉宽20 ms、脉冲频率2 Hz,42℃,持续6 min的PRF治疗。CCI+NPRF组仅在相同位置放置射频电极,无脉冲治疗,持续6 min。制模前测量各组大鼠基础阈值,制模后1、3、5、7 d,PRF后1、3、5、7、14 d四组大鼠均接受行为学、痛阈测定。制模后7 d,PRF后7、14 d western blot检测IRF8蛋白表达。制模后7 d,PRF后14 d免疫荧光法检测Iba1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CCI组、CCI+PRF组、CCI+NPRF组大鼠于神经损伤后痛阈均显著降低(P<0.05),脊髓IRF8、Iba1表达上调(P<0.05)。脉冲射频后CCI+PRF组与治疗前比较痛阈升高(P<0.05),并显著高于CCI组和CCI+NPRF组(P<0.05),脊髓IRF8、Iba1表达则相应减少。结论:脉冲射频可缓解大鼠CCI模型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脊髓IRF8表达、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脉冲射频 背根神经节 小胶质细胞 IRF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