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环肺静脉疤痕形成情况及其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林 林建华 +6 位作者 吴梅琼 林亚洲 杨志平 陈建泉 苏家威 黄琦磊 张建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95-1000,共6页
目的:用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LGE-cMRI)检查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环肺静脉疤痕形成情况,探讨环肺静脉及各肺静脉疤痕占比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并比较冷冻球囊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的术后效果。方法:纳入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201... 目的:用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LGE-cMRI)检查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环肺静脉疤痕形成情况,探讨环肺静脉及各肺静脉疤痕占比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并比较冷冻球囊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的术后效果。方法:纳入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2014-07至2016-12期间住院并接受导管消融术的56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27例行射频消融术,29例行冷冻球囊消融术。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接受LGE-cMRI检查。术后6个月采用电话或门诊随访方式(患者主诉、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进行监测,如心电图记录到房颤、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且持续时间≥30 s,视为复发。结果:13例(23.21%)患者复发。LGE-cMRI检查显示,复发患者中环肺静脉疤痕占比低于未复发患者[(63.23±5.86)%vs (79.95±7.47)%,P<0.001]。所有患者中各肺静脉疤痕占比比较,右下肺静脉[(66.13±13.44)%]明显低于其他三支肺静脉[左上肺静脉(76.80±11.60)%,左下肺静脉(78.90±10.64)%,右上肺静脉(83.35±9.44)%],左上肺静脉的疤痕占比明显低于右上肺静脉,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发患者四支肺静脉疤痕占比均低于未复发患者,其中以左上肺静脉[(61.19±4.89)%vs (81.52±8.43)%]及右下肺静脉[(52.47±7.62)%vs(70.26±12.03)%]差异最为显著(P均<0.001)。冷冻球囊消融术后患者与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复发率、环肺静脉疤痕占比、复发患者中环肺静脉疤痕占比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房颤患者经导管消融术后的环肺静脉疤痕占比越低,术后复发率越高。各肺静脉中,右下肺静脉与左上肺静脉疤痕占比较低。冷冻球囊消融和射频消融术后环肺静脉疤痕占比相当,提示两种术式的肺静脉电隔离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钆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前的影像学特征与解剖风险分型
2
作者 方明程 章思铖 +2 位作者 洪景宣 陈新敬 郭延松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0-387,共8页
目的:评估单纯主动脉瓣反流(PAR)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前的影像学特征和解剖风险分型。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行TAVR治疗的中重度或重度PAR患者156例。收集患者术前主动脉根部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目的:评估单纯主动脉瓣反流(PAR)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前的影像学特征和解剖风险分型。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行TAVR治疗的中重度或重度PAR患者156例。收集患者术前主动脉根部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测量结果,总结解剖风险要点和分型,分析不同分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12个月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复合事件)的差异。结果:15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2.8±6.4)岁,男性占69.2%,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评分为(7.7±2.0)%,合并简单病变、一般病变和挑战病变的患者分别占比9.0%、37.8%和53.2%。患者行TAVR治疗的瓣膜移位风险极大(47.4%),瓣周漏风险(26.9%)、升主动脉扩张(26.9%)、低冠状动脉开口(37.2%)和横位心(23.7%)也很常见。挑战病变和一般病变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风险高于简单病变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新发左束支阻滞和起搏器植入。简单病变、一般病变和挑战病变的患者TAVR术后12个月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15.3%和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挑战病变的PAR患者术后12个月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非挑战病变患者(OR=3.38,95%CI:1.48~8.38,P=0.006)。结论:TAVR术前评估PAR患者解剖风险分型,对于减少围术期并发症以及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反流 解剖风险要点 解剖风险分型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直径旋磨头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志勇 关瑞锦 +8 位作者 陈诗泉 蒋辉 林锋 郭延松 陈斌 卢荔红 陈海峰 陈威 陈明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直径旋磨头行冠状动脉(冠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冠脉重度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4月收治12例冠脉重度钙化病变患者,行冠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分析冠脉斑块... 目的探讨应用小直径旋磨头行冠状动脉(冠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冠脉重度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4月收治12例冠脉重度钙化病变患者,行冠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分析冠脉斑块旋磨特征、血管造影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随访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2例患者16处病变均成功行冠脉斑块旋磨术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均为C型严重钙化病变,旋磨术后冠脉狭窄程度由术前的82.7%±7.6%降到术后的35.2%±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22枚药物洗脱支架。血管造影成功率为100%(16/16)。使用的旋磨头直径与血管直径比值为0.50±0.02,其中93.8%(15/16)病变旋磨头直径≤1.50 mm。手术成功率为91.7%(11/12)。术中1例(8.3%)出现慢血流、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术中未发生急性血管闭塞、冠脉穿孔、夹层、死亡及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病例。所有患者随访(7.1±2.5)个月,无再发心绞痛,未见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应用小直径旋磨头行冠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冠脉严重钙化病变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钙质沉着症 旋磨术 药物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