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伴肌少症患者骨密度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余明钿 张慧珍 +3 位作者 洪富源 杨声平 张艳敏 陈文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伴肌少症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情况。方法健康对照组57例。CKD患者123例,男性61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59.8±12.6岁。以核素肾动态显像获得的肾小球滤过率,将CKD组患者分为CKD1组(CKD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伴肌少症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情况。方法健康对照组57例。CKD患者123例,男性61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59.8±12.6岁。以核素肾动态显像获得的肾小球滤过率,将CKD组患者分为CKD1组(CKD1~2期)和CKD2组(CKD3~5期)。将研究对象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检测腰椎和髋关节骨密度及体质成份,评估肌肉质量、肌肉强度。结果①CKD2组患者腰椎、髋部和股骨颈骨密度T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CKD患者肌少症组腰椎、髋部和股骨颈骨密度均较非肌少症组骨密度T值显著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骨质疏松发生率分别为41.7%、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7,P=0.012)。结论骨密度随CKD病情进展而下降;CKD合并肌少症患者更易罹患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慢性肾脏病 肌少症 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