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弯曲电子内科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谢强 陈群 +3 位作者 李育宏 石琴 林江平 王成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22-425,共4页
恶性胸腔积液多为恶性肿瘤进展所致,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人预后差,尽早明确诊断可为治疗赢得时间,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病人预后。恶性胸腔积液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胸腔积液细胞学、胸部CT检查、免疫学、... 恶性胸腔积液多为恶性肿瘤进展所致,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的病人预后差,尽早明确诊断可为治疗赢得时间,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病人预后。恶性胸腔积液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胸腔积液细胞学、胸部CT检查、免疫学、支气管镜检查、经皮闭式胸膜活检等,但是尽管经过上述检查,仍有超过20%的患者不能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内科胸腔镜 诊断 胸部CT检查 电子 弯曲 恶性肿瘤晚期 支气管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腔内超声非实时引导下行肺活检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谢强 卢筠 +2 位作者 廖胜祥 钟爱虹 连秀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87-591,共5页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腔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EBUS)非实时引导下行肺活检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福州肺科医院就诊、且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未能发现病变的46例菌阴肺结...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腔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EBUS)非实时引导下行肺活检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福州肺科医院就诊、且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未能发现病变的46例菌阴肺结核患者,行EBUS非实时引导下的肺活检,观察诊断阳性率、不同部位肺部病灶发现率及安全性。结果通过EBUS非实时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46例菌阴肺结核患者中,40例肺部周边发现病变,病变总体发现率为86.96%(40/46)。40例通过EBUS技术发现病灶的患者中,32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明确诊断,诊断阳性率为80.00%(32/40);6例通过EBUS技术未发现病灶的患者,再次行常规支气管镜肺活检,常规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阳性者3例(3/6);其余的11例患者,7例通过CT引导下肺穿刺病理检查明确诊断,4例通过胸腔镜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40例通过EBUS技术发现病灶的患者中,病灶位于右上叶者诊断阳性11例(11/13),病灶位于右中叶者诊断阳性2例(2/3),病灶位于右下叶者诊断阳性8例(8/10),病灶位于左上叶者诊断阳性7例(7/8),病灶位于左下叶者诊断阳性4例(4/6)。46例患者支气管镜肺活检后的主要并发症为咯血(39.13%,18/46)和胸痛(13.04%,6/46),未出现气胸等并发症;均未进行特殊处理,白行缓解。结论EBUS非实时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率高,并发症少,适用于菌阴肺结核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腔内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3
3
作者 臧焕平 谢强 +3 位作者 钟爱虹 朱金秀 林恒 乐雨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1-596,共6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安罗替...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安罗替尼口服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化疗。评估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ORR分别为20.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分别为86.7%和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3.61个月和2.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位OS分别为6.00个月和4.4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研究组亚组分析示腺癌和鳞癌的中位PFS分别为3.62个月和3.2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4),中位OS分别为6.30和5.4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4)。研究组的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其他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食欲下降、乏力、贫血、血小板减少、高血压、蛋白尿、咯血、高脂血症,对照组为食欲下降、乏力、手足皮肤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均为1~2级。两组的不良反应经处理均可耐受。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多西他赛 二线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着症并发胞内分枝杆菌感染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剑东 黄梅萍 +2 位作者 阮琰 郑秀霞 陈晓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81-784,共4页
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肺部弥漫性病变,以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充满细颗粒状蛋白性物质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病。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是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 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肺部弥漫性病变,以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充满细颗粒状蛋白性物质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病。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是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引起的肺部感染,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国内文献有PAP并发肺结核的相关报道,但PAP并发NTM肺病国内外罕见报道,现将1例PAP并发胞内分枝杆菌感染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着症 分枝杆菌感染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并发 胞内 肺部弥漫性病变 PAP 病因不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