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月龄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早期气管插管拔管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施经添 何伦德 +2 位作者 金凌晖 黄惠毅 傅明鸿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86-390,415,共6页
目的探讨6月龄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早期气管插管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70例6月龄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全部病例按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分为早期拔管组(<12 h)和非早期拔管组(≥... 目的探讨6月龄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早期气管插管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70例6月龄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全部病例按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分为早期拔管组(<12 h)和非早期拔管组(≥12 h),比较两组在年龄、体重、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室间隔缺损大小、术前是否合并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或气管狭窄等方面的差异,将可能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al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因素。结果 6月龄以下患儿共70例,早期气管插管拔管51(72.86%)例。早期拔管组患儿平均体重高于非早期拔管组患儿,分别为(5.58±1.22)kg和(4.76±1.02)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6,P=0.011);早期拔管组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和CPB时间分别为(30.75±11.33)min和(57.55±12.17)min,非早期拔管组患儿分别为(48.47±22.04)min和(82.53±25.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拔管组患儿室间隔缺损明显小于非早期拔管组患儿[(0.81±0.24 cm)vs(1.07±0.25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主动脉阻断时间、室间隔缺损大小和CPB时间是影响婴儿室间隔缺损术后早期气管插管拔管的因素。结论对于心内畸形简单但术前病情严重的低月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是安全可行的。体重、主动脉阻断时间、室间隔缺损大小、CPB时间是影响术后早期气管插管拔管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室间隔缺损 气管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