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总结病例和文献复习,探讨影响儿童大脑大静脉动脉瘤样畸形(vein of Galen aneurysmal malformation,VGAM)介入栓塞治疗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采取介入治疗的VGAM患儿临床资料,同...目的通过总结病例和文献复习,探讨影响儿童大脑大静脉动脉瘤样畸形(vein of Galen aneurysmal malformation,VGAM)介入栓塞治疗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采取介入治疗的VGAM患儿临床资料,同时检索2010年1月至2024年10月PubMed、MEDLINE、Embase数据库上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病变血管结构、栓塞次数、首次栓塞途径、栓塞程度以及预后,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按照纳排标准共筛选出7篇文献报道67例患儿,与本院收治的3例合并纳入分析。70例患儿中,经介入栓塞治疗后预后良好46例(65.7%),预后不良24例(34.3%);男48例,女22例;首诊时间:产前14例,新生儿期23例,婴幼儿期33例;术前41例(58.6%)存在心力衰竭症状,33例(47.1%)合并脑积水;脉络丛型46例(65.7%),壁型24例(34.3%);29例经1次栓塞成功(41.4%),41例栓塞次数≥2次(58.6%);首次栓塞经动脉途径51例(72.9%),经静脉或双通路19例(27.1%);27例(38.6%)术后完全闭塞,43例未完全闭塞(6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闭塞程度可能是预后相关因素(P=0.04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血管结构(P=0.013)和闭塞程度(P=0.046)均是预后相关因素,脉络膜型预后良好的概率为壁型的0.175倍,完全闭塞者预后良好的概率为未完全闭塞者的3.370倍。结论介入栓塞是治疗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的首选方案,病变血管结构为壁型以及栓塞术后完全闭塞是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构建用于评估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生存预后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收集2000—2019年间公开发布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目的构建用于评估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生存预后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收集2000—2019年间公开发布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将筛选后的数据按2∶1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预后相关因素,构建神经母细胞瘤预后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和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辨别和校准能力,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列线图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5岁(HR=3.595,95%CI:2.122~6.091)或≥5岁(HR=4.556,95%CI:2.566~8.091)、肿瘤长径≥7.5 cm(HR=1.934,95%CI:1.347~2.777)、肿瘤位于肾上腺和腹膜后(HR=1.520,95%CI:1.029~2.247)、肿瘤转移(HR=5.263,95%CI:2.146~12.907)和未接受手术治疗(HR=1.866,95%CI:1.225~2.833)为神经母细胞瘤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上述变量纳入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进行1、3、5年的总生存率预测。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C指数分别为0.803和0.785,训练集中ROC曲线在1、3、5年的总生存率预测AUC值分别为0.782、0.829、0.842,验证集中分别为0.748、0.807、0.855。DCA曲线表明,列线图的预测概率阈值在0.1~0.6之间时,使用列线图预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预后更准确。结论年龄≥1岁、肿瘤长径≥7.5 cm、肿瘤原发于肾上腺和腹膜后、存在远处转移和未接受手术治疗是神经母细胞瘤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预后,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HR-HPV)的持续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已经感染HPV的女性无明显疗效。且由于各国之间提供的资源不均衡,发...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HR-HPV)的持续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已经感染HPV的女性无明显疗效。且由于各国之间提供的资源不均衡,发展中国家HPV预防性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对于大量在这类低接种率国家中已经感染HPV的妇女和发生子宫颈病变的女性,治疗性HPV疫苗存在巨大潜在临床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总结病例和文献复习,探讨影响儿童大脑大静脉动脉瘤样畸形(vein of Galen aneurysmal malformation,VGAM)介入栓塞治疗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福建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采取介入治疗的VGAM患儿临床资料,同时检索2010年1月至2024年10月PubMed、MEDLINE、Embase数据库上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病变血管结构、栓塞次数、首次栓塞途径、栓塞程度以及预后,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按照纳排标准共筛选出7篇文献报道67例患儿,与本院收治的3例合并纳入分析。70例患儿中,经介入栓塞治疗后预后良好46例(65.7%),预后不良24例(34.3%);男48例,女22例;首诊时间:产前14例,新生儿期23例,婴幼儿期33例;术前41例(58.6%)存在心力衰竭症状,33例(47.1%)合并脑积水;脉络丛型46例(65.7%),壁型24例(34.3%);29例经1次栓塞成功(41.4%),41例栓塞次数≥2次(58.6%);首次栓塞经动脉途径51例(72.9%),经静脉或双通路19例(27.1%);27例(38.6%)术后完全闭塞,43例未完全闭塞(6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闭塞程度可能是预后相关因素(P=0.04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血管结构(P=0.013)和闭塞程度(P=0.046)均是预后相关因素,脉络膜型预后良好的概率为壁型的0.175倍,完全闭塞者预后良好的概率为未完全闭塞者的3.370倍。结论介入栓塞是治疗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的首选方案,病变血管结构为壁型以及栓塞术后完全闭塞是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
文摘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HR-HPV)的持续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已经感染HPV的女性无明显疗效。且由于各国之间提供的资源不均衡,发展中国家HPV预防性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对于大量在这类低接种率国家中已经感染HPV的妇女和发生子宫颈病变的女性,治疗性HPV疫苗存在巨大潜在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