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的灵活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卉 林芸秀 +2 位作者 罗道枢 王世鄂 周瑞祥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33-734,共2页
随着本校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化接轨,自2009年开始招收海外留学生,目前本校海外教育学院已有400多名海外留学生。同时伴随着2013年第1期和2016年第2期全国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的申报,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对留学生的教学一... 随着本校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化接轨,自2009年开始招收海外留学生,目前本校海外教育学院已有400多名海外留学生。同时伴随着2013年第1期和2016年第2期全国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的申报,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对留学生的教学一直在不断探索和进步,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也一直不断完善。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学科,其中本校安排理论课51学时,实验课39学时。每个实验班约20人,小班制教学和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密切了师生间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理论课知识理解和掌握起到重要的相辅相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 留学生 实验课 胚胎学 组织学 数码互动实验室 教学条件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思政教育于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35
2
作者 范小兰 陈凌枫 +1 位作者 徐剑文 赵小贞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11-412,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思政课程之外,学生在校期间的每门课程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本校在解剖教学中借助独特的资源,以"医学人文"和...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思政课程之外,学生在校期间的每门课程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本校在解剖教学中借助独特的资源,以"医学人文"和"感恩教育"为核心,充分挖掘与运用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系统地组织规划各种教学活动,将思政教育与解剖学教学有机结合,在授业(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传道(培养医学生品德),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到医学生教育全过程,培育医术医德兼备的医学人才,传道、授业、解惑,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医学返璞归真,回归生命,至平至简,事半而功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专业课程 人体解剖学 教学模式 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生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解剖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锋 王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1,共2页
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如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翻转课堂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理念。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的解剖学教学模式,还是秉承着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 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如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翻转课堂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理念。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的解剖学教学模式,还是秉承着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实际上教师居主体地位,教师主讲,并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解剖学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医学院校 教师 实践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学教材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柯荔宁 黄文华 郭玮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5-637,共3页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医学教育与人类生命休戚相关,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是每一个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理想.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学教育模式也在创新中不断完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不仅要反映学科最新进展,还要生动体现教育思想和...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医学教育与人类生命休戚相关,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是每一个医学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理想.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学教育模式也在创新中不断完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不仅要反映学科最新进展,还要生动体现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所以医学生对教材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1].人体解剖学是一门讲授人体基本形态结构的古老学科,被视为其他医学学科的奠基石,本文对目前国内解剖学教材特点、现状和建设进行了调查和思考,旨在为加强解剖学教材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教材 医学教育模式 教育工作者 人体解剖学 人类生命 医学人才 教学内容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解剖学教材对一些结构不同的描述
5
作者 庄跃宏 林清 赵小贞 《解剖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58-459,共2页
作为海外医学生中最早接触的医学课程,解剖学学习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海外留学生6年的医学生生涯能否打下一个重要基础及他们完成后面学业的信心。由于中国的解剖学术语主要是19世纪初由留日学生引进中国,而日本的解剖术语又是从西方翻译过... 作为海外医学生中最早接触的医学课程,解剖学学习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海外留学生6年的医学生生涯能否打下一个重要基础及他们完成后面学业的信心。由于中国的解剖学术语主要是19世纪初由留日学生引进中国,而日本的解剖术语又是从西方翻译过来,因此目前中、英文解剖学术语及含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然而随着中国近、现代解剖学科的发展,中、英文解剖学术语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少数在名称或者内容描述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留学生 留日学生 内容描述 医学课程 解剖学 术语 学习效果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学生创新实验的显微外科人才培养 被引量:3
6
作者 庄跃宏 赵小贞 《解剖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皮瓣是修复由创伤、烧伤及肿瘤切除等原因引起的体表或浅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主要方式。皮瓣的类型也经历了从随意皮瓣、肌皮瓣、筋膜皮瓣到穿支皮瓣的线性演变过程,皮瓣的手术方式有2种,一种是局部转移,不需要血管吻合:另一种是游离皮瓣... 皮瓣是修复由创伤、烧伤及肿瘤切除等原因引起的体表或浅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主要方式。皮瓣的类型也经历了从随意皮瓣、肌皮瓣、筋膜皮瓣到穿支皮瓣的线性演变过程,皮瓣的手术方式有2种,一种是局部转移,不需要血管吻合:另一种是游离皮瓣,需要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术。显微外科手术时间较长;加之显微外科手术收费标准低,医护人员的待遇相对较低,愿意从事显微外科、掌握显微吻合等技术的年轻医生变少[1]。为了使我国整体创伤修复水平不断提升,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显微外科人才。从2007年起,教育部推出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2]。本教研组基于大学生创新实验本台,在显微外科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实验 游离皮瓣 显微外科 筋膜皮瓣 肿瘤切除 随意皮瓣 穿支皮瓣 血管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滞和非阻滞品系小鼠次级卵母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吕俊杰 逄丽丽 +4 位作者 程霄翔 连秀丽 初晨凤 魏建恩 王世鄂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检测阻滞品系昆明(KM)小鼠和非阻滞品系B6C3F1小鼠次级卵母细胞(MⅡ卵)基因表达差异,探讨KM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发育阻滞是否与母源基因表达差异相关.方法:分别收集KM小鼠和B6C3F1小鼠MⅡ卵,运用基因芯片分析和real...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检测阻滞品系昆明(KM)小鼠和非阻滞品系B6C3F1小鼠次级卵母细胞(MⅡ卵)基因表达差异,探讨KM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发育阻滞是否与母源基因表达差异相关.方法:分别收集KM小鼠和B6C3F1小鼠MⅡ卵,运用基因芯片分析和real-time PCR验证,母源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基因芯片检测共筛出差异表达基因995个,其中B6C3F1小鼠MⅡ卵上调基因有793个;下调基因有202个.B6C3F1小鼠MⅡ卵表达上调的基因主要与调节基因转录、蛋白质合成与转运、氧化还原、生长因子等相关.结论:KM与B6C3F1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发育潜能不同可能与母源基因表达差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卵母细胞 母源基因 基因表达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滞和非阻滞品系小鼠体外发育2-细胞胚基因表达水平的比较
8
作者 林翠英 史河秀 +3 位作者 张燕琴 姜雨飞 初晨凤 王世鄂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2,共5页
检测阻滞品系昆明小鼠和非阻滞品系B6C3F1小鼠体外发育2-细胞胚内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昆明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发育阻滞与哪些基因表达调控有关。方法:分别收集昆明小鼠和B6C3F1小鼠体外培养2-细胞胚,运用基因芯片分析和Real-timePC... 检测阻滞品系昆明小鼠和非阻滞品系B6C3F1小鼠体外发育2-细胞胚内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昆明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发育阻滞与哪些基因表达调控有关。方法:分别收集昆明小鼠和B6C3F1小鼠体外培养2-细胞胚,运用基因芯片分析和Real-timePCR验证。结果:基因芯片检测共筛出差异表达基因303个,其中昆明小鼠2-细胞胚表达上调基因有168个;下调基因有135个。昆明小鼠2-细胞胚表达上调的基因以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细胞结构和运动、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发育进程等为主;而下调基因与电子转移、蛋白质代谢和修饰、氨基酸代谢以及蛋白质靶向运输和定位等相关。结论:胚内能量供应不足和蛋白质合成障碍可能是昆明小鼠植入前胚体外发育出现2-细胞阻滞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前胚 2-细胞阻滞 体外培养 小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式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学专业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许颂华 赵小贞 王世鄂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24-625,共2页
早期接触人文学科方面的教育对医学生今后的人文素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渗透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有意识、有计划地融入其中.护理学专业... 早期接触人文学科方面的教育对医学生今后的人文素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渗透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有意识、有计划地融入其中.护理学专业的本质是关怀、维护人类健康,护理人员除了要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须具备较高的医学人文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教学 人体形态学 渗透式 护理学专业 医学人文素质 护理学基础 知识和技能 人文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和3在昆明小鼠卵母细胞和植入前胚中的表达与分布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俊杰 张卫玉 +4 位作者 林翠英 谢美容 王建新 王章敬 王世鄂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6-298,332,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2和3在昆明小鼠卵母细胞和植入前胚中的表达和分布,为进一步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对昆明小鼠卵母细胞和植入前胚发育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2和3在昆明小鼠卵母细胞和植入前胚中的表达和分布,为进一步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对昆明小鼠卵母细胞和植入前胚发育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显色和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结果:RT-PCR检测显示,FGFR1、FGFR2和FGFR3mRNA在昆明小鼠卵母细胞和植入前胚均有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显色、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显示FGFR1、FGFR3免疫阳性反应见于卵母细胞和植入前胚胞质周边,靠近细胞膜;FGFR2阳性反应较均匀分布于卵母细胞和植入前胚的胞质。结论:FGFR1、FGFR2、FGFR3在小鼠卵母细胞和植入前胚发育的不同阶段都有表达,可能介导FGF调节小鼠卵母细胞和植入前胚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卵母细胞 植入前胚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短暂性缺氧对神经源性分化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晓艳 徐剑文 +1 位作者 王玮 郭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1,共3页
观察短暂性缺氧后鼠脑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在神经系统再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通过延迟剖宫产术建立胎鼠宫内窘迫模型,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时间海马结构NeuroD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 观察短暂性缺氧后鼠脑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在神经系统再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通过延迟剖宫产术建立胎鼠宫内窘迫模型,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时间海马结构NeuroD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模型组无论在齿状回颗粒下层(SGZ)还是CAl区,NeuroD在P13、P20、P27d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增高。结论:短暂性缺氧后诱导NeuroD mRNA增高,可能参与了神经系统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短暂性缺氧 神经源性分化因子 齿状回颗粒下层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成鞘细胞移植与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应用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功能恢复和Nogo-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锋 王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3-447,共5页
目的:探讨嗅成鞘细胞(OECs)移植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自新生SD大鼠嗅球取材,纯化培养嗅成鞘细胞;建立大鼠脊髓挫伤模型,术后1、3、7、14d,参照BBB法进行各组神... 目的:探讨嗅成鞘细胞(OECs)移植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自新生SD大鼠嗅球取材,纯化培养嗅成鞘细胞;建立大鼠脊髓挫伤模型,术后1、3、7、14d,参照BBB法进行各组神经功能检测,取脊髓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Nogo—A表达。结果:OECs组和MP组在7、14d BBB评分高于SCI组,但低于OECs+MP组;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显示:在3、7、14d,OECs组和MP组Nogo-A的表达量与SCI组相比,均呈明显下调;但其下调Nogo-A效应低于OECs+MP组。结论:OECs移植联合应用MP可明显改善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部分与下调Nogo-A表达有关;OECs移植与MP联合应用在促进SCI后神经功能恢复方面要优于单独使用OECs或MP,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成鞘细胞 甲基强的松龙 脊髓损伤 Nogo—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大鼠膜铁转运蛋白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13
作者 林清 张更 +2 位作者 林如英 林穗金 王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大鼠膜铁转运蛋白1(FPN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新生4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缺血PVL组,于术后1d、3d、1周和4周取脑,分离大脑皮质、海马和脑室周围白质,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分...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大鼠膜铁转运蛋白1(FPN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新生4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缺血PVL组,于术后1d、3d、1周和4周取脑,分离大脑皮质、海马和脑室周围白质,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各脑区铁含量,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显色观察FPN1蛋白定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FPN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VL组各脑区铁含量于术后1d与3d无增加;术后1周均较对照组增高,其中以脑室周围白质铁含量增加最显著,皮质次之,海马最少;术后4周皮质铁含量略有降低,海马铁含量已降至对照组水平,而脑室周围白质铁含量仍处于高水平。PVL组各脑区FPN1 mRNA和蛋白于术后1d与3d未见明显变化;术后1周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术后4周皮质FPN1表达量有所恢复,海马FPN1已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但脑室周围白质FPN1仍较对照组降低。结论:缺氧缺血PVL大鼠皮质、海马与脑室周围白质铁含量升高,而FPN1的表达减少,两者均呈时空依赖性。提示新生4日龄SD大鼠缺氧缺血后FPN1表达减少可能引起脑铁升高,促进PVL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铁转运蛋白1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缺氧缺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euroD的时空表达
14
作者 王锋 简国坚 王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改良Allen''s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模型,以假手术组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RT-PCR、免疫印迹分别检测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Neuro...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改良Allen''s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模型,以假手术组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RT-PCR、免疫印迹分别检测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NeuroD的表达变化.结果:NeuroD特异性表达于脊髓灰质,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脊髓损伤后3d,NeuroD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5d达到峰值,7d后回落;Neurod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则在急性脊髓损伤5d后明显升高,持续至第7天,14d明显回落.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可上调NeuroD表达水平,提示NeuroD参与了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脊髓损伤 NEUR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1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对干细胞的调控
15
作者 连秀丽 王世鄂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2,共3页
Pin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能够特异性地催化磷酸化的丝/苏氨酸-脯氨酸基序使其发生构象的改变,从而调节底物蛋白的功能[1].与正常组织相比,Pin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明显过表达,对肿瘤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称为肿... Pin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能够特异性地催化磷酸化的丝/苏氨酸-脯氨酸基序使其发生构象的改变,从而调节底物蛋白的功能[1].与正常组织相比,Pin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明显过表达,对肿瘤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称为肿瘤发生的催化分子[2].因此,Pin1作用机制的阐明对进一步研究不同肿瘤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Pin1结构与功能及其对干细胞的调控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1 干细胞 调控 结构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肿瘤组织 正常组织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与重构胚的发育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芳芳 黄海辉 杨晓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前体细胞克隆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平均效率还不到5%,仍面临着许多障碍,如重构胚胎在发育各个阶段的死亡率非常高,且后代常出现畸形等。究其原因可能与重构胚的细胞核重编程异常有关。细胞核的重编程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表观遗... 目前体细胞克隆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平均效率还不到5%,仍面临着许多障碍,如重构胚胎在发育各个阶段的死亡率非常高,且后代常出现畸形等。究其原因可能与重构胚的细胞核重编程异常有关。细胞核的重编程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表观遗传修饰异常。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基因印记、X染色体失活、端粒、组蛋白修饰等,其中DNA甲基化起重要作用。正常的DNA甲基化能改善供核细胞的重编程,从而提高核移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发育 表观遗传修饰 X染色体失活 组蛋白修饰 细胞克隆 基因印记 细胞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子宫内膜修复模型中β-catenin、CD146的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魏玉珍 张艺宏 +1 位作者 杨信志 林芸秀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和CD146在子宫内膜修复中的表达。方法:子宫腔注射花生油建立内膜修复模型,于注油后48h切除双侧卵巢。分别于去卵巢后0、24、48、72、96h取子宫角,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ctiveβ-catenin、CD146蛋白的表达,qRT-PCR... 目的:探讨β-catenin和CD146在子宫内膜修复中的表达。方法:子宫腔注射花生油建立内膜修复模型,于注油后48h切除双侧卵巢。分别于去卵巢后0、24、48、72、96h取子宫角,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ctiveβ-catenin、CD146蛋白的表达,qRT-PCR检测β-catenin mRNA水平。结果:去卵巢后0h内膜出现广泛蜕膜化反应,24h内膜坏死剥脱,48h明显增厚,96h基本完成修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子宫内膜中activeβ-catenin在去卵巢后0h阳性极弱,24h后开始增加,48h达高峰,72h开始下降,96h继续下降。内膜中CD146蛋白表达与β-catenin有相似性。去卵巢后0h主要分布在血管内皮,基质细胞较少阳性,24h稍下降,但基质细胞阳性表达增多,48h明显增加并达高峰,72h开始下降,96h继续下降。qRT-PCR结果显示β-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从48h开始略升高(1.63±0.10),72h最高(2.16±0.18),96h稍下降(1.98±0.23)。结论:β-catenin和CD146在子宫内膜修复过程中呈时空特异表达,提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子宫内膜的修复过程,可能与CD146^+的潜在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修复 Β-CATENIN CD146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修饰剂对重构胚发育的影响
18
作者 李明 郑鸣 杨晓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6-848,共3页
自从“Dolly”绵羊克隆成功后,先后有哺乳动物鼠、猪、牛、狗、马等克隆成功的报道,但目前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成功率仍很低,其主要与卵母细胞对供体核的不完全重编程有关。核重编程主要表现为供体核基因的表观遗传改变并指导重构... 自从“Dolly”绵羊克隆成功后,先后有哺乳动物鼠、猪、牛、狗、马等克隆成功的报道,但目前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成功率仍很低,其主要与卵母细胞对供体核的不完全重编程有关。核重编程主要表现为供体核基因的表观遗传改变并指导重构胚胎的正常发育。在核移植过程中,体细胞(供核细胞)携带着其组织所特有的表观遗传修饰标志,这种标志在核重编程中必须被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修饰 胚发育 修饰剂 体细胞核移植 哺乳动物 卵母细胞 正常发育 遗传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体内外对胃癌细胞p53及γ干扰素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朱瑜 杨文倩 +5 位作者 程艺云 宫喜 蔡蓉 王开放 周瑞祥 刘卉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0-13,67,共5页
目的 :探讨褪黑素体内外对胃癌细胞p53、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荷胃癌后,分别用100、150 mg/kg的褪黑素及其拮抗剂30 mg/kg分组干预2周;用0、2、4、6、8 mmol/L不同浓度褪黑素干预胃癌细胞24 h;运用蛋白免疫印... 目的 :探讨褪黑素体内外对胃癌细胞p53、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荷胃癌后,分别用100、150 mg/kg的褪黑素及其拮抗剂30 mg/kg分组干预2周;用0、2、4、6、8 mmol/L不同浓度褪黑素干预胃癌细胞24 h;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胃癌p53、IFN-γ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及细胞上清IFN-γ的浓度变化。结果 :褪黑素干预组肿瘤质量、体积均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肿瘤组织中p53的表达上调,IFN-γ蛋白表达下调;血清IFN-γ浓度均明显下降。褪黑素拮抗剂组小鼠肿瘤质量、体积均增大;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下调。褪黑素作用24h后,4mmol/L组细胞p53表达明显上调;4、6mmol/L组细胞IFN-γ蛋白表达明显上调,6mmol/L组上清IFN-γ浓度显著降低。结论 :褪黑素通过下调胃癌细胞IFN-γ及上调p53表达以达到免疫调节及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褪黑素 P53 Γ干扰素 褪黑素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内交感神经纤维芽生与神经病理性痛 被引量:1
20
作者 祁琪 鲁亚成 +1 位作者 李飞 李云庆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31-334,共4页
周围神经损伤诱发神经病理性痛,引起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目前关于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在许多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中观察到背根神经节(DRG)内的交感神经纤维芽生、围绕在节细胞周围形成篮状结构。以往的研究结... 周围神经损伤诱发神经病理性痛,引起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目前关于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在许多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中观察到背根神经节(DRG)内的交感神经纤维芽生、围绕在节细胞周围形成篮状结构。以往的研究结果提示这些篮状结构(感觉-交感耦联)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现拟就DRG中交感神经纤维芽生与神经病理性痛及其敏化之间的关系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痛 交感神经 芽生 背根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