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抑制MHCⅡ类分子表达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欧启水 林琪 +3 位作者 林琳 黄立东 陆佩华 周光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7,81,共4页
目的:评价cⅡTA(MHC class Ⅱ transactivator,CⅡTA)基因突变体和反义RNA对MHCⅡ类分子的抑制效率和胞内稳定性,为改造MHC分子奠定基础。方法:用PCR、酶切及连接技术,构建不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2,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3... 目的:评价cⅡTA(MHC class Ⅱ transactivator,CⅡTA)基因突变体和反义RNA对MHCⅡ类分子的抑制效率和胞内稳定性,为改造MHC分子奠定基础。方法:用PCR、酶切及连接技术,构建不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2,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3突变体及CⅡTA基因的反义RNA-pcDNA3/CⅡTA反。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突变体、反义RNA及空载体pcDNA3转入PIEC细胞和L23细胞中。持续四个月,流式细胞术观察它们对PIEC/L23细胞株MHCⅡ类(SLA-DR)分子的诱导性和组成性表达的影响。结果:转染pcDNA3、pcDNA3mCⅡTA2后,PIEC/L23细胞SLA-DR的表达没有受到抑制,转染pcDNA3mCⅡTA3后,9/20(45.0%)的PIEC细胞、10/20(50.0%)的L23细胞SLA-DR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高达 90%以上;转染pcDNA3mCⅡTA反后,7/15(46.7%)PIEC细胞、5/15(33.3%)L23细胞SLA-DR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高达85%以上。持续检测4个月,转染pcDNA3mCⅡTA3的PIEC/L23细胞SLA-DR的表达受抑率均在90%以上。转染反义 RNA的PIEC/L23细胞在第65/45天,SLA-DR表达抑制率降至10%以下。结论:构建成功的CⅡTA突变体和反义RNA均能有效抑制SLA-DR表达,但CⅡTA突变体稳定存在于胞内的时间长,构建突变体是利用CⅡTA抑制MHCⅡ类分子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ⅡTA SLA 突变体 反义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