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差公式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陶娴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78-380,共3页
为了使颜色的视觉评价与色差公式的计算结果更好地吻合,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l’Eclairage,CIE)与各国颜色科学家不断地对色差公式进行了修正,其中主要应用于牙科的色差公式有:CIELAB、CMC(l:c)、DIN99、C... 为了使颜色的视觉评价与色差公式的计算结果更好地吻合,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l’Eclairage,CIE)与各国颜色科学家不断地对色差公式进行了修正,其中主要应用于牙科的色差公式有:CIELAB、CMC(l:c)、DIN99、CIEDE2000[1]等。本文通过回顾色差公式的发展,介绍其在口腔领域的研究和应用。1 CIELAB1931~197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色差 视觉评价 委员会 DEL 科学家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临床5种常用光固化灯光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林晓丽 于皓 +2 位作者 林泓磊 郑明 程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3-387,共5页
目的:研究5种口腔LED光固化灯的光学性能,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光固化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全新的不同型号口腔LED光固化灯5台(SLC-VIIIB(杭州四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DemiPlus(Kerr),Elipar S10(3M ESPE),Elipar(3M ESPE),VALO(Ultradent))... 目的:研究5种口腔LED光固化灯的光学性能,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光固化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全新的不同型号口腔LED光固化灯5台(SLC-VIIIB(杭州四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DemiPlus(Kerr),Elipar S10(3M ESPE),Elipar(3M ESPE),VALO(Ultradent)),用辐照度光谱仪对LED光固化灯分别进行波形、波峰光强值及光强变化的测量,使用Bwsped4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SPSS 18.0软件对光强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台口腔LED光固化灯波形最大吸收峰波长值接近,均趋近于460nm,不同型号的LED光固化灯的光强变化趋势各有特点,但都比较稳定。通过比较,相对光强大小排序如下:VALO>Elipar>Elipar S10>SLC-VIIIB>DemiPlus。结论:初步认为在测试的5台LED光固化灯中,VALO的光学性能最为优秀,吸收光谱范围广,时间短,功率高,效率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灯 波形 波峰值 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次数对牙科全瓷微结构和色差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庞莉苹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44-346,349,共4页
目的:评价烧结次数对牙科全瓷微结构和色差的影响。方法:样本由3种品牌的全瓷材料制作,即:热压全瓷(IPS EmpressⅡ)、氧化铝全瓷(In-Cream alumina)和氧化锆全瓷(Cercon CAD/CAM zirconia)。通过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r,XRD)和... 目的:评价烧结次数对牙科全瓷微结构和色差的影响。方法:样本由3种品牌的全瓷材料制作,即:热压全瓷(IPS EmpressⅡ)、氧化铝全瓷(In-Cream alumina)和氧化锆全瓷(Cercon CAD/CAM zirconia)。通过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r,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表征烧结后全瓷样本,分光光谱仪上测量和计算烧结后全瓷样本的色差(ΔE*ab)。结果:XRD和SEM结果显示5次烧结后热压全瓷基底冠和饰面瓷均发生由无定形玻璃相向晶相的转变,而氧化铝全瓷和氧化锆全瓷的转变则相反。烧结次数与全瓷品牌和ΔE*ab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氧化铝全瓷5次烧结后的色差最大(1.9),已接近临床可接受色差的域值。结论:烧结次数因玻璃相与晶相之间的相互转变对色差造成影响,5次烧结后热压全瓷发生了玻璃相向晶相的转化,氧化锆全瓷几乎不受影响。但5次烧结后的3种全瓷的色差变化仍在视觉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全瓷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区天然牙表面着色沉积物的理化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江武 苏艳君 林昌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56-1058,1061,共4页
目的:本实验旨在表征天然牙表面着色沉积物表面和内部的微结构及着色物粉末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着色物表面形态结构和厚度进行观察。利用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着色物粉末的化学元素。借助于... 目的:本实验旨在表征天然牙表面着色沉积物表面和内部的微结构及着色物粉末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着色物表面形态结构和厚度进行观察。利用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着色物粉末的化学元素。借助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色物粉末的官能团和晶体结构。结果:着色沉积物中除含有高度钙化的成分外,还含有C、O和N等有机成分及以磷酸钙盐的形式存在的P、Ca和Fe微量元素。着色沉积物在牙表面成片层样结构。结论:结果提示:着色物可能是以磷酸钙盐和大分子有机成份的混合形式沉积在天然牙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沉积物 天然牙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多酚导致口腔收敛性感觉的红外和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苏艳君 陈国洋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1-804,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红外和荧光光谱,探索绿茶多酚的典型化合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全唾液(WS)和腮腺唾液(PS)结合引起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获得的荧光光谱,计算Stern-Volmer(KSV)、双分子猝灭(Kq)、静态猝...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红外和荧光光谱,探索绿茶多酚的典型化合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全唾液(WS)和腮腺唾液(PS)结合引起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获得的荧光光谱,计算Stern-Volmer(KSV)、双分子猝灭(Kq)、静态猝灭(KS)和表观静态猝灭常数(K)。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WS和PS修饰的石英晶体表面吸附EGCG前后的红外光谱。结果:KS大于K表明猝灭类型以静态猝灭为主,并形成了EGCG/唾液基态复合物。WS的KS大于PS提示WS的猝灭程度高于PS。红外光谱表明EGCG吸附唾液的驱动力来源于氢键。结论:EGCG可通过其结构中大量的羟基启动口腔收敛性感觉反应。全唾液较之腮腺唾液有更强的中和能力和拮抗EGCG的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荧光猝灭 唾液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时冠对牙周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守治 闫福华 +2 位作者 程辉 章少萍 赵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26-528,共3页
目的 :探讨暂时冠对牙周环境的影响。方法 :对需作全冠或固定义齿修复的 15个病人的 15颗基牙 ,在牙体预备前及牙体预备后戴塑料暂时冠一周 ,记录牙龈探诊出血情况 ,测量龈沟液量 ,并检测GCF -AST水平。结果 :戴塑料暂时冠一周后 ,龈炎... 目的 :探讨暂时冠对牙周环境的影响。方法 :对需作全冠或固定义齿修复的 15个病人的 15颗基牙 ,在牙体预备前及牙体预备后戴塑料暂时冠一周 ,记录牙龈探诊出血情况 ,测量龈沟液量 ,并检测GCF -AST水平。结果 :戴塑料暂时冠一周后 ,龈炎发生率、龈沟液量及GCF -AST活性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制作精良的暂时冠戴用一周不会对牙周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时冠 龈沟液 牙周组织 天氡氨酸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铬合金铸造卡环弹性形变限度及相应卡抱力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敏锐 程辉 +2 位作者 郑明 李秀容 陈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钴铬合金铸造卡环的弹性形变限度及其相应卡抱力。方法:将由3个不同厂家生产的钴铬合金制得的铸造卡环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加载-形变测试,计算机自动采集测试过程中的加载-形变曲线,曲线经一系列软件处理、计算后最终获得... 目的:研究钴铬合金铸造卡环的弹性形变限度及其相应卡抱力。方法:将由3个不同厂家生产的钴铬合金制得的铸造卡环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加载-形变测试,计算机自动采集测试过程中的加载-形变曲线,曲线经一系列软件处理、计算后最终获得卡环在比例极限内的弹性形变限度及相应卡抱力。结果:3种钴铬合金铸造卡环的弹性形变限度不尽相同,但其相应卡抱力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测试卡环的长度为10.0mm、卡环支撑处的厚度和宽度分别是(0.96±0.02)mm和(1.71±0.02)mm时,3种卡环的弹性形变限度范围是0.32~0.36mm,其相应卡抱力的范围是9.31~10.47N。结论:钴铬合金铸造卡环进入基牙的倒凹深度应以0.25m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铬合金 卡环 弹性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和绿茶多酚与猪胰腺α-淀粉酶的荧光猝灭反应 被引量:13
8
作者 林锋 姚江武 陶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用红茶和绿茶的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猝灭猪胰腺α-淀粉酶(porcine pancreaticα-amylase,PPA)的蛋白质内源性荧光。方法:通过获得的荧光光谱,计算Stern-Volmer猝灭常数(KSV)、双分子猝灭常数(kq)、表观静态猝灭常... 目的:本研究旨在用红茶和绿茶的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猝灭猪胰腺α-淀粉酶(porcine pancreaticα-amylase,PPA)的蛋白质内源性荧光。方法:通过获得的荧光光谱,计算Stern-Volmer猝灭常数(KSV)、双分子猝灭常数(kq)、表观静态猝灭常数(Kapp)、动态猝灭常数(KD)和静态猝灭常数(KS)。统计采用t检验,检验水平α=0.05。结果:结合和猝灭反应明显受到PPA结构的影响。通过Stern-Volmer荧光猝灭图显示的特征,证实TP与PPA之间发生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比较动、静态猝灭常数(KD与KS)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分子猝灭常数(kq)大于双分子扩散限制性猝灭常数(1×1010.M-1.s-1);表明红茶和绿茶的TP与PPA的反应是以形成基态复合物的静态猝灭为主。伴随红茶和绿茶溶液滴定的浓度增加,PPA荧光发射波长(λem)发生红移,红茶猝灭时荧光发射波长由384nm红移至404nm,绿茶组则由384nm红移至402nm。红茶和绿茶TP的猝灭效果相同。结论:实验数据提示:TP与PPA的反应确引起了PPA的分子构象发生改变,TP与PPA的反应驱动力源自氢键结合、静电引力和疏水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Α-淀粉酶 荧光 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预备体表面经极固宁^(TM)处理后对全冠固位力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文多 程辉 +3 位作者 郑明 郑志强 马守治 胡志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60-460,共1页
关键词 极固宁^TM 固位力 牙预备 全冠 体表 玻璃离子水门汀 过敏症状 牙体制备 体外实验 牙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对木瓜蛋白酶水解唾液膜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水根 林志明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7-620,共4页
目的:本实验以人全唾作为唾液获得性膜的体外实验模型,研究不同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条件下木瓜蛋白酶水解的动力学。方法:通过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在各种条件下观察酶水解唾液膜的频率变化。结果:在各种条件下唾液膜被木瓜蛋白酶部分水... 目的:本实验以人全唾作为唾液获得性膜的体外实验模型,研究不同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条件下木瓜蛋白酶水解的动力学。方法:通过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在各种条件下观察酶水解唾液膜的频率变化。结果:在各种条件下唾液膜被木瓜蛋白酶部分水解。木瓜蛋白酶与唾液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对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的改变敏感。在选择和应用酶时,该特性应加以考虑。降低pH值,提高离子强度(1~5mmol/L范围内)和温度,木瓜蛋白酶的催化效率增强。结论:酶动力学显示木瓜蛋白酶水解唾液膜的过程具有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的依赖性特点。在牙膏、漱口水、义齿清洁剂的配方中利用木瓜蛋白酶的这一特点,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抗菌复合剂。酶的最佳化尚需更进一步理解反应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和多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全唾液pH值离子强度 温度 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熔铸钴铬烤瓷合金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泓磊 张长源 +2 位作者 郑明 林东红 程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7期669-672,共4页
目的:评价反复熔铸后钴铬合金的细胞毒性。方法:原代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按照ISO10993标准,制备经1~3次熔铸钴铬烤瓷合金浸提液,CCK-8法测定其对HGFs增殖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HGFs生长情况,初步评价经1~3次熔铸后钴铬烤... 目的:评价反复熔铸后钴铬合金的细胞毒性。方法:原代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按照ISO10993标准,制备经1~3次熔铸钴铬烤瓷合金浸提液,CCK-8法测定其对HGFs增殖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HGFs生长情况,初步评价经1~3次熔铸后钴铬烤瓷合金的生物相容性。结果:经1~3次熔铸后的钴铬烤瓷合金细胞毒性级为1~2级,各实验组细胞形态良好,经2、3次熔铸的钴铬烤瓷合金A值与经1次熔铸的钴铬烤瓷合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认为经1~3次后熔铸的钴铬烤瓷合金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熔铸 CCK-8 钴铬烤瓷合金 体外细胞毒性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和绿茶多酚对猪胰腺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文君 姚江武 陶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研究红茶和绿茶抑制剂对猪胰腺α-淀粉酶催化水解淀粉的抑制效果和特异性。方法:实验在25℃和pH6.9条件下进行。混合0.7 mL不同浓度的淀粉和0.2 mL红绿茶(7.5 g/L),添加0.1 mLPPA(0.04 g/L),进行5 min孵化反应。通过SmartSpec Plus... 目的:研究红茶和绿茶抑制剂对猪胰腺α-淀粉酶催化水解淀粉的抑制效果和特异性。方法:实验在25℃和pH6.9条件下进行。混合0.7 mL不同浓度的淀粉和0.2 mL红绿茶(7.5 g/L),添加0.1 mLPPA(0.04 g/L),进行5 min孵化反应。通过SmartSpec Plus Spectrophotometer不间断540 nm波长下,测量PPA催化生成的麦芽糖的吸光度增加值。通过动力曲线的直线段斜率获得反应速度,动力学参数(Vmax和Ks)由Lineweaver-Burk图求出,抑制类型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结果:无抑制剂和红茶抑制剂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抑制剂和绿茶抑制剂的酶-底物解离常数(Ks)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茶抑制剂解离常数(Ki)值高于绿茶(P<0.05)。结论:红茶抑制为非竞争抑制型,绿茶抑制为竞争抑制型。红茶抑制剂既能与自由酶活化中心位点结合,也能与酶-底物上的位点结合,而绿茶抑制剂仅能与活化中心位点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绿茶 猪胰腺α-淀粉酶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监测人唾液在金表面形成生物膜的过程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国洋 姚江武 陶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原位、实时和动态测量全唾液、腮腺唾液和颌下腺/舌下腺唾液在Au石英晶体芯片表面形成生物膜的过程。方法:收集刺激性的上述3种唾液,QCM-D监测唾液蛋白吸附于Au石英晶体芯片表面所造成的频率改... 目的: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原位、实时和动态测量全唾液、腮腺唾液和颌下腺/舌下腺唾液在Au石英晶体芯片表面形成生物膜的过程。方法:收集刺激性的上述3种唾液,QCM-D监测唾液蛋白吸附于Au石英晶体芯片表面所造成的频率改变和消散因子的变化,及形成生物膜的质量、厚度、剪切弹性模量和剪切粘度。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a=0.05)。结果:全唾液、腮腺唾液和颌下腺/舌下腺唾液蛋白质吸附达饱和状态时的频率改变,生物膜厚度和质量为SMSLS>W S>PS(P<0.05)。消散因子的变化、生物膜的剪切弹性模量和剪切粘度为PS>SMSLS和W S(P<0.05)。结论:3种唾液吸附动力学特性和形成生物膜的差异是由于其成分不同所造成的。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是研究膜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 唾液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水解对β-酪蛋白膜的形态和黏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怡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评价木瓜蛋白酶水解对牛β-酪蛋白(β-CN)膜表面形态和黏弹性的影响。方法:将β-CN通过自组装固定于芯片表面,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QCM-D)测量β-CN膜能量消散因子(ΔD)和频... 目的:评价木瓜蛋白酶水解对牛β-酪蛋白(β-CN)膜表面形态和黏弹性的影响。方法:将β-CN通过自组装固定于芯片表面,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QCM-D)测量β-CN膜能量消散因子(ΔD)和频率(ΔF)和黏弹性变化。β-CN膜水解前后的表面形态变化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表征。结果:伴随着酶浓度提高,残余的β-CN膜的黏弹性增加(P<0.05)。AFM图像显示水解后残余的β-CN膜的厚度和粗糙度均降低。结论:木瓜蛋白酶水解β-酪蛋白β-CN膜的反应具有浓度依赖性特征;水解反应使膜变得较薄而光滑,且更加紧凑和较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β-酪蛋白 水解 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老化对纤维增强树脂桩剪切强度和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月静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0-692,共3页
目的:研究加速老化对不同品牌纤维增强树脂桩的剪切强度和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5种纤维桩(Mac-ro-lockTMPost、Luxa Post、Para Post Taper Lux、Ivoclar Vivadent FRC Postec Plus、Nordin Glassix+plus)随机分为老化组和无老化组并... 目的:研究加速老化对不同品牌纤维增强树脂桩的剪切强度和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5种纤维桩(Mac-ro-lockTMPost、Luxa Post、Para Post Taper Lux、Ivoclar Vivadent FRC Postec Plus、Nordin Glassix+plus)随机分为老化组和无老化组并测量剪切强度、显微结构及红外光谱图。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老化前后不同品牌样本剪切强度的差异(α=0.05)。结果:各品牌样本老化前后剪切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化后纤维丝周围附着的基质大部分分离;老化后酯的红外光谱吸光度增加。结论:老化后基质发生了物理老化和氧化反应,交联密度增加,纤维丝/基质界面粘结力减弱并分离,剪切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树脂桩 加速老化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绿茶多酚与人唾液α-淀粉酶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志明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0-653,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红/绿茶多酚与人唾液α-淀粉酶(human salivaryα-amylase,HSA)的相互作用,探讨产生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理。方法:在285nm的激发波长(λex)下,进行红茶和绿茶多酚对HSA的荧光猝灭反应。通过激发内源性荧光基团,获...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红/绿茶多酚与人唾液α-淀粉酶(human salivaryα-amylase,HSA)的相互作用,探讨产生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理。方法:在285nm的激发波长(λex)下,进行红茶和绿茶多酚对HSA的荧光猝灭反应。通过激发内源性荧光基团,获得荧光光谱,计算静态猝灭常数(KS)、表观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A)、表观静态猝灭常数(K)、结合位点(n)和发射波长变化(λem),对两组样品的各个参数行配对t检验(α=0.05)。结果:荧光猝灭的特征显示红茶和绿茶多酚与HSA均可形成复合物,而红茶(蓝移5.140nm)和绿茶(蓝移18.660nm)造成的光谱变化表明HSA分子构象改变。尽管绿茶表观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A)大于红茶,但由于HSA蛋白质分子的折叠导致了绿茶静态猝灭常数(KS)小于红茶。结论:红茶和HSA的亲和性反应表明,日常生活中红茶更容易导致口腔产生收敛性感觉以及牙面着色。本研究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口腔收敛性感觉和色素沉积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绿茶 人唾液α-淀粉酶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和绿茶与人唾液α-淀粉酶相互作用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静坤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目的:旨在研究红茶和绿茶多酚对人唾液α-淀粉酶(human salivaryα-amylase,HSA)的抑制作用。方法:在37℃和pH6.9条件下,进行HSA催化水解淀粉的反应。在不间断540nm波长下,获得麦芽糖的吸光率。通过Lineweaver-Burk图计算催化参数(Vmax... 目的:旨在研究红茶和绿茶多酚对人唾液α-淀粉酶(human salivaryα-amylase,HSA)的抑制作用。方法:在37℃和pH6.9条件下,进行HSA催化水解淀粉的反应。在不间断540nm波长下,获得麦芽糖的吸光率。通过Lineweaver-Burk图计算催化参数(Vmax和Ks),并统计分析和判断抑制类型。结果:红茶、绿茶与无抑制剂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及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抑制剂和绿茶抑制剂的酶-底物解离常数(Ks)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茶抑制剂解离常数(Ki)值小于绿茶(P<0.05)。根据统计学分析,红茶抑制为非竞争性抑制型,绿茶抑制为反竞争性抑制型。结论:体外实验证实红茶比绿茶抑制HSA的作用强,生成的复合物也相对比较稳定。故在生活中饮用红茶者,会产生较强的黏膜收敛性的感觉,导致色素易于沉积在牙齿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绿茶 人唾液α-淀粉酶 酶促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水解β-酪蛋白膜的动力学研究
18
作者 左起亮 林锋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53-855,共3页
目的: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原位、实时和动态监测木瓜蛋白酶水解β-酪蛋白生物膜的动力学过程,比较不同浓度酶的水解效率。方法:用β-酪蛋白在QCM-D上建立体外蛋白膜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木瓜蛋白酶水解膜,观察频率和厚度... 目的: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原位、实时和动态监测木瓜蛋白酶水解β-酪蛋白生物膜的动力学过程,比较不同浓度酶的水解效率。方法:用β-酪蛋白在QCM-D上建立体外蛋白膜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木瓜蛋白酶水解膜,观察频率和厚度的改变,运用Boltzmann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比较水解参数B、Δh、V50和C。结果:随着酶浓度增大,膜的厚度Δh减薄,ΔF上升增多,水解参数B增大,C减小,V50缩短(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水解蛋白生物膜时,酶的水解效率随浓度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散因子石英微天平 木瓜蛋白酶 Β-酪蛋白 BOLTZMANN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