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医科大学康复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小红 倪国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福建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于200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置,2004年9月开始招收康复治疗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我们在教学实际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于近期顺利地通过了福建省学位委员会... 福建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于200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置,2004年9月开始招收康复治疗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我们在教学实际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于近期顺利地通过了福建省学位委员会的学位评估,取得医学学士学位授予权。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专业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教学大纲安排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课程设置 福建医科大学 教学内容 康复专业 康复治疗学专业 学位委员会 国家教委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技术在乳制品微生物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建明 李颖 +1 位作者 李祥辉 杨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56-57,共2页
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为快速、准确判定乳制品污染源,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被阪崎肠杆菌、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三种致病菌污染的牛奶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NP),使用一阶求导(FD),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 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为快速、准确判定乳制品污染源,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被阪崎肠杆菌、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三种致病菌污染的牛奶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NP),使用一阶求导(FD),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对光谱进行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三种细菌判别的可行性进行探究。研究表明,利用FD与SNV预处理方法得到PLS-DA模型判别结果均比NP差,而利用MSC预处理后准确率与NP一致达到了100%,且预测集相关系数(Rp)比NP高,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更小,表明模型在经过MSC预处理后预测性能更理想。阐明利用FT-NIR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经过合适预处理方法后能有效用于乳制品中微生物类别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NIR PLS-DA 阪崎肠杆菌 金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2010FJLY008)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炜 周朝晖 +7 位作者 沈晓娜 张拥军 谢剑锋 吴冰珊 王金章 翁育伟 郑奎城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了解肠道病毒71型在福建省的遗传背景,追踪EV71流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异。方法对2010年福建1例手足口病患儿标本中分离到的1株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2010FJLY008)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对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 目的了解肠道病毒71型在福建省的遗传背景,追踪EV71流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异。方法对2010年福建1例手足口病患儿标本中分离到的1株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2010FJLY008)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对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0FJLY008株全长7 403bp,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均与08年阜阳流行株Fuyang17.08-2同源性最高,整个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为98.2%,氨基酸同源性为99.5%;全长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及VP1区基因遗传进化分析,与Fuyang17.08-2株进化关系较为接近,同属于C4a基因亚型。结论 2010年福建省EV71型病毒流行株(2010FJLY008)在病毒基因组结构、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比较、编码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全长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及VP1区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等方面,均与2008年阜阳流行株(Fuyang17.08-2)关系密切,未产生明显的抗原漂移及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全基因组 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福建省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基因型特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炜 周朝晖 +8 位作者 张拥军 翁育伟 谢剑锋 吴冰珊 王金章 黄萌 沈晓娜 郑奎城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13,共5页
目的全面研究和了解肠道病毒71型在福建省的遗传背景,分析和探讨该型病毒在我省的地理分布特征及传播特征。方法对2010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50株EV71分离株进行VP1区全长基因序列测定,并对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 目的全面研究和了解肠道病毒71型在福建省的遗传背景,分析和探讨该型病毒在我省的地理分布特征及传播特征。方法对2010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50株EV71分离株进行VP1区全长基因序列测定,并对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0年福建省50株EV71型分离株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891bp,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50株EV71型分离株之间的VP1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4%~100%,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3%~100%,与2008年阜阳流行株Fuyang17.08-2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1%~99.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7%~100%;VP1区基因遗传进化分析,与Fuyang17.08-2株进化关系较为接近,同属于C4a基因亚型。结论 2010年福建省50株EV71型分离株均属于C4a基因亚型,未产生明显的抗原漂移及变异;福建省及各个地市均分布亲缘关系较近的C4a基因亚型的EV71多传播链病毒,应加强长期动态地监测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VP1区 基因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特征及对达菲的耐药性 被引量:4
5
作者 谢剑锋 沈晓娜 +6 位作者 王美爱 杨式芹 陈炜 林元波 周朝晖 郑奎城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04-906,911,共4页
目的监测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变化以及对达菲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和疾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福建省流感监测网络中随机选取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病毒核酸提取和一步法RT-PCR扩增,获得NA基因片段,双向测定核苷酸序... 目的监测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变化以及对达菲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和疾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福建省流感监测网络中随机选取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病毒核酸提取和一步法RT-PCR扩增,获得NA基因片段,双向测定核苷酸序列,分析NA基因序列和重要氨基酸位点特征。结果 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NA片段基因与A/California/07/2009(H1N1)代表株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高达98.1%以上;23株毒株NA蛋白第275位氨基酸均为组氨酸。结论随机选取的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片段保持高度同源并且对达菲仍然敏感。随着国内外达菲耐药株的不断出现,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为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 NA基因特征 达菲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拉斯汀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
6
作者 江贤栋 黄莹莹 +3 位作者 洪小颖 林昕迪 林东红 林梨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3(LPCAT3)在爱拉斯汀(Erastin)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四唑盐(MTS)法检测不同AML细胞对铁死亡经典诱导剂Erastin的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其L...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3(LPCAT3)在爱拉斯汀(Erastin)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四唑盐(MTS)法检测不同AML细胞对铁死亡经典诱导剂Erastin的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其LPCAT3 mRNA的基础表达水平,分析二者关联性。构建慢病毒介导的LPCAT3过表达AML细胞株(OE组)及阴性对照株(NC组)。在Erastin干预后,采用MTS、流式细胞术及微量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脂质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经典通路信号分子(PERK、ATF4、GRP78等)的表达水平。采用UPR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联合干预后检测上述铁死亡相关指标,分析调控关系。结果4种不同AML细胞对铁死亡敏感性不同,其中K562细胞相对不敏感,4种AML细胞对Erastin的IC50与LPCAT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19,P<0.001)。Erastin干预后,与NC组相比,OE组K562细胞的细胞活力被Erastin抑制(P<0.001),脂质ROS与MDA水平增加(P<0.001);q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OE组中UPR经典通路分子PERK、ATF4、GRP78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通过4-PBA抑制UPR通路后,与未抑制状态相比,K562细胞活力下降(P<0.01),脂质ROS与MDA水平升高(P<0.01)。结论过表达LPCAT3可促进K562细胞铁死亡,且其激活的UPR经典通路PERK/ATF负向调控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拉斯汀 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3 铁死亡 UPR经典通路 急性髓系白血病 4-苯基丁酸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血清氨基酸代谢谱在尿石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瑶 龚思思 +5 位作者 张天闻 唐敏洁 张蓓英 陈敏 欧启水 毛厚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7-594,共8页
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血清氨基酸检测平台,研究病例组(n=80,年龄(46.82±13.39)岁)和对照组(n=37,年龄(43.46±12.79)岁)的血清氨基酸代谢谱差异,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模型,结合两样本t检验、逻辑回归分析、受... 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血清氨基酸检测平台,研究病例组(n=80,年龄(46.82±13.39)岁)和对照组(n=37,年龄(43.46±12.79)岁)的血清氨基酸代谢谱差异,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模型,结合两样本t检验、逻辑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筛选与尿石症相关差异氨基酸。该方法中目标氨基酸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5,检出限(LOD)在0.1~4.0μmol/L之间。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血清氨基酸代谢谱能够很好地区分病例组和对照组,根据变量重要性投影(VIP)>1和p<0.05筛选出的5种差异氨基酸可作为尿石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联合指标的诊断灵敏度达97.3%;其中,丝氨酸ROC曲线下面积(AUC)达0.819,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有望辅助临床进行尿石症的早期筛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氨基酸代谢谱 潜在生物标志物 尿石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外活动对医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柯采茶 刘春扬 肖慧欣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了解课外活动对医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医学生课外活动参与情况调查问卷》和《华瑞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量表》等测量工具,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建某高等医学院校的11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担任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 目的了解课外活动对医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医学生课外活动参与情况调查问卷》和《华瑞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量表》等测量工具,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建某高等医学院校的11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担任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其职业能力要比未担任过的学生要强;在校期间参加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时参加兼职或勤工助学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院校应开展多元化的课外活动,使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提升职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外活动 职业精神 职业能力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核易位激活SLC7A11并抑制SAS诱导的AML细胞铁死亡
9
作者 林艳凤 郑志远 +3 位作者 陈滢 吴玮 林东红 薛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89-1299,共11页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在柳氮磺吡啶(SAS)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以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易位激活SLC7A11对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S法检测SAS对AML细胞株Kasumi-1和THP-...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在柳氮磺吡啶(SAS)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以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易位激活SLC7A11对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S法检测SAS对AML细胞株Kasumi-1和THP-1的增殖抑制能力。使用不同细胞死亡抑制剂来明确SAS作用后AML细胞的死亡方式。检测SAS干预AML细胞后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脂质活性氧簇(ROS)水平;微量法检测Fe^(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酶活性变化。通过qPCR检测SAS诱导AML细胞发生铁死亡过程中SLC7A11的mRNA表达变化,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SLC7A11和GPX4的蛋白表达变化及SAS干预后的AML细胞NRF2入核变化,此外,添加NRF2抑制剂ML385共同干预后,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及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变化。构建敲减关键基因SLC7A11的慢病毒载体,检测SLC7A11下调后SAS干预的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及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AML细胞Kasumi-1和THP-1在SAS终浓度分别达200μmol/L和300μmol/L时细胞增殖能力被明显抑制(P<0.05);采用不同类型细胞死亡抑制剂,仅铁死亡抑制剂Fer-1和DFO能够明显逆转SAS干预后AML细胞的活力下降(P<0.01)。SAS干预后细胞脂质ROS水平、Fe^(2+)含量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和GPX4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SAS诱导AML细胞铁死亡时,SLC7A11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而GPX4的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P<0.01)。SAS干预后的AML细胞胞核NRF2/胞浆NRF2的比值显著升高(P<0.01),加入NRF2抑制剂ML385共同干预后,其比值则降低(P<0.05)。与SAS组相比,SAS与ML385共同干预后AML细胞中SLC7A1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细胞活力进一步下降(P<0.01),且铁死亡抑制剂Fer-1和DFO均能够逆转其活力的下降(P<0.01)。与SAS组相比,SAS+ML385组AML细胞中的脂质ROS水平、Fe^(2+)含量和MDA含量的影响均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和GPX4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NC shRNA组相比,SLC7A11慢病毒干预可使AML细胞活力明显下降,且可被铁死亡抑制剂Fer-1和DFO逆转(P<0.01);同时,脂质ROS水平、Fe^(2+)含量、MDA含量升高(P<0.01);GSH含量和GPX4酶活性降低(P<0.05)。SLC7A11下调后,GPX4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SAS可诱导AML细胞铁死亡,同时其可促进AML细胞NRF2蛋白核转位,激活SLC7A11的表达,抑制NRF2或下调SLC7A11可提高AML细胞对SAS诱导的铁死亡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铁死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正能量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慧欣 林修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正能量量表,为测量大学生正能量提供有效工具。方法根据正能量的定义,并参考相关文献和量表编制大学生正能量初测量表。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19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n=475)确定因子结构,... 目的编制大学生正能量量表,为测量大学生正能量提供有效工具。方法根据正能量的定义,并参考相关文献和量表编制大学生正能量初测量表。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19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n=475)确定因子结构,之后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n=723)。选取92名大学生间隔三周后进行重测。结果大学生正能量量表共有19个条目,包含振奋、乐观、幸福、希望、同情5个维度,解释了总方差的60.77%;量表的模型拟合良好(x^2/df=3.05,CFI=0.91,GFI=0.93,AGFI=0.90,NFI=0.89,RMSEA=0.06)。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5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70~0.78之间;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5个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66~0.86之间。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正能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测量大学生正能量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正能量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椰汁品质 被引量:5
11
作者 连媛媛 熊乾威 +3 位作者 杨木莎 蓝真红 李祥辉 孙伟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5-240,共6页
本研究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3个不同品种的椰子,3个不同品牌成品椰子饮料及椰子粉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对椰子3种不同形式的加工产品(椰子原汁、椰子饮料、椰子粉)进行定性分析的准确判别率均达到100%。采用近... 本研究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3个不同品种的椰子,3个不同品牌成品椰子饮料及椰子粉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对椰子3种不同形式的加工产品(椰子原汁、椰子饮料、椰子粉)进行定性分析的准确判别率均达到100%。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椰汁饮料中原汁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为保证所建模型的稳健性、准确性,消除干扰,采用6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过中心化预处理可得最佳模型,其Rp^2、RMSEP、Rc^2、RMSEC分别为0.9942、0.0435、0.9932、0.0519。本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为市售椰汁及椰子加工制品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椰子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编辑技术在β-地中海贫血治疗中的研究
12
作者 郑俊豪 徐两蒲 黄海龙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804,共7页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是一种全球性的单基因遗传病,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除造血干细胞移植外都是对症治疗,无法达到根治效果。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近...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是一种全球性的单基因遗传病,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除造血干细胞移植外都是对症治疗,无法达到根治效果。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近年,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越来越成熟完善,在β-地贫治疗中的应用也变得广泛。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分别为ZFN技术、TALEN技术、CRISPR/Cas9技术以及单碱基编辑技术。本综述将总结上述4种基因编辑技术在β-地贫治疗中的原理、研究、优缺点以及局限性,旨在优化β-地贫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治疗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β通过STAT1诱导SARI表达抑制AML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艳凤 洪小颖 +4 位作者 黄莹莹 王小花 吴玮 林东红 薛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7-1141,共5页
目的:探讨IFN-β诱导SARI表达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并筛选其潜在的调控分子。方法:qPCR、Western blot筛选SARI低表达的AML细胞作为实验细胞株;不同浓度IFN-β干预AML细胞,于不同时间采用qPCR、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IFN-β诱导SARI表达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并筛选其潜在的调控分子。方法:qPCR、Western blot筛选SARI低表达的AML细胞作为实验细胞株;不同浓度IFN-β干预AML细胞,于不同时间采用qPCR、Western blot检测SARI表达,选取IFN-β作用的适当浓度和时间;采用RNA-Seq转录组测序及KEGG富集分析初步筛选IFN-β诱导AML细胞SARI表达的潜在调控分子;通过相应分子抑制剂联合IFN-β处理AML细胞,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明确该分子参与IFN-β诱导SARI表达对AML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结果:HL60和NB4细胞SARI表达相对较低,选为实验细胞株;1 ng/ml IFN-β作用12 h后AML细胞SARI表达升高且细胞增殖被抑制,凋亡增多;筛选STAT1为IFN-β诱导SARI表达的潜在调控分子;抑制STAT1后,IFN-β对AML细胞SARI表达、增殖抑制、凋亡促进的作用被明显逆转。结论:IFN-β可通过STAT1诱导AML细胞SARI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Β SARI STAT1 AML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TL3通过YTHDF2/AKT1/PPARγ调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潘志鹏 陈玲 +1 位作者 游若兰 黄慧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7-785,共9页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酶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在体外调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METTL3、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YTH m^(6)...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酶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TL3)在体外调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METTL3、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YTH m^(6)A RNA结合蛋白F2(YTHDF2)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毒并感染MSCs;采用成脂分化试剂盒诱导各组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利用油红O染色检测各组的脂肪细胞形成情况;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METTL3突变重组载体以证实METTL3的m^(6)A关键位点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利用放线菌素D作用于YTHDF2过表达的MSCs以探究阅读蛋白YTHDF2对AKT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RNA pull-down结合银染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可能发生甲基化修饰的片段与识别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m^(6)A甲基化酶METTL3以PPARγ/AKT1依赖的方式抑制骨髓MSCs的脂肪形成,并且以m^(6)A修饰阅读蛋白YTHDF2依赖的方式抑制AKT1的蛋白表达。YTHDF2可识别并结合发生m^(6)A修饰的AKT1编码序列(CDS),降低其表达水平,抑制MSCs脂肪形成过程。结论:m^(6)A甲基化酶METTL3通过YTHDF2/AKT1/PPARγ通路调控人骨髓MSCs成脂分化过程。本研究为从肿瘤微环境角度寻找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新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间充质干细胞 METTL3蛋白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显色指数LED照射对大鼠视网膜ROS/NLRP3的影响
15
作者 林蓉 林泽源 +5 位作者 肖昆鸿 马华智 薛辰 余建樊 谭欢欢 黄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30-936,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显色指数(CRI)的发光二极管(LED)对大鼠视网膜损伤的机制。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太阳光照明)、低CRI(CRI-L)组(蓝光照明)、中CRI(CRI-M)组(常规LED照明)和高CRI(CRI-H)组(全光谱LED照明),每组5只,每天光... 目的探讨不同显色指数(CRI)的发光二极管(LED)对大鼠视网膜损伤的机制。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太阳光照明)、低CRI(CRI-L)组(蓝光照明)、中CRI(CRI-M)组(常规LED照明)和高CRI(CRI-H)组(全光谱LED照明),每组5只,每天光照12 h,连续4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视网膜形态的变化;DHE染色检测视网膜组织中活性氧(ROS)的含量。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NLRP3、GSDMD和Caspase-1的mRNA表达,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其蛋白质表达;使用光谱测量仪测量环境光谱。结果CRI-L组大鼠视网膜最薄,其次是CRI-M和CRI-H组。NC组、CRI-L组、CRI-M组及CRI-H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ROS荧光强度分别为1.000±0.046、25.060±1.732、14.530±3.776、1.821±0.587。CRI-H组ROS表达水平低于CRI-L组与CRI-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T-qPCR结果显示,NC组、CRI-L组、CRI-M组及CRI-H组大鼠NLRP3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4±0.005、4.004±0.716、2.027±0.303、0.741±0.069,Caspase-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0.006、4.337±0.345、2.268±0.058、0.713±0.021,GSDMD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00、2.938±0.559、1.955±0.166、1.213±0.051。与NC组相比,CRI-L组及CRI-M组大鼠的NLRP3、Caspase-1和GSDMD相对表达水平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C组、CRI-L组、CRI-M组及CRI-H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NLRP3光密度值分别为0.3794±0.0022、0.4007±0.0114、0.3790±0.0069、0.3770±0.0075,Caspase-1光密度值分别为0.3672±0.0058、0.4426±0.0411、0.3824±0.0119、0.3806±0.0065,GSDMD光密度值分别为0.1595±0.0134、0.1675±0.0119、0.3976±0.0143、0.3772±0.0228。与NC组相比,CRI-L组大鼠NLRP3、Caspase-1光密度值均增加,CRI-M组和CRI-H组GSDMD光密度值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光谱比较显示,CRI-H组具有较宽的光谱覆盖范围和更接近自然光谱的分布。结论常规LED暴露可诱导大鼠视网膜厚度下降,视网膜组织中ROS表达增加,并上调NLRP3、Caspase-1和GSDMD的表达水平。高CRI的全光谱LED可通过优化其光谱分布通过ROS/NLRP3途径减轻细胞焦亡,具有更好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显色指数 活性氧 细胞焦亡 视网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白藜芦醇抗诺卡菌活性及作用机制
16
作者 孙细欢 巫心怡 黄东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4-640,共7页
目的探究氧化白藜芦醇(oxyresveratrol,OXY)的抗诺卡菌活性,明确其抗菌效果,同时初步探索其抑制诺卡菌的机制,为筛选新型抗诺卡菌药物提供更多理论基础。方法借鉴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收集的12株诺卡菌进行OXY抗菌活性筛选;通过测定OXY对诺... 目的探究氧化白藜芦醇(oxyresveratrol,OXY)的抗诺卡菌活性,明确其抗菌效果,同时初步探索其抑制诺卡菌的机制,为筛选新型抗诺卡菌药物提供更多理论基础。方法借鉴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收集的12株诺卡菌进行OXY抗菌活性筛选;通过测定OXY对诺卡菌的MIC值和MBC值,明确其抗诺卡菌活性;通过测定A620的方法,评价OXY对诺卡菌的生长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方法,明确OXY对诺卡菌形态结构变化的影响;最后通过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和钾离子的含量探索OXY对诺卡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通过借鉴纸片扩散法的筛选发现25和50 mg/mL OXY都能较好地抑制12株诺卡菌的生长,12.5 mg/mL OXY能一定程度上抑制诺卡菌的生长;OXY对12株诺卡菌的MIC值和MBC值分别为0.2和0.4mg/mL;A620的结果表明0.5×MIC OXY和1×MIC OXY都能显著抑制诺卡菌的生长;OXY作用使圣乔治教堂诺卡菌形态发生显著改变,细菌皱缩、变圆、细胞壁变粗糙,细胞发生破裂;OXY还能破坏诺卡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上清液中AKP和钾离子含量随着OXY作用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OXY具有较好抗诺卡菌活性,其MIC值和MBC值分别为0.2和0.4 mg/mL,OXY可能是通过破坏诺卡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发挥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白藜芦醇 诺卡菌 抗菌活性 抗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28例新生儿听力与耳聋基因联合筛查分析
17
作者 陈敏娟 查建梅 +2 位作者 李欣欣 贾亮 张冠斌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7-922,共6页
目的应用二十三项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微流控诊断芯片技术联合听力筛查分析张家港市新生儿耳聋基因携带情况以及基因突变者的听力情况,为张家港市出生缺陷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张家港市助产机构分娩的新生儿足跟血,采用微流控... 目的应用二十三项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微流控诊断芯片技术联合听力筛查分析张家港市新生儿耳聋基因携带情况以及基因突变者的听力情况,为张家港市出生缺陷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张家港市助产机构分娩的新生儿足跟血,采用微流控诊断芯片法对GJB2、GJB3、SLC26A4、线粒体12S rRNA基因23个突变热点进行筛查,联合听力筛查进而分析新生儿耳聋基因携带及听力情况。结果2022年5月至2022年12月,张家港市共采集3328例新生儿足跟血,耳聋基因阳性携带者465例,阳性突变携带率13.97%,GJB2基因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1.81%,SLC26A4基因阳性检出率1.44%,线粒体12S rRNA基因阳性检出率0.24%,多基因突变携带率0.27%。各基因型中,GJB2基因c.109 G>A阳性检出率最高,为9.74%,其次为GJB2基因c.235 del C阳性检出率2.04%。通过听力学诊断为听力损失12例,GJB2基因c.109 G>A纯合突变5例、GJB2基因c.109 G>A复合杂合突变3例、GJB2基因c.235 del C纯合突变1例、GJB2基因c.235 del C复合杂合突变1例、GJB2基因c.235 del C杂合突变2例。结论张家港市新生儿GJB2基因突变携带率最高,其次为SLC26A4基因突变携带率。GJB2基因c.109G>A突变频率最高,其次为c.235delC突变频率。各基因型突变携带率在新生儿中不平衡,在今后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中应有侧重点,对高危人群应重点关注其听力情况,有效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新生儿筛查 听力损失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Ashworth量表用于痉挛评定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289
18
作者 郭铁成 卫小梅 陈小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目的:检验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肌痉挛患者肌张力时的信度。方法:共收集了23例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其中16例为偏瘫患者,5例为截瘫患者,2例为四肢瘫患者。由两名医生用MAS分别测量偏瘫患者患肢的屈肘肌、屈腕肌和股四头肌的肌张力,... 目的:检验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肌痉挛患者肌张力时的信度。方法:共收集了23例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其中16例为偏瘫患者,5例为截瘫患者,2例为四肢瘫患者。由两名医生用MAS分别测量偏瘫患者患肢的屈肘肌、屈腕肌和股四头肌的肌张力,而对截瘫患者只测股四头肌,以检验MAS的评定者间和评定者内信度。结果:屈肘、屈腕肌和股四头肌的评定者间和评定者内信度较高(Kendall′s tau-b为0.621-0.862),符合率也较高(≥50%)。结论:MAS是一种可靠的评估肌痉挛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 改良的Ashworth分级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炎症因子及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2
19
作者 杨秀霖 王程毅 +3 位作者 郑启安 张荣娜 王世彪 宋朝敏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炎症因子和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PICU入住24h以上,符合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诊断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分为极危重组(<7...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炎症因子和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PICU入住24h以上,符合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诊断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分为极危重组(<70分)、危重组(~80分)和非危重组(>80分)。检测炎症因子(血WBC、PLT和CRP、IL-6)和凝血指标(D-二聚体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炎症因子、凝血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01例患儿进入分析,男47例,女54例。非危重组53例,危重组42例,极危重组6例。①随着危重症评分分值降低,IL-6、D-二聚体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逐渐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RP水平亦随危重症评分降低而逐渐增高,在非危重组和危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计数则随危重症评分降低呈降低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WBC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IL-6、可溶性P-选择素和D-二聚体水平与危重症评分呈正相关,PLT计数与危重症评分呈负相关,血WBC和CRP与危重症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IL-6、可溶性P-选择素、D-二聚体和PLT水平与儿童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凝固障碍 重症肺炎 脓毒症 儿童 危重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配合减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菁 黄华尧 +1 位作者 陈清法 陈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配合减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减重支持步行训练;治疗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配合减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减重支持步行训练;治疗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佩戴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进行减重支持步行训练。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FMA、BBS、FAC各项评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FMA、Berg、FAC评定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的FMA、BBS、FAC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配合减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较传统方法结合减重训练更有利于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辅助步行设备 减重训练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