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学者共识——2023年8月哈尔滨“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锦帆 尹梅 +13 位作者 王岳 刘欢 何仲 刘云章 邓蕊 陈旻 刘俊荣 曹永福 王东红 张洪江 卢凤香 程瑜 何源 单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2023年8月2-4日,由《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医院人文管理与人才培养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医师报》、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伦理学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 2023年8月2-4日,由《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医院人文管理与人才培养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医师报》、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伦理学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学术论坛在哈尔滨市举办。大会安排了“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分论坛,国内医学人文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会上经过热烈讨论,形成了《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学者共识》。提出新时代下亟待建设好医学人文学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引领医学人文学科学术融合发展,同时,对于医学人文学科建设,需要优化组织机制,繁荣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整体构架,加快建设医学人文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推进立德树人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新载体,着力解决医学人文研究生培养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学科建设 学者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医精神“情”元素在医学生人文素养中的培育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明涛 莫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红医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合的学科,“情”元素是中国医学传统文化的体现,在医学人文素养中具有培育医者精神、解决当前... 红医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合的学科,“情”元素是中国医学传统文化的体现,在医学人文素养中具有培育医者精神、解决当前医事活动中现实问题的作用。挖掘红医精神中对党忠诚的政治情感、救死扶伤的道德情感、医疗情境转换下的情理决策、对不良舆情的应对与处理能力四个方面中的“情”元素,并将其融入医学生人文教育中。探求在医学人才成长中进行“情”元素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推广模式,推动医学人才道德修养与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提升医学生职业精神与人文修养,为国家培养一批政治坚定、情理兼顾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医精神 红色文化 “情”元素 医学人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欧阳燕珍 赵乾乾 +1 位作者 董文泓 莫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9-465,共7页
生育力保存技术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生育资源保护方法,同时在技术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伦理困境。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对国外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研究进行梳理,对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的沟通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所面临的伦理问题... 生育力保存技术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生育资源保护方法,同时在技术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伦理困境。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对国外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研究进行梳理,对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的沟通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所面临的伦理问题进行辨析,具体包括肿瘤患者的生育信息和保存选择的告知与讨论、青少年肿瘤患者的生育决策、肿瘤患者生育的心理支持、生殖材料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处置方式、社会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等伦理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探讨如何在遵循有利不伤害、知情同意、谨慎应用以及伦理监管等各项伦理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生育力保存技术在临床上进一步开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生育力保存 伦理原则 生殖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健康中个人自主与公共责任的伦理张力
4
作者 陈旻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1,共6页
首先,讨论个人自主权与公共健康责任的伦理博弈,包括医学伦理四原则在健康责任分配中的体现,以及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理念的冲突。其次,考察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如何导致弱势群体在健康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探讨片面强调个人责任可能加剧的... 首先,讨论个人自主权与公共健康责任的伦理博弈,包括医学伦理四原则在健康责任分配中的体现,以及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理念的冲突。其次,考察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如何导致弱势群体在健康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探讨片面强调个人责任可能加剧的健康不平等问题。再次,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为例,分析该政策如何在实践中平衡个人自主与社会支持。最后,提出可能的伦理路径修正与政策建议,倡导从“问责个体”转向“系统赋能”,以实现更加公正和包容的“健康中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健康 个人自主 公共责任 伦理张力 长期护理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的伦理自律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旻 莫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5期563-566,共4页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是促进对药物和治疗方法新认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现阶段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频繁出现各类违规行为,面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加强研究者的自我约束、良心的自我调节、审慎的自我负责的伦理自律建议,研究者同时要恪守相...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是促进对药物和治疗方法新认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现阶段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频繁出现各类违规行为,面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加强研究者的自我约束、良心的自我调节、审慎的自我负责的伦理自律建议,研究者同时要恪守相关伦理规范,自觉接受第三方监督,以期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实现在临床研究中保护受试者的安康和权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伦理规范 自律 职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传染病临床研究伦理审查专家共识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吉银 曹欢欢 +8 位作者 尹梅 关健 张新庆 陈旻 梁立智 刘星 张海洪 张金钟 王明旭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4期501-506,共6页
突发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需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世界大流行状态,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疗法或疫苗。因此,急需开展突发传染病的临床研究,有助于疫情防控。我国目前无突发传染病临床研究的伦理准则,相关国际伦理... 突发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需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成世界大流行状态,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疗法或疫苗。因此,急需开展突发传染病的临床研究,有助于疫情防控。我国目前无突发传染病临床研究的伦理准则,相关国际伦理指南对一些细节操作问题缺乏明确指导。为此,我们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突发传染病临床研究伦理审查专家共识,明确其伦理审查范围和要点,以供医疗机构、药物和医疗器械企业、医务工作者参考。其伦理审查要点包括研究团队资质及分工协作,前期研究基础、研究方案、纳入排除和提前退出标准等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风险受益评估,受试者公平招募,书面的知情同意书、预先考虑数据共享等知情同意,跟踪审查,数据共享和结果发表。该专家共识有助于保障突发传染病临床研究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提高其临床研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研究 伦理审查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学道德增强:合理性、局限性与伦理挑战 被引量:2
7
作者 翁昱岑 陈旻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8-185,共8页
近年来的生物医学实验发现,人类的道德情绪具有一定可调控的生物学基础。因此,有学者大胆提出也许可以利用生物医学的技术干预来提升人们的道德情操。这种设想为人类德性的获取途径以及解决与道德相关的社会问题开辟新的可能性,但是也... 近年来的生物医学实验发现,人类的道德情绪具有一定可调控的生物学基础。因此,有学者大胆提出也许可以利用生物医学的技术干预来提升人们的道德情操。这种设想为人类德性的获取途径以及解决与道德相关的社会问题开辟新的可能性,但是也有学者质疑医学化道德问题的合理性。从生物医学道德增强的概念、技术的有效性以及后续可能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等方面出发辩证来看,通过生物医学手段对特定道德品质进行强化未必会与世界文化多元主义相斥,或是贬损道德的价值。然而,使用单一、简单的化学物质调控复杂的人脑活动和情感存在着客观风险。如何保证这种技术的应用能从根源上解决社会道德困境,构成当下该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技 道德增强 社会伦理 道德容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道德勇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明涛 赵乾乾 +1 位作者 董文泓 莫楠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7-51,共5页
当护士拥有道德勇气时能履行对病人的道德责任等多种作用。本文对国内外护士道德勇气的研究进行梳理,列举了中西方学者对于道德勇气概念的定义,并且从质性和量性研究两方面分析护士道德勇气的研究现况,总结了人口学因素、组织伦理氛围... 当护士拥有道德勇气时能履行对病人的道德责任等多种作用。本文对国内外护士道德勇气的研究进行梳理,列举了中西方学者对于道德勇气概念的定义,并且从质性和量性研究两方面分析护士道德勇气的研究现况,总结了人口学因素、组织伦理氛围、道德困境、道德敏感性与道德韧性等影响护士道德勇气的相关因素。本文有助于更全面的理解这一护士美德,未来可通过结合中国国情进一步探索并构建干预方案以提高护士的道德勇气,保障患者享受高质量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美德 道德勇气 道德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医方言语导致的医疗纠纷类型分析及应对建议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发云 董文泓 +1 位作者 赵乾乾 莫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2,共5页
医生语言表达水平会直接影响信息传递和沟通效果。近20年来,有大量研究以量表的形式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医患沟通”相关问卷调查,但关于医患沟通实际应用和医患纠纷实例分析的研究较少。以某三甲医院《投诉登记本》为研究素材,总结... 医生语言表达水平会直接影响信息传递和沟通效果。近20年来,有大量研究以量表的形式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医患沟通”相关问卷调查,但关于医患沟通实际应用和医患纠纷实例分析的研究较少。以某三甲医院《投诉登记本》为研究素材,总结出因医方语言产生的医疗纠纷的五种原因,分别为医方语气生硬、肢体语言失当;治疗方案沟通不明确;无法回答患者的问题;不同医生说辞相悖;病情预判与病情发展差距大。通过分析此类纠纷的处理要点,以期运用在今后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课程或医生语言技巧培训中,优化医患沟通,推动医患关系向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医患沟通 言语 沟通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照护师职业实践特征及所需伦理素养
10
作者 郭心悦 陈旻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9-43,共5页
通过目的性抽样对长护险居家护理机构的长期照护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Nvivo 11.0对访谈转录的文本进行编码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长期照护师的工作以参保人为核心,并运用多方面综合能力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身心健康照护。在护理工作中,... 通过目的性抽样对长护险居家护理机构的长期照护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Nvivo 11.0对访谈转录的文本进行编码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长期照护师的工作以参保人为核心,并运用多方面综合能力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身心健康照护。在护理工作中,同理心、尊重、诚信、专业性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职业伦理素养。对此,建议在长期照护师的培养过程中,应更注重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强调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同时强化伦理素养的教育,以助于推动长护险服务事业的规范、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护险 长期照护师 职业伦理素养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用原则在临床决策中的批判性应用
11
作者 陈旻 刘俊荣 叶丽频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4期13-15,24,共4页
从效用原则的视角考察了临床决策的伦理基础,认为效用原则是临床决策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随着效用论自身在发展中的不断修正,其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也在批判中逐步完善。行为效用论、规则效用论和黑尔改良的效用主义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从效用原则的视角考察了临床决策的伦理基础,认为效用原则是临床决策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随着效用论自身在发展中的不断修正,其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也在批判中逐步完善。行为效用论、规则效用论和黑尔改良的效用主义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有其自身之不足,同时临床决策中应用效用原则进行效用评价时的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最终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修正效用哲学"明其道而记其功",它的本质虽是主张功利但不完全趋利,也强调要符合道德原则,体现医学人道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用原则 临床决策 批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医精诚》思想内涵对当代医德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秋玉 陈旻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大医精诚》对医者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和人文素养提出了相关要求。通过追溯《大医精诚》的形成背景,探析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以《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为基础反思当代社会对医学道德的需求,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和医改背景,以及医疗环境中... 《大医精诚》对医者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和人文素养提出了相关要求。通过追溯《大医精诚》的形成背景,探析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以《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为基础反思当代社会对医学道德的需求,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和医改背景,以及医疗环境中存在的道德困境,提出当代社会应以“道德自律”的内在要求和“道德他律”的外在约束相互结合作为医德建设新路径,旨在为完善当代医德建设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品行及构建良好医疗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 大医精诚 思想内涵 医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认知增强剂使用的伦理思辨 被引量:2
13
作者 翁昱岑 陈旻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1-45,共5页
为提升专注力、记忆力等认知能力,健康人群以“超说明书用药”方式摄入延缓衰老或修复脑损伤造成的认知能力衰退的药品。该种认知增强技术的应用需要通过“伦理之前”的技术可行性审核和“技术之后”的生命伦理辨析才能初步确认其道德... 为提升专注力、记忆力等认知能力,健康人群以“超说明书用药”方式摄入延缓衰老或修复脑损伤造成的认知能力衰退的药品。该种认知增强技术的应用需要通过“伦理之前”的技术可行性审核和“技术之后”的生命伦理辨析才能初步确认其道德容许性。目前针对药物认知增强剂使用的担忧主要来自新药的疗效与风险尚不明确、市场主导下的药物获取渠道难以管控,以及亟待完善的社会规范。因此,当下药物认知增强技术的合理应用需强化政府对个体和商业力量的监管,重视经验数据的获取,以及科研机构对用药风险性的进一步研究与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认知增强 伦理思辨 风险 受益 人格同一性 社会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明”就医的公民意识检视《文明就医患者倡议(西安宣言)》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琬琳 黄慧娴 陈旻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11期1417-1422,共6页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一部分,道德意识及规则意识也是公民意识中不可缺失的。从公民意识中的道德意识与规则意识两方面来检视《文明就医患者倡议(西安宣言)》的相关内涵,认为患者在就医情境下有特别需要强调的德行要求,这是一种内在道...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一部分,道德意识及规则意识也是公民意识中不可缺失的。从公民意识中的道德意识与规则意识两方面来检视《文明就医患者倡议(西安宣言)》的相关内涵,认为患者在就医情境下有特别需要强调的德行要求,这是一种内在道德意识培养和自我要求。同时,作为规则意识,患者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应维护好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权益。只有医患相互信任,才能建立共抗疾病、共筑健康的医患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义务 道德意识 规则意识 文明就医 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化”方法提高医院伦理审查效率的实践——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管理模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丽频 林财兴 陈旻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8期954-958,共5页
当前,医院伦理委员会面临审查任务加重、受理项目类型多样化、药物/器械临床试验伦理监管加强等一系列挑战。以某医院伦理委员会为例,该院在以伦理委员会办公室与伦理委员协同合作的“动力源”支持下,根据伦理委员会建设指南以及相关伦... 当前,医院伦理委员会面临审查任务加重、受理项目类型多样化、药物/器械临床试验伦理监管加强等一系列挑战。以某医院伦理委员会为例,该院在以伦理委员会办公室与伦理委员协同合作的“动力源”支持下,根据伦理委员会建设指南以及相关伦理审查规范等“决策环”的指导,通过针对性实施程序化、类别化和专业化的“三化”方法,逐步达成规范、快速、有效的伦理审查“目标环”。其中,程序化是指通过项目申请流程制、分工预审制、多中心研究互认制等举措有效梳理审查的关键环节;类别化是指通过改制分会,促进与职能科室的相互链接,实现项目对口管理;专业化是指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伦理专业培训和审查运行实践提升委员的专业水平,从而保障审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委员会 伦理审查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医护人员个人自由的限制与保护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明涛 莫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11期1238-1243,1252,共7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中会面临一系列的伦理问题,核心问题之一便是医护人员个人自由与公共善的伦理冲突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医护人员的道德职责边界尚未明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由于以往对医护人员的道德要求及法规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中会面临一系列的伦理问题,核心问题之一便是医护人员个人自由与公共善的伦理冲突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医护人员的道德职责边界尚未明确。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由于以往对医护人员的道德要求及法规中强调保障公共利益优先,医护人员个人自由权利受到限制。因此,在权衡医护人员个人自由与公共善之间的张力时需要考虑自愿性、相称性、优先性、公正性等要素,建议制定危害医护人员生命安全的等级制度、卫生行政部门列举“正当理由”伦理清单、完善“德福一致”的奖励体制等方式来解决医护人员个人自由与公共善之间的伦理冲突,以更好地实现公共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护人员 个人自由 公共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麻醉知情同意的临床伦理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明涛 刘永潇 莫楠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437-441,共5页
在临床实践中,麻醉技术的知情同意仍是麻醉学科的独特领域,但麻醉科医生轻视精神障碍患者的知情同意成为临床工作的薄弱环节。在人类原始道德本能的加持下,基于对精神障碍患者同情的道德关怀,代理同意被认为有利于患者,但现实中存在多... 在临床实践中,麻醉技术的知情同意仍是麻醉学科的独特领域,但麻醉科医生轻视精神障碍患者的知情同意成为临床工作的薄弱环节。在人类原始道德本能的加持下,基于对精神障碍患者同情的道德关怀,代理同意被认为有利于患者,但现实中存在多种因素制约患者在麻醉知情同意上享有权利。在医患共同决策医学模式下,应尽可能让轻症精神障碍患者参与知情同意过程,其提供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患者的自知力。获取精神障碍患者麻醉知情同意的路径尚待优化,可通过多学科合作等多种方式,达到患者真正知情同意,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 麻醉知情同意书 精神障碍患者 患者自主权 信息告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大数据利益分配的公平感与公义性——以中国台湾地区健康保险数据库为例
18
作者 周琬琳 陈旻 莫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1期1401-1405,共5页
隐私风险与利益分配是医疗大数据时代所衍生的两个最重要的伦理争议。隐私风险包含信息安全、社会标签化等议题,利益分配主要关注在社会资源分配的公义性。探讨将医疗大数据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在使用和交换的过程中涉利... 隐私风险与利益分配是医疗大数据时代所衍生的两个最重要的伦理争议。隐私风险包含信息安全、社会标签化等议题,利益分配主要关注在社会资源分配的公义性。探讨将医疗大数据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在使用和交换的过程中涉利者产生的公平感与整体社会公义是否能达到一致,前者是涉利者的主观心理感受;后者是客观的社会分配正义。主张在争论有关利益分配的议题上,只有尽可能满足所有涉利者心理上的公平感,公义的社会分配-利益共享才得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分配 利益共享 涉利者 公平感 社会公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防控背景下灾难救援的公共管理伦理考量
19
作者 张秀 陈旻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自然灾害与疫情交织,对国民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也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面对复杂的救援环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可能升级,进而引发不同于常规医疗遇到的伦理两难问题,在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协调个人利益与... 自然灾害与疫情交织,对国民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也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面对复杂的救援环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可能升级,进而引发不同于常规医疗遇到的伦理两难问题,在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尽可能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是伦理研究的一个新话题。基于公共管理伦理原则,分析研究突发灾害救援面临的公共管理伦理冲突,以期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现实难题提供伦理理论支持,促进灾难医学救援工作的开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伦理 新冠疫情 灾难救援 伦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