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瓜蛋白对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谢捷明 俞昌喜 +4 位作者 陈明晃 许盈 赵蓉 吴国华 周琳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测定南瓜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南瓜蛋白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以形态学、黑色素含量及细胞周期变化为指标,观察南瓜蛋白诱导B16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南瓜蛋白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 目的测定南瓜蛋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南瓜蛋白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以形态学、黑色素含量及细胞周期变化为指标,观察南瓜蛋白诱导B16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南瓜蛋白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阻止B16细胞由G1期向S期过渡从而停滞于G1期;细胞形态向正常上皮样细胞分化,生长缓慢,平铺不重叠,甚至形成网状结构,胞质内细胞器丰富,黑色素小体明显增多;黑色素含量增加。结论南瓜蛋白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蛋白 黑色素瘤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44)v6、MMP-9过表达促进胃癌浸润转移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莉 张声 +1 位作者 林华 林建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CD44v6和MMP-9表达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二者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44v6和MMP-9在263例原发性胃癌的表达。结果:随着胃癌浸润程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站次的提高以及TNM分期的进... 目的:探讨CD44v6和MMP-9表达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二者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44v6和MMP-9在263例原发性胃癌的表达。结果:随着胃癌浸润程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站次的提高以及TNM分期的进展,CD44v6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CD44v6和MMP-9阳性表达者胃癌细胞Ki-67标记指数明显高于其阴性者;二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其共同表达者发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机率明显高于二者仅其中之一阳性表达或同为阴性表达者。结论:CD44v6、MMP-9过表达促进胃癌浸润转移,二者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相互关联,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D44V6 MMP-9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与视网膜功能关系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玲 郑志竑 童绎 《眼科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85-287,共3页
多巴胺 (DA)是中枢神经递质之一。多巴胺受体根据其对腺苷酸环化酶活力的不同影响及具有专一性配体分为D1样和D2样两型。DA在视网膜信息传递、光刺激的反应以及视网膜缺血性损伤等病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叙述了DA神经元在视网膜的分布... 多巴胺 (DA)是中枢神经递质之一。多巴胺受体根据其对腺苷酸环化酶活力的不同影响及具有专一性配体分为D1样和D2样两型。DA在视网膜信息传递、光刺激的反应以及视网膜缺血性损伤等病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叙述了DA神经元在视网膜的分布、DA受体的定位、DA在视网膜的生理功能以及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视网膜 神经递质 多巴胺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和海人藻酸在体外对大鼠中脑腹侧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林玲 郑志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3,共5页
本研究分别以谷氨酸、N-甲基 -D-天冬氨酸和海人藻酸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中脑腹侧神经元 ,经抗酪氨酸羟化酶和抗γ-氨基丁酸双重免疫荧光染色 ,观察了谷氨酸等三者对不同神经元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 ,大鼠中脑腹侧部主要含有多巴胺... 本研究分别以谷氨酸、N-甲基 -D-天冬氨酸和海人藻酸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中脑腹侧神经元 ,经抗酪氨酸羟化酶和抗γ-氨基丁酸双重免疫荧光染色 ,观察了谷氨酸等三者对不同神经元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 ,大鼠中脑腹侧部主要含有多巴胺和 γ-氨基丁酸神经元 ,多巴胺神经元对谷氨酸等三者的毒性作用均较 γ-氨基丁酸神经元敏感。多巴胺能神经元对谷氨酸毒性的脆性 ,在培养的第一周主要由海人藻酸受体介导 ,以后则以 N-甲基 -D-天冬氨酸受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N-甲基-D-天冬氨酸 海人藻酸 体外培养 中脑侧神经元 大鼠 神经病理 兴奋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基铁氰化钠处理的弓形虫速殖子的超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林京 胡建石 林建银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58,共3页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 (NO)供体亚硝基铁氰化钠 (SNP)处理的弓形虫速殖子的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SNP处理的速殖子的超微结构。结果 发现SNP处理的速殖子大部分具有凋亡的典型形态学特征 :核染色质凝集 ,核固缩 ,核碎裂 ...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 (NO)供体亚硝基铁氰化钠 (SNP)处理的弓形虫速殖子的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SNP处理的速殖子的超微结构。结果 发现SNP处理的速殖子大部分具有凋亡的典型形态学特征 :核染色质凝集 ,核固缩 ,核碎裂 ,凋亡小体形成 (个别速殖子形态表现为胀亡细胞、溶解性坏死细胞和坏死型凋亡细胞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基铁氰化钠 弓形虫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23kDa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6
作者 刘洪斌 戴保民 +2 位作者 章涛 李胜富 方之茂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55,12,共3页
目的 探讨 p DL12 1的 1.0 kb0 17株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 DNA片段可否作为钩体重组疫苗广谱保护性抗原的候选。方法 采用 SDS- PAGE制备 2 3k Da蛋白 ,免疫日本大耳兔制备抗 2 3k Da抗血清 ,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 2 3k D... 目的 探讨 p DL12 1的 1.0 kb0 17株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 DNA片段可否作为钩体重组疫苗广谱保护性抗原的候选。方法 采用 SDS- PAGE制备 2 3k Da蛋白 ,免疫日本大耳兔制备抗 2 3k Da抗血清 ,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 2 3k Da重组抗原兔抗血清可识别 p DL12 1体外表达 2 3k Da抗原产物和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 0 17株超声抗原成份 ;用 Westemblot鉴定抗血清效价 ,其抗体滴度为 1/ 12 80 0 ;用 p DL12 1重组质粒主动免疫豚鼠 ,可使豚鼠抵抗强毒力株钩端螺旋体攻击 ,表现出免疫保护作用。结论 该重组 2 3k Da抗原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可能是赖型钩体 0 17株的保护性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 免疫印迹 抗原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重组质粒pDL121及其表达产物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刘洪斌 戴保民 +2 位作者 章涛 李胜富 方之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 :探讨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重组质粒pDL12 1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 2 3kDa蛋白的特点。方法 :用 6种内切酶对pDL12 1行酶谱分析 ,用Digoxin标记的pDL12 1外源基因片段作探针对不同种属的钩体进行杂交 ,用SDS -PAGE制备 2 3kDa蛋白 ,We... 目的 :探讨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重组质粒pDL12 1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 2 3kDa蛋白的特点。方法 :用 6种内切酶对pDL12 1行酶谱分析 ,用Digoxin标记的pDL12 1外源基因片段作探针对不同种属的钩体进行杂交 ,用SDS -PAGE制备 2 3kDa蛋白 ,Westernblot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 :pDL12 1外源基因没有 6种内切酶的酶切位点 ,重组探针与致病性钩体 (serovarlaistrain 0 17,serovarhebdomadisstrain 5 6 6 10 ,serovarpomonastrain 5 6 6 0 8)有杂交信号 ,与非致病性钩体 (serovarpatocstrainPatocI,serovarillinistrain 30 5 5 )无杂交信号 ,亦不识别大肠杆菌。2 3kDa兔抗血清可识别pDL12 1体外表达的 2 3kDa蛋白带和赖型钩体 0 17株超声抗原成份 ;其抗体滴度为 1/12 80 0 ;用pDL12 1细菌裂解液主动免疫豚鼠 ,可使豚鼠抵抗强毒力株钩体攻击。结论 :pDL12 1外源基因可能是赖型钩体的一个新基因 ;该重组探针能鉴别致病性钩体和非致病性钩体 ;2 3kDa抗原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可能是赖型钩体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号赖型 钩端螺旋体属 重组质粒 pDL121外源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重组质粒pDL121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刘洪斌 戴保民 +2 位作者 章涛 李胜富 方之茂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 探讨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抗原基因的特点。方法 应用6 种常见内切酶(BamHI,Bgl Ⅱ,EcoRⅠ,Hind Ⅲ,PstⅠ,Pvu Ⅱ)对从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017 株的基因文库中筛选出来的重组质粒pDL121 外... 目的 探讨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抗原基因的特点。方法 应用6 种常见内切酶(BamHI,Bgl Ⅱ,EcoRⅠ,Hind Ⅲ,PstⅠ,Pvu Ⅱ)对从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017 株的基因文库中筛选出来的重组质粒pDL121 外源基因进行酶谱分析,同时用Digoxin 标记的pDL121 外源基因片段作探针对不同种属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和非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基因进行杂交分析。结果 显示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重组质粒pDL121 外源基因没有6 种内切酶的酶切位点,重组探针与致病性钩体(serovarlaistrain017,serovar hebdomadisstrain 56610 ,serovar pomonastrain 56608)有杂交信号,与非致病性钩体(serovar patoc strain Patoc Ⅰ,serovarillinistrain 3055)无杂交信号,亦不识别大肠杆菌。结论 重组质粒pDL121 外源基因可能是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的一个新基因,进一步测序分析将揭示该基因本质,同时因该重组探针能鉴别致病性钩体和非致病性钩体,提示其可用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诊断及钩端螺旋体的鉴定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重组质粒 斑点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