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P-7对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许艳芳 吴异兰 +1 位作者 万建新 王彩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53-1457,共5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TGF-β1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3μg.L-1TGF-β1组,BMP-7组,TGF-β1加不...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TGF-β1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3μg.L-1TGF-β1组,BMP-7组,TGF-β1加不同浓度BMP-7组。免疫荧光检测FN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FN、ColⅠα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3μg.L-1TGF-β1刺激HK-2细胞48h后,FN表达明显增强;加入200μg.L-1BMP-7干预后荧光明显减弱。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F-β1刺激HK-2细胞48h后,FN、ColⅠα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MP-7(100~400μg.L-1)可在mRNA及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调TGF-β1诱导的FN、ColⅠα1的表达。结论BMP-7能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FN、ColⅠα1的合成。表明BMP-7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改善肾功能的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转化生长因子Β 上皮细胞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色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文祥 苏畅 廖惠珍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5-458,共4页
探讨茶色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影响。将5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高脂组和低中高剂量茶色素干预组。高脂组和茶色素干预组以高脂饲料饲喂8周诱发肥胖致胰岛素抵抗模型,茶色素干预组再给予0.1、0.2g/(kgbw·... 探讨茶色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影响。将5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高脂组和低中高剂量茶色素干预组。高脂组和茶色素干预组以高脂饲料饲喂8周诱发肥胖致胰岛素抵抗模型,茶色素干预组再给予0.1、0.2g/(kgbw·d)和0.4g/(kgbw·d)剂量茶色素灌胃8周,实验结束后采血测定红细胞胰岛素受体水平,同时测定血糖、血胰岛素、血FFA及血痩素。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空腹胰岛素、痩素和FFA明显升高(P<0.05),而红细胞高亲和力受体数目明显降低(P<0.05),与高脂组相比,中高剂量茶色素干预组空腹胰岛素、痩素和FFA明显降低(P<0.05),而红细胞高亲和力胰岛素受体数目明显升高(P<0.05)。说明茶色素干预可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高亲和力受体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茶黄素 胰岛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阮国洪 邬春华 +3 位作者 郑力行 吴强恩 顾锡安 周志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酶促反应的产物真蛸胺(Octopamine)的量来确定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的方法。方法采用ODS柱,流动相为缓冲液(0.02mol/L柠檬酸三钠和0.05mol/L磷酸氢二钠)∶甲醇=85∶15的溶液,流速1... 目的建立一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酶促反应的产物真蛸胺(Octopamine)的量来确定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的方法。方法采用ODS柱,流动相为缓冲液(0.02mol/L柠檬酸三钠和0.05mol/L磷酸氢二钠)∶甲醇=85∶15的溶液,流速1.0mL/min。结果待测物真蛸胺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分别在0.29~0.67之间和0.09~0.36之间,重现性好;回收率在85.3%~95.4%之间,检测限1.58pmol/mL;真蛸胺的线性范围在10~160pmol/mL之间,相关系数为0.9996。结论该方法为神经毒理学、药理学等研究提供了一个简单灵敏、稳定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 多巴胺-Β-羟化酶 活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果对大鼠纹状体和血清中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阮国洪 邬春华 +3 位作者 郑力行 吴强恩 顾锡安 周志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观察乐果染毒对大鼠大脑纹状体和血清中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βhydroxylases,DβH)活性变化的影响,对乐果中毒机制作进一步的探讨。方法 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n=8)和乐果染毒低(38.9mg/kg,n=8)、中(83.7mg... 目的观察乐果染毒对大鼠大脑纹状体和血清中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βhydroxylases,DβH)活性变化的影响,对乐果中毒机制作进一步的探讨。方法 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n=8)和乐果染毒低(38.9mg/kg,n=8)、中(83.7mg/kg,n=8)和高(180mg/kg,n=32)3个剂量组,腹腔一次注射染毒。高剂量组大鼠分别在给药后0.5、2、8、24h断头处死取血制备血清待测,并分离脑组织纹状体,生理盐水匀浆待测。其他组动物在给药后2h断头处死,同样方式取样供分析。利用DβH将酪胺代谢为真蛸胺原理检测DβH活性。另取正常大鼠血清和纹状体匀浆,体外乐果染毒,观察其对DβH抑制状况。结果给予不同剂量乐果对大鼠纹状体和血清DβH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并随剂量增加而加深,存在剂量-效应关系(r=-0.996 7,P<0.05)。乐果高剂量(180mg/kg)染毒后大鼠大脑纹状体和血清中DβH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在不同时程观察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程增加抑制也加深,24h内时程效应关系(P<0.05)明确。体外乐果对纹状体和血清DβH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并随剂量增加而加深,有剂量-效应关系(r=-0.891 2,P<0.05),但在高浓度有饱和现象。结论大鼠大脑纹状体和血清中DβH水平有随染毒剂量和时程的增加而抑制加深的趋势,存在剂量效应和时程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果 大脑纹状体 血清 多巴胺-Β-羟化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在水产饲料企业中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文庭 廖惠珍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B12期40-43,共4页
介绍HACCP的基本原理、内容及特点,分析在水产饲料企业中应用HACCP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析应用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并指出HACCP在水产饲料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HACCP 水产饲料 应用前景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渣膳食纤维提取工艺及其性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文庭 洪华荣 《粮油食品科技》 2008年第6期56-59,共4页
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胡萝卜渣水溶性膳食纤维(CRSDF),通过外加淀粉酶和蛋白酶提取胡萝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CRIDF),采用均匀设计优选提取工艺条件;通过测定CRIDF的膨胀性、持水力、结合水力、阳离子交换容量、结合脂肪能力及吸附胆酸钠... 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胡萝卜渣水溶性膳食纤维(CRSDF),通过外加淀粉酶和蛋白酶提取胡萝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CRIDF),采用均匀设计优选提取工艺条件;通过测定CRIDF的膨胀性、持水力、结合水力、阳离子交换容量、结合脂肪能力及吸附胆酸钠能力来了解其性能特性。CRSDF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时间60 min,液料比40∶1(mL/g),pH值1.5,温度80℃;提取率为70%。最佳酶解条件,淀粉酶为加酶量0.60%,时间60 min,pH值7.0,温度75℃;中性蛋白酶为加酶量0.30%,时间60 min,pH值7.0,温度70℃。利用胡萝卜渣提取膳食纤维得率较高,理化性能较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渣 膳食纤维 提取工艺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