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系统科学视域下肠道菌群微观参数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李晗婧
李书楠
+2 位作者
刘丽敏
王顺永
付海英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76-1982,共7页
肠道微生物群是宿主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重要纽带,其多样性和功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宿主免疫调节、代谢平衡及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尤...
肠道微生物群是宿主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重要纽带,其多样性和功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宿主免疫调节、代谢平衡及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肠道菌群在淋巴瘤的免疫逃逸、治疗抵抗以及疾病复发中的潜在作用,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提出肠道菌群与淋巴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既包括菌群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动态互动,也涵盖了肠道微生态在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将肠道菌群作为“微生物群-肠道-淋巴瘤轴”的核心要素,探索其在淋巴瘤诊断中的独特价值。通过系统整合宏观、中观和微观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特征的淋巴瘤独特诊断模型。这一模型不仅能为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测提供新的非侵入性方法,也为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通过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在淋巴瘤发生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可能为淋巴瘤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肠道菌群
微观参数
状态辨识
系统科学
诊断模型
中医整体观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0-2021年中国2型糖尿病肾病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研究
2
作者
李书楠
张诗妍
+4 位作者
邓亚楠
胡丹青
郑雨心
李丹阳
李灿东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33期4214-4226,共13页
背景2型糖尿病肾病(T2DN)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已成为全球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分析中国T2DN疾病负担...
背景2型糖尿病肾病(T2DN)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已成为全球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分析中国T2DN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预测T2DN至2050年的发展趋势,为T2DN防控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21)为数据来源,提取1990—2021年中国T2DN的发病率、患病率、伤残调整生命年率(DALY率)和死亡率和作为评估T2DN疾病负担的指标。采用年度百分比变化估计值(EAPC)评估这些指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变化趋势。采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ES)模型分别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各指标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并通过绝对百分比误差(APE)评估模型预测误差。结果1990—2021年,中国T2DN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EAPC=0.42%,95%CI=0.34%~0.50%);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呈轻微下降趋势(EAPC=-0.24%,95%CI=-0.39%~-0.10%);年龄标准化DALY率呈轻微下降趋势(EAPC=-0.7%,95%CI=-0.8%~-0.6%);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EAPC=-0.57%,95%CI=-0.66%~-0.49%)。按性别划分,女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上升幅度相对较大(EAPC=0.6%,95%CI=0.49%~0.71%),男性上升幅度较小(EAPC=0.23%,95%CI=0.17%~0.29%);男性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下降幅度较女性更为明显(男性EAPC=-0.27%,95%CI=-0.41%~-0.13%;女性EAPC=-0.22%,95%CI=-0.37%~-0.07%);女性年龄标准化DALY率和死亡率呈显著下降趋势(DALY率EAPC=-1.13%,95%CI=-1.25%~-1.02%;死亡率EAPC=-1.10%,95%CI=-1.20%~-1.01%),男性变化较小(DALY率EAPC=-0.28%,95%CI=-0.40%~-0.15%;死亡率EAPC=-0.06%,95%CI=-0.19%~0.08%)。年龄别分析显示,各项疾病负担指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高龄人群负担沉重,且部分高年龄组发病率和DALY率呈上升趋势。ARIMA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50年男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至27.34/10万,患病率降至877.11/10万,DALY率保持在140.79/10万,死亡率保持在7.64/10万。女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至18.17/10万,患病率降至938.24/10万,DALY率降至69.66/10万,死亡率保持在4.77/10万。ES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50年男性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至19.57/10万,患病率降至1055.85/10万,DALY率降至140.38/10万,死亡率保持在7.30/10万;女性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至16.49/10万,患病率增至1092.09/10万,DALY率降至105.84/10万,死亡率降至5.16/10万。模型误差评估显示,ES模型在大多数年龄标准化率和患病人数的预测上误差较小,而ARIMA模型在部分人数指标和女性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上误差相对较小。结论1990—2021年,中国T2DN的整体疾病负担在年龄标准化后有所改善,尤其在死亡率和DALY率方面,但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持续上升,且疾病负担向高龄人群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本研究预测至2050年,中国新发病例仍将持续增加。应制定针对高风险人群,尤其是针对高龄人群和男性的精准防控策略,加强全科医学在慢病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以应对未来的公共卫生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2型
全球疾病负担
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
指数平滑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科学视域下肠道菌群微观参数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李晗婧
李书楠
刘丽敏
王顺永
付海英
机构
福建
中医药
大学
附属第三人民医院
福建
中医药
大学
中医证研究基地
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全科医学系
出处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76-198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742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2A20376)
+4 种基金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健康管理学科与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重点专科联合开放课题(XJG2023004)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Y0040)
福建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2024年福建省西学中高级人才研修项目(闽卫中医二函〔2024〕1969号)
福建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闽卫中医二函〔2024〕363号)
福建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科研专项(闽财指〔2024〕0881号)。
文摘
肠道微生物群是宿主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重要纽带,其多样性和功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宿主免疫调节、代谢平衡及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肠道菌群在淋巴瘤的免疫逃逸、治疗抵抗以及疾病复发中的潜在作用,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提出肠道菌群与淋巴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既包括菌群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动态互动,也涵盖了肠道微生态在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将肠道菌群作为“微生物群-肠道-淋巴瘤轴”的核心要素,探索其在淋巴瘤诊断中的独特价值。通过系统整合宏观、中观和微观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肠道菌群特征的淋巴瘤独特诊断模型。这一模型不仅能为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测提供新的非侵入性方法,也为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通过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在淋巴瘤发生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可能为淋巴瘤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关键词
淋巴瘤
肠道菌群
微观参数
状态辨识
系统科学
诊断模型
中医整体观
血液肿瘤
Keywords
Lymphoma
Gut microbiota
Microscopic parameter
State identification
Systems science
Diagnostic Model
Holistic view of TCM
Hematologic tumor
分类号
R2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0-2021年中国2型糖尿病肾病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研究
2
作者
李书楠
张诗妍
邓亚楠
胡丹青
郑雨心
李丹阳
李灿东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全科医学系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33期4214-4226,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503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2A20376)。
文摘
背景2型糖尿病肾病(T2DN)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已成为全球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分析中国T2DN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预测T2DN至2050年的发展趋势,为T2DN防控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21)为数据来源,提取1990—2021年中国T2DN的发病率、患病率、伤残调整生命年率(DALY率)和死亡率和作为评估T2DN疾病负担的指标。采用年度百分比变化估计值(EAPC)评估这些指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变化趋势。采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RIMA)模型和指数平滑(ES)模型分别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各指标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并通过绝对百分比误差(APE)评估模型预测误差。结果1990—2021年,中国T2DN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EAPC=0.42%,95%CI=0.34%~0.50%);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呈轻微下降趋势(EAPC=-0.24%,95%CI=-0.39%~-0.10%);年龄标准化DALY率呈轻微下降趋势(EAPC=-0.7%,95%CI=-0.8%~-0.6%);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EAPC=-0.57%,95%CI=-0.66%~-0.49%)。按性别划分,女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上升幅度相对较大(EAPC=0.6%,95%CI=0.49%~0.71%),男性上升幅度较小(EAPC=0.23%,95%CI=0.17%~0.29%);男性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下降幅度较女性更为明显(男性EAPC=-0.27%,95%CI=-0.41%~-0.13%;女性EAPC=-0.22%,95%CI=-0.37%~-0.07%);女性年龄标准化DALY率和死亡率呈显著下降趋势(DALY率EAPC=-1.13%,95%CI=-1.25%~-1.02%;死亡率EAPC=-1.10%,95%CI=-1.20%~-1.01%),男性变化较小(DALY率EAPC=-0.28%,95%CI=-0.40%~-0.15%;死亡率EAPC=-0.06%,95%CI=-0.19%~0.08%)。年龄别分析显示,各项疾病负担指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高龄人群负担沉重,且部分高年龄组发病率和DALY率呈上升趋势。ARIMA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50年男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至27.34/10万,患病率降至877.11/10万,DALY率保持在140.79/10万,死亡率保持在7.64/10万。女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至18.17/10万,患病率降至938.24/10万,DALY率降至69.66/10万,死亡率保持在4.77/10万。ES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50年男性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至19.57/10万,患病率降至1055.85/10万,DALY率降至140.38/10万,死亡率保持在7.30/10万;女性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至16.49/10万,患病率增至1092.09/10万,DALY率降至105.84/10万,死亡率降至5.16/10万。模型误差评估显示,ES模型在大多数年龄标准化率和患病人数的预测上误差较小,而ARIMA模型在部分人数指标和女性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上误差相对较小。结论1990—2021年,中国T2DN的整体疾病负担在年龄标准化后有所改善,尤其在死亡率和DALY率方面,但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持续上升,且疾病负担向高龄人群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本研究预测至2050年,中国新发病例仍将持续增加。应制定针对高风险人群,尤其是针对高龄人群和男性的精准防控策略,加强全科医学在慢病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以应对未来的公共卫生挑战。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2型
全球疾病负担
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
指数平滑模型
预测
Key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ies
Diabetes mellitus,type 2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Exponential smoothing model
Forecasting
分类号
R587.24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系统科学视域下肠道菌群微观参数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李晗婧
李书楠
刘丽敏
王顺永
付海英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90-2021年中国2型糖尿病肾病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研究
李书楠
张诗妍
邓亚楠
胡丹青
郑雨心
李丹阳
李灿东
《中国全科医学》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