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鲶SME-Ⅰ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洪锡钧 王明权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用半消化法和组织块法接种南方鲶晚期胚,经40多代连续培养,建立了SME-Ⅰ鲶鱼细胞系。该细胞系为贴附性上皮样细胞。细胞内微丝束丰富,平行排列伸到伪足,但质膜下不很密集。细胞最适在含15%~20%小平血清的1640培养... 用半消化法和组织块法接种南方鲶晚期胚,经40多代连续培养,建立了SME-Ⅰ鲶鱼细胞系。该细胞系为贴附性上皮样细胞。细胞内微丝束丰富,平行排列伸到伪足,但质膜下不很密集。细胞最适在含15%~20%小平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生长,适温28~29℃,pH6.5~7.2,群体倍增时间为58.6h,已增殖到10 ̄8个的水平。细胞染色体数为正常二倍体2n=58,但有不少异倍化细胞。该细胞系已可用于鱼类生物工程研究和进入细胞资源库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细胞结构 细胞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茶降低氟化钠和三氧化二砷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洪振丰 刘凌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5-26,共2页
本文以乌龙茶黄金桂为材料,以氟化钠(NaF)和三氧化二砷(As_2O_3)为诱发剂,以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PCE)为指标,在实验室对不同组别的小白鼠进行遗传毒理实验。结果表明:乌龙茶具抗砷、氟诱发的细胞遗传损伤的作用。
关键词 乌龙茶 氟化钠 三氧化二砷 微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少华 洪振丰 +1 位作者 林丽 刘凌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6-17,23,共3页
本文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和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两个指标,测定大蒜匀浆滤液(GJ)对环磷酰胺(CP)诱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GJ灌胃处理小鼠能降低CP(30mg/kg)诱发的微核率,差异极显著(P<0.01)。用GJ处理... 本文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和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两个指标,测定大蒜匀浆滤液(GJ)对环磷酰胺(CP)诱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GJ灌胃处理小鼠能降低CP(30mg/kg)诱发的微核率,差异极显著(P<0.01)。用GJ处理小鼠,除了CP高剂量(30mg/kg)外,CP中和低剂量(3mg/kg和0.3mg/kg)所诱发的SCE率均受到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大蒜有较强的抗诱变能力,具修复染色体损伤和DNA错误复制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微核 SCE 大蒜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