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在牛病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武军 白泉阳 +3 位作者 郑腾 徐淑菲 孔繁德 黄一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90,共4页
作者综述了以胶体金免疫渗滤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为代表的纳米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近年来在牛病检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分析和预测其应用前景,为该技术在牛病临床检测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纳米胶体金 胶体金免疫渗滤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牛病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检疫性有害植物——西部苋 被引量:2
2
作者 虞赟 于文涛 +3 位作者 郭琼霞 沈建国 李敏 连德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70-72,共3页
阐述了检疫性有害植物西部苋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性、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详细描述了西部苋与其近似种糙果苋在形态特征上的区别。
关键词 西部苋 检疫性有害植物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方法快速鉴定两种检疫性豆象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阳武 陈文炳 +2 位作者 董文勇 张东斌 陈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3-65,共3页
采用形态学观察与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口岸截获的可疑菜豆象和四纹豆象幼虫和成虫进行快速鉴定。采用异硫氰酸胍方法提取昆虫基因组DNA,并根据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从截获的可疑菜豆象幼虫和成虫中均扩增得到192 bp的特异性条带... 采用形态学观察与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口岸截获的可疑菜豆象和四纹豆象幼虫和成虫进行快速鉴定。采用异硫氰酸胍方法提取昆虫基因组DNA,并根据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从截获的可疑菜豆象幼虫和成虫中均扩增得到192 bp的特异性条带,从截获的可疑四纹豆象幼虫和成虫中均扩增得到181 bp的特异性条带,经测序比对,扩增产物序列与菜豆象和四纹豆象Cyt b目的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由此证实可疑样本即为菜豆象和四纹豆象的幼虫和成虫。该方法缩短了鉴定周期,6 h内即可快速准确鉴定未成熟的虫态,为口岸检验检疫及快速通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快速 检疫鉴定 菜豆象 四纹豆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AOZ虾糜自然材料的实验室内快速获取方法
4
作者 余孔捷 林永辉 +4 位作者 刘正才 黄杰 陈旭东 王丹红 卢声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137,共3页
为快速获取含AOZ虾糜自然基体阳性材料以制备检测质量控制标准样品,建立了实验室内的自然材料获取方法。采用市售活虾在实验室条件下药浴,控制药浴液初始浓度和捞起时间,拍击式均质,密封包装和辐照灭菌等,成功获取均匀、稳定的含AOZ预... 为快速获取含AOZ虾糜自然基体阳性材料以制备检测质量控制标准样品,建立了实验室内的自然材料获取方法。采用市售活虾在实验室条件下药浴,控制药浴液初始浓度和捞起时间,拍击式均质,密封包装和辐照灭菌等,成功获取均匀、稳定的含AOZ预期残留量虾糜自然基体阳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获取 含AOZ虾糜 自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快速检测熊蜂短膜虫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体银 刘蓓 +5 位作者 郑腾 白泉阳 田国宁 王武军 张志灯 于师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2-698,共7页
【目的】近年来,熊蜂作为温室作物的理想授粉者在国外已被广泛利用,并且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国外熊蜂经常被进口用于设施农业。熊蜂短膜虫Crithidia bombi是熊蜂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一旦随进口熊蜂传入,将给国内熊蜂蜂群... 【目的】近年来,熊蜂作为温室作物的理想授粉者在国外已被广泛利用,并且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国外熊蜂经常被进口用于设施农业。熊蜂短膜虫Crithidia bombi是熊蜂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一旦随进口熊蜂传入,将给国内熊蜂蜂群带来严重危害,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熊蜂短膜虫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熊蜂短膜虫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ITS)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Cri-F/R),建立了熊蜂短膜虫的PCR检测方法,并对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和循环个数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验证了该PCR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结果】以熊蜂短膜虫ITS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的熊蜂短膜虫PCR检测方法是可行的。优化的PCR反应条件为:退火温度59℃,引物浓度0.5μmol/L,扩增循环数35次。对感染熊蜂短膜虫的熊蜂总DNA的灵敏度达到13.24×10-5ng/μL,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将该方法应用于熊蜂短膜虫的检测,整个检测过程不超过4 h,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结论】研究建立了熊蜂短膜虫检测方法,能用于疫情监测和进境熊蜂的检验检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短膜虫 PCR技术 内转录间隔区 熊蜂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ELEX技术筛选沙门氏菌抗原的适配子 被引量:5
6
作者 郎春燕 江树勋 +5 位作者 邵碧英 陈文炳 傅碧忠 缪婷玉 陈融斌 黄晓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94-197,共4页
目的:应用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筛选沙门氏菌抗原的高亲和性适配子。方法:首先合成一个全长78个核苷酸中间含35个随机序列的随机单链寡核苷酸序列(ssDNA)文库,再以环氧乙烷丙烯酸珠子作为筛选介质,利用生物素-抗地高辛碱性... 目的:应用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筛选沙门氏菌抗原的高亲和性适配子。方法:首先合成一个全长78个核苷酸中间含35个随机序列的随机单链寡核苷酸序列(ssDNA)文库,再以环氧乙烷丙烯酸珠子作为筛选介质,利用生物素-抗地高辛碱性磷酸酶显色系统检测DNA适配子与沙门氏菌抗原的亲和力,以获得沙门氏菌抗原的高亲和性适配子。结果:随着筛选轮数的增加,DNA适配子与沙门氏菌抗原结合后显色,吸光度逐渐增加,初步获得了沙门氏菌抗原的高亲和性适配子。结论:实验所用的筛选流程是适当的,可以考虑推广用于类似靶目标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 沙门氏菌 抗原 适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食品中4种苏丹红染料和2种兽药残留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尹太坤 杨方 +1 位作者 刘正才 林翠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95-298,共4页
采用60Co-γ辐照分别对含有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氯霉素和苏丹红Ⅰ~Ⅳ的动物源食品进行处理,设置辐照剂量为0~10 k Gy,考察了其在不同辐照剂量下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当辐照剂量为9 k Gy时,鸡肉中MQCA和蛋液中苏丹红Ⅰ~Ⅳ的降... 采用60Co-γ辐照分别对含有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氯霉素和苏丹红Ⅰ~Ⅳ的动物源食品进行处理,设置辐照剂量为0~10 k Gy,考察了其在不同辐照剂量下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当辐照剂量为9 k Gy时,鸡肉中MQCA和蛋液中苏丹红Ⅰ~Ⅳ的降解效果非常显著,降解率分别为99.0%和83.5%~95.7%;而蛋粉中的苏丹红Ⅰ~Ⅳ的降解效果相对较差,降解率仅为9.3%~22.3%;鳗鱼冻干粉中氯霉素的降解效果比较显著,降解率为75.3%。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其降解率逐渐增大。研究表明辐照处理可对食品中某些化合物产生有效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照 氯霉素 3-甲基-喹噁啉-2-羧酸 苏丹红染料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蝇类害虫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韶萍 黄振 +1 位作者 郭琼霞 刘长明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第3期151-155,共5页
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日趋频繁及其复杂化,实蝇类害虫的传播扩散机率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农业生产安全,成为影响果蔬等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检疫问题之一。因此,实蝇的准确识别与快速鉴定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目前已经被用于实... 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日趋频繁及其复杂化,实蝇类害虫的传播扩散机率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农业生产安全,成为影响果蔬等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检疫问题之一。因此,实蝇的准确识别与快速鉴定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对目前已经被用于实蝇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同时,根据BOLD Systems现有的数据,汇总了截至2014年10月22日实蝇DNA条形码的种类、已公布研究的记录数及涉及的实蝇种类。结果表明:目前应用于实蝇鉴定的DNA条形码有COⅠ-5P、COⅠ-3P、COⅡ、COⅢ、CYTB、atp6、28S等7种;其中以COⅠ标记为主,已公布的记录数为4540,是其他5种DNA标记的113.5倍,COⅠ-5P标记研究的实蝇科种类有315种,COⅠ-3P标记的有116种;目前研究较多的为果实蝇属、寡鬃实蝇属、腊实蝇属。本文对今后选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实蝇种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蝇 DNA条形码技术 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3年临床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23
9
作者 高丽钦 王武军 +5 位作者 甘龙杰 欧启水 林宇岚 王文华 陈守涛 杨滨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55-560,共6页
目的了解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3年从32779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3098例阳性标本中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检测结果。结果病原菌血培养阳性率为9.45%(309 8/32779),... 目的了解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3年从32779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3098例阳性标本中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检测结果。结果病原菌血培养阳性率为9.45%(309 8/32779),居前5位的是大肠埃希菌(20.92%,648/309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59%,514/3098)、肺炎克雷伯菌(11.14%,345/3098)、金黄色葡萄球菌(6.23%,193/3098)和鲍曼不动杆菌(6.10%,189/3098)。但从2013年开始出现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18%和3.1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血培养分离的细菌菌种呈多样化,大肠埃希菌仍然是血流感染的首要致病菌,且其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有所增加。应继续开展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监测,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大肠埃希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的残留量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正才 蔡春平 +4 位作者 林永辉 杨方 刘素珍 徐敦明 潘迎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5-340,共6页
建立了一种分散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样品中草甘膦(PMG)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AMPA)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0.2%甲酸水超声提取,层状氢氧化镁铝水滑石(Mg-Al-LDHs)吸附富集,碳酸钠溶液洗脱后,以9-芴基... 建立了一种分散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样品中草甘膦(PMG)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AMPA)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0.2%甲酸水超声提取,层状氢氧化镁铝水滑石(Mg-Al-LDHs)吸附富集,碳酸钠溶液洗脱后,以9-芴基氯甲酸酯(FMOC-Cl)为衍生剂衍生2h,Kinetex C18柱(50mm×2.1 mm,2.6 μm,Phenomenex)分离,以乙腈-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2%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在10~1 00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15 mg/kg和0.05 mg/kg;在不同基质中,0.05,0.1,1.0 mg/kg 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6.6% ~95.7%,相对标准偏差为5.1%~12.2%.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等特点,可用于茶叶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茶叶 草甘膦 氨甲基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联苯菊酯残留自然基体标准样品的研制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余孔捷 杨方 +5 位作者 黄杰 李耀平 江锦彬 李捷 蓝锦昌 王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17-320,共4页
为获得与真实检测样品完全一致的茶叶中联苯菊酯残留分析质量控制用标准样品,建立制备茶叶中联苯菊酯自然基体标准样品的方法。以每亩茶园约3.0g联苯菊酯的用量对茶树喷洒0.017g/L联苯菊酯药液,每日监控检测施药后茶叶中联苯菊酯含量,... 为获得与真实检测样品完全一致的茶叶中联苯菊酯残留分析质量控制用标准样品,建立制备茶叶中联苯菊酯自然基体标准样品的方法。以每亩茶园约3.0g联苯菊酯的用量对茶树喷洒0.017g/L联苯菊酯药液,每日监控检测施药后茶叶中联苯菊酯含量,适时采茶,正常制茶,磨粉并通过120目网筛获得联苯菊酯残留不同含量的2批各320个独立包装的茶粉样本。经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协同定值和不确定度评估,制得检测质控用茶叶中联苯菊酯残留自然基体标准样品。该标准样品应用于全国98家实验室参加的能力验证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联苯菊酯残留 自然基体 标准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鳗酱油中大豆、小麦过敏原的ELISA检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邵碧英 傅碧忠 +5 位作者 郑晶 廖鲁兴 陈文炳 王进喜 缪婷玉 彭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72,共4页
烤鳗酱油的最初生产原料中包括了被许多国家和地区认定为过敏物的大豆和小麦,研究应用ELISA法对烤鳗酱油样品进行了大豆、小麦过敏原的测定。结果表明,对于大豆过敏原:绝大部分烤鳗酱油样品中检测不到,少数样品中其含量很低;对于小麦过... 烤鳗酱油的最初生产原料中包括了被许多国家和地区认定为过敏物的大豆和小麦,研究应用ELISA法对烤鳗酱油样品进行了大豆、小麦过敏原的测定。结果表明,对于大豆过敏原:绝大部分烤鳗酱油样品中检测不到,少数样品中其含量很低;对于小麦过敏原:绝大部分烤鳗酱油样品中的含量很低,少数样品检测不到。极微量的过敏原就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应加强烤鳗酱油中过敏原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鳗酱油 大豆过敏原 小麦过敏原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禽蛋中4种苏丹红染料残留量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正才 杨方 +1 位作者 尹太坤 钱疆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6,共6页
建立了禽蛋及其制品中4种苏丹红染料(苏丹红Ⅰ,Ⅱ,Ⅲ和Ⅳ)残留量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方法。样品经正己烷超声提取,上清液经苏丹红专用SPE柱净化,采用Waters CORTECS^TM UPLCC18(2.1 mm×100 ... 建立了禽蛋及其制品中4种苏丹红染料(苏丹红Ⅰ,Ⅱ,Ⅲ和Ⅳ)残留量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方法。样品经正己烷超声提取,上清液经苏丹红专用SPE柱净化,采用Waters CORTECS^TM UPLCC18(2.1 mm×100 mm,1.7μm)柱以5 mmol/L乙酸铵溶液-0.2%甲酸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苏丹红Ⅰ-Ⅳ在0.5-2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0.0%-104.2%,相对标准偏差为4.2%-10.9%。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26-0.35μg/kg,定量下限(LOQ)为0.9-1.2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灵敏,可用于禽蛋和蛋制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固相萃取 苏丹红染料 禽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烤鳗酱油DNA提取及原料成分的荧光PCR检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邵碧英 王德峰 +5 位作者 傅碧忠 郑晶 陈文炳 陈彬 缪婷玉 彭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40-243,共4页
用4种预处理方法对酱油进行浓缩,后采用CTAB沉淀法提取DNA,再用SYBRGreenⅠ荧光PCR分别检测人工添加的大米gos9基因、酱油原料成分(大豆Lectin基因和小麦Wx012基因)。结果显示:仅人工添加大米DNA、用CTAB沉淀液浓缩的预处理方法提取的酱... 用4种预处理方法对酱油进行浓缩,后采用CTAB沉淀法提取DNA,再用SYBRGreenⅠ荧光PCR分别检测人工添加的大米gos9基因、酱油原料成分(大豆Lectin基因和小麦Wx012基因)。结果显示:仅人工添加大米DNA、用CTAB沉淀液浓缩的预处理方法提取的酱油DNA中,大米gos9基因、大豆Lectin基因和小麦Wx012基因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表明这种方法最适于酱油DNA的提取。将建立的DNA提取方法用于3份酱油、4份烤鳗酱油同样有效,gos9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阳性。2份酱油检出大豆成分,2份烤鳗酱油检出小麦成分,1份酱油和2份烤鳗酱油检出大豆成分和小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烤鳗酱油 DNA提取 原料成分 SYBRGreenⅠ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作用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氟苯尼考胺的残留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正才 张琼 +3 位作者 杨方 林永辉 刘素珍 苏芝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8-201,共4页
建立亲水作用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定水产品中氟苯尼考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用碱性乙酸乙酯提取,以正己烷和脂肪吸附材料去除油脂,用5 mmol/L乙酸铵溶液(含0.2%甲酸)和乙腈作为流动相,以梯度洗脱方式在Acquity UPLC BEH HILIC柱(55... 建立亲水作用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定水产品中氟苯尼考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用碱性乙酸乙酯提取,以正己烷和脂肪吸附材料去除油脂,用5 mmol/L乙酸铵溶液(含0.2%甲酸)和乙腈作为流动相,以梯度洗脱方式在Acquity UPLC BEH HILIC柱(55 mm×2.1 mm,1.7μm)色谱柱上分离,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进行质谱分析,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氟苯尼考胺的质量浓度在0.1~2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大于0.990。在1.0~50.0μg/kg加标水平下,虾、黄鱼、鳗鱼、烤鳗的平均回收率为70.5%~87.7%,相对标准偏差为4.8%~11.6%,定量限为1.0μg/kg。该方法简单、灵敏、稳定,可满足水产品中氟苯尼考胺残留量的检测和确证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作用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 水产品 氟苯尼考胺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境蜜蜂疫病传入风险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体银 郑腾 +3 位作者 白泉阳 王武军 张志灯 林素洁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为有效防范疫病传入,保护国内生态和环境安全,本文根据新西兰风险分析模型,从传入释放的可能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对经济和生态的潜在危害性3个方面对进境蜜蜂所可能携带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物和敌害等危害进行风险分析。结... 为有效防范疫病传入,保护国内生态和环境安全,本文根据新西兰风险分析模型,从传入释放的可能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对经济和生态的潜在危害性3个方面对进境蜜蜂所可能携带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物和敌害等危害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蜂群崩溃失调病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美洲幼虫腐臭病American Foulbrood、欧洲幼虫腐臭病European Foulbrood、武氏蜂盾螨Acrapis woodi、小蜂螨Tropilaelaps spp.、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蚤蝇Apocephalus borealis和蜂巢小甲虫Small Hive Beetle(Aethina tumida Murray,SHB)等8种病虫害能给国内蜜蜂带来一定的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研究结果能为制定相应的检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境蜜蜂 风险分析 病毒 细菌 真菌 寄生物 敌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适体的筛选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敏 江树勋 +5 位作者 邵碧英 高如承 陈文炳 陈彬 李寿崧 缪婷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97-199,共3页
为获得与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特异性结合的适体,对体外合成长度为78个碱基的随机ssDNA文库,采用SELEX技术,以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为靶标进行10轮筛选。将筛选到的适体群进行克隆、测序,用Macaw2.05和DNAMAN软件对每一适体的保守序列和二... 为获得与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特异性结合的适体,对体外合成长度为78个碱基的随机ssDNA文库,采用SELEX技术,以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为靶标进行10轮筛选。将筛选到的适体群进行克隆、测序,用Macaw2.05和DNAMAN软件对每一适体的保守序列和二级结构进行分析。一级结构分析获得6个保守序列:TTTTTTT、TGCTCTT、CGGGGGT、GTTTTT、XTGTT、XTTGT,其中2号和12号、7号和9号、158、159和160号适体序列完全一致。二级结构分析表明,茎环状和口袋状等结构可能是适体与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结合的结构基础,其一级和二级结构与亲和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X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适体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鳗鱼肌肉组织中6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正才 余孔捷 +2 位作者 杨方 张琼 刘素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3-867,共5页
建立了快速测定鳗鱼肌肉中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甲喹和恶喹酸6种喹诺酮类(QNs)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样品经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pH=7.0)匀浆后,采用酸性乙腈(含0.2%... 建立了快速测定鳗鱼肌肉中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甲喹和恶喹酸6种喹诺酮类(QNs)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样品经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pH=7.0)匀浆后,采用酸性乙腈(含0.2%甲酸)提取,正己烷脱脂,用ACQUITY UPLC BHE C18柱(100×2.1 mm,1.7μm),以乙腈-5mmol/L乙酸铵溶液(含0.2%甲酸)为流动相,用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扫描方式进行质谱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以上6种喹诺酮类药物的线性范围为0.1-50μg/kg,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76;检出限为0.03-0.25μg/kg,定量限为0.1-0.8μg/kg,在1.0、2.0、10μg/kg 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84.8%-97.8%,相对标准偏差为4.5%-11.3%。该法简单、灵敏、特异性强,适用于鳗鱼肌肉中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喹诺酮类 残留检测 鳗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进境大豆上检出菜豆荚斑驳病毒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建国 王念武 +2 位作者 翁瑞泉 黄可辉 郭琼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129,共3页
本研究采用DAS-ELISA、IC-RT-PCR及序列测定方法,对加拿大进境大豆种子进行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pod mottle virus,BPMV)和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检测,结果表明,BPMV的DAS-ELISA和IC-RT-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PCR扩增... 本研究采用DAS-ELISA、IC-RT-PCR及序列测定方法,对加拿大进境大豆种子进行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pod mottle virus,BPMV)和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检测,结果表明,BPMV的DAS-ELISA和IC-RT-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PCR扩增产物序列与已报道的BPMV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7%以上,而SMV的DAS-ELISA和IC-RT-PCR检测结果都为阴性。综合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确认该批大豆携带有菜豆荚斑驳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英斑驳病毒 检测 DAS-EUSA IC-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IC-RT-PCR检测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建国 林双庆 +4 位作者 蔡伟 李海明 王念武 翁瑞泉 黄可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7,共5页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试管捕捉RT-PCR(TC-RT-PCR)和免疫捕捉RT-PCR(IC-RT-PCR)技术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C-RT-PCR和IC-RT-PCR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试管捕捉RT-PCR(TC-RT-PCR)和免疫捕捉RT-PCR(IC-RT-PCR)技术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C-RT-PCR和IC-RT-PCR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分别比DAS-ELISA高10和100倍;通过对一批进境黄瓜样品的检测,验证了2种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因此,本研究建立的TC-RT-PCR和IC-RT-PCR检测技术,可有效应用于CGMM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试管捕捉RT-PCR 免疫捕捉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