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1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创新建设模式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艺晖 林河通 +2 位作者 林艺芬 王慧 范中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4期268-269,272,共3页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与优质企业、科研院所合力共建实践基地,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针对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现存问题,以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为例,...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与优质企业、科研院所合力共建实践基地,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针对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现存问题,以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为例,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创新建设模式,以期为提高全日制农业硕士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食品加工与安全 实践基地 创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夏青 辛桂亮 +1 位作者 吴仁烨 邓传远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75,共7页
对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12个人工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应用生态学方法计算分析各群落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对群落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个人工群落存在乔灌层结构不合理,植物多样性及稳定性较低... 对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12个人工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应用生态学方法计算分析各群落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对群落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个人工群落存在乔灌层结构不合理,植物多样性及稳定性较低,层次不明显,生态位重叠等问题;并根据校园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物群落 优势树种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福建发展 培养海洋科技人才——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超 杨成凤 刘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9期110-112,共3页
海洋科学人才培养计划是依据福建农林大学建设规划制订的符合福建省海洋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根据海洋科学的特点,在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的基础上,重点完善了"产学研"人才培养创新体系,使学生在掌握学... 海洋科学人才培养计划是依据福建农林大学建设规划制订的符合福建省海洋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根据海洋科学的特点,在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的基础上,重点完善了"产学研"人才培养创新体系,使学生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旨在培养出应用型、服务型的国际化海洋科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 海洋科学 培养方案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春华 童彩玲 +2 位作者 江汉森 严志明 庞杰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22期103-106,108,共5页
以新工科视域下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契机,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创新产学研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了新工科视域下“学科专业一体”“虚实教学一体”“校企协育人一体”的食品科学与工程... 以新工科视域下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契机,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创新产学研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了新工科视域下“学科专业一体”“虚实教学一体”“校企协育人一体”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新模式,推动专业认证建设,强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专业建设 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学改革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雅立 孙中琦 庞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10期20-22,共3页
纳米技术是当今科学界最具前景的科学技术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化工、材料、医药、食品以及能源等领域。该文概述了纳米技术的国内外相关政府计划和发展政策,以及其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基本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技术 食品科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榕钦 吕茹倩 +1 位作者 梁鹏 庞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1-356,共6页
近年来,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可以保护食品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增强食品成分抗菌及抗氧化能力。为此,本文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包埋、食品包装、... 近年来,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可以保护食品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增强食品成分抗菌及抗氧化能力。为此,本文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包埋、食品包装、固定化酶以及仿生肉等食品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对静电纺丝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措施。本文还展望了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为该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食品包埋 食品包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产业的未来:低空经济和无人机技术的融合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晗林 林芬 +5 位作者 曹洁 李小林 张园园 骆主胜 孙意岚 庞杰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9-226,共8页
低空经济是利用低空飞行技术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形态;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食品产业,作为公众生活中核心部分,与低空经济的结合尤为紧密。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核心,本文系统分析了低空经济中,无人机在食品产业中的一... 低空经济是利用低空飞行技术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形态;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食品产业,作为公众生活中核心部分,与低空经济的结合尤为紧密。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核心,本文系统分析了低空经济中,无人机在食品产业中的一系列应用,特别是在无人机监测农产品生长状况以及进行相关农业活动、利用无人机进行食品物资(包括外卖、易腐食品等)的配送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和挑战。尽管低空经济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初见成效,但也面临着消费者接受度不足、产业发展不够深入、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亟需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以促进低空经济技术在食品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在方便人民生活的同时,强调持续的技术创新是推动该领域长期发展的关键。此外,还探讨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解决当前发展低空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推动低空经济与食品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相关产业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食品产业 无人机 农业监测 外卖配送 食品物资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蛋白纤维的研究进展及功能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郎镇岭 庄洁 +2 位作者 卢宏政 曾绍校 陈浩然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3,共9页
近年来,蛋白质纤维化因其赋予食品良好的功能特性和良好的稳定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蛋白纤维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可以自组装形成,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食品原料。为了更全面地认识食品蛋白纤维,本文针对食品蛋白纤维的自组装、结构特... 近年来,蛋白质纤维化因其赋予食品良好的功能特性和良好的稳定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蛋白纤维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可以自组装形成,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食品原料。为了更全面地认识食品蛋白纤维,本文针对食品蛋白纤维的自组装、结构特征、来源以及功能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蛋白质纤维的纤维化条件、自组装形成机理、蛋白纤维的功能特性(包括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最后,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蛋白纤维的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其在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蛋白纤维 自组装 纤维化 结构特征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甲壳素的制备及在食品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印晶 曾欣欣 +6 位作者 周妍妍 黄趁 李丹洁 钟卫权 段孟霞 庞杰 吴春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6-404,共9页
纳米甲壳素作为一种资源丰富且可再生的生物聚合物,因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食品领域备受关注。本文首先详述纳米甲壳素的来源、制备方法及其结构特性,重点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其在食品活性包装、乳化稳定剂、功能因子载体等方面的应用... 纳米甲壳素作为一种资源丰富且可再生的生物聚合物,因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食品领域备受关注。本文首先详述纳米甲壳素的来源、制备方法及其结构特性,重点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其在食品活性包装、乳化稳定剂、功能因子载体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梳理总结。同时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深入解析纳米甲壳素在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纳米甲壳素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甲壳素 制备方法 结构性质 食品领域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食品物流的未来:机器学习与传感监测的数据融合
10
作者 檀巧斌 王芹 +2 位作者 苏澈 肖瑶 庞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6,共14页
目的低空经济迅速崛起,无人机食品物流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为无人机配送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旨在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无人机食品物流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算法,实时监测飞行过程中的... 目的低空经济迅速崛起,无人机食品物流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为无人机配送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旨在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无人机食品物流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算法,实时监测飞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周围环境的变化,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结果本文聚焦于机器学习算法与传感监测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通过深度整合这2种技术,无人机将能更全面地感知食品品质并做出智能决策,优化飞行路线,应对突发情况。结论机器学习与传感监测数据融合显著提升无人机的配送效率,降低成本,为更多消费者提供不受地面交通限制的便捷配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食品物流 机器学习算法 传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农业大学大学生膳食和营养状况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海红 林浪 陈绍军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526-528,共3页
为了解大学生膳食与营养状况 ,于 1999年 10月对原福建农业大学 50 9名大学生进行了膳食营养及身体状况调查 .结果表明 ,膳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蛋白质摄入偏高、能量偏低、Ca不足和严重缺 Fe性贫血 .按体质指数评价标准 ,男女生营养不良... 为了解大学生膳食与营养状况 ,于 1999年 10月对原福建农业大学 50 9名大学生进行了膳食营养及身体状况调查 .结果表明 ,膳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蛋白质摄入偏高、能量偏低、Ca不足和严重缺 Fe性贫血 .按体质指数评价标准 ,男女生营养不良比例分别为 35.0 3%和 4 4 .10 % ,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 3.37%和 2 .1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营养 膳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农业大学老年知识分子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海红 林浪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498-501,共4页
作者对福建农业大学60岁以上(含60岁) 老年知识分子进行了营养调查,结果表明:(1)每人每日热量和VB2摄入量基本达到供给量标准要求(分别达到91.2% 和98.3% );Ca 和VB1摄入不足(分别为66.5% 和8... 作者对福建农业大学60岁以上(含60岁) 老年知识分子进行了营养调查,结果表明:(1)每人每日热量和VB2摄入量基本达到供给量标准要求(分别达到91.2% 和98.3% );Ca 和VB1摄入不足(分别为66.5% 和87.5% );蛋白质、Fe、VC、视黄醇摄入量均超过供给量标准;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物的热量构成比例为18.7% 、23.6% 、57.7% .(2) 体格及生化检查表明仅61% 的男性和57% 女性在正常体重范围内,高脂血症患者36.8% 、高血压26.5% ,常见病为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和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调查 老年知识分子 农业大学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气喷纺丝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宁芊 郭震 +1 位作者 吴先辉 庞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9-385,共7页
纳米纤维材料不仅在医药、能源和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还在食品相关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在众多的纳米纤维材料制备方法中,溶液喷射纺丝技术以其安全性、低成本和高生产速率等优势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深入探... 纳米纤维材料不仅在医药、能源和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还在食品相关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在众多的纳米纤维材料制备方法中,溶液喷射纺丝技术以其安全性、低成本和高生产速率等优势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深入探讨溶液喷射纺丝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分类,以及对纤维结构产生显著影响的纺丝工艺参数的选择。重点总结了溶液喷射纺丝在食品包装、缓释系统、过滤材料和酶固定化等多个食品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优势,旨在为溶液喷射纺丝技术的优化、拓展应用领域和商业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气喷纺丝 纳米纤维 高分子 食品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改性膳食纤维的方法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温丽华 郑艺欣 +3 位作者 骆贤亮 欧雨嘉 郭泽镔 郑宝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1-420,共10页
膳食纤维是由10个及以上吡喃葡糖基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多糖,主要来源于果蔬、谷类、豆制品及农副产物。膳食纤维可作为肠道益生菌的发酵底物,帮助微生物群平衡生长并发挥健康效应。然而,有序的构象结构使膳食纤维存在溶解... 膳食纤维是由10个及以上吡喃葡糖基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多糖,主要来源于果蔬、谷类、豆制品及农副产物。膳食纤维可作为肠道益生菌的发酵底物,帮助微生物群平衡生长并发挥健康效应。然而,有序的构象结构使膳食纤维存在溶解度低、界面稳定性差、口感粗糙等共性问题,不利于其衍生食品的创制。因此,分子改性技术成为了调控膳食纤维结构及理化性质的重要方法。相比单一技术,多技术的协同处理在提升膳食纤维改性效率及功能适用性方面更具优势。基于此,该文重点综述了膳食纤维的协同改性方法及功能性应用,旨在为富含膳食纤维植物及其副产物的高值化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协同改性 食品加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新食品原料发展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涔君 王东 +5 位作者 修凡超 吴俊杰 肖晶 吴媛 徐敦明 庞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12-318,共7页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新食品原料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指南,明确了国内外对于“新食品原料”的基本定义和相关概念。对我国新食品原料的名称和种类变化进行了详细阐述,也简单介绍了国外新食品原料的类别和范围,并分别对国内外新食品原...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新食品原料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指南,明确了国内外对于“新食品原料”的基本定义和相关概念。对我国新食品原料的名称和种类变化进行了详细阐述,也简单介绍了国外新食品原料的类别和范围,并分别对国内外新食品原料申报的相关资料和审批的管理内容进行了大致说明。简单总结了我国新食品原料的检测标准,详细列举了我国非菌种新食品原料的分析测定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检测技术,为我国新食品原料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食品原料 法规 定义 管理 标准 分析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番石榴环斑病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抑制剂筛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洪彬 安莹莹 +3 位作者 陈蕾伊 陈艺晖 蒋璇靓 林育钊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749,共12页
【目的】明确番石榴果实采后环斑病发生的致病病原菌及其对番石榴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筛选能抑制该病原菌的有效抑制剂。【方法】病原菌分离于发生环斑病的番石榴果皮病健交界处,并对该致病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树分析... 【目的】明确番石榴果实采后环斑病发生的致病病原菌及其对番石榴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筛选能抑制该病原菌的有效抑制剂。【方法】病原菌分离于发生环斑病的番石榴果皮病健交界处,并对该致病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树分析。另外,初步研究番石榴环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环斑病菌侵染对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和评价不同抑制剂(ε-聚赖氨酸、水杨酸和褪黑素)对环斑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根据环斑病菌的菌丝与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及基于rDNA-ITS、TUB和TEF-1α测序结果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福建番石榴环斑病菌鉴定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葡萄糖和D-果糖、蛋白胨、7、25℃分别作为番石榴N. clavispora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pH、温度。此外,与未接种N. clavispora番石榴果实相比,接种N. clavispora果实具有较高的病斑直径和细胞膜透性,较低的果实硬度和色调角h值。体外试验表明,适当浓度的ε-聚赖氨酸、水杨酸和褪黑素处理对番石榴N. clavispora的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抑制N. clavispora侵染所致番石榴果实采后环斑病的抗菌剂。【结论】引起福建番石榴果实环斑病的病原菌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 clavispora),且4.000 mg·mL^(-1)ε-聚赖氨酸对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为后续番石榴环斑病的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果实 环斑病 棒状新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抑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水提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17
作者 张桂清 梁志豪 +6 位作者 刘青 吴小平 罗海凌 姚俊新 刘斌 林占熺 江书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2,共17页
为探究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水提工艺及其质量标准,以浸膏得率和浸膏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浸泡时间对浸膏得率和浸膏多糖含量的影响;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和国标检测复方... 为探究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水提工艺及其质量标准,以浸膏得率和浸膏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浸泡时间对浸膏得率和浸膏多糖含量的影响;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和国标检测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粒度、水分含量、干燥失重、装量差异、可溶性、微生物限量和重金属含量;通过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菌草灵芝颗粒中的菌草灵芝、紫苏和富硒茶原材料进行鉴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菌草灵芝颗粒中单糖和茶多酚含量。结果表明:复方菌草灵芝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为提取温度80℃、超声时间2.5 h、料液比(g/mL)1∶25、提取次数2次、浸泡时间6 h;其颗粒粒度、水分含量、干燥失重、装量差异和可溶性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微生物限量和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标要求,其中硒平均质量分数为0.0583 mg/kg;得到的菌草灵芝、紫苏和富硒茶的薄层色谱条带清晰,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对其测定无干扰;复方菌草灵芝颗粒中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310、1.166、8.708、1.265、0.824、5.79、2.58、1.72和1.67 mg/g。以上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复方菌草灵芝颗粒水提工艺稳定可靠,颗粒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建立的复方菌草灵芝颗粒水提工艺质量标准科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灵芝 水提工艺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靶脂质组学研究黑木耳水提物的维持胆固醇健康水平作用机制
18
作者 吴俐 陈寿辉 +4 位作者 汤葆莎 易可欣 夏青 曹渝萍 李怡彬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38-347,共10页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通过检测体重、脏器指数、血清、肝脏和粪便的生化指标、附睾脂肪和肝脏病理切片,评估黑木耳水提物(Auricularia auriculata aqueous extract,AE)的维持胆固醇健康水平的作用,采用广靶脂质组学方...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通过检测体重、脏器指数、血清、肝脏和粪便的生化指标、附睾脂肪和肝脏病理切片,评估黑木耳水提物(Auricularia auriculata aqueous extract,AE)的维持胆固醇健康水平的作用,采用广靶脂质组学方法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与对照组(NFD)比较,模型组(HFD)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极显著提高,说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成功建立。与HFD组比较,500 mg·kg^(-1)AE处理组(HAE)能极显著降低小鼠附睾脂肪指数32.05%、血清TC13.94%、肝脏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75.00%,显著降低肝脏指数16.41%,提高短链脂肪酸(SCFAs)总量162.16%,显著改善肝脏脂肪变性、附睾脂肪沉积,有助于维持胆固醇健康水平。HAE组和HFD组的血清脂质中共鉴定86种生物标志物(P<0.05,VIP>1.0),其中上调磷脂酰乙醇胺(PE)、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磷脂酰丝氨酸(PS)和溶血磷脂酰丝氨酸(LPS)等36种脂质,下调磷脂酰胆碱(PC)、神经酰胺(Cer)、己糖神经酰胺(HexCer)、己糖神经酰胺硫化物(SHexCer)、磷脂酰肌醇(PI)、溶血磷脂酰肌醇(LPI)和磷脂酰甘油(PG)等50种脂质,这些差异脂质主要涉及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甘油脂质代谢、胆固醇代谢等通路。综上,HAE组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小鼠的血清TC、肝脏NEFA和肝脏指数、附睾脂肪指数,显著提高粪便SCFAs,显著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和附睾脂肪沉积,有助于维持胆固醇健康水平。广靶脂质组学方法揭示了HAE调控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甘油脂质代谢和胆固醇代谢等代谢途径的86种脂质生物标志物维持胆固醇健康水平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水提物 高脂饮食 降胆固醇 广靶脂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蒂头多糖及其共混体系的流变特性研究
19
作者 宁芊 缪娜 +1 位作者 雒艳颢 李怡彬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7-1477,共11页
为充分开发银耳加工副产物——银耳蒂头资源,本研究以银耳蒂头多糖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加工参数对银耳蒂头多糖及共混体系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建立银耳蒂头多糖(TFSP)/卡拉胶(KC)共混体系,研究不同配比对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并采用Hersche... 为充分开发银耳加工副产物——银耳蒂头资源,本研究以银耳蒂头多糖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加工参数对银耳蒂头多糖及共混体系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建立银耳蒂头多糖(TFSP)/卡拉胶(KC)共混体系,研究不同配比对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并采用Herschel-Bulkley模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TFSP在浓度大于0.6%时表现出凝胶特性;TFSP溶液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在酸性条件下更易形成凝胶结构;高压均质处理降低了TFSP溶液的黏度,黏度4 MPa对应的溶液向牛顿流体转变;TFSP/KC共混体系中,随着KC比例的增加,体系的流动性增强、触变性降低、假塑性和剪切稳定性得到改善。本研究可为银耳蒂头多糖在液态食品以及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蒂头多糖 流变特性 黏度 触变性 共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片型1-MCP对‘朝霞’水蜜桃果实软化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贞鹭 肖烟云 +2 位作者 曾玲珍 郑江枫 林河通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9,共10页
为开发能延缓采后水蜜桃果实软化及保持其较高营养价值的简便、安全的保鲜技术,对采后‘朝霞’水蜜桃果实使用1.2μL/L纸片型1-MCP处理12 h后,在(25±1)℃、相对湿度(RH)85%条件下贮藏,并测定果实硬度及细胞壁代谢相关指标,研究纸片... 为开发能延缓采后水蜜桃果实软化及保持其较高营养价值的简便、安全的保鲜技术,对采后‘朝霞’水蜜桃果实使用1.2μL/L纸片型1-MCP处理12 h后,在(25±1)℃、相对湿度(RH)85%条件下贮藏,并测定果实硬度及细胞壁代谢相关指标,研究纸片型1-MCP处理对水蜜桃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相较于未经处理(对照)的水蜜桃果实,1.2μL/L纸片型1-MCP处理的水蜜桃果实硬度、果肉细胞壁组分(CWM)以及细胞壁多糖成分(离子结合果胶(ISP)、纤维素、共价结合果胶(CSP)及半纤维素)含量均能保持较高水平,而果肉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β-半乳糖苷酶(β-Gal)、果胶甲酯酶(PE)和纤维素酶(Cx))活性则相对较低。此外,在贮藏前中期,纸片型1-MCP处理还能抑制水蜜桃果肉水溶性果胶(WSP)含量的上升。综上可知,1.2μL/L纸片型1-MCP能显著抑制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减缓‘朝霞’水蜜桃果实中细胞壁多糖的分解,进一步延缓采后果实软化及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蜜桃果实 软化 硬度 细胞壁代谢 纸片型1-甲基环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