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份武夷岩茶水仙主要滋味物质分析与感官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宋晓月 吴志锋 +2 位作者 邱慕涛 王静雯 马春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0-175,191,共7页
[目的]以不同贮藏时间武夷岩茶水仙为研究对象,探究滋味物质与呈味强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年份武夷岩茶水仙(2020,2018,2016,2014,2012,2010,2008,2006分别贮藏1,3,5,7,9,11,13,15年)中的主要滋味物... [目的]以不同贮藏时间武夷岩茶水仙为研究对象,探究滋味物质与呈味强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年份武夷岩茶水仙(2020,2018,2016,2014,2012,2010,2008,2006分别贮藏1,3,5,7,9,11,13,15年)中的主要滋味物质,包括茶多酚、黄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儿茶素等成分,并结合电子舌感官评定,对两者变化原因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随着贮藏年份增加,武夷岩茶水仙中茶多酚、可溶性糖、儿茶素呈下降趋势,总黄酮与总游离氨基酸变化趋势不明显,咖啡碱、没食子酸、茶黄素含量总体有所上升。其鲜味呈上升趋势,丰富度、苦味、涩味及其回味呈下降趋势,咸味与甜味则保持在一定水平内上下波动。[结论]不同年份武夷岩茶水仙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苦味、涩味回味、丰富度正相关程度较高,表没食子儿茶素与酸味、茶黄素与涩味负相关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水仙 贮藏 滋味物质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果皮形态结构比较观察及其与果实耐贮运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河通 席玙芳 +1 位作者 陈绍军 陈锦权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3-413,424,T004,共3页
比较了福建省 1 0个主栽龙眼品种果实的果皮形态和结构 ,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在果皮厚度、外果皮表面颜色、龟状纹、放射线、瘤状突、刺毛、外果皮皮孔、周皮层厚度、栓质层厚度和连续性、中果皮薄壁组织细胞排列、石细胞大小、含量、排... 比较了福建省 1 0个主栽龙眼品种果实的果皮形态和结构 ,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在果皮厚度、外果皮表面颜色、龟状纹、放射线、瘤状突、刺毛、外果皮皮孔、周皮层厚度、栓质层厚度和连续性、中果皮薄壁组织细胞排列、石细胞大小、含量、排列和分布 ,维管束发达状况、排列和分布 ,内果皮表皮细胞排列和角蜡质层厚度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风梨味、东壁、油潭本、乌龙岭、红核子、蕉眼龙眼果皮厚 ,外果皮表面瘤状突和剌毛多 ,外果皮周皮层、栓质层厚且连续性好 ,中果皮石细胞 (团 )含量多且排列紧密 ,分布在中果皮外侧且在中果皮中所占比例大 ,维管束发达且排列有序 ,内果皮角蜡质层厚 ;这些品种果实耐贮运、抗病性强。而水涨、赤壳、福眼、普明庵龙眼果皮薄 ,外果皮周皮层薄、栓质层不发达 ,中果皮石细胞 (团 )含量少、分布分散 ,维管束不发达 ,薄壁组织细胞胞间隙大 ,皮孔间隙大、皮孔通道与中果皮组织细胞间隙相通 ;这些品种的果实不耐贮运、抗病性弱。讨论了龙眼外果皮表面主色为褐色和内果皮比外果皮更容易褐变的解剖学原因及龙眼果皮形态结构与果实耐贮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果皮 形态结构 比较观察 果实 耐藏性 耐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类纳米可食性保鲜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孙中琦 王雅立 +3 位作者 马真 余程程 温成荣 庞杰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5年第2期54-58,共5页
纳米可食性膜是通过纳米粒子与可食性高分子共振形成的一种天然、易降解的环保型包装材料。独特的纳米结构使其可搭载营养物质、功能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纳米可食性保鲜材料克服了传统石油基包装材料易造成环境危害,同时在机械... 纳米可食性膜是通过纳米粒子与可食性高分子共振形成的一种天然、易降解的环保型包装材料。独特的纳米结构使其可搭载营养物质、功能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纳米可食性保鲜材料克服了传统石油基包装材料易造成环境危害,同时在机械性能、阻隔性能以及生物降解性等方面有着优势。综述了纳米可食性保鲜膜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作为食品保鲜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可食性膜 包装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法提取紫背天葵红色素液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丽玉 林启训 +1 位作者 胡亮 龚荔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3年第5期17-19,共3页
探讨以紫背天葵为原料 ,2 7 5 %乙醇为溶剂、原料粒度为 2× 3mm、按 1 :2 (鲜叶质量分数 ,g/溶剂体积分数 ,ml)料液比在 5 2 5℃恒温条件下浸提 3h的红色素提取液稳定性。结果表明 ,紫背天葵提取液的红色素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 ,... 探讨以紫背天葵为原料 ,2 7 5 %乙醇为溶剂、原料粒度为 2× 3mm、按 1 :2 (鲜叶质量分数 ,g/溶剂体积分数 ,ml)料液比在 5 2 5℃恒温条件下浸提 3h的红色素提取液稳定性。结果表明 ,紫背天葵提取液的红色素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 ,表现为在pH值≤ 4 1条件下 ,提取液基本保持鲜艳的紫红色 ;当pH值 >4 1 ,红色逐渐消褪。紫背天葵红色素只能作为酸性食品的着色剂 ,成品不适宜采用含铁锌离子的容器包装 ,且应置低温条件或室温避光环境中贮放 ,加热或高温时易氧化褪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法 提取 紫背天葵 红色素液 稳定性 食品着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魔芋多酚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尹娜 温成荣 +2 位作者 叶伟健 孙中琦 庞杰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3年第4期1-4,19,共5页
为了改善魔芋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魔芋多酚的最佳工艺。通过考察不同超声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魔芋多酚提取率的影响,优化了魔芋多酚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150W时,乙醇浓度60%... 为了改善魔芋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魔芋多酚的最佳工艺。通过考察不同超声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魔芋多酚提取率的影响,优化了魔芋多酚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150W时,乙醇浓度60%、超声温度70℃、料液比1:20下超声50min,魔芋多酚的提取量最高为1.174mg/g鲜魔芋,超声波辅助可以很好地提取魔芋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多酚 超声波辅助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威兰胶体系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温成荣 潘娟 庞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35,共5页
本文主要对魔芋葡甘聚糖/威兰胶(KGM/WG)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单一多糖还是KGM/WG共混体系,黏度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呈现为假塑性流体;KGM/WG共混体系表现出很强的浓度依赖性,浓度越高,黏度越高;相... 本文主要对魔芋葡甘聚糖/威兰胶(KGM/WG)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单一多糖还是KGM/WG共混体系,黏度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呈现为假塑性流体;KGM/WG共混体系表现出很强的浓度依赖性,浓度越高,黏度越高;相比于单一KGM,添加一定量的WG,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和热稳定性能明显提高;KW8共混体系多糖分子间存在较强的作用力,流变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威兰胶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魔芋粉褐色素控制研究进展及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尹娜 温成荣 +2 位作者 叶伟健 孙中琦 庞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1,共4页
色素对食品加工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对其进行控制以保证产品色泽、性能等品质是研究重点。针对魔芋粉加工中产生褐色素问题,该文综述对褐色素控制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对其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和建议,以期为食品色素研究、提高产品品质... 色素对食品加工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对其进行控制以保证产品色泽、性能等品质是研究重点。针对魔芋粉加工中产生褐色素问题,该文综述对褐色素控制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对其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和建议,以期为食品色素研究、提高产品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褐色素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魔芋多酚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尹娜 温成荣 +2 位作者 叶伟健 孙中琦 庞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48,共3页
为改善提取魔芋多酚工艺,通过考察超声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魔芋多酚提取率影响,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魔芋多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150 W、乙醇浓度60%、超声温度70℃、料液比1∶20条件下超声50 min;魔芋多... 为改善提取魔芋多酚工艺,通过考察超声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魔芋多酚提取率影响,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魔芋多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150 W、乙醇浓度60%、超声温度70℃、料液比1∶20条件下超声50 min;魔芋多酚最高提取率为1.174 mg/g鲜魔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多酚 超声波辅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蔓地亚红豆杉3′-N-去苯甲酰-2-脱氧紫杉醇苯甲酰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仕杰 程抒劼 +2 位作者 郭心悦 郭丽琼 林俊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1-195,共5页
3′-N-去苯甲酰-2-脱氧紫杉醇苯甲酰转移酶(DBTNBT)是催化紫杉醇生物合成最后一步反应所需要的酶,负责将带有不完全侧链的紫杉醇前体催化形成紫杉醇。利用蔓地亚红豆杉的总DNA和总RNA为模板,采用PCR和RT-PCR技术克隆出DBTNBT基因的DNA... 3′-N-去苯甲酰-2-脱氧紫杉醇苯甲酰转移酶(DBTNBT)是催化紫杉醇生物合成最后一步反应所需要的酶,负责将带有不完全侧链的紫杉醇前体催化形成紫杉醇。利用蔓地亚红豆杉的总DNA和总RNA为模板,采用PCR和RT-PCR技术克隆出DBTNBT基因的DNA序列和cDNA序列,测序结果显示长度分别为1465bp和1362bp,编码438个氨基酸的多肽。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碱基序列与已经报道的蔓地亚红豆杉的DBTNBT基因的一致性为99%,其氨基酸序列与已经报道的蔓地亚红豆杉的DBTNBT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为96%。DNA序列和cDNA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含有1个内含子。利用SWISS-PROT、DNAMAN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蛋白序列进行了分析,为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紫杉醇或其前体物质提供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地亚红豆杉 紫杉醇 3′-N-去苯甲酰-2-脱氧紫杉醇苯甲酰转移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蛋白水解及脱苦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赵梅 吴成业 《福建水产》 2006年第2期52-55,47,共5页
蛋白质水解后,其溶解性、热稳定性和冷藏稳定性得到了改善,氨基酸组成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相关研究成果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本文综述了几种蛋白质酶的水解效果、水解过程中苦味产生的机理以及脱苦的方法,并针对这些技术如何应用... 蛋白质水解后,其溶解性、热稳定性和冷藏稳定性得到了改善,氨基酸组成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相关研究成果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本文综述了几种蛋白质酶的水解效果、水解过程中苦味产生的机理以及脱苦的方法,并针对这些技术如何应用于鱼类下脚料和海洋低值鱼制备高质量的水解蛋白制品提出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蛋白 蛋白酶 脱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食用菌功能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心悦 杨海星 +2 位作者 林俊芳 郭丽琼 孙萍 《食用菌》 2013年第3期68-70,共3页
以金针菇FLA1(白色菌株)、金针菇FLA2(黄色菌株)、香菇(LEN1)、猴头菇(HER1)为发酵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四种菌株发酵液混合后的最佳营养成分含量,优化了食用菌功能饮料的制作工艺,并对成品进行了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食用菌功能饮料... 以金针菇FLA1(白色菌株)、金针菇FLA2(黄色菌株)、香菇(LEN1)、猴头菇(HER1)为发酵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四种菌株发酵液混合后的最佳营养成分含量,优化了食用菌功能饮料的制作工艺,并对成品进行了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食用菌功能饮料的四种菌株发酵液的最佳配比为:FLA1:FLA2:LEN1:HER1=1:1:2:1,混合液中的辅料添加量为白砂糖6.5%、柠檬酸4.0%、草莓香精0.25%,所获得的食用菌功能饮料糖度为12°Bx、酸度为3°,色、香、味俱全,适合儿童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猴头菇 香菇 正交试验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王幼虫酶解工艺研究
12
作者 刘秀娟 吴珍红 缪晓青 《保鲜与加工》 CAS 2006年第3期33-34,共2页
选用木瓜蛋白酶进行正交试验研究蜂王幼虫酶水解工艺条件,调查水解温度、时间、加酶量、pH值和固液比5个因素对酶水解的影响,并确定出最优水解条件为温度50℃,时间3h,加酶量0.5%,pH为6.5,料水比为1∶3。
关键词 蜂王幼虫 酶解 木瓜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克百威单链抗体基因构建及蛋白结构模拟
13
作者 刘细霞 杨金易 +4 位作者 王弘 庞杰 雷红涛 沈玉栋 孙远明 《长江蔬菜》 2009年第08X期65-69,共5页
构建小分子农药克百威(CBF)单链抗体(scFv)基因cbf,进行蛋白质二级、三级预测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分析。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以能特异性分泌抗CBF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5D3为原料,构建抗CBFscFv基因cbf,进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软件对... 构建小分子农药克百威(CBF)单链抗体(scFv)基因cbf,进行蛋白质二级、三级预测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分析。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以能特异性分泌抗CBF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5D3为原料,构建抗CBFscFv基因cbf,进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软件对氨基酸序列推导并进行结构预测,同时对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抗CBFscFv基因cbl全长750bp,对应228个氨基酸,单链抗体分子量约为26315.1,等电点预测值5.66,为酸性蛋白质;二级结构显示抗克伦特罗单链抗体含α螺旋18处,β折叠108处,β转角24处,随机卷曲93处。cbf三级结构建模显示VL和VH符合scFv的结构特点,可观察到6个环区形成疏水的"口袋",具有抗原结合位点的空间构象。从而构建了一个抗CBFscFv基因cbf,应用信息学技术所获得的预测和分析结果为抗克伦特罗单链抗体的进一步表达、纯化和活性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百威 单链抗体 结构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萃 毕金峰 庞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56-759,共4页
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是一种新型的果蔬干燥技术,在胡萝卜加工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阐述了胡萝卜产业加工现状以及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在胡萝卜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胡萝卜 变温压差 膨化干燥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SVM和BP神经网络检测双孢蘑菇早期病害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亮 魏萱 +1 位作者 陈子涵 温志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7-864,共8页
利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优化模型等算法实现了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检测与双孢蘑菇的病害判别.首先各采集200个健康、染病双孢蘑菇在全波段(450~1... 利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优化模型等算法实现了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检测与双孢蘑菇的病害判别.首先各采集200个健康、染病双孢蘑菇在全波段(450~1000 nm)上的高光谱数据及其PPO值.采用竞争自适应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和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提取对PPO值敏感的特征波段,并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SPA-PLSR模型(R_(P)=0.917)的预测精度最高.其次采用逐步回归法对SPA提取的特征波长逐步引入与疣孢霉病相关的特征信息,再利用相关性分析探究所引入的特征信息与染病情况的相关性,最终优选出12个特征波长.对比了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SVM、粒子群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VM,PSO-SVM)和BP神经网络4种模型对双孢蘑菇染病判别的结果,其中隐含层神经元节点数为14的BP神经网络模型建模效果最好,预测集总体判别率为94.737%.本研究建立的判别模型能够有效判别双孢蘑菇早期疣孢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BP神经网络 高光谱成像技术 逐步回归 PS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贵竹出口贮运栽培介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影 蓝炎阳 +3 位作者 程志明 叶玉羡 郑佳俐 王文伟 《福建热作科技》 2005年第1期11-12,共2页
通过模拟出口贮运条件,对种植在六种不同介质上的富贵竹进行形态观察及叶绿素含量测定,得出在15-18℃冷藏条件下,符合出口检疫要求的最佳栽培介质为以8:2混合的椰糠+珍珠岩。贮藏35天后,成活率和商品率皆达到100%。
关键词 富贵竹 出口贮运 栽培介质 椰糠 珍珠岩 形态特征 叶绿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提取工艺及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守平 许永安 《福建水产》 2007年第2期63-66,共4页
硫酸软骨素是从动物软骨中提取的粘性多糖,在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市场前景广阔。本文主要阐述了硫酸软骨素提取方法及其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该领域的生产和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 提取工艺 药理学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