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TO与福建茶业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洪德 张育松 陈奋 《茶叶科学技术》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入世 农业框架 农业协议 发展概况 利弊分析 质量体系 WTO 福建 茶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做青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黄福平 陈伟 +1 位作者 陈洪德 陈荣冰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9-202,共4页
以武夷肉桂鲜叶为原料 ,研究做青强度对做青叶生化成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 ,做青过程中水浸出物总量、多酚类总量、儿茶素总量、氨基酸总量和可溶性总糖减少 ;做青强度越大 ,水浸出物总量、多酚类总量、儿茶素总量和氨基酸总量也减少较多 ... 以武夷肉桂鲜叶为原料 ,研究做青强度对做青叶生化成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 ,做青过程中水浸出物总量、多酚类总量、儿茶素总量、氨基酸总量和可溶性总糖减少 ;做青强度越大 ,水浸出物总量、多酚类总量、儿茶素总量和氨基酸总量也减少较多 ;可溶性糖含量持续下降 ,但强度不同 ,下降幅度有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做青强度 生化成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干品、鲜品中皂苷、黄酮和多糖的提取条件及其饮料的加工工艺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育松 杨江帆 +1 位作者 肖贵平 张经贤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2-536,共5页
采用对比试验研究了绞股蓝干品、鲜品浸提条件对浸提液皂苷、黄酮、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绞股蓝干品、鲜品最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75℃、料液比(克∶毫升)1∶50、pH8、提取时间90 min、浸提3次.直接采用鲜品为原料开发绞股蓝系列产... 采用对比试验研究了绞股蓝干品、鲜品浸提条件对浸提液皂苷、黄酮、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绞股蓝干品、鲜品最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75℃、料液比(克∶毫升)1∶50、pH8、提取时间90 min、浸提3次.直接采用鲜品为原料开发绞股蓝系列产品,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充分提取绞股蓝保健成分.本文还探讨了用绞股蓝干品、鲜品开发饮料的加工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浸提条件 保健成分 饮料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提条件对绞股蓝茶浸提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育松 林河通 张明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72,共5页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浸提条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茶水比、浸提液pH值、浸提次数)对绞股蓝茶浸提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温度75℃,浸提时间60min,茶水比1∶75,pH值为8,浸提2次时有利于提高绞股蓝茶浸提液的品质,通过该浸提条...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浸提条件(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茶水比、浸提液pH值、浸提次数)对绞股蓝茶浸提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温度75℃,浸提时间60min,茶水比1∶75,pH值为8,浸提2次时有利于提高绞股蓝茶浸提液的品质,通过该浸提条件生产的绞股蓝茶浸提液具有较高的浸提率,而且浸提液的明度较高、汤色较好,冷后浑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茶 浸提液 浸提条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绞股蓝叶片细胞渗漏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江帆 张育松 +1 位作者 郭素枝 林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绞股蓝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K+、Mg2+、Ca2+渗漏量及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随处理温度的下降而增大;低温持续时间越长,细胞膜遭受破坏程度越严重.绞股蓝的临界低温为0℃.K+渗漏量可作为评价绞股蓝叶片低温伤害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键词 绞股蓝 叶片细胞 渗漏物质 低温 细胞膜相对透性 钾离子渗漏量 可溶性糖 区域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含片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江帆 张育松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5年第1期66-68,共3页
以绞股蓝和糖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柠檬酸、麦芽糊精、薄荷、淀粉、木糖醇等辅料,经浸提、混合、造粒、干燥和压片等工艺,制成新型的保健产品———绞股蓝含片。
关键词 绞股蓝口含片 生产工艺 中药片剂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浙部分地区茶叶病虫害及其药剂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洪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0期8529-8530,共2页
[目的]了解闽、浙部分地区茶叶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药剂的使用情况,为做好适时、及时控制病虫害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对福建、浙江部分地区茶园茶叶的病害和虫害的种类、数量、发生为害时期和药剂防治所用农药的种类、剂型的... [目的]了解闽、浙部分地区茶叶病虫害发生情况及药剂的使用情况,为做好适时、及时控制病虫害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对福建、浙江部分地区茶园茶叶的病害和虫害的种类、数量、发生为害时期和药剂防治所用农药的种类、剂型的大致情况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闽、浙部分地区茶树上常见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时间遍及全年,许多茶园病虫害表现出季节性的种群数量变化和危害。农药类型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使用较多,有机磷农药使用比例下降,生物农药使用较少;农药剂型中,乳油占50%以上,其次是可湿性粉剂,生产中要注意引导剂型转换。[结论]为新农药品种的开发、农药的合理使用及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病虫害 农药类型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茉莉花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育松 陈洪德 《农业考古》 2002年第2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福州 茉莉花茶 历史 保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剂对茶树移植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陈洪德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8-471,共4页
为了提高茶树优良无性系规模化扩繁和推广,将复合菌剂施用于茶树移栽土中,研究其对茶树移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菌剂后,茶树的菌根感染率比对照组提高4.8%,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84%、15.20%和5.71... 为了提高茶树优良无性系规模化扩繁和推广,将复合菌剂施用于茶树移栽土中,研究其对茶树移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菌剂后,茶树的菌根感染率比对照组提高4.8%,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84%、15.20%和5.71%,N、P、K、Na、Ca和Mg的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9.18%、233.33%、26.70%、35.27%、5.82%和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剂 茶树 移植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