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景观三元论的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景观评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建欣 董建文 谢祥财 《南方建筑》 2012年第5期87-90,共4页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包含着景观视觉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的内涵。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的日趋扩大,大学校园空间呈现出复合化的发展趋势,如何适应这一趋势,营造出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满足师生学习生活需求...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包含着景观视觉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的内涵。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的日趋扩大,大学校园空间呈现出复合化的发展趋势,如何适应这一趋势,营造出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满足师生学习生活需求的理想的校园景观,已成为景观设计者和校园规划建设者迫切关注的问题。校园景观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景观设计必然要满足景观三元论的基本要求,实现校园环境景观化、生态化和满足师生的行为心理需求。因此有必要从景观三元论的角度解析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景观,有针对性地提出校园景观优化的建议,为校园景观的优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三元论 校园景观 福建农林大学 环境生态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应急避难空间适宜性评价及优化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朱依蕊 黄达 +2 位作者 游蕾晓 李唯唯 丁铮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第4期58-62,共5页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规划高校应急避难空间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充分发挥应急避难空间的功能。以福建农林大学9个可用于应急避难的空间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以环境安全、空间有效性、交通系统、功能设施为准则层,场地选址...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规划高校应急避难空间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充分发挥应急避难空间的功能。以福建农林大学9个可用于应急避难的空间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以环境安全、空间有效性、交通系统、功能设施为准则层,场地选址等13个因子为指标层的评价模型。通过德尔菲法(Delphi法)结合现场探查评分,确定因子之间的权重关系和得分。结果表明:1)福建农林大学应急避难场所适宜性得分在"良"(6<X≤8)的有3处;2)得分在"中"(2<X≤6)的有6处。据此提出增设植物缓冲带,增加交通引导指示牌,提高边界开放性等优化策略。该研究为今后科学系统地进行高校应急避难空间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应急避难空间 层次分析法 适宜性评价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校园雨洪设施建设探析——以福建农林大学旗山校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丹宁 程雅琦 +2 位作者 胡伟 高中峥 许晓玲 《现代园艺》 2023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现代很多城市洪涝灾害频发、问题严重,而建设海绵城市是国家应对城市洪涝灾害的重要战略。大学校园作为城市建设中一个独立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微单元,也是探索“海绵”实践的重要基地。通过梳理海绵城市内涵,在国内外海绵校园建设案... 现代很多城市洪涝灾害频发、问题严重,而建设海绵城市是国家应对城市洪涝灾害的重要战略。大学校园作为城市建设中一个独立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微单元,也是探索“海绵”实践的重要基地。通过梳理海绵城市内涵,在国内外海绵校园建设案例分析基础上,以福建农林大学旗山校区为研究对象,从“蓄”“渗”“净”“吸”等4个核心内容进行“海绵校园”建设设计探析,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微观层面理论与方法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校园 雨洪设施 建设实践 景观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演绎”校园节水系统及景观设计改造研究——以福建工程学院南校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连泽峰 陈力 +1 位作者 张甜甜 杨建华 《南方建筑》 2015年第3期90-94,共5页
文章在分析说明当今全球水资源危机的背景下,简要叙述了校园节水系统的国内外建设现状,阐述了再生/演绎的概念内涵及其在节水系统与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并以福建工程学院南校区为例论述了节水系统的整体设计,中水收集与再生过程及其景观... 文章在分析说明当今全球水资源危机的背景下,简要叙述了校园节水系统的国内外建设现状,阐述了再生/演绎的概念内涵及其在节水系统与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并以福建工程学院南校区为例论述了节水系统的整体设计,中水收集与再生过程及其景观设计并充分发挥节水系统及其景观设计的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演绎 节水系统 景观设计 中水再生 教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建筑绿地植物配置——以农银大学福建分校绿地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章苏蕾 刘雅静 +1 位作者 林雪燕 薛秋华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106-111,共6页
2018年,以福建农银大学福建分校公共建筑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种类及配置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农银大学福建分校附属绿地共有植物21科27属29种;植物配置方式主要以“乔木—地被”与“灌木—地被”方式为主,部分绿... 2018年,以福建农银大学福建分校公共建筑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种类及配置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农银大学福建分校附属绿地共有植物21科27属29种;植物配置方式主要以“乔木—地被”与“灌木—地被”方式为主,部分绿地具有“乔—灌—草”3层结构;主要以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为主,乔灌比为1∶0.31,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数量比近2∶1,群落的季相变化不明显;以观叶植物为主(23种),观花植物为辅(6种)。并提出植物种类及配置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公共建筑绿地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附属绿地 植物配置 植物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山地坡面风景游憩林单因素美景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48
6
作者 董建文 翟明普 +2 位作者 章志都 刘可人 王艳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4-158,共5页
风景游憩林美景度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风景游憩林的构建,也可为建立风景游憩林美学特征和审美态度的心理物理模型积累基础研究数据。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对福建省山地坡面风景游憩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景... 风景游憩林美景度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风景游憩林的构建,也可为建立风景游憩林美学特征和审美态度的心理物理模型积累基础研究数据。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对福建省山地坡面风景游憩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景游憩林的质地、冠形的可辨度、统一度和对比度、斑块边界线、树种组成及年龄结构、群落垂直结构、混交方式等对森林风景的美景度均有一定影响。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福建省山地坡面风景游憩林的构建技术,包括斑块质地的构建、斑块边界线的构建、不同林分年龄风景游憩林管理、群落垂直结构管理、树种组成及配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游憩林 美景度评判法 美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闽 黄鹏 +2 位作者 何天友 陈凌艳 郑郁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5,共6页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分析福建省三明市生态安全程度以及空间分布规律.通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出20个指标,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研究主导城市生态安全的关键生态环境要素,评价2004年至2013年...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分析福建省三明市生态安全程度以及空间分布规律.通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出20个指标,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研究主导城市生态安全的关键生态环境要素,评价2004年至2013年城市生态安全现状及趋势.结果表明,三明市的城市生态安全基本处于稳定、上升趋势,安全等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PSR 熵权法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野牡丹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在福建省的分布初步调查 被引量:27
8
作者 彭东辉 张启翔 黄俊婷 《中国园林》 2007年第11期83-88,共6页
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观赏植物是近年来国际上新流行的花卉。我国野牡丹科植物资源丰富,类型众多,对其观赏价值的开发基本是一片空白。对我国野牡丹科观赏植物资源、观赏价值、关键种质资源进行论述,并在对福建省野牡丹科观赏植物... 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观赏植物是近年来国际上新流行的花卉。我国野牡丹科植物资源丰富,类型众多,对其观赏价值的开发基本是一片空白。对我国野牡丹科观赏植物资源、观赏价值、关键种质资源进行论述,并在对福建省野牡丹科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福建大多数野牡丹科植物可作为观赏植物栽培,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在野牡丹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繁育措施、栽培管理、园林应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野牡丹科 观赏植物 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兰科一新记录种——齿爪齿唇兰(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明河 陈世品 +2 位作者 兰思仁 彭东辉 黎茂彪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0-602,共3页
报道了福建省兰科一新纪录种——齿爪齿唇兰(Odontochilus poilanei(Gagnep.)Ormerod),提供种的简要描述和照片;并分析了该植物分类学地位的变化情况,特别是与齿唇兰属(Odontochilus)和叠鞘兰属(Chamaegastrodia)的关系.基于Ormerod的观... 报道了福建省兰科一新纪录种——齿爪齿唇兰(Odontochilus poilanei(Gagnep.)Ormerod),提供种的简要描述和照片;并分析了该植物分类学地位的变化情况,特别是与齿唇兰属(Odontochilus)和叠鞘兰属(Chamaegastrodia)的关系.基于Ormerod的观点,以福建省齿唇兰属的一新纪录种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爪齿唇兰 兰科 新记录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理念的大学城色彩规划探析——以福州大学城区域色彩规划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里莹 兰思仁 潘鹤立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66,共6页
现代大学城与传统高校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共享理念对于资源配置以及空间布局的影响。共享理念延伸至色彩规划层面可以将大学城色彩结构划分为城市共享色彩、校际共享色彩以及校区共享色彩三个层次。以福州大学城区域色彩规划为例,从... 现代大学城与传统高校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共享理念对于资源配置以及空间布局的影响。共享理念延伸至色彩规划层面可以将大学城色彩结构划分为城市共享色彩、校际共享色彩以及校区共享色彩三个层次。以福州大学城区域色彩规划为例,从共享型城市特殊社区的角度思考色彩规划,可以更全面地呈现大学城色彩空间面貌,为新建大学城甚至新建城区的色彩规划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城 色彩规划:共享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三坊七巷园林建筑空间的“序”与“意”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玮锋 朱永春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4期116-122,共7页
园林建筑空间意境是伴随空间序列展开油然而生的,因中国古典园林与生俱来的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意境追求,使园林建筑空间序列的组织方式呈现出一定的共性,但因为地域、自然、人文因素的多样性,地方园林建筑空间序列组织在细节层面又具... 园林建筑空间意境是伴随空间序列展开油然而生的,因中国古典园林与生俱来的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意境追求,使园林建筑空间序列的组织方式呈现出一定的共性,但因为地域、自然、人文因素的多样性,地方园林建筑空间序列组织在细节层面又具有鲜明的个性,也同时产生了和而不同的地方园林建筑空间意境效果。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调查及分析图的绘制,剖析福州三坊七巷第宅园林建筑空间序列和空间意境,以期揭示福州地方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和而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坊七巷 园林建筑 空间 序列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展新颜 学科建设更辉煌
12
作者 兰思仁 《风景园林》 2011年第2期21-22,共2页
经历了漫长的13年,风景园林学在学科目录中重新出现,并迈进了一级学科的行列。这说明风景园林学科已从各执一词到逐步统一规范,风景园林行业从幕后走到了前台,从配角成为了主角。这顺应了我国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风景园林学 学科建设 园林行业 社会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山区的园林形式——山水与地方崇拜交织的古典园林
13
作者 陈炫 王瑞 +1 位作者 林姗 马妍 《现代园艺》 2014年第1期59-60,共2页
闽北山区,向来以青山碧水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其中的内涵往往为人们所忽略。旨在通过对闽北地区现有的园林形式进行举例分析,包括自然山水园林以及人文景观园林环境,以便日后对闽北地区的园林形式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闽北山区 园林 自然山水 人文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的福建柏萜类挥发物及其器官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成城 黄霞 +4 位作者 谢德金 杨德明 荣俊冬 何天友 郑郁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6-222,共7页
为探究福建柏萜类挥发物成分组成及其在不同器官间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福建柏鳞叶、树皮、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共检测出45种萜类挥发物,分成五大类,包括10种单萜烯、10种单萜类衍生物、17种倍半萜、6种倍... 为探究福建柏萜类挥发物成分组成及其在不同器官间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福建柏鳞叶、树皮、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共检测出45种萜类挥发物,分成五大类,包括10种单萜烯、10种单萜类衍生物、17种倍半萜、6种倍半萜类衍生物、2种二萜类衍生物;其中α-蒎烯、γ-杜松烯、δ-杜松烯、长叶烯、顺式菖蒲烯和柠檬烯是福建柏萜类挥发物中的主要物质,在福建柏树皮中萜类挥发物的总量多、种类丰富.器官间差异萜类挥发物的分析结果显示,柠檬烯、β-蒎烯、长叶烯、α-蒎烯和双环水芹烯这5种物质在福建柏不同器官间的差异较大且含量较高,对进一步分析福建柏萜类物质的合成与转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萜类挥发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器官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的福建柏R2R3-MYB转录因子鉴定和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成城 谢德金 +3 位作者 杨德明 何天友 陈凌艳 郑郁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8-355,共8页
基于福建柏鳞叶、树皮和根3个部位的RNA-seq(转录组测序技术)数据,对福建柏R2R3-MYB转录因子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71个R2R3-MYB转录因子;71个R2R3-MYB的氨基酸数100~858个,相对分子质量11618.52~96926.56,均预测为亲水性不... 基于福建柏鳞叶、树皮和根3个部位的RNA-seq(转录组测序技术)数据,对福建柏R2R3-MYB转录因子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71个R2R3-MYB转录因子;71个R2R3-MYB的氨基酸数100~858个,相对分子质量11618.52~96926.56,均预测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均定位在细胞核中;GO功能注释分类共注释到364个GO terms,其中聚类在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和细胞组分分别为150、82和132个;序列对比和保守基序分析显示71个R2R3-MYB均含有R2(-W-(X_(19))-W-(X_(19))-W-)、R3(-(F)-(X_(18))-W-(X_(18))-W-)保守基序.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除S12、S16、S18和S20亚家族外,其他均有福建柏R2R3-MYB转录因子聚为一类.FPKM表达模式分析表明福建柏R2R3-MYB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RT-qPCR结果验证了部分R2R3-MYB基因的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RNA-SEQ MYB 鉴定和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风景园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美风景园林教育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林开泰 阙晨曦 董建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57,共4页
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相关学系发展迅速,但要可持续发展,还有待改变对待自然资源生态运用的思维,回应人文社会经济效益多元价值的整合,实现人类社会面向更安全与健康、更具福祉与美质的真正实践。依此,首先探讨并回顾美国风景园林在过去150... 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相关学系发展迅速,但要可持续发展,还有待改变对待自然资源生态运用的思维,回应人文社会经济效益多元价值的整合,实现人类社会面向更安全与健康、更具福祉与美质的真正实践。依此,首先探讨并回顾美国风景园林在过去150年的历史与传承,以纽约重大工程部门风景园林的实践和经营管理要求为始,检视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次,分析并对比在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风景园林学运用的2种方法论,提出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整合性方法。同时,风景园林教育应改变只有风景园林景观的狭窄思维,放弃成见,不纠缠于学科命名,而以解决目前社会人民所遭遇的各类问题为依归。最后,建议通过"思考-准备-练习-提升-检核"的步骤,达到上述"更安全、更健康、更具福祉"的社会目标,从而达到风景园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教学 风景园林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成城 徐文达 +3 位作者 陈凌艳 何天友 荣俊冬 郑郁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9年第4期271-278,共8页
[目的]深入了解福建柏种质资源现状,为其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检索加以分析。[结果](1)福建柏种源地分布广泛,中国26个、越南2个、老挝1个,国内主要分布在南部省份;(2)福建柏种群水平... [目的]深入了解福建柏种质资源现状,为其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检索加以分析。[结果](1)福建柏种源地分布广泛,中国26个、越南2个、老挝1个,国内主要分布在南部省份;(2)福建柏种群水平结构呈集群分布,垂直结构优势随着树龄增长呈"高-低-高"变化;(3)窄冠福建柏为仅有已报道的福建柏天然变型,福建柏表型变异集中体现在球果上且遗传变异系数大,地源间和家系间遗传多样性丰富;(4)营建优良无性系初级种子园,有利于福建柏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5)福建柏不仅具有材用价值,还在景观、生态、药用和化工方面有较高价值。[结论]福建柏种质资源分布广、优良无性系种类丰富且利用价值高,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目前资源保护力度较弱、保护和保存方式较为单一,应在加大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种质资源 保存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自然保护地边界交叉重叠的格局特征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雪 池梦薇 +1 位作者 兰思仁 廖凌云 《风景园林》 2021年第8期106-112,共7页
中国正处于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阶段,解决保护地交叉重叠与多头管理是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的重点和研究热点。厘清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的格局特征是优化整合的关键步骤,可为自然保护地边界调整提供基线参照。选取自然保护地交叉重... 中国正处于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阶段,解决保护地交叉重叠与多头管理是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的重点和研究热点。厘清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的格局特征是优化整合的关键步骤,可为自然保护地边界调整提供基线参照。选取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特征显著的福建省为研究范围,基于ArcGIS解析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的空间关系,从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保护地空间重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福建省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包括完全重叠、部分重叠和内嵌3种空间类型,其中部分重叠的比例最高;2)自然地理方面,福建省自然保护地空间重叠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度高且地形地貌差异大的生态交错区;3)社会经济方面,自然保护地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与道路的距离、城乡居民用地距离较近。对交叉重叠的分布特征和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不同空间重叠类型提出空间整合和管理机制优化对策,以期为福建省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建议,为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空间重叠 管理体制 优化整合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茶叶包装艺术解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康佳丽 陈祖建 刘颖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47,共5页
茶作为极具中华特色的传统饮品,绝妙在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点之得宜”。本文以茶叶包装为研究对象,站在历史的语境之下,通过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茶叶包装的梳理,归纳和总结了中国古代茶叶的四类主要包装材料,并基于此对不同茶类的包... 茶作为极具中华特色的传统饮品,绝妙在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点之得宜”。本文以茶叶包装为研究对象,站在历史的语境之下,通过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茶叶包装的梳理,归纳和总结了中国古代茶叶的四类主要包装材料,并基于此对不同茶类的包装形式、色彩、形态等加以解析,以期更加深刻、深入地理解包装品本来的功能与属性,并管窥古人的茶叶包装艺术审美与造物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包装 包装艺术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连江县6个海岛维管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雅琴 曾纪毅 +4 位作者 陈国杰 肖集泓 彭特 陈越琳 邓传远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02-2108,共7页
在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福建连江6个海岛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6个海岛植物资源丰富,共记录维管植物217种,隶属于74科186属;其中被子植物占据优势,共64科174属202种;优势科明显,分别为菊科(Compositae... 在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福建连江6个海岛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6个海岛植物资源丰富,共记录维管植物217种,隶属于74科186属;其中被子植物占据优势,共64科174属202种;优势科明显,分别为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2)6个海岛生长型以草本为主;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居多;叶性状以单叶、全缘叶、叶被毛、纸质叶、小型叶占优势;果实类型以蒴果和瘦果占比高。(3)目屿岛的植物种类最丰富,共52科91属95种;物种数最少的是蛤沙青屿,仅为21科35属37种;目屿岛与蛤沙青屿的植物种类差异率最高,为61.05%,与兀屿岛的植物种类差异率最低,仅为1.05%。(4)6个海岛外来入侵植物共12科21属24种,占总种数的11.06%。其中以菊科和草本为主,外来入侵植物最多的是金牌岛,共15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62.50%。本次调查掌握了这6个海岛的植物资源概况和植物功能性状特征,为研究区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海岛植被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江 维管植物 群落类型 外来物种入侵 植物种类差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