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创新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东部地区数据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瑞琛 林云舟 章福东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党的二十大以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本质要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东部地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因此研究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之... 党的二十大以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本质要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东部地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因此研究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之间的协同发展对于东部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东部地区2016—2021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创新效率耦合机理,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二者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并建议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充分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推动区域板块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创新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区域创新效率 耦合协调 数据包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对茶农收入的影响——基于福建312份农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钦萍 刘振滨 +1 位作者 王波 石懿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5,共11页
为探究农户适应性行为及其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效应,基于福建省6个县市19个乡镇312户茶农的微观调研数据,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对茶农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面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58.65%的茶农会采取应对措施,... 为探究农户适应性行为及其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效应,基于福建省6个县市19个乡镇312户茶农的微观调研数据,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对茶农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面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58.65%的茶农会采取应对措施,41.35%的茶农未采取任何措施.②控制适应性行为内生性后,相较于未采取组茶农而言,采取组茶农茶叶收入水平平均提高了29.01%.基于收入依赖与经营规模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全样本而言,收入完全依赖组和经营大规模组茶农具有更高的平均效应值(ATT)值,且不同组间适应性行为对茶农茶叶收入的作用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收入完全依赖、大规模、全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 茶叶收入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姚小冰 蒋文强 +1 位作者 范水生 苏宝财 《现代化农业》 2022年第8期76-79,共4页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进程源于21世纪初,经过了20年的发展,信息化水平已初具规模,但农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文章对福建省2011~2020年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经济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计算、汇总,分析了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进程源于21世纪初,经过了20年的发展,信息化水平已初具规模,但农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文章对福建省2011~2020年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经济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计算、汇总,分析了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省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经济增长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云桌面在农林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林练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9期96-98,共3页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推进农业学科与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的深度交叉和融合是目前的大趋势。传统的农林高校实验室机房管理方式由于成本较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已无法满足需求。农林类高校实验室管理应紧随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新...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推进农业学科与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的深度交叉和融合是目前的大趋势。传统的农林高校实验室机房管理方式由于成本较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已无法满足需求。农林类高校实验室管理应紧随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新型信息科技进行新技术更迭。文章探究了云桌面技术在农林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构建基于云桌面技术的农林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落地方案,以更高效地管理和维护各个计算机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高校 实验室管理 云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开放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被引量:28
5
作者 陈燕翎 庄佩芬 彭建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5-114,共10页
论文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下探讨贸易开放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总体而言,农产品出口和进口均促进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助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和进口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农业... 论文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下探讨贸易开放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总体而言,农产品出口和进口均促进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助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和进口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是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分类估计结果显示,食用油籽的进口,蔬菜以及水果、坚果的出口带动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畜产品的出口抑制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各类农产品进出口影响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异质性。据此,论文提出提高农产品出口质量、实现“适度进口”、畅通农产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渠道以及实施差异化的贸易与引资战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国际贸易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评价研究——以福建省87家龙头企业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磊 张春霞 许佳贤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2-85,共4页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福建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效率偏低,带动规模急需进一步扩大;不同地区、行业、组织类型的龙头企业带动效率也有所差异。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带动农户能力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知识管理初探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肖燕 冯亮明 《现代情报》 2003年第1期79-80,69,共3页
通过诠释知识创新与知识管理的辩证关系 ,提出知识创新是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原动力 ;最后以图书馆缺乏核心业务为基础 。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图书馆管理 知识创新 学习型组织 核心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开放对福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DEA与VAR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孙骏 蔡贤恩 《技术经济》 2010年第10期57-63,共7页
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1990—2007年福建省的农业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增长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然后,利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动态模拟福建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度)对福建省农业技术进步变化率、技术效率变化率的影... 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1990—2007年福建省的农业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增长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然后,利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动态模拟福建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度)对福建省农业技术进步变化率、技术效率变化率的影响,以及对外开放和两者的协整关系,进而说明福建省对外开放对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作用。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省对外开放与其农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福建省对外经济开放对福建省农业技术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农业技术进步具有"挤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经济开放度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能源消费变化与供需缺口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飞翔 刘伟平 刘双明 《技术经济》 2010年第9期50-55,共6页
本文主要结合福建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分析了福建省能源消费和产业消费状况,并根据福建省的能源供需关系和调入量,基于灰色模型对福建省的能源供需缺口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此评价福建省的能源供应安全。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主要结合福建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分析了福建省能源消费和产业消费状况,并根据福建省的能源供需关系和调入量,基于灰色模型对福建省的能源供需缺口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此评价福建省的能源供应安全。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的能源供求矛盾突出,改变传统的能源路径依赖,发展循环经济,走绿色能源道路,是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供需缺口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税收激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瑞琛 温磊 陈少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81-86,共6页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决策和行为的影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进而影响企业的税收激进程度。文章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金融资...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决策和行为的影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进而影响企业的税收激进程度。文章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税收激进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税收激进具有促进作用;第二,金融资产配置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税收激进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时,企业会加大金融资产的投资力度,加速企业的金融化,进而强化企业的税收激进程度;第三,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不同性质企业税收激进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民营企业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变动更加敏感。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切实发挥好经济政策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金融资产配置 企业税收激进 产权异质性 企业避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模型建构与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飞翔 刘伟平 《技术经济》 2011年第4期69-72,共4页
结合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的目标,构建了一个由四个层次指标构成的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反映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的本质特征、内在规律和演变趋势。福建省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省生物质能... 结合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的目标,构建了一个由四个层次指标构成的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反映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的本质特征、内在规律和演变趋势。福建省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省生物质能源政策的整体绩效水平尚处于永续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在生物质能产业有效规制与激励方面应加强能源市场机制建设,努力发展绿色能源消费,这也是最优先推动的永续能源策略之一。此外,推动生物质能的教育宣传与科技研发、加大政府公共研发、强化公众参与、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是未来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能源政策 永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路径探析——基于国内基层管理创新的典型模式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秀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基于国内基层管理创新的典型模式分析,提出了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路径:即第一阶段从"强政府弱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状态转变;第二阶段从"小政府大社会"向"强政府强社会&qu... 基于国内基层管理创新的典型模式分析,提出了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路径:即第一阶段从"强政府弱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状态转变;第二阶段从"小政府大社会"向"强政府强社会"的转变;第三阶段从"强政府强社会"向"好政府好社会"转变,经过这三个阶段发展,可以达到政府和社会的理想状态,为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创新 政府与社会关系状态 政府力量 社会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机械购置补贴对防治外包服务参与的影响——基于福建省水稻主产地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良玫 王林萍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6-212,共7页
为更好地完善农机现代化制度的可持续性,对福建省10个县的水稻防治外包情况进行调查,并利用PROBIT模型分析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防治外包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植保机械购置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防治外包服务的采纳。近3年使用购机... 为更好地完善农机现代化制度的可持续性,对福建省10个县的水稻防治外包情况进行调查,并利用PROBIT模型分析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防治外包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植保机械购置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防治外包服务的采纳。近3年使用购机补贴的这类稻农其购买防治外包服务概率减少22.72%,而3年前使用购机补贴的对购买外包服务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原因在于面对防治外包服务决策时,持有享受补贴政策购买的植保机械往往被看作“沉没成本”而导致农户放弃其他防治方式的选择,但这种损失厌恶会随时间变化而逐渐减弱。由此建议植保机械购置政策补贴资金分配的重心落在外包组织防治机械的更新升级,同时因地制宜地做好植保机械补贴政策的推广区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IT模型 植保机械 农业外包服务 沉没成本 农机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森林资源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文烂 《技术经济》 2007年第4期53-58,共6页
首先分析了中国森林及林地的变化情况,指出中国林地资源总体而言是在不断减少的,而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以及人类从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带来的农耕区的扩大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张是导致林地减少的主导因素。其次,文章利用时间序列数... 首先分析了中国森林及林地的变化情况,指出中国林地资源总体而言是在不断减少的,而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以及人类从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带来的农耕区的扩大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张是导致林地减少的主导因素。其次,文章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森林及林地面积与相关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在影响森林及林地面积变化的相关因素中,与森林及林地面积相关性由强到弱的因素是所有其他土地面积、人均GDP、总人口、农业面积、乡村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林地 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林投资经济效益测算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詹黎锋 朱少洪 张兰花 《福建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分析了造林投资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投资回报率测算模型,并以福建南平和三明的巨尾桉、马尾松、杉木为例,对其造林投资经济效益进行简单测算。结果表明,能够通过应用测算模型对造林经济效益进行简单测算,对造林投资进行有效的预期。
关键词 造林投资 经济效益 测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精细农业中的环境经济效益
16
作者 卓懋百 赵建苍 Gandorfer M.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4期55-57,共3页
通过肥料效用函数等方法来阐释精确施肥技术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环境经济 精确施肥 传统均衡施肥 氮流失 环境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及实现路径的经济学思考 被引量:44
17
作者 詹琉璐 杨建州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26,共8页
生态产品的概念是在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作为“两山”理论的实践抓手和物质载体,如何实现其价值是破解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等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在梳理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属性概念的基础上,从经济... 生态产品的概念是在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作为“两山”理论的实践抓手和物质载体,如何实现其价值是破解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等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在梳理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属性概念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视角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阐述了生态产品的价值来源和价值构成,分析了生态产品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及其相互作用,研究了利润平均化下生态产品的生态资本化道路。随后基于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理”,比较了因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全人类福祉减少而产生的两种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探讨了生态产品价值在发展新阶段和新背景下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路径 生态补偿原理 外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对农户林种选择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福建省477户农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14
18
作者 程秋旺 于赟 +1 位作者 俞维防 陈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9-124,131,共7页
研究以福建省为调研区域,数据来源于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调查。根据农户收入来源不同,将农户生计策略类型划分为纯林型、兼业型和非林型,通过构建多元无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对农户林种选择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以福建省为调研区域,数据来源于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调查。根据农户收入来源不同,将农户生计策略类型划分为纯林型、兼业型和非林型,通过构建多元无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对农户林种选择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纯林型向非林型转变时,呈现出家庭耕地面积、家庭林地块数、家庭林地面积、家庭林业生产经营支出、家庭林业收入逐渐减少的趋势和家庭非林生产经营支出、家庭非林收入逐渐增加的趋势。以农户种植竹林意愿为参照,与非林型相比,纯林型和兼业型对农户用材林和经济林选择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用材林选择意愿受户主年龄、是否签订林地承包合同的影响,经济林选择意愿受户主是否为村干部、是否有林权证、是否加入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是否拿到过林业补贴、林业单位面积投入的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农户根据不同生计策略选择不同林种,进而提升农户收入水平,缓解农户生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策略类型 林种选择意愿 福建省 多元无序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培彬 王丹凤 +1 位作者 钟旻桦 朱朝枝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6-160,共5页
作为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优化路径选择成为时代议题。文章从多主体协同合作、医疗卫生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基础设施建设四个维度设计了包含29个细化指标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 作为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优化路径选择成为时代议题。文章从多主体协同合作、医疗卫生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基础设施建设四个维度设计了包含29个细化指标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尝试对我国31个省份的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发展水平进行衡量与分类。结果表明:(1)基于微观视角,各省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相对普遍,乡村应急管理能力未能实现协同发展,某一维度的短板引发"木桶效应",进而限制整体水平的提升。(2)从宏观视角而言,当前的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水平在空间维度上暂时呈现出东南部最优、中部次之、西北部落后的由高至低的梯度递减规律,且集聚化特征明显。(3)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联系,"胡焕庸线"两侧的地区存在较强的差异性,欠发达地区的风险应对能力普遍较为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应急管理能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海艳 林云舟 滕忠铭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基于2014—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要素差异性和区域异质性两个角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不同地区影响... 基于2014—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要素差异性和区域异质性两个角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不同地区影响因素不同,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信息化发展相对突出、中部地区数字交易关联度高、西部地区互联网影响显著。因此,建议政府因地制宜,在各自地域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技术投入、互联网发展创新、数字交易变革,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驱动效应,进而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融合发展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