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及技能提升探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元民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32,共5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为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大力倡导及推广大学生自我管理理念势在必行。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采用自制的大学生自我管理量表,首先了解大学生自我管理总体水平,然后从压力管理、职业生涯管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管...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为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大力倡导及推广大学生自我管理理念势在必行。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采用自制的大学生自我管理量表,首先了解大学生自我管理总体水平,然后从压力管理、职业生涯管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管理和时间管理等五个维度进行差异分析,最后提出改进大学生自我管理技能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管理 技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等农林大学校园茶道精神文化发展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谢芬 《茶叶科学技术》 2008年第1期60-62,共3页
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节约型、和谐型社会。高等农业院校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设节约型、和谐型校园。例如:福建农林大学提出建设“八型校园”,其中包涵“节约型、和谐型”两大类型。当今世界,... 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节约型、和谐型社会。高等农业院校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设节约型、和谐型校园。例如:福建农林大学提出建设“八型校园”,其中包涵“节约型、和谐型”两大类型。当今世界,文化的力量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影响越来越大;并且高校校园文化是科学思想萌生的催化剂,是先进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它既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大力加强高等农业院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农林大学 大学校园 文化发展 茶道精神 高等农业院校 先进文化 科学发展观 经济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与涉农企业金融化:管理者短视的中介作用
3
作者 李民 戴永务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81,共13页
过度金融化可能影响涉农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涉农企业金融化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2009—2022年中国A股涉农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剖析数字化转型对涉农企业金融化的直接影响及管... 过度金融化可能影响涉农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涉农企业金融化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2009—2022年中国A股涉农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剖析数字化转型对涉农企业金融化的直接影响及管理者短视在其中的中介机制基础上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涉农企业金融化水平,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这种影响效应在产权性质、行业类型、生命周期及融资约束等层面存在异质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缓解管理者短视问题,进而降低涉农企业金融化水平。据此,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为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和政策引导支持;涉农企业应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此提高企业资产配置质量;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应及时关注涉农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防止出现实体涉农企业“脱实向虚”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管理者短视 金融化 脱实向虚 涉农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经济福利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测度
4
作者 魏建 戴永务 刘璨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5-210,共16页
【目的】改善农户经济福利水平是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简称“新林改”)的主要政策目标。本研究试图回答新林改对农户经济福利的影响,基于林业生产投资和非农就业的中介视角,揭示新林改福利效应的作用机制,为优化家庭生产结构、提升... 【目的】改善农户经济福利水平是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简称“新林改”)的主要政策目标。本研究试图回答新林改对农户经济福利的影响,基于林业生产投资和非农就业的中介视角,揭示新林改福利效应的作用机制,为优化家庭生产结构、提升农户经济福利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国9省(区)18县(市)862户2003—2019年长期跟踪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从林业生产投资和非农就业视角出发,探究新林改对农户经济福利的作用机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估计新林改对农户经济福利的影响。【结果】1)新林改能够显著增加农户家庭总收入和总消费,进而提升经济福利水平;2)增加林业生产投资和提高非农就业程度是新林改发挥经济福利效应的主要路径;3)新林改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森林资源禀赋较高地区的经济福利效应更大,对低收入水平农户群体的收入效应和中等消费水平农户群体的消费效应更为显著;4)新林改对持有林权证时间较长农户经济福利的促进作用更大,集体林地颁证比例越高,农户经济福利提升效应越大。【结论】新林改能够有效提升农户经济福利,但新林改经济福利效应的发挥具有一定滞后性,且具有明显的群体和时空上的异质性。需要继续通过确权颁证确保每个农户所有林地地块均能拿到产权证,并且继续保持集体林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以及通过精准识别农户群体异质性实施精准帮扶、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森林资源丰富度较高地区的林业政策扶持和项目倾斜来助推农户经济福利实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经济福利 林业生产投资 非农就业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格局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5
作者 叶遄 洪燕真 +2 位作者 张榕欢 黄诗怡 潘思杰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4-255,263,共13页
[目的]科学评估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福建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方法]基于地理学的时空视角,以福建省2000年、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和2023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研究对象,运用价值当量法,并进... [目的]科学评估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福建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方法]基于地理学的时空视角,以福建省2000年、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和2023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研究对象,运用价值当量法,并进行3次系数修正,测算对应年份的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运用ArcGIS重心模型、空间分析等模型方法分析其时空格局的演变。[结果] 1)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覆盖面广,总面积呈先增长后降低趋势,分布较为均衡。但森林生态系统逐渐呈分散化趋势,破碎化程度加深。2)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波动变化趋势,总值略有下降,但变化程度较小,调节服务价值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体,变动趋势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不同阶段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级空间地域性分布规律明显,不同时期各区县的级别分布存在差异。3)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格局呈“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态势,分布重心大体向西南方向移动,逐渐偏离福建省的几何中心,标准差椭圆的覆盖面呈较为稳定态势,空间分布均衡性逐渐加强。4)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高、低-低类型的空间集聚效果比较显著,低-高、高-低类型的空间集聚效果并不明显。[结论]研究结果对福建省摸清森林生态系统家底、整合空间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政策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甘薯产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及探讨
6
作者 黄尧烨 黄鸿文 +3 位作者 乐奕 熊钒 陈选阳 杨志坚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4期117-123,共7页
甘薯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伴随着社会进步与人们生活方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已逐渐成为当代的“宠儿”。随着甘薯产业的持续扩张与深化,其分工日趋精细,专业化程度亦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福建省,甘薯作为首要的粮食与加工作物,其种植... 甘薯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伴随着社会进步与人们生活方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已逐渐成为当代的“宠儿”。随着甘薯产业的持续扩张与深化,其分工日趋精细,专业化程度亦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福建省,甘薯作为首要的粮食与加工作物,其种植规模与产量均位列粮食作物前茅。因此,构建并完善福建省的甘薯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推动甘薯产业的稳健发展,提升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进而提升福建省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社会化服务在农业领域具体表现在将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外包给专业的社会化服务公司进行操作。农户只需将部分农业生产收益支付给这些公司,便可保留大部分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产业 福建省 社会化服务 粮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民宿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以福建省沿海六市一区为例
7
作者 邓雨晴 陈贵松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5期241-246,共6页
滨海民宿作为连接海洋资源与旅游消费的载体,其空间布局对海岸带资源优化利用具有显著影响。以福建省沿海六市一区民宿为研究对象,基于携程平台的民宿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滨海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福建... 滨海民宿作为连接海洋资源与旅游消费的载体,其空间布局对海岸带资源优化利用具有显著影响。以福建省沿海六市一区民宿为研究对象,基于携程平台的民宿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滨海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福建省滨海民宿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②空间格局表现为以厦门、平潭为双核心,多个次级集聚区协同发展的“双核引领、多组团协同”模式;③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社会人口与经济要素超越景观条件成为主要驱动力;滨海景观资源比传统景区资源更具空间吸引力;沿海交通网络对民宿布局引导作用显著;滨海自然特征对民宿选址形成刚性限制;商业集聚区等配套设施的空间关联度较低。基于此,从优化选址、聚焦资源、区域协同3个维度提出了滨海民宿产业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 滨海旅游 民宿 GIS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中国建设对中国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
8
作者 郑旭媛 王陈欣 张皓乙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20,共11页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兼顾社会公平和环境友好,如何实现包容性绿色增长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论文基于2012—2020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背景构建准自然实验,结合连续型双重差分法和渐进性双重差...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兼顾社会公平和环境友好,如何实现包容性绿色增长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论文基于2012—2020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背景构建准自然实验,结合连续型双重差分法和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了美丽中国建设对中国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和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美丽中国建设显著促进了中国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主要通过推动原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亲环境型产业发展、增强人才就地黏性三个路径实现,但美丽中国建设在短期内仍无法打破部分地区的“资源诅咒”效应,对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革命老区的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促进作用弱。研究结论是对包容性绿色增长分析框架的进一步扩展,并为城市构建美丽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包容性绿色增长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等农林院校美育实践:价值、困境与路径
9
作者 陈文静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46-51,共6页
美育作为高校培根铸魂的重要方式和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对提高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高等农林院校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价值意蕴,厘清当前美育实践中存在的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美育师资力量短缺、美育课... 美育作为高校培根铸魂的重要方式和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对提高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高等农林院校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价值意蕴,厘清当前美育实践中存在的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美育师资力量短缺、美育课程形式单一、学生美育素养薄弱等现实困境,推动形成以美育人、以美育美、以美促教、以美培元“四位一体”的美育工作体系,有针对性地实施契合新农科建设需要、满足当代青年大学生需求的具体举措,努力培养更多具有知农爱农情怀、强农兴农本领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林院校 美育 立德树人 以美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经济评估——以福建省受灾森林为例 被引量:20
10
作者 徐凤兰 钱国钦 杨伦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3-201,共9页
根据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建立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损失经济评估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估方法;提出通过定量和半定量折算的方式计算出各项评估指标值,将造成的生态功能价值损失以货币数值形式反映出来,实现定量评... 根据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建立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损失经济评估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估方法;提出通过定量和半定量折算的方式计算出各项评估指标值,将造成的生态功能价值损失以货币数值形式反映出来,实现定量评价的目标;同时,以福建省受灾森林为例,对冰冻灾害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经济损失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2008年冰冻灾害造成福建省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方面的价值损失分别为107.906,80.228,52.617,27.782和0.720亿元·a-1,共造成生态服务价值的间接经济损失达到269.253亿元·a-1,给福建省林业造成直接提供产品价值的经济损失为45.975亿元。说明冰冻灾害造成森林间接使用价值的损失远大于森林直接提供产品价值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灾害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 价值损失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社会、经济、人口与环境资源发展的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谢志忠 黄初升 赵莹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2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应用协同理论和复合系统原理,构建福建省区域社会、经济、人口与环境资源复合系统内各组成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协调度模型。该协调度揭示出该复合系统的秩序与结构及其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福建省区域社会、经... 应用协同理论和复合系统原理,构建福建省区域社会、经济、人口与环境资源复合系统内各组成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协调度模型。该协调度揭示出该复合系统的秩序与结构及其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福建省区域社会、经济、人口与环境资源复合系统在过去的10多年总体协调程度不断提高,波动的幅度和频度都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社会系统 经济系统 人口与环境资源系统 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路径、产业布局与政策选择--以福建省邵武市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夏文顶 郑庆昌 杨志燕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6-104,共9页
本文从产业路径、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的视角,结合福建省邵武市个案分析来研究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路径选择,必须遵循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特别是要立足资源禀赋,实施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地域的具体条件... 本文从产业路径、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的视角,结合福建省邵武市个案分析来研究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路径选择,必须遵循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特别是要立足资源禀赋,实施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地域的具体条件是决定产业布局的依据,不同的地域或同一地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必须采取不同的布局模式。县域产业政策的选择要因地制宜,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更加重视"后发优势"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产业布局 产业政策 邵武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农户农业保险购买决策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小芹 张文棋 《农村金融研究》 2010年第2期70-75,共6页
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决策理论出发,通过对福建省350份农户的农业保险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增加法律制度供给,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加大宣传力度和对农业的补贴、支持,适度强制投保等激发农户农业保险需... 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决策理论出发,通过对福建省350份农户的农业保险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增加法律制度供给,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加大宣传力度和对农业的补贴、支持,适度强制投保等激发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的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福建农业保险的持续稳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需求 行为经济学 福建省 经济学分析 购买决策 农户 农业规模化 产业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基于2007—2015年面板数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丹霞 陈贵松 +2 位作者 林碧虾 陈曼琳 郑才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3期183-188,共6页
对2007—2015年9年间福建省6个滨海城市和3个内陆城市的旅游收入、旅游总人数、地区生产总值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Hausman检验,并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滨海城市和内陆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何异同。研究结果表明:滨海城市... 对2007—2015年9年间福建省6个滨海城市和3个内陆城市的旅游收入、旅游总人数、地区生产总值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Hausman检验,并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滨海城市和内陆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何异同。研究结果表明:滨海城市和内陆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内陆城市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一定弱于滨海城市;不同城市的GDP的时间趋势不尽相同,有些城市比较平稳,比如宁德、南平,有些城市呈较快上升趋势,比如福州、泉州,内陆城市旅游总收入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比滨海城市更大;滨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旅游合作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福建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宁昭玉 胡树泉 +1 位作者 魏远竹 徐学荣 《华东昆虫学报》 2007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福建已成为中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本文概述了福建主要入侵物种的数量、种类、地理起源、分布、引入途径和入侵特点,系统分析了福建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的原因和外来物种入侵对福建生态安全、经济及社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福建已成为中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本文概述了福建主要入侵物种的数量、种类、地理起源、分布、引入途径和入侵特点,系统分析了福建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的原因和外来物种入侵对福建生态安全、经济及社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外来物种 生态经济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贸易对福建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本喜 苏丽婷 《技术经济》 2011年第12期90-94,共5页
阐述了福建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利用1987—2009年福建省的相关数据,对福建省加工贸易增长率、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和贡献度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构建了加工贸易对福建经济增长影响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研究结果显示:1987年以... 阐述了福建省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利用1987—2009年福建省的相关数据,对福建省加工贸易增长率、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和贡献度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构建了加工贸易对福建经济增长影响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研究结果显示:1987年以来,福建加工贸易增值率总体呈上升态势,福建加工贸易水平有所提升;加工贸易对福建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正面的拉动、促进作用;福建省加工贸易净出口额每增加1亿元,该省GDP将增加3.553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休闲农业旅游生态环境管理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秀治 黄秀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2期128-129,共2页
该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内涵,构建了休闲农业旅游生态环境管理的循环经济模式。建议从环境管理体制、绿色生态经营、环境宣传教育、环境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等路径加强休闲农业旅游生态环境管理。
关键词 休闲农业旅游 生态环境 环境管理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防统治对茶农农药减量的影响研究:基于福建和浙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梅英 王力加 +3 位作者 汤晓玉 何秀玲 雷国铨 盛建刚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9-1037,共9页
病虫害统防统治能带动农药大面积减量增效,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福建省与浙江省530户茶叶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了茶农采纳统防统治对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茶... 病虫害统防统治能带动农药大面积减量增效,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福建省与浙江省530户茶叶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了茶农采纳统防统治对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茶农统防统治的采纳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茶农年龄越小、身体健康状况越差,越偏好风险和越倾向于采纳统防统治。(2)统防统治的采纳能够显著减少茶农的农药使用量。若已采纳统防统治的茶农不采纳统防统治,每667 m 2的平均农药支出将会增加31.02%;若未采纳统防统治的茶农采纳统防统治,其每667 m 2的平均农药支出将会下降12.32%。(3)统防统治的采纳能够显著增加茶农的收入。若采纳统防统治的茶农不采纳统防统治,其家庭年人均总收入将下降59.23%;若未采纳统防统治的茶农能够采纳统防统治,其家庭年人均总收入将增加32.60%。研究结论对农户采纳统防统治、实现农药减量、推动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防统治 农药使用行为 农药减量 农户增收 内生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对茶农收入的影响——基于福建312份农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钦萍 刘振滨 +1 位作者 王波 石懿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5,共11页
为探究农户适应性行为及其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效应,基于福建省6个县市19个乡镇312户茶农的微观调研数据,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对茶农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面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58.65%的茶农会采取应对措施,... 为探究农户适应性行为及其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效应,基于福建省6个县市19个乡镇312户茶农的微观调研数据,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对茶农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面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58.65%的茶农会采取应对措施,41.35%的茶农未采取任何措施.②控制适应性行为内生性后,相较于未采取组茶农而言,采取组茶农茶叶收入水平平均提高了29.01%.基于收入依赖与经营规模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全样本而言,收入完全依赖组和经营大规模组茶农具有更高的平均效应值(ATT)值,且不同组间适应性行为对茶农茶叶收入的作用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收入完全依赖、大规模、全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 茶叶收入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山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20
作者 曾金星 金茂霞 《东南学术》 CSSCI 1996年第1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发展战略 山区经济 外向型经济 区域经济 福建省 福建山区 闽东南 宏观决策 超常规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