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承载力监测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郭进辉
肖方利
+2 位作者
邹莉玲
王淋辉
陈秋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3-266,共4页
加强旅游承载力监测是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任务。基于拥挤规范理论测算了武夷山国家公园天游峰观景台游客可接受的最大旅游承载力、最佳旅游承载力,并结合《导则》测算了极限旅游承载力。结果表明,游客最佳旅游承载力与可接受...
加强旅游承载力监测是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任务。基于拥挤规范理论测算了武夷山国家公园天游峰观景台游客可接受的最大旅游承载力、最佳旅游承载力,并结合《导则》测算了极限旅游承载力。结果表明,游客最佳旅游承载力与可接受的最大旅游承载力远低于极限旅游承载力。研究通过视频监测数据分析了每日实时旅游承载力状态,发现节假日期间部分时段出现超过承载力标准的现象,并基于不同承载力状态提出了旅游承载力管理建议和对策,对国家公园和其他自然保护地旅游承载力监测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承载力
拥挤规范
武夷山国家公园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域生态旅游背景下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郑秋琴
王超
+1 位作者
修新田
陈秋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2-139,共8页
论文以全域生态旅游为研究背景,构建了资源—社会经济—环境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耦合协调度,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以中国武平县为案例地,研究发现:(1)武平县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系统...
论文以全域生态旅游为研究背景,构建了资源—社会经济—环境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耦合协调度,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以中国武平县为案例地,研究发现:(1)武平县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水平逐年上升,总体向更好状态转变;(2)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09—2013年为资源导向型、2014—2015年为经济发展型、2016—2017年为生态引领型和2018—2020年为经济发展型;(3)从均值看,武平县复合系统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呈初级协调,相较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双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更为稳定,武平县全域生态旅游三个系统彼此之间还存在某种程度牵制;(4)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修复能力是阻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生态旅游
耦合协调度
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乡村建设能助力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吗?——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被引量:
9
3
作者
谢帮生
陈鎏鹏
周子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7-179,共13页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数字赋能乡村的生动实践,究竟是“数字赋能”还是“数字负能”?能否助力乡村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绿色发展三者之间协调进步备受学界关注。该研究采用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经济-社会-环境”框架...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数字赋能乡村的生动实践,究竟是“数字赋能”还是“数字负能”?能否助力乡村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绿色发展三者之间协调进步备受学界关注。该研究采用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经济-社会-环境”框架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并在定量测算二者增长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整体上,数字乡村建设显著促进了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分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维度上看,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经济增长、乡村社会包容和乡村绿色发展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其中对于乡村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最为明显。(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乡村创业活跃度及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来推动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绿色金融发展水平、高环境规制和高经济发展水平的省份,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效应更为明显。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测度和分析框架,在加快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数字技术服务与应用水平,把握乡村数字化发展机遇、保障“数字红利”惠及农民,因地制宜建设好“差异化”的数字乡村,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后发乡村发展等方面提供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
新质生产力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承载力监测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郭进辉
肖方利
邹莉玲
王淋辉
陈秋华
机构
武夷学院旅游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3-266,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社科规划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FJ2015JDZ027)
南平市科技局重点项目(N2017Y0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JSY129)
文摘
加强旅游承载力监测是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任务。基于拥挤规范理论测算了武夷山国家公园天游峰观景台游客可接受的最大旅游承载力、最佳旅游承载力,并结合《导则》测算了极限旅游承载力。结果表明,游客最佳旅游承载力与可接受的最大旅游承载力远低于极限旅游承载力。研究通过视频监测数据分析了每日实时旅游承载力状态,发现节假日期间部分时段出现超过承载力标准的现象,并基于不同承载力状态提出了旅游承载力管理建议和对策,对国家公园和其他自然保护地旅游承载力监测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
旅游承载力
拥挤规范
武夷山国家公园
生态旅游
Keywords
tourism capacity
crowding norms
Wuyi Mount.National Park
eco-tourism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域生态旅游背景下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郑秋琴
王超
修新田
陈秋华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
商学院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
林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出处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2-139,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然保护地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性评价与预警研究”(19BJY048)。
文摘
论文以全域生态旅游为研究背景,构建了资源—社会经济—环境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耦合协调度,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以中国武平县为案例地,研究发现:(1)武平县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水平逐年上升,总体向更好状态转变;(2)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09—2013年为资源导向型、2014—2015年为经济发展型、2016—2017年为生态引领型和2018—2020年为经济发展型;(3)从均值看,武平县复合系统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呈初级协调,相较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双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更为稳定,武平县全域生态旅游三个系统彼此之间还存在某种程度牵制;(4)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修复能力是阻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全域生态旅游
耦合协调度
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
障碍度
Keywords
all-for-one tourism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resource-socio-economic-environment composite system
obstacledegree
分类号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乡村建设能助力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吗?——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被引量:
9
3
作者
谢帮生
陈鎏鹏
周子渭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
乡村振兴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7-179,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市公司精准扶贫社会责任履行的经济后果及溢出效应研究”(批准号:19BGL087)。
文摘
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数字赋能乡村的生动实践,究竟是“数字赋能”还是“数字负能”?能否助力乡村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绿色发展三者之间协调进步备受学界关注。该研究采用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经济-社会-环境”框架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并在定量测算二者增长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整体上,数字乡村建设显著促进了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分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维度上看,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经济增长、乡村社会包容和乡村绿色发展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其中对于乡村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最为明显。(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乡村创业活跃度及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来推动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绿色金融发展水平、高环境规制和高经济发展水平的省份,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效应更为明显。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测度和分析框架,在加快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数字技术服务与应用水平,把握乡村数字化发展机遇、保障“数字红利”惠及农民,因地制宜建设好“差异化”的数字乡村,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后发乡村发展等方面提供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
新质生产力
双重机器学习
Keywords
digital rural construction
inclusive green growth in rural area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dual machine learning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承载力监测研究
郭进辉
肖方利
邹莉玲
王淋辉
陈秋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域生态旅游背景下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因素分析
郑秋琴
王超
修新田
陈秋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数字乡村建设能助力乡村包容性绿色增长吗?——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谢帮生
陈鎏鹏
周子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