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稗草浸提液诱导水稻化感抑草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俞振明 李家玉 +2 位作者 林志华 张奇 何海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6期108-109,111,共3页
为了探究稗草中是否存在能诱导水稻化感抑草作用的物质,采用稗草种子浸提液、稗草组织浸提液和稗草种植液3种溶液为诱导物,添加到化感水稻PI312777和非化感水稻Lemont的培养液中种植,然后对诱导后的水稻叶片水浸提液进行生物测试。结果... 为了探究稗草中是否存在能诱导水稻化感抑草作用的物质,采用稗草种子浸提液、稗草组织浸提液和稗草种植液3种溶液为诱导物,添加到化感水稻PI312777和非化感水稻Lemont的培养液中种植,然后对诱导后的水稻叶片水浸提液进行生物测试。结果表明:3种溶液中,以稗草种植液对水稻的抑草作用诱导效果最好,化感水稻PI31277、叶片水浸提液对稗草生长有抑制作用。与未诱导处理相比,稗草根长、株高和干物质重分别减少0.85cm、0.56cm和0.0060g,非化感水稻lemont分别减少0.69cm、0.68cm和0.0079g。研究结果还表明添加稗草诱导液后,对2种水稻的根长和株高都有所促进。由此得出采用外源诱导方式提高水稻抑草作用是稻田除草可行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草 浸提液 水稻 化感作用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酚酸物质对莴苣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小燕 李立 +3 位作者 张奇 谢琨 李家玉 何海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莴苣为受体,采取室内生测的方法,测定了4种苯甲酸型酚酸(对羟基苯甲酸、水杨酸、香草酸、丁香酸)和4种肉桂酸型酚酸(肉桂酸、阿魏酸、对香豆酸、咖啡酸),以及2种类型混合酚酸对莴苣的化感作用,对其抑制率进行回归分析并计算IC50(半抑... 以莴苣为受体,采取室内生测的方法,测定了4种苯甲酸型酚酸(对羟基苯甲酸、水杨酸、香草酸、丁香酸)和4种肉桂酸型酚酸(肉桂酸、阿魏酸、对香豆酸、咖啡酸),以及2种类型混合酚酸对莴苣的化感作用,对其抑制率进行回归分析并计算IC50(半抑制浓度值).结果表明,单一或混合酚酸浓度高时明显抑制莴苣生长,浓度低时抑制能力减弱或表现促进作用.苯甲酸型混合酚酸对莴苣根长和株高的IC50分别为2.71×10^(-4)和1.56×10-3mol·L^(-1),而肉桂酸型混合酚酸对莴苣根长和株高的IC50分别为8.01×10^(-4)和1.77×10^(-3)mol·L^(-1).可见,苯甲酸型酚酸的抑制作用高于肉桂酸型酚酸,且混合酚酸的抑制作用高于单一组分酚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 生物活性 生物测定 抑制率 半抑制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根区土壤中抑草真菌的筛选分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奇 胡文文 +4 位作者 林晓丹 李家玉 梁友谊 杨特 何海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通过平板稀释法分离纯化菌株,以莴苣和稗草为受体对候选菌株发酵液进行抑草潜力评价,得到1株高抑制率的菌株.形态学观察结合18S r DNA测序鉴定为曲霉真菌,命名为FJ-Z10.土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10倍稀释液对白菜根长和株高的... 通过平板稀释法分离纯化菌株,以莴苣和稗草为受体对候选菌株发酵液进行抑草潜力评价,得到1株高抑制率的菌株.形态学观察结合18S r DNA测序鉴定为曲霉真菌,命名为FJ-Z10.土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10倍稀释液对白菜根长和株高的抑制率分别为65.88%和18.97%;对白萝卜根长和株高的抑制率分别为43.35%和19.55%;对稗草根长和株高的抑制率分别为60.12%和55.00%;对水稻生长没有明显影响.该真菌可应用于稻田除草,但不适用于蔬菜田除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根区土壤 抑草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植物萜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 被引量:10
4
作者 陆锦池 陈荣山 +3 位作者 刘长辉 叶陈英 王海斌 何海斌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3期78-80,共3页
本文简述了植物萜类物质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以期为萜类物质的生物合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次生代谢物 萜类物质 生物合成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