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水产类教学实验室建设——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林明 何亮华 赵超 《河北渔业》 2025年第4期38-40,共3页
在海洋强国的背景下,各大高校相继开设海洋科学相关的专业。福建农林大学于2021年11月整合涉海领域的优势资源和团队,成立了海洋学院。学院根据相关专业国家标准,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建立了海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实验中心的建成,为海洋、... 在海洋强国的背景下,各大高校相继开设海洋科学相关的专业。福建农林大学于2021年11月整合涉海领域的优势资源和团队,成立了海洋学院。学院根据相关专业国家标准,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建立了海洋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实验中心的建成,为海洋、水产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为学生科研活动、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本文介绍了海洋学院实验室建设背景、建设内容、实验室运行成效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为更多海洋、水产类学科实验室、实践平台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海洋科学 实验室建设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中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龚世禹 刘艺琳 +4 位作者 李世明 陈弘培 刘斌 林媛 曾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26-29,共4页
海洋中药是中药材中的一类,海洋所具有的特殊环境及其他因素造就了其特别的功能与药效。海洋中药大致可分为3类,分别为动物类、植物类以及矿物质类中药。主要介绍了不同种类的海洋中药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海洋 中药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物功能性脂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董诗婷 陈弘培 +3 位作者 赵慧 陈珍金 刘斌 曾峰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7期59-64,共6页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探究越来越深入,海洋中蕴藏的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或功能性成分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从海洋细菌、真菌、微藻、鱼类、贝类、大型海洋动物中分离提取的海洋功能性脂类,因其来源广泛、功能多样、具有巨大的生...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探究越来越深入,海洋中蕴藏的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或功能性成分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从海洋细菌、真菌、微藻、鱼类、贝类、大型海洋动物中分离提取的海洋功能性脂类,因其来源广泛、功能多样、具有巨大的生产与科学应用价值,已经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通过综述海洋功能性脂类的来源、提取分离方法与功能特性,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功能性脂类 多不饱和脂肪酸 制备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食品抗氧化剂对大黄鱼鱼卵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敏 魏微 +4 位作者 张玲云 陆晓丹 梁鹏 程文健 陈丽娇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期40-43,48,共5页
为减缓大黄鱼鱼卵油的氧化酸败,以大黄鱼鱼卵油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以未加抗氧化剂组为对照组,采取Schaal烘箱法加速鱼卵油氧化,考查没食子酸丙酯(PG)、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茶多酚(TP)、迷迭香提取物、VE等6种... 为减缓大黄鱼鱼卵油的氧化酸败,以大黄鱼鱼卵油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以未加抗氧化剂组为对照组,采取Schaal烘箱法加速鱼卵油氧化,考查没食子酸丙酯(PG)、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茶多酚(TP)、迷迭香提取物、VE等6种抗氧化剂对大黄鱼鱼卵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了抗氧化剂的油样过氧化值均低于对照组,抗氧化效果由强到弱顺序为TBHQ>BHA>PG>迷迭香提取物>VE>TP。6种抗氧化剂对大黄鱼鱼卵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且合成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比天然抗氧化剂更显著,其中TBHQ的抗氧化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鱼卵油 过氧化值 抗氧化 评价 活性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油的提取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艺琳 陈弘培 +3 位作者 龚世禹 潘雨阳 曾峰 刘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3-337,342,共6页
海洋微藻中富含多种功能性特异的脂类物质,其提取方法和功能特性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综述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四种微藻油提取方法及其优缺点;阐述了微藻油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角鲨烯的抗... 海洋微藻中富含多种功能性特异的脂类物质,其提取方法和功能特性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综述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四种微藻油提取方法及其优缺点;阐述了微藻油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角鲨烯的抗肿瘤、降血脂、增强智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介绍了微藻油在食品、医药和养殖业的应用;提出了微藻油提取技术及其功能特性的发展趋势,并展望了微藻油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油 提取方法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动物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胡丰晓 吴苗苗 张伟妮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74-880,共7页
受到外界病原入侵时,大多数生物的防御系统合成并分泌抵抗病原的重要功能物质——抗菌肽。抗菌肽是一类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对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均有明显的抵御作用。它通常由20~60个带正电或负电的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成,分子量为2~10... 受到外界病原入侵时,大多数生物的防御系统合成并分泌抵抗病原的重要功能物质——抗菌肽。抗菌肽是一类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对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均有明显的抵御作用。它通常由20~60个带正电或负电的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成,分子量为2~10 ku。当前抗菌肽数据库(http:∥aps.unmc.edu/AP/main.php)收录的已知的编码抗菌肽或抗菌肽的预测基因序列已达3000余种。截至目前,已从水生动物中分离出多种抗菌肽,如Tachyplesin I、Misgurin、Pleurocidin、Hepcidin和Paradaxin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水生动物 杀菌肽 防御素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甲恶唑对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的发育毒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浩丞 刘尚书 +4 位作者 李佳欣 郑梦嫣 王泓锴 董飞龙 胡丰晓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作为一种广谱型抗生素,由于大量使用而在各类水体中广泛存在。为研究SMX对斑马鱼(Danio rerio)早期生命阶段的发育毒性,将3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受精后小时数)内的斑马鱼胚胎在不同浓度(空... 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作为一种广谱型抗生素,由于大量使用而在各类水体中广泛存在。为研究SMX对斑马鱼(Danio rerio)早期生命阶段的发育毒性,将3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受精后小时数)内的斑马鱼胚胎在不同浓度(空白对照:0μg·L^(-1),S4:4μg·L^(-1),S40:40μg·L^(-1),S400:400μg·L^(-1))的磺胺甲恶唑溶液中暴露至120 hpf,观察统计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仔鱼的死亡率、心率、体长和畸形率等发育参数,并检测斑马鱼体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含量以及GH/IGF轴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40μg·L^(-1)和400μg·L^(-1)的SMX暴露会导致斑马鱼死亡率显著升高,体长明显缩短,并且对仔鱼有明显的致畸作用(心包囊肿、脊椎弯曲和尾部畸形等)。SMX暴露对斑马鱼的孵化率未产生显著影响,但会造成胚胎/仔鱼心率下降。此外,在SMX胁迫下,仔鱼体内GH和IGF-Ⅰ水平显著升高。而基因转录分析发现,S4、S40和S400不同处理组SMX暴露下调了gh1(相对表达量:0.30倍、0.17倍和0.10倍)、ghrb(相对表达量:0.74倍、0.36倍和0.39倍)、igf1(相对表达量:0.75倍、0.23倍和0.33倍)和igf1ra(相对表达量:0.49倍、0.22倍和0.72倍)等多个GH/IGF轴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激素水平的变化相较于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可能存在滞后性。实验结果表明,SMX暴露对斑马鱼表现出胚胎发育毒性,可能通过减缓心脏搏动以及干扰GH/IGF轴来抑制斑马鱼仔鱼的早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恶唑 斑马鱼 胚胎发育毒性 心率 畸形 生长抑制 GH/IGF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福建省中北部海域贝类中的软骨藻酸 被引量:3
8
作者 田璐 黄奕雯 黄种持 《渔业研究》 2022年第2期137-145,共9页
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灾害频发,食用贝类造成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对贝类毒素的分析研究越来越重要。为此,本研究探究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失忆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Domoic acid,DA)的方法条件,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 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灾害频发,食用贝类造成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对贝类毒素的分析研究越来越重要。为此,本研究探究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失忆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Domoic acid,DA)的方法条件,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DA在0.5~2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5μg/kg,平均回收率为68.7%~92.4%,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在5.4%~8.4%之间(n=6),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9%~5.1%之间(n=6)。2)采用该方法检测2020—2021年福建省中北部海域主要养殖贝类中的DA,结果显示:(1)136个贝类样品中有27个样品检出DA,检出率19.9%,其中福州连江县、宁德福鼎市和莆田北岸区检出率较高,达到40%及以上;(2)2021年4—6月整体检出率呈逐渐递增趋势(0%~41.5%);(3)136个样品中DA主要在花蛤、牡蛎和贻贝中检出,检出率为13.6%~35.7%,缢蛏、鲍和扇贝中均未检出。本方法具有快速、高效、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等优点,适用于贝类中软骨藻酸的日常检测和监控,对加强贝类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藻酸(DA) 贝类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福建省中北部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制过程中大黄鱼理化性质及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展琪 刘梦遥 +3 位作者 余欣芮 姚闽娜 石菲菲 梁鹏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20,共8页
【目的】研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在不同蒸制时间下,其理化性质及品质的变化规律,为优化大黄鱼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测定不同蒸制时间大黄鱼鱼肉的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Ca^(2+)-ATP酶活力、蒸煮损失率、色差、质构... 【目的】研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在不同蒸制时间下,其理化性质及品质的变化规律,为优化大黄鱼加工工艺提供参考。【方法】测定不同蒸制时间大黄鱼鱼肉的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Ca^(2+)-ATP酶活力、蒸煮损失率、色差、质构、风味和脂质氧化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结论】大黄鱼在0~4 min蒸制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相对提取率、总巯基含量和Ca^(2+)-ATP酶活力显著性下降;0~8 min时,蒸煮损失率增加,亮度值和蓝黄值上升,电子鼻响应值在4、6 min时较大,质构硬度、弹性、咀嚼性均下降;在蒸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蒸制 加工过程 理化性质 质构 风味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方式对清蒸大黄鱼贮藏过程中品质及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灿敏 刘梦遥 +4 位作者 钟榕斌 余欣芮 姚闽娜 石菲菲 梁鹏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47,共10页
探究不同包装方式对清蒸大黄鱼贮藏过程中品质及菌群的影响。基于理化性质及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不同包装方式下清蒸大黄鱼贮藏过程中的汁液流失率、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 探究不同包装方式对清蒸大黄鱼贮藏过程中品质及菌群的影响。基于理化性质及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不同包装方式下清蒸大黄鱼贮藏过程中的汁液流失率、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挥发性成分、菌落总数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包装,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均可有效抑制清蒸大黄鱼贮藏过程中TVB-N含量的上升,真空包装可以最大程度抑制贮藏过程中清蒸大黄鱼的脂质氧化,而气调包装可以最大程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清蒸大黄鱼贮藏后关键挥发性成分为己醛、辛醛、壬醛、癸醛、庚醇、2-十一酮,其中气调包装的清蒸大黄鱼风味优于普通包装和真空包装;清蒸大黄鱼贮藏后的菌群多样性下降,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据优势,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蓝细菌门和拟杆菌门;在属水平上,普通包装组优势菌属为嗜冷杆菌和不动杆菌,气调包装组为不动杆菌与无色杆菌,真空包装组为不动杆菌、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本研究可为大黄鱼加工贮藏中包装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清蒸 贮藏 真空包装 气调包装 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东滨海湿地红树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白静 严锦钰 +6 位作者 何东进 蔡金标 王韧 游巍斌 肖石红 侯栋梁 李威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7,共8页
以空间代替时间,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闽东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不同阶段群落类型(秋茄红树林群落、秋茄红树林-互花米草共生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和光滩)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及二者相关性进行了差异分析... 以空间代替时间,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闽东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不同阶段群落类型(秋茄红树林群落、秋茄红树林-互花米草共生群落、互花米草群落和光滩)的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及二者相关性进行了差异分析,试图解释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土壤学机理。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增加了土壤密度,降低了土壤p H值和含水率,减少了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互花米草入侵提高了闽东滨海湿地土壤的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因子存在密切关系,蔗糖酶与全氮、全磷和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脲酶与含水率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显著负相关;碱性磷酸酶与全磷、含水率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密度显著负相关;过氧化氢酶与理化因子无相关性。本研究为治理互花米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闽东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1饲料对草鱼幼鱼生长和毒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莹 姚远 +4 位作者 朱晓鸣 王寿昆 许伟华 刘雨龙 陈新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3-730,共8页
以含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1(AFB1)(0、10、20、100、1000和5000μg/kg饲料)的6种等氮等能(32.96%蛋白质,14.55 Kj/g能量)配合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质量为(2.90±0.16) g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84d,探讨AFB1对草鱼幼鱼生长... 以含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1(AFB1)(0、10、20、100、1000和5000μg/kg饲料)的6种等氮等能(32.96%蛋白质,14.55 Kj/g能量)配合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质量为(2.90±0.16) g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84d,探讨AFB1对草鱼幼鱼生长、肝胰脏和肾脏组织结构以及鱼体肌肉中的毒素积累的影响。实验分为6个实验组,每组3个平行。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实验组幼鱼的行为均未表现出异常,各组幼鱼的存活率、终末体重、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肝体比、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饲料AFB1水平对草鱼幼鱼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无显著影响。各毒素组和对照组肝胰脏、肾脏组织学观察中未发现病理变化。摄食AFB1≤1000 μg/kg的草鱼幼鱼肌肉中未检测出AFB1残留,仅在5000 μg/kg实验组中检测出肌肉中含有(1.21±0.18)μg/kg的AFB1,低于FDA食品安全限定标准。由此可见,草鱼幼鱼至少可耐受AFB1含量达5000 μg/kg饲料(实测值: 4979.2 μg/kg饲料) 8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草鱼幼鱼 生长 肝脏 肾脏 毒素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鱼卵油溶剂提取法的比较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敏 魏微 +6 位作者 陆晓丹 张玲云 杜艳瑜 李淑卿 梁鹏 程文健 陈丽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2-538,共7页
以大黄鱼鱼卵为研究对象,采用6种溶剂(正己烷、环己烷、异丙醇、乙酸乙酯、95%乙醇、氯仿-甲醇)提取鱼卵油,对所得鱼卵油的脂质得率和品质(磷脂含量、过氧化值、游离脂肪酸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值、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5%乙醇... 以大黄鱼鱼卵为研究对象,采用6种溶剂(正己烷、环己烷、异丙醇、乙酸乙酯、95%乙醇、氯仿-甲醇)提取鱼卵油,对所得鱼卵油的脂质得率和品质(磷脂含量、过氧化值、游离脂肪酸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值、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5%乙醇组的脂质得率(27.97%±0.40%)、磷脂含量(12.40%±0.35%)、游离脂肪酸含量(12.76%±0.33%)和硫代巴比妥酸值(2.76mg·kg^-1±0.14mg·kg^-1)均显著高于其他溶剂组,过氧化值(1.33mmol·kg^-1±0.38mmol·kg^-1)最低.氯仿-甲醇组的脂质得率(19.00%±0.57%)相对较低,但其磷脂含量(8.18%±0.62%)仅次于95%乙醇组,且过氧化值(2.22mmol·kg^-1±0.32mmol·kg^-1)、游离脂肪酸含量(4.64%±0.05%)和硫代巴比妥酸值(0.97mg·kg^-1±0.07mg·kg^-1)均较低.此外,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之和在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的占比分别为89.73%(氯仿-甲醇组)、88.49%(95%乙醇组)、87.59%(异丙醇组)、87.21%(正己烷组)、86.25%(环己烷组)、82.02%(乙酸乙酯组).综上,95%乙醇对大黄鱼鱼卵油的提取效果最好,但其氧化程度较为严重;氯仿-甲醇组鱼卵油的脂质得率低,但其氧化程度相对较低,品质较好.说明氯仿-甲醇是提取大黄鱼鱼卵油的最佳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鱼卵油 溶剂提取 品质分析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大黄鱼鱼卵油的酶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微 张玲云 +5 位作者 陆晓丹 郑婷婷 沈诗琪 程文健 陈丽娇 梁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5-150,共6页
为有效提取大黄鱼鱼卵油,本研究在不同酶提取大黄鱼鱼卵油的基础上,筛选出碱性蛋白酶为最佳提取蛋白酶后,考察不同单因素对碱性蛋白酶法提取大黄鱼鱼卵油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酶法提取大黄鱼鱼卵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酶法提... 为有效提取大黄鱼鱼卵油,本研究在不同酶提取大黄鱼鱼卵油的基础上,筛选出碱性蛋白酶为最佳提取蛋白酶后,考察不同单因素对碱性蛋白酶法提取大黄鱼鱼卵油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酶法提取大黄鱼鱼卵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酶法提取大黄鱼鱼卵油的最佳工艺为温度58.9℃、时间2.1 h、pH12.0,在此条件下大黄鱼鱼卵油提取率高达86.29%±0.04%。研究结果为大黄鱼鱼卵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鱼卵油 蛋白酶 酶解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_(1)饲料对花鳗鲡幼鱼生长、抗氧化能力和毒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莹 韩金高 +4 位作者 朱晓鸣 赵一新 王寿昆 胡职豪 陈新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6-572,共7页
以含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_1(AFB_1)(0、10、100和1000μg/kg饲料)的4种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重为(6.41±0.10) g的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幼鱼56d,探讨AFB_1对花鳗鲡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肝脏组织结构及鱼体肌肉中的毒素积... 以含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_1(AFB_1)(0、10、100和1000μg/kg饲料)的4种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重为(6.41±0.10) g的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幼鱼56d,探讨AFB_1对花鳗鲡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肝脏组织结构及鱼体肌肉中的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幼鱼均未表现出行为及体色的异常。1000μg/kg毒素组幼鱼的存活率、终末体重、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10μg/kg毒素组和100μg/kg毒素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0μg/kg毒素组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饲料AFB_1含量≥100μg/kg显著影响花鳗鲡幼鱼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对照组和10μg/kg毒素组幼鱼肝脏组织学观察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1000μg/kg毒素组幼鱼的肝脏细胞表现出严重的空泡化。随着饲料AFB_1水平的升高,幼鱼肝脏和肌肉中AFB_1积累量均显著升高。1000μg/kg毒素组幼鱼肝脏和肌肉中AFB_1积累量分别为17.75和5.98μg/kg,均超过FDA食品安全限定标准(5μg/kg)。由此可见,饲料中AFB_1≤10μg/kg对花鳗鲡幼鱼是相对安全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_(1) 花鳗鲡幼鱼 生长 抗氧化能力 肝脏 毒素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肝脏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晓佳 孙林浩 +2 位作者 袁阳 黄小红 张伟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5-691,共7页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是生物体内主要的溶酶体水解酶之一,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脏作为材料,采用硫酸铵(饱和度30%~70%)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是生物体内主要的溶酶体水解酶之一,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脏作为材料,采用硫酸铵(饱和度30%~70%)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 G-200分子筛凝胶过滤柱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NAGase,得到比活力为2 988 U/mg的酶制剂.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呈现单一条带,说明所得酶为PAGE单一纯.通过Sephadex G-200柱层析法测得NAGase的总分子质量为61.8 ku,结合SDS-PAGE结果,说明该酶仅有一个亚基.进一步测定了NAGase的酶学性质:NAGase水解底物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pNP-NAG)的最适温度为55℃,温度稳定范围为0~55℃,超过75℃时则完全丧失活性;NAGase水解底物的最适pH为5.8,pH稳定范围为4.0~9.0,pH大于9.0时几乎完全失活;该酶水解底物的动力学参数K m和v m分别为0.229 mmol/L和9.346μmol/(L·min);运用化学修饰法分析发现二硫键、氨基、组氨酸咪唑基和色氨酸吲哚基均是NAGase的活性必需基团,而精氨酸胍基则不是其活性必需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纯化 酶学性质 活性必需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林浩 程安怡 +1 位作者 黄小红 张伟妮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探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头肾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从植物黄芪中分离纯化得到AP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和吞噬活性的影响,并采用qPCR检测APS对3种细... 为探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头肾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从植物黄芪中分离纯化得到AP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和吞噬活性的影响,并采用qPCR检测APS对3种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50、100、200、400、800μg/cm 3 APS可以显著抑制巨噬细胞的氧呼吸爆发(ROS);100、200、400、800μg/cm 3 APS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氮呼吸爆发(NO);50、100、200μg/cm 3 APS预处理后可以显著增强脂多糖(LPS)刺激头肾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200μg/cm 3 APS可以显著增强TNF-α、IL-1β和IL-6 mRNA在6、12、24 h的表达量。结果表明,APS对离体培养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黄芪多糖 头肾巨噬细胞 吞噬活性 呼吸爆发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大黄鱼原代头肾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安怡 赵金鹏 +1 位作者 黄小红 张伟妮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5-811,共7页
为了探究脂多糖(LPS)对大黄鱼原代头肾巨噬细胞(PKM)的激活作用及其相应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PS对大黄鱼PKM吞噬活性和氮呼吸爆发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PS对3种促炎因子(IL-1β、IL-6、IL-8)和7种受体基因(TLR1、TLR2、TLR2... 为了探究脂多糖(LPS)对大黄鱼原代头肾巨噬细胞(PKM)的激活作用及其相应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PS对大黄鱼PKM吞噬活性和氮呼吸爆发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PS对3种促炎因子(IL-1β、IL-6、IL-8)和7种受体基因(TLR1、TLR2、TLR21、MR1、MR2、NOD1、NOD2)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0.1μg·mL^(-1)LPS可以显著提高大黄鱼PKM的吞噬能力(P<0.05),1、10、100μg·mL^(-1)LPS可以极显著地增强细胞的吞噬能力(P<0.01);1、10、100μg·mL^(-1)LPS可以极显著提高细胞的氮呼吸爆发(P<0.01);LPS可以显著上调3种促炎因子(IL-1β、IL-6、IL-8)和6种受体基因(TLR1、TLR2、TLR21、MR2、NOD1、NOD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MR1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LPS对大黄鱼PKM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并刺激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头肾巨噬细胞 吞噬活性 呼吸爆发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GNAc对罗非鱼肝脏NAGase的抑制动力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奔龙 陈晓佳 +1 位作者 黄小红 张伟妮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6-371,共6页
探究PUGNAc对罗非鱼肝脏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的抑制作用.通过建立PUGNAc对NAGase的抑制动力学模型,表明PUGNAc对NAGase的抑制是一种缓慢的、可逆的反应,IC50为0.18μmol·L^-1,抑制类型为混合性;与自由酶结合的抑制... 探究PUGNAc对罗非鱼肝脏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的抑制作用.通过建立PUGNAc对NAGase的抑制动力学模型,表明PUGNAc对NAGase的抑制是一种缓慢的、可逆的反应,IC50为0.18μmol·L^-1,抑制类型为混合性;与自由酶结合的抑制平衡常数KI为0.110μmol·L^-1,KIS为0.827μmol·L^-1;微观速率常数k+0大于k′+0,表明游离酶分子比抑制剂存在下的酶-底物复合物更脆弱,从而推测底物的存在对PUGNAc抑制下的NAGase起着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GNAc 抑制动力学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罗非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分析揭示溶藻弧菌感染早期大黄鱼的免疫应答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安怡 王永阳 +2 位作者 翁华松 陈新华 张伟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45-1854,共10页
为探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抗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手段,在转录组水平分析了溶藻弧菌感染24h后大黄鱼头肾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共获得1903个差异表达基因(D... 为探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抗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手段,在转录组水平分析了溶藻弧菌感染24h后大黄鱼头肾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共获得1903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641个上调表达基因,1262个下调表达基因。通过Gene Ontology(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发现,一些先天性免疫相关基因,包括补体(C1qbp、C1QL2和C7)、热休克蛋白(hspd1、hspa4、hspa5和hspa9)、抗菌肽(Hepcidin-1)、C型凝集素受体(Clec4e和MR1)、己糖激酶(hex1)、精氨酸酶(Arg-II)和线粒体翻译延伸因子(TUFM)等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而许多与获得性免疫相关基因,包括T、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FcR5和CCL17)、T细胞调控(TCRα、TCRβ、CD3ε、CD3γδ、CD3ζ、ZAP-70和ITK)及免疫球蛋白参与抗原识别(Ighv 5A、Ighv 914和Ighv XIG14)等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结果表明,在感染早期,大黄鱼先天性免疫在抵御溶藻弧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此时获得性免疫受到了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头肾 转录组 免疫应答 大黄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